分类: 视听艺术

“阿佩乔尼”知多少

如果不是舒伯特,谁还能想起一件19世纪20年代昙花一现的乐器“阿佩乔尼”呢?这是一种介于大提琴和吉它之间的乐器,用弓演奏,六根弦,像吉它一样,也有指板上定音的档子。据说,这种乐器音域更广,音色变化也更丰富 …

电影与电影OST——三部电影原声推介

专题文章: 电影与电影OST

自1927年《纽约歌王》作为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以来,如何丰富电影的音效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一部电影的声音部分总不能只靠角色们的对话来构成,不然的话,现代电影跟话剧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这种电影的形式明显 …

电影与电影OST——叹一曲,声影随行

专题文章: 电影与电影OST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影视配乐和作曲是两个不同的系存在于音乐学院中的。当然了,我没有刻意要指出两者有何高下之分,不过要指出的是,当代许多优秀的作曲家也是通过影视配乐作品扬名立万的,像叶小纲的《玉观音》、 …

电影与电影OST——电影中的古典音乐

专题文章: 电影与电影OST

日本电影的套路之一,就是在缓慢的节奏中逐渐进入情境。下午看《东京奏鸣曲》也是如此。一家四口,围绕丈夫失业,矛盾接踵而来,小儿执意要学琴,大儿非去海湾参战做美国帮凶不可,妻子也在一次抢劫中释出了久压胸中 …

瓦格纳诞辰200周年纪念:无法拷贝,却引人模仿

艺术从来都是一种极为缓慢的东西,像石钟乳一样一点一滴而成。所以两个德国人垄断了19世纪的音乐毫不出奇。乐评家勋伯格认为贝多芬垄断了上半叶,而瓦格纳则几乎笼罩了下半叶,经常有人拿威尔第和瓦格纳相比较,不过 …

瓦格纳诞辰200周年纪念:走向天国——瓦格纳与他的《帕西法尔》

德国歌剧大师瓦格纳可谓是歌剧中的哲学家,其作品展现了伟大的德意志精神。青年时期的他倾向于德意志的社会革命,同时深受费尔巴哈和巴库宁的影响。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瓦格纳逐步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这 …

瓦格纳诞辰200周年纪念:依旧“永恒”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其实关于艺术“永恒”价值的探讨从未停止,我们总是希望一部作品能够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公众话题的焦点、知识阶层的标志,甚至是文化走势的风向标。在今天的流行艺术中我们很难作出这样的选择,因为历史还没有给予它 …

极致影音 私人定制

这些年来,智能家居的厂商和集成商逐步发现在智能家居体验式营销中,集成影音系统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直观体验;而在影音集成趋势下的定制安装行业中,智能家居也逐步成为不可缺少的系统组成部分。智能家居与影音 …

黑胶唱盘的安装和基本调教——唱臂和唱头的调校

8月份杂志我们以BRINGMANN高级入门级黑胶唱盘为例,为各位朋友展示了黑胶唱盘的安装和唱臂的基本调校过程,本期我们仍然请来了“黑胶大师”骆先生,继续以BRINGMANN高级入门级黑胶唱盘为例,为我们揭示唱臂和唱头的 …

黑胶唱盘的安装和基本调教[基础篇]

黑胶一直是很多爱乐人的梦中情人,不过“爱它并不容易”用在黑胶这里也非常贴切,它的调校是黑胶入门的一大障碍。为此,本刊特别策划,在各路黑胶品牌和唱盘大师的支持下,重开黑胶栏目,为追求黑胶美声的朋友提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