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HiFi人生

最后一次折腾?

老秦是昌业音响的老朋友了,他目前所有的器材都购自昌业,我也见证了他的每一次升级历程。从大约十年前升级GamuT Di150合并式放大器开始,老秦先后升级模拟唱盘、唱头放大器、音箱。去年3月的家访正是因为他升级了PE …

“挖呀挖”挖出“挖声一片”—— 2023.06 编余闲话

一曲儿歌《小小花园》便带来抖音、甚至是全民“挖声一片”,几乎让五一劳动节瞬间变成了儿童节。 儿歌一首,带出了这样的传播率,可见艺术的魅力(这里也不排除还有“颜值”的关系)!当然还带火了好些幼教老师,那 …

大喇叭的黑胶情结(9)

也许有人会问,大喇叭是怎样走上黑胶这条路的呢(阶级斗争的说法是“路线对了头,一步一层楼”)?回想过去这六十几年,其实真正需要作出抉择的时机并不太多。

音响之路(五十四)

只要是会动的东西,要灵活性与速度,就必须牺牲力量,纯粹追求大功率的音响,其细节表现就会大打折扣,但在二三十年代时,由于喇叭都是电磁喇叭,中音灵敏度高达110分贝以上,连巨型的十八寸低音喇叭的灵敏度,也能 …

我与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的“七年之痒”

▲ 作者家里的小型聆听系统和收藏的音乐软件 2023年4月1日,当我再次踏进广州东方宾馆的大门,谁曾想过与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这一别,竟是七年。 用“七年之痒”来形容我与音响展的这段空窗期,实在贴切。七年前 …

让爱好变成闲情雅乐 ——南宁黄先生的发烧家访

随着抗疫结束,我国的全面开放不仅行业和经济复苏,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发烧友、乐迷的往来自然也多了起来;那么,笔者的“Hi-Fi家访”行程也一一付之行动。 这次,笔者家访的这位朋友两年前更换升 …

大喇叭的黑胶情结(8)

新的挑战 从上海搬到北京,我又不得不把唱头、唱臂和底座一一拆开,用原包装仔细打包以防损坏。快递公司曾经把我的音箱内喇叭单元的支架摔碎,磁铁脱落以至彻底报废,而那对英国的“贵族”音箱是经过特别仔细的包装 …

组合音响也发烧

我高烧阶段始于1987年左右,那时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相比之下,从90年代开始发烧的朋友会幸福很多,那时大大小小的电器城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中外各种档次的单体式音响器材分门别类各展风姿,演示会、音响展让大家有了 …

音响之路(五十三)

幸好发烧友的耳朵还是比一般人的耳朵好,从来不以失真度高低来定好坏,不然现在的发烧功放全都是集成模块化,那音响世界就实在是太没劲了,相比于其它电子类玩乐,音响还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