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73)张学友《相爱》

原作者: 马凤钖

简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相爱》整张专辑的歌曲就像一封封藏在旋律里的信,有爱情里的甜与涩,有对未知的向往。那些细腻的编曲、真挚的唱腔,没有繁复的炫技,却能在不经意间叩动心弦。原来好的音乐从不会过时,时隔多年再听,依旧能在音符里摸到港乐黄金时代的温润质感,也能在张学友的歌声里,寻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关于爱与时光的共鸣。

原定2025年6月6日至8日在广东东莞银行篮球中心举办的“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东莞站)”,因故延期至8月29日至31日举办,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据载8月31日举行的第三场演唱会,张学友带病开唱,中途因呼吸道感染致高音破音,他觉得过意不去,便在台上跟大家道歉,还跟歌迷商量是否需要终止演唱会,更表示可以跟主办方接洽退票。歌迷呼喊不同意中止,要求继续唱下去,最后张学友还是在歌迷的陪伴下,唱完了整场演唱会。但这还是阻止不了网上炒作演唱会中途取消的传闻,9月2日,主办方发布情况说明称“张学友先生已顺利完成东莞站第三场演唱会,并不存在‘中途取消’的情况”。张学友今年64岁,已过花甲之年,其在香港流行乐坛的叱咤风云历历在目,然而,再辉煌终将过去,只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自1985年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为张学友推出第一张粤语专辑《Smile》,销量突破20万张;1986年上半年又为其推出第二张粤语专辑《Amour/遥远的她》,销量据载达30万张;1986年下半年乘胜追击,接着为其推出第三张粤语专辑《相爱》,销量约15万张。从20万张、30万张,再到15万张,有人说,《相爱》专辑只是未在香港进行推广,影响力有限而销量不及以往而已,也有人说这是张学友因其他缘故导致歌唱事业处于低谷。然而,不得不承认,一家优秀的唱片公司,一位优秀的唱片监制,总能发现歌手的闪光点,比如欧丁玉,被称作“张学友的御用音乐制作人”,也是《相爱》专辑的“监制、录音、混音”,欧丁玉曾连续六次获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佳唱片监制大奖,且均与张学友合作。重要的是,欧丁玉为张学友个人专辑所选歌曲,既契合了张学友的声线特点及个人气质,又迎合了市场期待,事实证明是天作之合。同样,这次也不例外。

《相爱》专辑共收录12首歌曲,分别为《别恋》《你每句说话》《初吻》《相爱》《小男人》《狂傲》《蓝雨》《飞机师的风衣》《Oh!No!》《温馨》《炸弹》《清风》。歌曲词曲创作中外兼顾,以求融汇各地流行音乐优点再创流行经典,如《别恋》由杉山洋介作曲、小鲸鱼填词;《初吻》由匈牙利音乐人Adam Vegvari作曲、林振强填词;《小男人》由Richard Yuen作曲、卢永强填词;《狂傲》由见岳章作曲、卢国沾填词;《OH!NO!》由 Laszlo Pasztor作曲、潘源良填词,是张学友与李克勤共同演绎的合唱作品;《炸弹》由Donald Ashley与Peter Ng共同作曲、潘源良填词;《清风》由顾嘉辉作曲、邓伟雄填词等等。笔者特别介绍以下几首歌曲:

主打歌《相爱》,是实打实的香港本土原创歌曲,由香港音乐人林敏聪和林敏怡兄妹分别负责作词与作曲。“每个灯光,淡淡散去,繁忙的闹市,终也转安静,霓虹灯饰,散着每天余辉,停在那疲倦了一天的歇息”,一位有心人静静地感受着城市每个角落的脉搏,《相爱》的音乐编排看似“轻快”,实则藏着细腻的情感层次,完美契合“相爱”时的微妙心境。林敏聪虽然有时说话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这首歌词最大的亮点是“没有空泛的情话,只有具体的生活片段”,将爱情从“理想化”拉回“日常化”,不写“永远”,只写“此刻”。笔者认为,这是一首“不刻意却动人”的“爱情小品”,它既没有宏大的主题,没有复杂的技巧,却用“生活化的细节、温暖的旋律、细腻的演唱”,将“相爱”的甜蜜与珍贵唱进了人心;也没有依赖复杂的编曲或潮流元素,而是靠“好旋律、好歌词、好演唱”的“三要素”取胜,这种“返璞归真”的创作,让歌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无论何时听,都能感受到甜蜜”的经典。如今再听《相爱》,依然能被其打动,核心原因在于它“抓住了爱情的本质――真实而温暖”。

笔者不会忘记,中学时期一个夏天的傍晚,晚霞染红了半边天,高温炙烤下的乡野难耐如常,家家炊烟四起,村里弥漫着肉菜饭香。此刻,收音机里传来一腔温柔又带点磁性的女主播声音,娓娓道来一首张学友未知名的歌曲,“寂寞在默默流过,懒懒海风附和,生命中每声叹息,随风荡回寂静,每刻光阴,轻轻的飘过”“静静让每日情趣,抹去心中疲累,生命洒满光彩,同享自由自在”,旋律轻柔舒缓,如春风拂心;歌词直白真挚,将爱意带来的生活暖意直白传递;张学友以温润嗓音细腻演绎,没有复杂技巧,却让“因你而热爱生命”的温情自然流淌,听来满是治愈感,像一份轻柔的情感包裹,能轻易勾起对美好日常的向往。旋律+歌词极其契合当时的环境气氛,真是产生了极其“温馨”的感觉,一听倾情、一生难忘。由于其时忙于学业少看电视,特别是香港电视,其实电视机在当时农村也远未广泛普及,也由于当时获取信息远不及现在方便,直到若干年后,当再次偶然在唱片店听到这首歌时,才知道其名曰《温馨》,而且是1986雀巢咖啡的广告歌,也是一首香港本土原创歌曲,由林敏聪包办词曲创作、林敏怡编曲,歌曲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旋律,成为张学友早期经典作品之一。如今,笔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如此素质的新歌曲了。此外,这首歌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录音电平低,每次聆听时,总想把自己喜欢的歌曲用较大音量来听才能尽兴,可是由于器材的原因,每次调高音量声音总会失真,于是每每调音常常选用这首歌。

《蓝雨》是一首引进的外来歌曲,由德永英明作曲、林振强填词、卢东尼编曲。何为“蓝雨”,正如何为“蓝调”一样,为何“雨”是“蓝”的,“调”是“蓝”的?无非是心情不同,所看事物都沾上了悲欢离合的色彩罢了。“灰灰的天,空空的街,千串细雨点,用斜纹交织出一张冷冷面,微凉的风中,街中一把遭弃置的破伞”,无疑这是张学友早期的抒情佳作,旋律带着淡淡忧郁,钢琴与弦乐铺垫出清冷氛围;歌词以“蓝雨”喻失恋惆怅,细腻勾勒心碎情绪;张学友的演唱共情力极强,嗓音里藏着怅然,将爱而不得的酸涩唱得真切,听来满是细腻的伤感共鸣。同时,这又是一首非常写实的优秀作品,大凡以某种情感、用冷静的笔触描述某些事物,仿佛这些事物都倾注了作者的无限情感,香港流行乐坛后期的大部分情歌,几乎都运用了这种表达方式,可以非常浪漫,让人沉陷其中,不可自拔;又可以非常痛苦,情同身受,俨然泪下;也可以真情流露,黯然神伤。

还有《飞机师的风衣》,由林敏怡作曲和编曲、文井一作词。文井一与林敏怡,是香港流行乐坛的一对夫妻档,男方擅长填词、女方精于作曲。“萤光幕,午夜独呆坐厅中一角,重播粤语片,曹达华旧戏”,同样是接近白描的写实手法,十分细腻,很有画面的时代感,与陈百强的歌曲《寂寞的感觉》表意十分相似。旋律轻快带点复古韵律,透着青春朝气;歌词以“风衣”为线索,勾勒出对飞行与远方的浪漫想象,满是少年意气;张学友的演唱鲜活灵动,将那份对未知的憧憬与洒脱感传递得淋漓尽致,听来像一段轻快的青春冒险序曲。

此外,由卡龙作词、和泉常宽作曲的《你每句说话》,主歌部分“你每句每句说话,如铁石不可开化”构成贯穿全曲的情感基调,也是较为深刻和社会接受程度较高的作品。

整体上,有的音乐和音响收藏发烧友表示很喜欢这张专辑的封套设计,“很有味道”,知情人一眼便看出,封套照片在澳门取景拍摄,甚至看出张学友后面的背景就是澳凼大桥;有发烧友也说,这张专辑“满满的回忆,几十年了,时光啊”,也有人认为,“其实,张学友的精品和出彩期就是80年代出道时刚录制的几张专辑”,无独有偶,不少音乐发烧友还说:最喜欢其一出道连续出版发行的《Smile》《Amour》《相爱》这三张粤语专辑;而音响发烧友则称:张学友早期的几张唱片录音真是绝了,声场特别开阔松软油润,满满的HIFI味道。而笔者却认为,张学友1985-1986年出版发行的三张粤语专辑,处于歌坛生涯第一阶段的高峰,歌曲最值得回味。

至于录音、版本与声音,笔者注意到,这张专辑有到日本录音的版载。从专辑整体制作来看,启用多国乐手、部分录音在日本完成,体现出国际化水准,契合当时香港乐坛兼容并蓄的发展态势,见证了张学友早期音乐风格的成型,也映射出香港流行乐坛在发展高峰时的活力与创造力,即便在竞争激烈的当时,也能凭借优质作品脱颖而出,成为港乐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佳作。笔者目前收藏有两个版本,一为“两面全平只有第1面有双内圈线版”,二为“两面全平无双内圈线版”,当然,肯定还有凸圈心边版,而且市面上大多数为凸圈心边版。第一、两面圈心边全平版,圈心码均为1Y1、2Y1,故不能以圈心码作为区分标的。第二、既然不能以圈心码作为区分标的,那只能以单双圈线来区分,目前笔者收藏的多张该唱片,只有第1面有双内圈线版本,而无两面都有双内圈线版本,笔者也留意多时,终未遇见市面上有两面都是双内圈线版本。或者有,只是笔者暂时无缘遇见而已。第三、“两面全平只有第1面有双内圈线版”与“两面全平无双内圈线版”最大的主要区别,在于有双内圈线一面,声音更为宽松,而要达到宽松,必然满足一个前提,就是声音更为厚润,一般情况下,声音一旦厚润,很可能是早期版本,若是早期版本,则声音背景一般又更为宁静,线条更为清晰,层次更为分明。因此,找到了某张有突出特点的香港流行黑胶,这张黑胶可能又同时兼具了其他几个优点。广大音乐和音响发烧友不妨试试,验证一下。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相爱》整张专辑的歌曲就像一封封藏在旋律里的信,有爱情里的甜与涩,有对未知的向往。那些细腻的编曲、真挚的唱腔,没有繁复的炫技,却能在不经意间叩动心弦。原来好的音乐从不会过时,时隔多年再听,依旧能在音符里摸到港乐黄金时代的温润质感,也能在张学友的歌声里,寻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关于爱与时光的共鸣。

浏览 3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