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 LYNGDORF 流媒体漂流报告 | 宽松大气、精致搭配

原作者: 黄越聪

简介:好的音响首先提供了良好的声音氛围,然后把乐曲中声音的强弱对比,快慢节奏很好地表现出来,更甚的可以听出乐器的声音质感,和人声的甜美磁性。好的设备播放一个制作用心的专辑,立马可以把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人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放在声音带来的享受中,而不是一般的只是听个响的背景音乐了。

关于达尼音箱的美好回忆

达尼这个音箱品牌在我喜欢音响那么多年的经历中,是占据了记忆中的一席之地的。怎么说呢,那是还在上世纪90年代,音响正是红遍全国的高级家电产品。当时我还是个初中生,在那个音响红火的年代,机缘巧合的也喜欢上了音响这个事物。但是音响毕竟是高档消费品,当时家里的经济能力也买不起进口的高档器材。为了满足对音响器材的好奇和渴望,和老爸到音响店蹭听成了日常闲暇时间的常备节目。一来二去的,也和当地的一家音响店老板混了个脸熟。

一天晚上,我和老爸在晚饭后无事,就又到了那家店里听音响,顺便看看老板进了啥新货。碰巧那晚去到的时候,老板就在摆弄一对达尼落地音箱搭配安桥的前后级功放的组合。记忆中那对达尼落地音箱就是双低音单元加一个中音和一个高音四单元配置。我们到店里时,老板也就随意和我们打了招呼,对我们的到来习以为常,然后就说:“来,一起听听新到货的丹麦货。”然后几个男人就一脸认真的看着老板把CD碟片放进CD机,等着开声了。当音乐响起,可以说在场的几个人都被这套组合的声音效果震惊了,低音饱满又不会轰头,中高音清晰有质感。大家纷纷说:好声!!得到顾客的认同,店老板估计也是来了兴致,整晚把前段器材甚至线材都拿来不断更换搭配, 大家也顺便爽快地过了一把发烧瘾。作为在场唯一的小孩子,我也似懂非懂的听了一晚上,当时我的印象就是,这对音箱真好听,似乎还听出换信号线、喇叭线声音也是会有变化的……

最新的达尼乐爵2音箱

从回忆拉回来,这次杂志社组织的试听活动,试听的音箱是达尼乐爵2音箱,基于回忆中的良好印象,我是很期待乐爵2的表现的。收到音箱从包装箱拿出来,看到达尼乐爵2的外观时,我是相当满意它的做工的。红木色的木皮,漆面是钢琴漆的打磨工艺,前障板弧形的设计,背面硕大的双线分音接线柱,透着一股低调奢华的气息。打开音箱面板,看到6.5寸低音单元的音盆外观挺特别,可以明显看到有木纤维的纹理,据说是达尼专利设计的低音单元。当然我对音箱单元的制造技术没啥研究,只是看到这免不了会由单元材质想象它的低音音色会不会是暖声的特色。

▲ 颜值不错的乐爵2音箱

林道夫1120功放

林道夫数字功放,刚拆箱是着实有点令我开眼界了。它的包装箱居然是一个旅行箱,搞得我一开始有点是不是寄错快递的感觉,毕竟平常都各种音响器材是纸箱包装。但是拆箱后又感觉虽然这样做的成本挺高,但确实是个不错的包装方式,既保护了器材,也方便发烧友带着器材去交流试听。另一个意外的是,这个机子机身尺寸在功放来说真的娇小,按照传统音响发烧友的衡量标准来说,怕它会不会不够力。当然印象是一回事,实际效果怎样,就要开机听才能下结论了。大致看了下这款功放的说明书,这款功放的功能却是相当丰富,解码、本地U盘播放、网播、连数字DSP功能都有,此外还有声音校正功能。如果只是纯听音乐的用家,这个机子加一对高素质音箱就可以组合成一套简洁漂亮而又功能充足的音响了。看着这套组合,感觉厂家的设计思路也是有道理的,毕竟折腾音响搭配是个费时、费劲的事情,虽然对于音响发烧友来说,折腾是乐趣之一,但是一套颜值和素质都不错的组合何尝不是安心听音乐的理想搭配?

▲ 机身娇小的林道夫功放

搭配起来的听感

言归正传,接上CD机、功放,选几张喜欢的专辑开始试听。先来一张我比较喜欢的瑞鸣唱片公司的《伊豆的舞女》,这是一张爵士风格的流行曲专辑,我喜欢的是它录音干净音乐氛围感好。播放这张专辑的第二首LOVE ME TENDER ,开头的女声清唱人声清晰、自然,背景的钢琴声颗粒感不错。当后续BASS加入时,乐爵2的低音的优势显现出来,低音BASS的扩散感不错,给整个歌曲带来了氛围感。我个人感觉,爵士类的乐曲低音部分带来的氛围感是很重要的。整首歌听下来就是萨克斯的声音金属感略弱以外,整体表现不错,能让人愉快的听完。换上同是瑞鸣的《粉墨是梦》专辑,第三曲《牡丹亭》整体背景安静,乐器定位不错,低音烘托下有点舞台的画面感。当然,如果播放如《TUTTI》这一类场面大的交响乐专辑,个人觉得不是本组合所擅长的,也许换一台强力的功放会更好。

整个试听的过程中随意试听了一些港台流行曲的专辑,如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乐爵2的宽松的低音,清晰但又不会刺激的高音似乎很适合演绎流行曲。这些老旧的港台流行歌曲,我个人感觉在录音效果上是没那么好的,一般给人感觉是音效蒙,动态不足。但是在达尼乐爵2的演绎下,我不知不觉听了好几个港台歌手的专辑。乐爵2宽松的低音,平实的中高音,在我听来,正好符合流行歌曲的录音特点,播放出来有氛围感,又不会让人感觉录音朦胧,专注于歌曲带来的听音享受了。

这次试听,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听的那对达尼落地音箱的感觉,一套音响组合除了有折腾物件的乐趣,还带来听音乐的精神享受。这确实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经历。总结自己听音响的一些经历,一套素质高的音响是可以“教”人去听音乐的。好的音响首先提供了良好的声音氛围,然后把乐曲中声音的强弱对比,快慢节奏很好地表现出来,更甚的可以听出乐器的声音质感,和人声的甜美磁性。好的设备播放一个制作用心的专辑,立马可以把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人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放在声音带来的享受中,而不是一般的只是听个响的背景音乐了。

Series Navigation<< DALI + LYNGDORF 流媒体漂流报告 | 达尼与林道夫的“声”动邂逅
浏览 9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