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音乐家眼里的中国 | 富于东方风情的意大利歌剧

原作者: 晓风

■ 《图兰朵特》歌剧谢幕

在歌剧历史上,有少数歌剧作品的故事发生背景,被设计在东方国度。我们中国乐迷所熟悉的《图兰朵特》,就是以古代中国为剧情发生地的剧作。创作《图兰朵特》的作曲家普契尼,其实还有另一部富于东方风情的意大利歌剧,那就是《蝴蝶夫人》。和《蝴蝶夫人》中采用《江户日本桥》《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歌,来隐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刻画她的天真的心理相类似,普契尼在《图兰朵特》一剧的音乐创作中直接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来烘托这个中国故事背景和强化剧中人物刻画。《图兰朵特》是普契尼的代表作之一,问世以来广受欢迎,也是历年来世界歌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名作。

■ 作曲家普契尼

三幕歌剧《图兰朵特》作于1924年(未完成)。这是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在完成他计划作为该剧高潮的二重唱之前,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这部作品最后一场由阿尔法诺于1926年替代完成。这部作品的脚本,由阿达米和西莫尼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济的同名戏剧撰写。

其剧情描述美丽的中国元朝公主图兰朵特以谜题招亲的故事,剧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卡拉富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富在要求图兰朵特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这部歌剧的剧本原著是威尼斯作家卡罗·葛齐的五幕寓言剧,其素材取自十七世纪末风行法国的童话故事 《天方夜谭》,原故事中角色十分地多,其中因祖国灭亡,而侍奉图兰朵特公主的鞑靼公主阿德玛,原本担任要角,于剧中曾企图自尽,但在歌剧中则被删除,转而取代的是普契尼所偏爱的纯情又可爱小丫环柳儿。在普契尼之前至少已有四位作曲家曾依相同的故事题材作曲,有韦伯、布梭尼、亨德米特以及普契尼的恩师巴沙尼,据说普契尼是因看过布梭尼的同名剧才激起作曲的兴趣。普契尼在1920年的夏天已正式决定要把描述男女之间爱与憎的图兰朵特公主故事改写为歌剧,他请剧作家阿达米和记者席莫尼改写剧本。席莫尼曾在1912年被《晚间邮报》派驻至北京一段时间,对中国的风俗有些了解。《图兰朵特》剧本中不少令人感到惊讶、贴切的中国背景,应是他所提供的意见。

就剧本故事的设计而言,想必中国人都能从中发现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比如公主会以谜题招亲的做法,在中国古代基本不可能发生;而即便公主出谜题,也多半用四书五经的科举型截搭题目,不可能是如此西化的哲学命题;站在公主身旁的三位大臣平、庞和彭,叫这么奇怪的名字,显见剧本作者想为过于严肃的剧情增添一点幽默,而非符合现实;而以中国皇室传统戒备之森严,也不可能出现最后王子突然能近身抱住公主的状况。整个剧码似乎想表现智慧的外来文化,突破了东方传统的坚冰,倒是很符合外国人的傲慢心态。无论如何,撇开外国人对中国历史胡乱的想象,《图兰朵特》作为一部歌剧,无论情节安排还是音乐,都算是优秀的作品。

■ 《图兰朵特》,祖宾梅塔指挥伦敦爱乐乐
■ 祖宾梅塔

1972年8月DECCA唱片公司录制了一版重量级的 《图兰朵特》录音,这就是祖宾梅塔指挥伦敦爱乐乐团,正是DECCA歌剧录音王国里的一张“独孤求败”的绝世王牌。它几乎拥有一款完美天碟应该具备的全部元素:大作曲家的热门曲目、大师级指挥家、明星级演员阵容、顶尖级管弦乐团、绝对发烧的Hi-Fi录音, 而且自诞生以来获奖无数。这版《图兰朵特》由祖宾·梅塔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相当符合普契尼歌剧的基本风格和理念:精雕细琢,管弦乐豪华,声乐瑰丽无方,总体结构把握极佳。男主角帕瓦罗蒂正处于声乐技术状态最佳的年华,他极富穿透力的头声,表现出洪亮丰富的整体共鸣,富于金属质感的音色强悍无匹,唱起《今夜无人入睡》来有十足的说服力;女主角萨瑟兰被公认是图兰朵特的最佳演唱者之一,她音色丽甜美,感情的处理十分细腻,兼具神韵和气场。这套唱片的录音,在素以歌剧录音见长的DECCA公司也属于顶尖水平。魏京生和James Lock这两代DECCA的王牌录音大师联袂出击,果然成就不同凡响。录音动态和音场俱佳,人声部分结像逼真,管弦乐团部分也有上佳的平衡度,是录音室制作的典范。

Series Navigation<< 外国音乐家眼里的中国 | 日本音乐人的武侠掠影
浏览 1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