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70)张学友87演唱会
原作者: 马凤钖

近日,“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东莞站)”因档期问题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源于演唱会原定于2025年6月6日至8日在广东东莞银行篮球中心连开三场,但恰逢与2025年高考时间“撞期”,又邻近考点,部分市民担心影响考生高考,遂在网上向有关部门提出异议并希望演唱会延期。经各方研究考虑,主办方宣布演唱会延期至8月29日至31日举办,此轮争吵才落下帷幕。这不禁使笔者想起了张学友另一场同是8月举办的演唱会。1987年8月1日至6日,张学友演唱会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这是张学友第一次个人演唱会。自那时起,他的歌声开始在全球华人世界广泛传播,但无人预估到他日后将登顶香港流行乐坛成为“四大天王”之一,甚至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张学友歌声的地步。

“张学友87演唱会”
是其作为“演唱会专业户”的第一次演唱会
1984年,张学友获得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冠军,同年签约宝丽金唱片公司,正式踏入香港乐坛。在其出道三年后的1987年,宝丽金唱片公司共为其出版发行4张粤语专辑,还有两张国语专辑。也就在1987年,张学友举办了其第一次个人演唱会,时年26岁。在此后的 38 年岁月中,据载他的身影遍布亚洲、欧洲、大洋洲以及美洲,到访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座城市,截至2025年累计完成1000场个人巡回演唱会,创下华语歌手巡演场次最高纪录,累计观众超千万,因此笔者誉其为“演唱会专业户”。


“张学友87演唱会”共6场,据载当时舞台设计因成本限制较为简约,但张学友通过长达三个月的排舞、练声等筹备工作,展现了扎实的舞台功底。《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唱片就是这次演唱会的第5场录音盛况。
每个辉煌成就的背后总有一个第一次,而每个第一次也自然成为了这个辉煌成就最珍贵的历史。《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唱片就是张学友1000场演唱会辉煌成就最珍贵的第一次历史!这就是《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唱片的第一个主要价值。
无论是录音室还是演唱会,
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
张学友的声线均高度接近、唱功高度稳定
用现代的电声设备重新聆听来自38年前的现场录音,我们还是会感叹当时录音的现场质感:不仅保留了原始韵味,还能通过现代音响器材提升了当时压制的以黑胶为介质的音质,其声音动态宽广,人声与乐器分离度清晰,营造的氛围仍能让听众仿佛置身于当年的红磡体育馆现场。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不难发现,即使是在演唱会,张学友的唱功表现也是极其稳定,其演唱的合韵准确性堪比录音室;以其早期的声音对比后期的声音,无论是声音的差异还是唱功水平,均表现得高度一致和稳定。难怪有人评价张学友的演唱技巧娴熟完美,其在演唱会中展示了极高的演唱水平,假音运用自如,对歌曲轻重缓急的掌控恰到好处。如演唱《蓝雨》时,他的假音无瑕演绎令人印象深刻,即使现场录音不如录音室,但也几乎听不到任何瑕疵,让人不敢相信一出道即是“王炸”的真实存在。


张学友
早期热门靓歌的集合
演唱会共22首歌曲,有来自1985年第一张粤语专辑《Smile》的歌曲《轻抚你的脸》《爱的卡帮》《丝丝记忆》《情已逝》《Smile Again 玛利亚》 《交叉算了》,有来自1986年第二张粤语专辑《遥远的她·Amour》的歌曲《Amour》《遥远的她》《偷心者》《月半弯》《霸王别姬》《楚歌》《恕难从命》;有来自1986年第三张粤语专辑《相爱》的歌曲《狂傲》《相爱》《初吻》《别恋》《飞机师的风衣》《蓝雨》;有来自1987年第四张 粤语专辑《Jacky》的歌曲 《太阳星辰》;有来自1987年在 台湾发行的第二张国语专辑《在我心深处》的粤语歌曲《孤单的占领》《晴天雨天孩子天》,这些歌曲相信不用笔者多费口舌,几乎网罗了张学友早期最激动人心、最受大众热爱的歌曲,当年更是唱遍大江南北、脍炙人口,现在不少人甚至还可以轻易哼唱几句。当然像《单车少女》《温馨》等后来被热棒的歌曲虽然没有出现在其第一次演唱会,相信也只是时长的限制问题。早期靓歌的高度集中且广受社会追棒,这就是《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唱片的第二个主要价值。

笔者身边不少人
更喜欢张学友早期的歌曲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张学友早期的歌曲以粤语情歌为主,旋律朗朗上口,编曲偏向经典流行音乐,常用钢琴、弦乐等传统乐器,节奏较为平稳抒情,如《月半弯》《遥远的她》等,曲风温婉细腻,充满上世纪80年代港乐的浪漫气息。而后期的歌曲多融入R&B、爵士、摇滚、电子等多元风格;早期歌曲聚焦爱情主题,歌词多描写青涩爱恋、失恋伤感或深情告白,情感表达直接且富有画面感,如《情已逝》以失恋后的怅惘为核心,《蓝雨》则是狂热爱情的独白;张学友早期的声线年轻嗓音清亮通透,高音爆发力强,以“情感驱动”为主,注重用嗓音本色传递情绪,较少使用复杂转音。而后期的歌曲内容多元化,演唱风格则过多运用技巧,少了一份平和感情的真挚投入。所以有人认为,张学友当时的声音浑厚并不低沉,没感受到太多的技巧,却是满腔热血地输出。有人则认为这场演唱会张学友的唱功还达不到巅峰状态,但也有人认为,这穿越时空的声音带给的感动却是那么真实且无与伦比。
张学友演唱会黑胶唱片
的“唯一性价值”
众所周知,全球的黑胶唱片生产活动1992年后就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而香港流行音乐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至1992年,正处于黑胶时代的尾声,张学友自1984年出道到1992年黑胶时代结束,其演唱会实况也只有1987年的演唱会出版发行过黑胶唱片。当然,黑胶唱片近年来在全球复兴,香港的唱片公司也不约而同以黑胶介质为载体重新压制出版发行上世纪没有发行过黑胶的老唱片,即便如此,在那个流行了近一个世纪的黑胶年代,无论技术、设备和人才等,都是沉寂断代了超过30年的市场无法比拟的,当年司空见惯视作寻常的娴熟生产要素,在如今几乎难觅踪影,即使机器设备仍在且保养良好,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熟练工人,却一时半刻难以培养,又即使操作无误,但现在压制出版的新黑胶唱片,其音质在音响和发烧友圈子,大部分都未能与全盛时代压制的黑胶唱片相提并论。正因如此,几度推升了旧版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格,即使当前经济不景,不少黑胶价格回落,但仍有不少价格坚挺,有的甚至被重新认识,逆市升值。不难看出,《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唱片是在生产技术要素全盛的黑胶时代压制的,是宝丽金唱片公司在该年代出版发行的张学友唯一一张演唱会黑胶唱片,具有唯一性。这是《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唱片的第三个主要价值。

黑胶时代张学友唯一演唱会
黑胶唱片的靓声版本
更是难能可贵
张学友作为香港流行音乐最鼎盛时期“四大天王”歌手之一,无论歌曲还是唱片都具有较高的标志性,因此收藏张学友的黑胶唱片成了大部分音响和音乐发烧友的必然选择。笔者对张学友的黑胶唱片也是钟爱有加,早年唯独《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唱片没有购入,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其靓声版。当一位发烧友知悉了香港流行黑胶靓声版存在,并且真真切切分辨得出其声音的差异后,已很难回头再购买收藏不是靓声版的普通黑胶唱片了,除非其价格足够低,但以张学友在香港流行乐坛的地位,且以其演唱会黑胶唱片的稀缺性,其价格是不会有足够低的机会的。忽然某天偶然获悉,发烧友Q7辉从一个拍卖群拍得一套《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笔者聆听的时候,发现其声音密度较高、线条清晰、背景干净、层次分明,音质细腻有质感,与笔者之前所听的声音似乎有较大区别,虽说音响系统调教是黑胶唱片声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音源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位发烧友一定不会怀疑。果不其然,笔者发现Q7辉这套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1、2、3、4”四面都是圈心边全平且无双外圈线、“1、2、4”三面有双内圈线,就差“3”面没有双内圈线,圈心码分别是A1Y1、B2Y2、C3Y1、D2Y1,几乎是笔者目前所能知晓的宝丽金唱片公司最顶级的靓声版规制。Q7辉无心所购但拥有了几乎最靓声版的《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有经售商称有四面都是圈心边全平、无双外圈线且四面均有双内圈线版,但遗憾笔者至今未见过),当有目的寻找而求之不得,叹之奈何!“心不唤物,物不至”,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见到这张黑胶就翻看其圈心,在终于见到与Q7辉一模一样的《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版本时,那一刻心情不言而喻,喜形于色。主要听感是声音厚实,扎实有力,不虚浮,不发散,有质感,更好地把张学友醇厚、富有磁性的声线呈现出来,使人听了有再听的意愿。笔者反复强调,一张优秀的黑胶唱片,必须“词、曲、录、唱、制”五个方面互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良好的音质,当然是香港流行音乐产业化及黑胶生产技术完美结合的结果,但优秀的制作班底同样重要,如这次演唱会的金牌监制兼录音、混音欧丁玉,很多时候他的出现就是靓声的保证;还包括现场录音叶广权、黄祖辉、陈剑和(即向雪怀)等6人;音乐总监徐日勤等等,这些名字与香港流行唱片关系密切,他们无不是香港流行音乐产业背后的“齿轮”。黑胶时代张学友唯一演唱会黑胶唱片且具有良好音质,这就是《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唱片的第四个主要价值。




在笔者所能接触得到的香港流行演唱会黑胶唱片中,极少有两张四面圈心边是全平的(另一套四面全平的是关正杰的演唱会黑胶),四面无双外圈线有双内圈线的更是罕见,或许笔者目前找到的这套《张学友87演唱会》黑胶可能还不是最靓声版本,但其音质足以满足自身听感,如有兴趣寻找的发烧友,不妨从各大黑胶市场去“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