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人生 | 小胆机推大音箱的成功体验

原作者: 赵毅

摄影: 赵毅

简介:本文所说的小胆机,是指输出功率小(只有区区3W),但其体积(360mm ×275mm ×170mm)和重量(20kg)都算是大家伙,初上市9998元的售价也够得上中价位,这就是本人几年前购买的原创OPA-2A电子管综合放大器。之所以使用几年后又拿出来说,是近日的连接操作又有了新体验。
▲ 原创OPA-2A

本文所说的小胆机,是指输出功率小(只有区区3W),但其体积(360mm ×275mm ×170mm)和重量(20kg)都算是大家伙,初上市9998元的售价也够得上中价位,这就是本人几年前购买的原创OPA-2A电子管综合放大器。之所以使用几年后又拿出来说,是近日的连接操作又有了新体验。

OPA-2A前级使用2只曙光12AU7电子管,后级使用2只贵族之声2A3C电子管做A类单端功率放大。高压部分采用贵族之声 5U47作胆整流,采用2只优质宽频响、高音质的日本Z11铁芯EI型输出变压器。OPA-2A的频宽达到20Hz-50kHz,规格可谓优异。输入输出接口齐全,输入既有RCA单端也有XLR平衡;输出既有耳机也有扬声器;耳机既有6.25也有卡侬,几个按键和旋钮分别作输入输出切换、控制音量和左右声道平衡。

▲ 清逸伦T-6.6S顶级收藏版

我理解OPA-2A的主打是耳放,购买此机也是用来作耳机放大器(之前已有晶体管耳放2只和前胆后石耳放1只,想再选一台纯电子管的),开始使用很满意,一段时间后觉得推低灵敏度耳机稍显吃力,后获知同牌又推出了价位更高的300B耳放,功率达到每声道8W,便生出些许悔意,觉得2A3不如300B名气大,功率更有不及。后来的两件事改变了我,一是我启用了清逸伦T-6.6S顶级收藏版胆前级连接OPA-2A,二是请教吴刚老师后得知胆耳放的电位器作为“后级”应该放到2-3点位置,这其实也就是说,不与胆前级连接,听耳机最大音量也可以放到这个位置,而我之前一直以为电位器不应该超过12点(觉得超过12点就“力竭”了,或会产生交流电噪声),有了这两点改变,听耳机的力道大大增强,音质相当理想。我于是重新认识2A3,查资料看到了如下描述:2A3的声音以温暖、通透和细腻的听感著称,尤其在人声、小编制音乐场景中表现突出。2A3的偶次谐波失真占比较高,带来自然的温暖感,且高频通透感优于300B,低频下潜更深。这种特性使其在小音量播放时仍能保持各频段均衡,长时间聆听不易疲劳。2A3的频带平直,内阻低,声音还原更接近真实乐器质感,尤其在弦乐和人声的细节呈现上具有优势,等等。我这人有点阿Q,自己选择的器材总想找点肯定、夸赞的评论文字做支撑,既想证明选择的正确,也想得到心理的慰藉。

▲ 楠竹H4和乐富豪75周年纪念版

听耳机的满足感自不必说(可见《视听前线》杂志2024年6期拙文“自以为接近最好声的耳机听音”),但不利用此胆机听音箱总有些遗憾。其实几年前购机后也曾连接音箱听音,由于功放输出功率小,我特意寻购了一对高灵敏度全频小书架箱Racoon楠竹H4,与OPA-2A连接听音虽音质尚可但没觉得特别好,听了一段时间就撤掉了。这次又把这对小箱找出来连接上,由于听音室器材太多,没有再放置书架箱的适当位置,只能放在大音箱顶部,听音除了音质依然一般,音场过高声音也不自然甚至有些怪。我又换上乐富豪75周年纪念版书架箱,两相比较,纪念版声音明显宽厚(从1千多元到3千多元,表现提升也在情理之中),但还是没有脱开总体一般且音场高于两耳很不协调的听感,于是对此搭配失去兴趣。

▲ 音箱一分二、二合一切换器面板
▲ 音箱一分二、二合一切换器背板
▲ 不到百元的纯铜喇叭线
▲ Wharfedale OPUS 1

我一直在想,用这套胆机听耳机有相当理想的音质(不仅两只万元以上大耳出色,其它几千元的也很好),胆功放的两路输出不应该有差异,但为什么听音箱就逊色很多呢,不甘心中我忽然想到,如果是用它推大音箱效果又如何?室内主器材架两侧摆放着两对大音箱,由于各有不可或缺的司职,欲达目的只有利用一分二/二合一音箱切换器才可解决。我不可能连接用于Hi-Fi主听音的B&W 804D3 音箱,因为如果在马兰士PM10与804D3之间加入音箱切换器,那万元投资的以双线分音方式连接的阿特拉斯单晶铜旗舰聆静喇叭线就失去应有的价值了(或许音质区别微小甚至超出耳感,但在心理上不能接受)。另一对大箱是Wharfedale OPUS 1,是作为AV主箱使用的(用其作AV也是无奈之举,当初购买本来是听Hi-Fi的,本以为马兰士PM10也如我曾用过的同牌PM80、PM14一样是双组接线柱可接两对音箱,有此认定才又买了804D3,未想将PM10迎入家门后才知两组接线柱不能切换而只可用于双线分音,于是就让OPUS 1干了AV),我于是找出了卸任不久的音箱切换器,这台切换器原是按一分二使用,是在同一台AV功放输出给索尼OLED电视机作中置音箱(此电视机为达声音定位更准确,专门设置了可作为中置音箱使用的喇叭线输入接口)和另一只杰士中置音箱做切换,现在则是按二合一使用,即在AV功放主声道和OPA-2A输出给同一对音箱 OPUS 1做切换。连接好后打开音源器材和T-6.6S、OPA-2A,几分钟后按下播放键,纯净、饱满、沉稳、好听的乐声从音箱中传出,前级开大音量也无噪声,与PM10推804D3相比虽音色有别但档次相当(造价则只有PM10加804D3的二分之一,喇叭线不到百元只占百分之一),“双胆合璧”的连接方式,使温暖自然亲切的“胆味”更加浓郁,泛音和音乐层次丰富。由于音箱还连接了超高音单元,功放的频响又高达50kHz,所以高音自然出色。按照通常的说法,胆功放对低音的表达不如石机,但我得到的实际听感低音一点也不差,而且那种宽松的低频尤其好听。浑厚的中频由OPUS 1的“馒头”中音单元来演绎可谓相得益彰。音质音效超出两对书架箱许多,也超出之前的预料和想象,有此结果心中甚是欣喜。最是超出之前想象的,是3W的胆功放推三分频的大音箱(低音可是8Ω单元),竟然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更有T-6.6S顶级收藏版的加持,相信什么样的音乐都能够驾驭。

T-6.6S+OPA-2A推大音箱,音质之所以大大超过之前的两对小书架箱,原因一是回到正常的(中音与耳基本齐平的)声场,二是大口径喇叭大箱体让弹性十足的低频下潜更深,更主要的还是第三,即音箱价位悬殊,一两千、两三千元的小箱与2万余元的大箱同场竞技,音质音效当然不在一个档次。自此万元胆功放物尽其用(加入了两万元级的胆前级更使功能得到扩展表现如虎添翼),多了一种理想的选择方式,更让我增添了每日听音的欲望和乐趣。

追记:文稿发出后几日,我将电子管(俄产6922EH)输出的斯巴克凯音CDT-17A CD机的平衡输出与OPA-2A连接,先把2A的电位器放到12点(准备开声后再加大到合适位置),放入姚璎格24K金碟《红》(限量2000张,本碟编号1717),结果一开声的超大音量吓了我一跳,急忙把电位器电平减至10点,已达室内聆听较大音量,且非常厚声(依然是“双胆合璧”)。我看一眼2A:你真的只有3W?对17A的平衡输出与RCA的输出音量差别之大我多年前购用后就深有体会,但并不是所有唱机都如此,例如马兰士SA10的RCA与XLR输出音量差距很小,这应是取决于制作者的调试设定。总之这又一次超出我的预料,我想只要不是灵敏度太低、箱体太小的音箱(当然还要尽量上点档次),用这小功率胆机推都会有好效果。

浏览 10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