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香港流行音乐“词坛圣手”卢国沾先生(二)从内地到香江,从名校到乐坛

原作者: 马凤钖

简介:“这以前,从不知填词为何物,也从未尝试去做,要做的念头也没有,总之是突来的机会,我说不妨试试,就无缘无故地,填了这词”,卢国沾在《歌词背后》如此说《田园春梦》

回顾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大概的时间节点是20世纪60年代起步,7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80年代进入辉煌时期,90年代达到顶峰,千禧年至今逐渐式微。这个时间段刚好与卢国沾加入香港粤语流行音乐行列的时间是重叠的,可以说卢国沾参与并见证了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发展、辉煌与式微。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县市,特别是江门新会,通水路并近“南洋”,是著名的传统侨乡,在香港出道的歌星、明星颇多。凡能移民到香港的,普遍是带着财富,或带着天赋和技能来的,包括文化艺术方面的天赋和技能,这就为香港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基础与智力支持。所以黄霑才说,正因为历史遗留的现实,地理环境的配合,经济条件的繁荣,政治因素的因缘际会,和人才的巧合汇聚,才能滋生了香港这种揉合中西音乐元素,承先启后的现代声音(黄霑著《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

■ 在1978年度香港电台的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卢国沾(右)与钟伟明合照

卢国沾19岁那年加入了TVB,直到工作7年后的1975年,才遇偶然机会受邀“兼职”为无线电视剧《巫山盟》的同名主题曲及插曲填词,时年26岁,而作曲的正是顾嘉辉。“这以前,从不知填词为何物,也从未尝试去做,要做的念头也没有,总之是突来的机会,我说不妨试试,就无缘无故地,填了这词”,卢国沾在《歌词背后》如此说《田园春梦》,即使“这歌一面世,便流行了”,但卢国沾却认为“这样的歌词,实在已过时”,但无奈“迫于唱片公司的品味”“如此两三年,才有些力量反抗”。卢国沾1977年跳槽至香港佳艺电视(下称佳视),1979年因佳视倒闭又加入香港丽的电视(1982年更名“亚洲电视”)担任宣传总监,凭借便利的工作优势,很快便迎来了歌词创作的高峰期,逐渐“叛逆”将自己的、朋友的经历与故事、感受与想法、思想与观点写入歌词,其中就包括《天蚕变》《天龙诀》《大地恩情》《大侠霍元甲》等等经典主题曲和插曲。这个时期,既是卢国沾词作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香港电视剧集及其主题曲、插曲最辉煌、最令人着迷的时期。

Series Navigation<< 缅怀香港流行音乐“词坛圣手”卢国沾先生(一)人生如梦,悲欢如歌
浏览 1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