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DO 的 MONOLITH 双雄
原作者: Dawid Grzyb(《HI-FI KNIGHTS》)
翻译: 剑萍

产品代理:昌业音响
波兰厂家ALBEDO有几样东西比较出名,涵盖多个价位的音响线材无疑是最抢眼的。但银作为排第二位的线材核心材料,在网上有些关于这种金属对声音影响的古怪说法,尽管ALBEDO线材听起来并不是这样的。和厂家联系好后,两款ALBEDO的MONOLITH系列线材被送到我家门前。
简介
对于某些人来说,波兰ALBEDO公司只是另一家制作银质音响线材的厂家罢了,但实际上并不止如此,ALBEDO在很多方面与众不同。为解释其中的缘由,我需要讲一些故事。该公司的灵魂人物是Grzegorz Gierszewski,他是公司的CEO、CTO等一系列“O”。没有他的批准,任何决定都不会通过,而且大部分事情都由他亲自处理。这听起来好像有点独裁,但这在小型的音响厂家中很常见,ALBEDO完全符合这种情况。不过重要的是,在华沙和慕尼黑音响展上我和Grzegorz及他的员工聊过之后,似乎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对ALBEDO有着浓厚的兴趣。Grzegorz告诉我,他第一次接触音乐和音响设备是在他还不到六岁的时候。他叔叔是一名工程师,向他介绍了黑胶唱片、放大器和音箱。Bonanza的原声带是Grzegorz听的第一张专辑。他开始接受的是和珠宝有关的教育,但某种力量却总是将他拉向音乐和音响器材。对于Grzegorz来说,这一切都发生在1989年。三年后他开了一家音响店,里面既有二手器材也有全新设备。Grzegorz说要感谢Kimber KXCG这对线,是它首次让Grzegorz认识到银线会对声音带来非常显著的变化。那时候这条线非常昂贵。作为一名珠宝商,Grzegorz很好奇某些带有漂亮插头的银线是如何通过改变线径就能有不同声音的。在6个月的时间里,他试图复制KXCG,因为其半透明的绝缘套很容易看清楚线材的结构。但这种尝试令他在声音方面毫无收获,克隆品的声音非常糟糕。后来经过无数次试验,Grzegorz在原来设计的基础上完善了许多因素,最终获得他想要的东西。在1994年,他有了第一款线材的雏形,两年后成立了ALBEDO公司。他之所以取这个特别的名字,是源于Vangelis(希腊著名音乐家)那张叫《ALBEDO 0.39》的黑胶唱片。

如今ALBEDO是一家成熟的音响生产厂家,总部在Bydgoszcz市,在九个国家有代理商,我被告知还有三个国家的代理商正在洽谈中,很快就会有结果。到目前为止ALBEDO还是相当成功的,不过还是有几个因素令ALBEDO与众不同。ALBEDO在它的产品中只使用银并不算什么非同寻常的事情,但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ALBEDO所有产品都是100%自己制造的。您还不觉得惊奇吗?好吧,还是让我说清楚这“百分比”的真实含义吧。在地球上只有少数几个厂家专门生产6N或更高级别的银或铜线,许多公司利用这点直接向这些厂家购买原材料,然后再由工匠加工成各种线材。Grzegorz则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因为他有自己的熔炉。他不会购买预先制好的线卷,他是自己制造银线。他不会购买半成品,也没有必要买。我不确定是否有两、三家或更多的厂家采取和ALBEDO相似的方式,但我认为即使有的话,在全欧洲也不会有比这高得多的数目。同时我也无法评估在内部环境将银、铜颗粒转化为线材是否比直接从工厂购买更好。但我知道建造能够完成上述任务的熔炉是一项非常巨大的投资,需要数十万欧元。这是一个很巨大的数字,仅这个事实就说明Grzegorz对他的事业非常投入。
除此之外,Grzegorz还有三个定制的结晶器,每个都有不同的形状和直径,他相信ALBEDO是欧洲唯一一家能将银块变成扁平或圆形横截面导体的公司。我还是先解释一下生产流程吧。通常银或铜的原材料必须变为固态之后才能进行轧制和拉伸。应用在线材中的导体必须经过特定的工艺以获得正确的线径和形状。结晶器的任务则不同,它实际上是熔炉的一部分,负责将液态银变成固态银棒,然后再交给机械成型工具。单结晶体及准备使用的银线在形状和规格方面都是可以预见的结果。不管是上述扁平导体或直径3mm的线材,在熔炼过程中都会用到氩气,这样原材料就获得“无氧”的特性。
更简单地说,由于使用了结晶器,ALBEDO公司可以直接绕过轧制和拉伸的工序。这就是Grzegorz处理银的方法,他有自己的路子。同样值得留意的是,他已经在大量测试的基础上找到了答案。事实上,Grzegorz所拥有的音响设备比许多音响评论员要多得多,显然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当我主要听到的是技术方面而不是营销方面的交流后,我没理由不对ALBEDO更加关注。此外,Grzegorz还是Audio-Connect销售公司的所有者,旗下有Aqua Acoustic Quality、Wells Audio、Diapason等品牌。比起如外科手术般的精确,他显然更喜欢鲜活和密度。在这方面我们俩很相似。
有种说法说银线会带来速度和精确但却带走音乐性,但真的是这样吗?ALBEDO线材是否也是那种声音快、薄、尖的类型?作为音响线材的一部分,其声音的互补性是否正好是那些声音浓郁、厚重器材的解决方案?ALBEDO的MONOLITH系列是否可以作为典型的银线案例来开始验证这一切?也许因为ALBEDO与众不同的生产工艺会令结果与预想中的有所不同?尽管已经对银线有所了解,但我们还有不止一个问题需要解答。让我们开始吧!
制作工艺
Grzegorz给了我两款他的产品:一对1米长的MONOLITH XLR讯号线和两对2.5米长的MONOLITH音箱线。让我先澄清一下“两”对到底是什么意思。之前MONOLITH音箱线是由一对线组成,每条线由四个插头和一个铝扣组成。现在是完全分离了,每个声道的正、负极都有一个上述的铝扣,总共四条线代替了之前的两条线。你们当中某些人也许会认为此举会提升或降低音质,但从实际听感来看,并没有大的变化。这两款线材是使用单结晶银并经电解提纯。按照Grzegorz的说法,这些变动是听感提升的原因。我没有听过上一代MONOLITH音箱线,所以我不敢肯定真假。但要说明的是,走单结晶路线是ALBEDO近年来的主要变化。在不久的将来,大多数型号均采用单结晶银,包括旗舰METAMORPHOSIS系列。


ALBEDO家族成员在外观上是一致的,银灰是主色,在外编制网、铝质组件及插头上都很容易看到。MONOLITH XLR讯号线和音箱线之间隐藏的差别是导体横截面的规格和处理手法,但两者均为单结晶银导体,均使用防静电的空气绝缘套和聚乙烯外编制网。这种风格延续到铝扣上:每个铝扣由两块铝板组成,线材夹在中间,两枚精致的螺丝将它们固定在一起。铝板上印有型号和公司名称。由于MONOLITH系列产品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有箭头显示讯号流动的方向。MONOLITH音箱线可订做镀铑的铍铜香蕉插或Y插,而XLR讯号线插头中用同样材料制成的空心引脚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两个型号在易用性方面有所区别。如果要连接的器材后面空间很有限的话,MONOLITH XLR由于线身较硬,在这种情况下作适度弯曲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强力弯曲。这款线相当轻盈,因此最终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音箱线则正好相反,它的线身相当柔软,其内部的扁平导体令其很容易接线。
听感
为了做好这次评测,有几件事情是必须的:使用两款音箱和两台放大器。先将MONOLITH XLR讯号线和我的DIY线比拼。我这对线内含8根经冷冻处理的7N单结晶铜导体(每声道),使用Furutech F-701m插头。测试时,我将Lampizator Golden Gate解码器先和使用Foobar2000的笔记本电脑连接,然后再以全平衡的方式与TRILOGY 925合并式放大器连接。比较完讯号线后,再将音箱线来回调换。MONOLITH音箱线的对手是PHY-HP单芯铜线。下一步就是换音箱:用Xavian Perla替下Boenicke Audio W8。最后是用Sanders Sound Systems的Magtech功率放大器与同厂的前置放大器搭配,取代TRILOGY 925。这就是整个测试过程。





开始我很难预料MONOLITH XLR讯号线在大系统中将会起到什么作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Boenicke Audio W8音箱在声音平衡度和密度方面相当均衡,因此不需要额外的“抽脂”。在来回两、三次切换之后,我很快发现一些与预期不同的变化:MONOLITH XLR讯号线能给音乐注入一种额外但份量不多的“空气感”。接下来是平顺度方面的改善,特别是在较高的频段,播放《座头市》电影原声“赌场大屠杀”这段时,高频有更好的残响,令人愉悦,并且还会降低高频的亮度,而这仅仅是众多优点之一。毫无疑问这是质的提升。我留意到音场变得更加干净,就是所谓背景完全没有“颗粒感”的意思。我的DIY讯号线在上述几方面表现合格,然而这两款线材在直接进行比较时,其中一款显然是赢家。

再听下去,我发现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音场本身,尽管两款讯号线在深度方面表现一致,但ALBEDO线在宽度方面表现更佳。Boenicke Audio W8这款来自瑞士的落地箱仅因为这点就获得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因为它在音场方面的能力是巨大的。虽然我在主观上不得不承认自制的XLR讯号线在某一方面的表现可能会好上一点点,是速度更快?难道铜比银更活跃,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MONOLITH XLR讯号线听起来没那么冲,在低频部分也更圆滑一些,不过在厚度方面是完整无缺的。实际上,我的DIY讯号线在整个频段声音显得更硬、轮廓感更强一些,因此显得更直接一点,也就显得没那么优雅、细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会得出我的DIY线速度稍快结论的原因吧。但重点是我的DIY线在活生感方面不如ALBEDO MONOLITH XLR,不能令聆听者更贴近音乐。DIY线听起来更原生态。再回到MONOLITH XLR身上,它可以令人惊讶地增加某些乐器的密度,例如曼陀铃。我不确定这是否与更干净、更富表现力的背景有关。也许是这个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令乐器听起来显得更奔放。但事实上,上述这些都是完全可以听得到并令人愉悦的。在我的大系统里,当一切都变得更真实而不那么浮夸时,这显然是件好事。总的来说,ALBEDO MONOLITH XLR讯号线所描绘的音乐画面不仅更宽广,还使音箱之间的声像更井然有序。相比之下,我的DIY XLR讯号线更关注聆听者眼前的东西,很自然就导致率直感的增加。对于ALBEDO这款讯号线来说,尽管少了一些粗犷的气质,但它不仅能毫不费力在虚拟空间展示所有乐器,而且还能以真实可触、极具分离度的方式呈现它们。
在测试开始阶段,除了声音平衡度和密度外,我对其它因素并没有特别关注。现在关键时刻来了。事实证明ALBEDO MONOLITH XLR讯号线并不需要在上述两方面再加以完善,它绝不会让高频变得更亮或让低频比正常来得更轻。这个结果可能使许多人感到惊奇,以我对ALBEDO的初步了解,我不可能在这方面写出太多东西来。我认为空气感、音场、平顺度、纯净度和轻微软调的现场感才是ALBEDO MONOLITH XLR真正的优点。正因为如此,它战胜了我所使用的DIY线。MONOLITH XLR讯号线不需要放弃任何东西来交换它的关键特质,它也完全无须为此而炫耀。MONOLITH XLR讯号线并没有改变音乐,但它让音乐变得更连贯、平顺,从而获得很好的愉悦感,令聆听者越听越喜欢。从主观上讲,我从自制的XLR讯号线身上曾获得过很多乐趣,但不可否认它的声音完成度还不够,不像ALBODO那样成熟。
这样,ALBEDO MONOLITH XLR的测试就完成了,是时候探索另一款银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了。简而言之,测试讯号线时出现过的情景这回再次出现,而且程度更甚。当我将PHY-HP线换成MONOLITH音箱线时,声音仍具有和讯号线相类似的安定感和圆滑感,从某种程度上说ALBEDO音箱线是属于厚声类型的。但它的对手在这方面更加突出,不过这也使对手线在总体上显得模糊一些。继续听下去,我发现Boenicke Audio W8这款落地箱获得一些额外的空气感。我的意思是说音乐画面变大了,而且构建得很好、很精确,实际上是没有颗粒感的。从主观听感来说这确实很棒。经过这番试验,两款ALBEDO线材无疑都是以类似的方式影响声音,这不是巧合。是时候将ALBEDO家族成员分开了,我将ALBEDO XLR银质讯号线放在一边,换上我自制的XLR讯号线。我是故意这样做的,以再次确认我最初对ALBEDO音箱线的看法是正确的。经过这番变动之后,系统的声音马上变得僵硬、尖锐起来,同时乐器之间的空间也减少了。音乐变得更直接、吵耳,音乐味下降。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预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
在构建好上述的框架后,下一步就是寻找最能发挥ALBEDO音箱线的搭配方案了。我换上Xavian Perla音箱。Xavian Perla的密度和中频都很结实,再给它注入额外的空气感和速度,将会大大提升这对捷克音箱的价值。MONOLITH音箱线此时的表现远胜过PHY-HP音箱线,它的声音更平顺、纯净、宽广,只是没有PHY-HP那么浓郁。Xavian Perla音箱从MONOLITH身上获益良多。总之,这个组合令人非常愉悦,也许不是最佳搭配,但额外的空气感和开扬感已使这对音箱产生非常神奇的改变。我猜声音纤细而快速的线材最适合Xavian Perla。MONOLITH音箱线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给系统带来太多它自身的东西,它只是改善平顺度等方面。

接着,Sanders Sound Systems的Magtech功率放大器与同厂的前置放大器取代TRILOGY 925的位置。相比之下,这套两件式的组合虽然声音较薄,但速度更快。在和Lampizator Golden Gate解码器搭配时,这套前后级更清晰地反映出讯源传递给音箱的信息。ALBEDO MONOLITH音箱线做了它应该做的事情,而PHY-HP音箱线则使声音变得比较笨重。两台放大器搭配Xavian Perla音箱都很好。接下来换上Boenicke Audio W8音箱,同样的情景再次出现。这是关乎音场是否更宏大、更清晰或者是评估能量的问题。对我来说选择是显而易见的,MONOLITH音箱线就是我今天的选择。
最后是用TRILOGY 925合并机和Boenicke Audio W8音箱搭配,不过这次是两款MONOLITH线材一起上。正如死亡和税收一样,有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波兰线材再次成为唯一的选择。我想说的是MONOLITH音箱线的声音比较圆润,但仍是中性的,它不会影响音色或密度方面的听感,因此不会使声音变亮或夸张。MONOLITH音箱线对声音的影响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轻柔、光滑、纯净、正确的质感,透明的声底能反映出讯源的特质。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能传递出强烈的精致感。值得再次指出的是,ALBEDO这两款线材不是为了让声音更快,实际上它们给系统增添了一种淡淡的优雅。

总结
这是一次多么出乎意料却又令人愉悦的成功探索呀!这次声音的描述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相当惊讶,特别是喜欢银线的人。但最重要的是,这次评测的主菜——“ALBEDO双雄”的声音并不是那种快、薄、亮的类型。在某种程度上,事实也许正好相反。ALBEDO产品并没有大幅改变声音,只是令声音更平滑、精致,完全没有令人疲惫的感觉。
在任何情况下您都能很容易听出MONOLITH的声音特点。得益于它们的透明、不霸道的柔和特质,它们的适用面很广。经过上述体验,我可以肯定地说ALBEDO线材在专业性、工艺和听感上都是值得信赖的。到这里,在文章第一部分所提的问题都已有答案,剩下要考虑的就是做工和性价比了。
MONOLITH双雄外观和做工精致,视觉上相当诱人,即使外编制网上由CNC机床加工而成的铝扣也是高质量的,其它部分亦如是。Grzegorz先生肯定对细节很重视。MONOLITH XLR讯号线虽然线身比较硬,在有限的空间里也许不怎么好用,但结构仍是非常结实,特别是插头部分。使用扁平导体的MONOLITH音箱线表面上看并不粗壮,但实际上是特别的富有弹性,非常好用。经过几十次来回插拔,无论是XLR讯号线还是音箱线我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总之,ALBEDO双雄给我留下表现优秀的印象,我认为它们的价格是非常实在的。如果您喜欢光滑、透明、连贯而富有空间感的声音,同时又想提升系统的品质、但又不想改变声音平衡度和密度的话,那么ALBEDO MONOLITH双雄正是您所要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