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影 | 那些经典不衰的打戏之作
原作者: 赫道

今年,惠英红在节目中当众表示自己曾经整容,而且脸上缝过89针。她解释,因为拍打戏,自己的嘴唇、眼角、额头都曾被硬物打破,受伤无数。为了恢复容貌,她不得不选择整容,因此,至今面部看起来有些不自然。
1977年,年仅17岁的惠英红凭借好学、能吃苦的精神,在动作片行业中站稳了脚跟。自此,惠英红凭借主演的多部武打片而在影坛获得关注。1979年,惠英红在武打片《烂头何》中的精彩出演让外界给其定义为“打女”,也由此正式确定了其演艺生涯初期的发展路线。1981年,惠英红出演刘家良执导的动作片《长辈》,借此成为了第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奖”,也成为了史上首位且唯一一位凭借武打片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女演员。
惠英红身上“打女”标签成就了她,却也变成了她难以突破的枷锁。八十年代末期,惠英红的演艺事业长时间陷入低潮。九十年代,惠英红无奈投身于电视剧的拍摄,却只能获得一些配角的戏份。由于无法接受事业上的落差,惠英红患上了抑郁症,并选择淡出演艺圈。


结束长达十年的至暗时期后,惠英红回归演艺圈,逐渐在影坛活跃起来,并以自己的实力一步步地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各大奖项。2017年9月,57岁的惠英红因拍摄动作片《K女士》导致旧伤复发,造成左边膝盖永久残废,拍完最后一场戏就被抬进医院。而后宣布《K女士》是她最后一部动作片,以后不会再拍打戏。对于像惠英红这样敬业的打戏演员,在此致以最高的敬意,同时也回顾一下影视上那些经典的打戏之作。
《一代宗师》——习武见众生
说到打戏的名场面,首先让我想到的就是《一代宗师》里,有着王家卫导演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觉美学的一招一式。

影片开头正是由梁朝伟饰演的叶问在滂沱大雨中以一挡百,上演了一出由光影构筑而成的暴力美学。雨水作为表现功夫内力的介质,透过镜头,冲入人心。再有属于“王家卫式”的台词缓缓道来,不得不让我屡次感慨这般的视觉盛宴正是打戏的意义之一。而这部影片的视觉效果、动作设计、武打音效都被堪称华语电影佼佼者,每每被拿出来,都有着不一样的解析和欣赏。

正如影片所讲,习武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一代宗师》讲述了民国年间中国武学宗师叶问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与宫羽田、宫二等武林高手之间的恩怨情仇。梁朝伟为拍《一代宗师》也可谓尽到全力。并非学武出身的他如同一张白纸,在开机前跟随叶问的关门弟子梁绍鸿苦练功夫,且精神也“备受摧残”。为了进入角色,王家卫令其在房间闭关生活九个月,除了拍戏,足不出户,在房间打坐、潜修、看书。

除了梁朝伟,章子怡、宋慧乔也都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张震也为了这部电影苦练三年八极拳。影片从2001年开始筹备到正式开拍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最终这部以“武”为美的动作片在当年横扫香港金像奖,拿下14项提名,最终收获“最佳影片”在内的12项大奖。最后在这里提一下, 《一代宗师》共有四个版本:内地公映的“国内版”,时长130分钟;柏林电影节公映的“国际版”为115分钟;北美版108分钟;内地3D版111分钟。每一版既有主线的改动,也有细节的出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都一探究竟!
《空山灵雨》——胡金铨的武侠世界
说到打戏,难以绕开的是胡金铨导演的武侠电影。纵然是属于这已是六七十年代的武侠片,却让我这个九零后重度痴迷。因为在胡金铨的武侠世界里,有着专属于他的中式武侠意境和影像叙事。《空山灵雨》是我“入坑”的第一部电影。在这里顺便一提,“武术指导”这个称呼和职位正是由胡金铨首创的。

《空山灵雨》作为香港金像奖评选的百大华语佳片之一,被称为是华语文人武侠片的开山之作,也是胡金铨导演生涯最为成熟的作品。故事发生在古老的大佛寺中,老住持即将圆寂的消息惹得江湖一片风雨,接替老住持衣钵便可获得寺庙之中藏有的珍贵手写经书《大乘起信论》。为了偷取这份秘传,受邀前来寺里商讨传位一事的人们各怀鬼胎,阴谋和权力斗争在佛门净地暗流潜伏。


《空山灵雨》时长为两个小时,情节的拿捏却是十分精准的:文戏紧凑,武戏紧张。刀光剑影间,有着属于胡金铨标志性的京剧节拍;剑拔弩张外,是他对人性与佛家禅机更高的精神境界。“中国文学作品重视的不是情节,而是气韵。”李安评价胡金铨是中国最早注意到电影的艺术性的人之一。在其影片《卧虎藏龙》中著名的竹林打戏场景,正是致敬了胡金铨导演的另一部经典之作——《侠女》。

《卧虎藏龙》——无处不在的中国美
对武侠世界,李安导演充满了幻想。他曾说:“我想拍武侠片,除了一偿儿时的梦想外,其实是对‘古典中国’的一种神往。武侠世界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个抽象的世界,我可以将内心许多感情戏加以表相化、具体化,动作场面有如舞蹈设计,是一个很自由奔放的电影表现形式。”《卧虎藏龙》将武术招式作为角色个性的延伸,借以“对打”来表现角色关系的发展。影片通过周润发与杨紫琼扮演的一对武当前辈与由章子怡和张震扮演的小龙、小虎的交手和冲突,反映出两代大侠的不同道义观。

中国功夫,一招一式,都有名字和来路。《卧虎藏龙》中古色古香的中国美感无处不在,且杂糅了多重中西文化的美学表达,多重美的外衣之下,道出了卧虎藏龙的江湖,更是说尽了人心。正如导演李安说:“在生活中,我是隐忍的俞秀莲,但在内心里,我是率性的玉娇龙,玉娇龙是我梦中,那份让我心惊的浪漫情怀。”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江湖;而每个不同的角色,又对应着人的内心不同的一面。


《卧虎藏龙》用了大量的留白来填补虚实相生的诗意,加上谭盾写意式的配乐,将影片塑成了新一代的另一个武侠世界。影片一举夺下了当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及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等诸多奖项,创造了华人电影史上的又一神话。
纵观中国影史,还有无数经典不衰的打戏之作,而你心中的又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