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视听观点【母带文件、CD和黑胶,你买哪一个?】

专题文章: 2017视听观点

原作者: 阿毕

简介:自从2015年母带音频进入发烧友的视野后,2016年更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索尼精选推出的母带下载网站、酷我音乐推出了母带下载服务(截稿前还是免费试听下载阶段),来到2017年,你是坚持购买CD、黑胶实体唱片?还是转向 ...
自从2015年母带音频进入发烧友的视野后,2016年更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索尼精选推出的母带下载网站、酷我音乐推出了母带下载服务(截稿前还是免费试听下载阶段),来到2017年,你是坚持购买CD、黑胶实体唱片?还是转向购买母带文件?

如果遇到喜欢的唱片,我想我是会三样都买。平时当背景音乐听听可以用CD,如果是要正襟危坐地欣赏的话,这就会听黑胶或者母带了。如果母带文件的价格和CD非常接近的话,毫无疑问,我是会买母带文件的,而黑胶唱片就另当别论了。当然,三种方式的声音各有千秋,但最终目的都是欣赏音乐。

获得母带文件有两种方式:通过网络购买下载和购买装了母带文件的SD卡。现时一般通过网上购买下载为主流,通过支付宝、银行卡等方式支付后即可马上下载获得。我玩了将近两年的母带文件,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首先,虽然FLAC是无损文件,但是在顶级的器材上和WAV对比,还是听得出明显的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唱片公司只提供高格式的FLAC文件了。然后,部分唱片公司为了让母带文件给别人与众不同的感觉,所提供的母带是经过调音处理的。其次是从网络上下载,可想而知其数据是经过多层的复制,必定有损耗,大家可以将普通音频文件上传到网盘后者邮箱,然后再下载对比,能够明显听得出两者的区别。因此发烧友应该理性对待母带文件。

另外就是一些网友喜欢和别人分享或者下载别人分享的母带文件。首先,这些文件的真伪难以判断,还有不少是黑胶转录冒充母带的。再者,前面已经提到上传到网盘再下载已经又有损失了,而且他们拿着这些来历不明的母带文件来听,就说某某播放器不行,或者母带文件不如CD好听。其实,花一百几十购买一张自己喜欢的母带文件,总好过下载了几TB来路不明又根本不会听到的母带文件。

黑胶和CD就不用说了,很多时候买CD或者黑胶,多是找回一些经典的录音,特别是旧版的唱片。的确,现在数码音乐专辑已经相当流行,只需要几块钱就能购买整张专辑的音乐文档和封套PDF,但是无论做得多么精美,实体唱片拿上手那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听着音乐翻着歌词册的实在感觉,是数码音乐文件无可取代的。试想想,在电脑上听着这张专辑,然后打开PDF文件看歌词册,可能刚刚购买的时候就看了那么一次,然后就不会再看了,实体唱片就不一样,如果封套设计得十分精美的话,可能已经看了很多次但是依然忍不住去翻的。

网上各种言论说实体唱片已死,我相信他们是极少到现场看演出的,又或者是不追星的。为什么这样说?如果阁下喜欢的明星、演奏家现场签名的话,最起码也要有张CD或者黑胶啊!阁下没可能拿着硬盘让人家签吧?你说硬盘有人家的专辑,谁相信呢?人家说不定叫保安马上抓你呢。其实每次去星海音乐厅看演出,很多观众都是在现场买张CD专辑让艺术家签名的。平时看娱乐新闻听到某歌手“扬言”以后都不出实体专辑了,我猜可能以后出专辑时的新碟发布会、巡回签售也省了,因为粉丝排队买唱片签售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么三者该如何选择?还是根据自己的听音、使用习惯理性选择。如果喜欢拿上手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那就选CD或者黑胶;如果说没这么多的地方存放实体唱片,或者不在乎拿上手的感觉,只在乎声音的表现,那选择母带文件也未尝不可;当然,如果阁下像我那样既喜欢实体唱片的真实感,又喜欢母带文件的真实自然的声音,那么,钱包就要受罪了。无论是母带文件、CD还是黑胶,其最终目的是欣赏音乐。

Series Navigation<< 2017视听观点【方便的越方便,折腾的还是折腾】2017视听观点【CD已死?我看并不是!】 >>
浏览 2,462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