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74)张学友《真情流露》

原作者: 马凤钖

简介:三十多年过去了,华语乐坛早已日新月异,但《真情流露》依旧是那座无法绕过的“流行丰碑”。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经典,从来不是靠流量堆砌,而是秉承“唱进人心”的真谛;真正的好歌曲,从来不怕时间流逝,因为它早已把听众的情感,永远融进旋律及歌词里。

笔者此前拙作曾作过判断,每隔三五几月,就会涌现一首网络流行歌曲。当下,曾作为纪录片《紫禁城》主题曲的《光亮》正流行网络,歌曲融合了京剧的念白和唱段,运用戏腔唱法演绎了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诗句,以及“畅音阁里终一叙,六百年一粟沧海一梦”等句,声音高亮辽阔、空灵婉转、惊艳绝伦,极具穿透力,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从历史中传来,被誉为与六百年历史的“紫禁城”精神气质高度适配,演唱周深更是凭此曲声名鹊起、扬名立万,赢得了社会特别是年轻网民的热烈追棒。同时,在流量及热爱“召唤”下,迅速涌现了像《不谓侠》“向江南折过花,对春风与红蜡,多情总似我风流爱天下”;《春庭雪》“立清宵月华洒空阶,梦里笙箫奏旧乐,梦醒泪染胭脂面,小重山念一遍又一遍”;《辞九门回忆》“戏子多秋,可怜一处情深旧”;《难却》“台下看官攒动,只为睹佳人惊鸿,细把眉眼描摹,额间点朱砂的红,腰如细柳扶风,几回眸舞尽痴人梦”;《一笑江湖》“江湖一笑,浪滔滔,红尘尽忘了,俱往矣,何足言道”等等网红歌曲及流行段句,华语流行音乐一时热闹非常。细品这些歌曲,无不融汇京剧或地方戏腔,引用古典诗词或历史典故,既唱红了一批国风歌手,又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在笔者看来,这些国风歌曲的本质,是传统戏曲与古典文化在当代的“破圈”重生,既满足了大众对文化审美的需求,也为传统文化传承找到了新的传播路径,具有文化、社会和艺术三重核心意义。作为独立音乐人或小众歌手(如等什么君、平生不晚、闻人听书等,甚至连名字都是网名),凭借一首戏腔国风歌走红,为音乐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直接宣示了“以作品为核心”的创作导向回归。笔者认为,这不止是“流行”,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合乐为歌、不合乐为诗,最终形成《诗歌》。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承,诗词歌赋艺术成就璀璨夺目,其精炼与意境,最能体现中华文明最深层次的文化精粹,直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逐渐形成“吟、诵、唱”三种形式。古诗词创作的初衷,本来就有“吟”“诵”“唱”的成份,宋词的词牌名直接就相当于现代流行曲的歌名,现在更以古诗词入歌词,用现代流行音乐融入古典诗词的意境,实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在打造名“歌”、名“曲”、名“词”,制造一种可以流芳百世的“潮流”。所以,创制一首名曲何其重要。香港流行乐坛曾经百花齐放,巨星云集,几乎人人都有一两首名曲,张学友也不例外,在黑胶持续年代的最后期,《真情流露》专辑的同名主题曲就是这样一首“名曲”。

1992年的香港流行乐坛,刘德华凭借《真我的风采》、黎明凭借《我来自北京》、郭富城凭借《对你爱不完》等歌曲人气持续高涨。也就在这一年,张学友凭借《真情流露》,使同名专辑创下超过40万张销售纪录。四位歌手以音乐成就和影响力确立了在香港流行乐坛的统治地位,被誉为“四大天王”,标志着香港粤语流行音乐进入黄金时代,也标志着香港乐坛进入群雄争霸的新阶段。

‌《真情流露》专辑于1992年由宝丽金唱片公司制作发行,共12首歌,包括同名主打歌《真情流露》,以及《偷闲加油站I》《爱得比你深》《分手总要在雨天》《Honey B》《暗恋你》《明日世界终结时》《岁月流情》《红叶舞秋山》《相思风雨中》(与汤宝如合唱)《不要再问》《偷闲加油站II》。如果说张学友刚出道的三张专辑《Smile》《Amour/遥远的她》《相爱》奠定了其在香港流行乐坛的地位,那么《真情流露》则奠定了其在华语乐坛的地位。

一、歌好。

专辑至少包括但不限于《真情流露》《分手总要在雨天》《暗恋你》《明日世界终结时》《岁月流情》《红叶舞秋山》《相思风雨中》等歌曲可以载入香港流行音乐史经典歌曲。特别是主打歌《真情流露》,创作班底由日本音乐人桑田佳佑作曲,香港词人林振强填词,编曲工作由菲律宾音乐人Alex Dela Cruz完成。(一)歌曲旋律平缓温暖,主歌如日常倾诉般自然,副歌音阶小幅上扬,既突出情感落点,又不刻意煽情,实现“易唱难精”的平衡――街头巷尾能传唱,专业演绎又显功力。这一点,相信在KTV唱过此歌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但词意不同于以往大多情歌的激烈宣泄,《真情流露》的核心魅力在于“克制中的张力”--它唱的不是热恋的狂热,也不是失恋的崩溃,而是成年人在情感里“藏不住的真心”与“放不开的体面”,这种细腻的情感层次极易引发共鸣。这种类型的情歌贯穿上世纪九十年代及此后的香港流行音乐,是“直白抒情”风格情歌的经典代表。(二)林振强所填歌词,“只得你方可使我流露自己”“一生使我动情是你”,与黄霑《忘记他》“从来只有他可以令我欣赏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实乃情深入髓化作的真挚字句。此外,《分手总要在雨天》用雨中分手的常用桥段,道尽离别怅惘;与汤宝如合唱的《相思风雨中》,又是在风雨中相思,情仿佛总与风雨有关,男女声搭配默契,歌词描绘的爱情纠葛极具画面感,是华语乐坛合唱情歌的代表作之一,上述两首歌曲均是KTV粤语情歌“常青树”;《暗恋你》融入轻快节奏,跳出慢情歌框架;《岁月流情》则以舒缓旋律回望时光,氛围温柔治愈;《明日世界终结时》作为《真情流露》专辑中极具代表性的非主打曲,虽未像《真情流露》《分手总要在雨天》那般频繁出现在KTV热榜,却是乐迷与专业领域公认的“张学友唱功教科书”,词作者潘源良跳出传统情歌的日常叙事,以“假设明日世界终结”为极端背景,放大爱情里“此刻即永恒”的哲学思考。

二、唱好。

张学友在《真情流露》专辑中的演绎,堪称“以声传情、收放自如”的典范,既展现了顶级流行唱功的稳定性,又精准贴合每首歌的情感内核,没有炫技痕迹,却让每首作品都极具感染力。对《真情流露》《分手总要在雨天》这类抒情歌,他用细腻声线和均匀气息,把“直白深情”与“离别怅惘”唱得细腻动人,咬字柔和却有质感,像在耳边倾诉;唱《相思风雨中》时,温柔中带着默契感,平衡了男女对唱的情感张力;面对《暗恋你》的轻快节奏,他又切换风格,唱腔更灵动,带出暗恋的雀跃;而《明日世界终结时》《红叶舞秋山》等需要张力的曲目,他则展现了唱功的“收放自如”——从平缓倾诉到高音响亮通透,再到结尾弱唱收尾,情感层次清晰,既撑住了高难度曲目的技巧需求,又没让技巧盖过情感;对《岁月流情》,饱含深情、沉着温柔、娓娓道来,又娓娓动听。整张专辑,张学友并没有过多将演唱技巧凌驾于歌曲本身(其此后的歌曲一大垢病就是过多炫耀演唱技巧),而是让声音完全服务于情感,无论是日常爱情的细腻,还是极端场景下的深情,都被精准传递,也让这张专辑成为其唱功与情感表达完美融合的代表作。笔者认为,《真情流露》已成为香港流行音乐“印象级”情歌的其中代表。

三、音好。

一张“好”唱片,“歌好”“唱好”是先决条件,如果说“歌好”“唱好”是“上层建筑”,那么“音好”才是“基础根基”,再漂亮的“上层建筑”,没有了“基础根基”,很难持久传唱、落地生花。华语音乐史上,歌好、唱好的流行曲俯拾皆是,但因“音”欠佳而影响销量、影响其在音乐和音响发烧友中的传播与收藏的不在少数,如《红线女唱腔艺术选辑》黑胶,这是红线女唱腔的经典唱片,二手市场存量亦有限,本来经典名家的黑胶加上数量稀少,一般都会被市场炒至天价,但这张黑胶价格偏偏平平无奇,很大原因可能正是限于当时的录音及压制条件,声音质素不能满足大众需求所致。流行唱片最终是用来传唱的,而传唱效果不能得到普罗大众满意,就更逞论音乐和音响发烧友了。所以,香港唱片公司对一线歌手或有意捧红的歌手,其唱片质量均严格把关。一是指派最可靠的监制,二是将唱片送到国外且已得到市场认可的黑胶生产线进行压制。版载信息显示,《真情流露》的唱片监制与混音是欧丁玉,这是得到社会认证的几位香港歌星的“靓声监制”。当然,自张学友签约宝丽金唱片公司起,公司管理层就已指定欧丁玉监制其唱片,这也显然可以看出,唱片公司认定张学友有潜力发掘且可为公司带来可期收益。此外,为提高唱片质量,打造“口碑唱片”,树立公司唱片质量良好市场形象,CD和黑胶压制视成本与歌手知名度,可选择香港本地生产线,以及日韩、美欧等地压制,而不同国家不同生产线的压制价格又大相径庭,目前市场公认录制靓声的CD和黑胶有日本(三洋)版、(西)德版、美国版等。而这张《真情流露》专辑的录音及压制质量,由欧丁玉一手掌控,已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肯定,即使目前全球经济不甚景气的情况下,电商市场价格仍然维持在1.2万元左右,这可是香港流行黑胶唱片最高的那批价格了。

至于版本,笔者目前只对比了“1992年原版33转双面凸圈心边版”与“2012年环球唱片公司45转再版四面全平圈心边版”,经观察,目前笔者所见,原版《真情流露》黑胶几乎均为“凸圈心边版”(同期出版发行的黎瑞恩《雨季不再来》也同样为此版本),而再版却为“全平圈心边版”。即便如此,再版一经与“凸圈心边”的原版《真情流露》对比,再版即使45转,声音密度依然不及33转原版,就逞论其他声音特点了。而且,笔者所收藏的这张《真情流露》再版,“Made in The Eu”(欧洲制造),目前市面价也已炒到超过2000元。当然,笔者也有幸与一众音响发烧友对比了一张日本再版《真情流露》,即使欧洲再版《真情流露》相较原版差一个档次,但这张日本再版与之对比,声音发散得更为严重,比欧洲再版又差一个档次。从这一点上,可见原版《真情流露》黑胶唱片的珍贵。

三十多年过去了,华语乐坛早已日新月异,但《真情流露》依旧是那座无法绕过的“流行丰碑”。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经典,从来不是靠流量堆砌,而是秉承“唱进人心”的真谛;真正的好歌曲,从来不怕时间流逝,因为它早已把听众的情感,永远融进旋律及歌词里。

浏览 2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