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 Phasemation 胆机玩转 Klipsch La Scala 号角扬声器?(上)

原作者: 阿毕

摄影: 阿毕

简介:其实,对于笔者而言,第一套系统已经刷新了我对号角音箱产品的认知。原本笔者以为号角音箱系统在声音表现上存在一定局限、声音会较为老派,没想到搭配得当的号角系统竟能如此悦耳动听。而第二套和第三套系统的搭配,更是在第一套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声音表现的进一步升华。由于篇幅有限,本期文章未能详尽阐述三套系统在不同玩法下声音的差异。关于第二套系统和第三套系统的具体搭配、声音之间的区别、超低音加入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超低音的调试技巧等精彩内容,将在下期文章中继续与大家分享!

Phasemation 产品代理:银声贸易

一直以来,笔者都认为号角扬声器不太适合家用。它最初是为影剧院等大空间环境设计的,其压缩驱动头能量强劲,在较小空间使用容易出现高频刺耳等问题。而且,多年来,无论是在展会现场,还是到用户家中走访,笔者都未曾听过表现极佳的号角系统。然而,此次在银声贸易陈列室试听时,Phasemation胆机推动Klipsch La Scala AL5号角扬声器,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体验,彻底刷新了笔者对号角扬声器的固有认知。

故事要从今年的香港高级视听展说起,银声贸易的展房以Phasemation的CM-2200无源前级搭配Phasemation SA-1500(合并胆机,带直通模式以纯后级使用)推动杰士Klipsch La Scala AL5号角扬声器在现场开声示范,现场还加入了一只Klipsch SPL-150超低音组合成2.1系统,这套系统获得了发烧友的一致好评。展会结束后,银声贸易的Ken哥邀请笔者到他们的陈列室试听这套系统。而且,Ken哥还精心搭配出三套不同系统供笔者体验,也方便不同预算、不同房间尺寸需求的发烧友参考选择。

这三套系统搭配分别是:

一、Phasemation SA-1500合并胆机推动Klipsch La Scala AL5号角扬声器;

二、Phasemation CM-2200无源前级搭配SA-1500以纯后级模式推动杰士Klipsch La Scala AL5号角扬声器,加入了一只Klipsch SPL-150超低音组合成2.1系统;

三、Phasemation CM-2200无源前级、MA-2000单声道胆后级推动杰士Klipsch La Scala AL5号角扬声器,与Klipsch SPL-150超低音组合成2.1系统。

究竟这几套系统有什么特别之处?每套系统之间有什么差别?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经典的三分频全号角扬声器

▲ Klipsch La Scala AL5是Klipsch Heritage系列中的经典三分频全号角扬声器,低音单元为K-33-E 15英寸复合纤维锥盆,结合折叠号角设计,提升低音效率并降低失真

在介绍这套系统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杰士Klipsch La Scala AL5号角扬声器,这是Klipsch Heritage系列中的经典三分频全号角扬声器,同时也是Heritage系列中除Klipschorn外唯一的“全号角”设计,但体积更紧凑,适合空间有限的用户。高音方面采用K-771 1英寸轻质聚酰亚胺膜片压缩驱动器,加载90×40°Tractrix号角,提供精准的指向性,优化声音扩散,减少房间反射干扰。

▲ 高音方面采用K-771 1英寸轻质聚酰亚胺膜片压缩驱动器,加载90×40°Tractrix号角

中音单元采用了K-55-X 2英寸酚醛薄膜压缩驱动器,搭配指数号角,实现平滑中音过渡。低音单元为K-33-E 15英寸复合纤维锥盆,结合折叠号角设计,提升低音效率并降低失真,可下潜至51Hz(-4dB)。La Scala AL5的灵敏度达105dB(2.83V/1m),仅需1W功率即可产生音乐会级声压,适合搭配小功率胆机。此外,箱体采用1英寸厚度密度板,增强刚性并降低共振,并且箱体分上下两部分,方便搬运和安装。

▲ 中音单元采用了K-55-X 2英寸酚醛薄膜压缩驱动器,搭配指数号角,实现平滑中音过渡

银声贸易的Ken哥特别介绍,在安装调试这对音箱时采用了颇为巧妙的方式:用木块和脚垫将音箱整体托高,同时在箱体上下两部分中间也添加了脚垫。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把中高音单元调整到更接近人耳的高度,以带来更出色的聆听体验。Ken哥还耐心解释道,虽说号角的主要作用是声音扩散,能让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但它的指向性其实很强,也就是说,声音在特定方向上的传播效果会更明显。所以,在玩号角音箱的时候,一定要留意这一点,合理调整音箱位置和聆听角度,才能充分领略号角音箱的独特魅力。


系统一:领略单端直热纯A类胆机的精髓

第一套系统采用了Phasemation SA-1500合并胆机直接推动Klipsch La Scala AL5号角扬声器,我们首先看看Phasemation的SA-1500合并胆机。采用单端纯A类放大设计,以传奇电子管300B作为输出级,每声道使用一支300B进行单端直热三极管放大,确保音色自然流畅。输入级使用两支6SN7电子管进行前两级放大,通过DC直接交连驱动300B,减少信号失真,提升动态表现。输入方面,提供三组输入接口,其中一组支持Direct直通模式,可切换为后级使用,搭配前级时音质层次感显著增强。

Phasemation SA-1500合并胆机技术参数 ■ 输入阻值:47kΩ ■ 增益:30dB ■ 功率:<9W ■ 频响范围:10 – 40kHz(-3dB) ■ 消耗功率:140W ■ 负载选择:4/8Ω ■ 尺寸:430×240×380 ■ 重量:18kg

SA-1500左右声道独立供电,采用ROHM高速开关二极管与扼流圈整流,配合独立悬浮安装的电源变压器,有效抑制振动与噪音干扰。输出变压器选用瑞典Lundahl制品,确保4Ω-8Ω负载下的稳定输出,频响范围达10Hz-40kHz。此外,厂方坚持无负反馈电路,通过精密元件匹配与线路优化,实现低失真与高动态表现,赋予真空管特有的“温暖音色”。而机箱采用钢化玻璃面罩与防振胶垫,电源变压器悬浮安装,细节处理体现日本工匠精神。

▲ Phasemation的SA-1500提供3组RCA输入,其中一组为直通输入

实试感受

来到银声贸易的陈列室,试听的音源当然是黑胶系统。现场分别有STST Motus II DQ 直驱黑胶唱盘、EMT TSD15唱头、Phasemation T-1000升压牛、ModWright PH150胆唱放组成的黑胶系统A;Bergmann Galder气浮唱盘+Odin直线循迹气浮臂、Phasemation PP-2000唱头、Phasemation EA-1200胆唱放组成的黑胶系统B:而黑胶系统C则由Bergmann Modi气浮唱盘+Thor直线循迹气浮臂、Analog Relax EX-500 MC唱头、Aurorasound VIDA Supreme唱放组成。分别应对不同的音乐类型。

▲ 现场试听的几张唱片

首先试听Aaron Neville《Warm Your Heart》专辑中的《Everybody Plays the Fool》,当Aaron Neville沙哑而充满磁性的嗓音通过SA-1500与La Scala AL5的组合流淌而出时,空气中瞬间弥漫起一种慵懒而深情的氛围。SA-1500的300B单端直热放大特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中频段饱满且富有温度,阿隆的换气声、喉音震颤甚至唇齿摩擦的细节都被精准捕捉,仿佛歌手就站在咫尺之外。高频丝毫不显尖锐,而是以一种柔和的延展性包裹着中频,使得Neville的嗓音既具有穿透力又不失圆润。而15英寸复合纤维锥盆低音单元展现出富有弹性的低频,鼓槌击打麂皮鼓面的质感清晰可辨,甚至能感受到鼓腔共鸣的余韵。值得一提的是,SA-1500的纯A类放大特性在此曲中彻底释放了其“音乐性”。尽管功率仅9W,但通过La Scala AL5高达105dB的灵敏度,整套系统在中等音量下即能营造出充满厅堂感的声场。人声与乐器的定位精准,背景乐器的分离度极高,仿佛听众正置身于纽约录音现场那样。

再播放一张马友友与波士顿交响乐团《肖斯塔科维奇:大提琴协奏曲》,面对肖斯塔科维奇这部充满戏剧张力的作品,SA-1500与La Scala AL5的组合展现出了超越其功率限制的能力。开篇大提琴独奏时,马友友的弓弦摩擦声被赋予了惊人的质感——松香的颗粒感、琴箱的共鸣甚至琴弦的振动方向变化都清晰可闻。当乐团全奏进入时,La Scala AL5的三分频设计开始发挥威力。中高将弦乐群的绵密质感与木管的温润音色完美还原,而15英寸低音单元则以一种近乎暴力的方式呈现定音鼓与低音提琴的冲击力。尽管SA-1500的功率有限,但系统在爆发瞬间仍能保持音场的稳定性,没有出现任何压缩或混乱。最令人惊艳的是声场构建能力,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各声部定位如舞台实景般清晰。大提琴独奏始终位于声场中央偏左的位置,而乐团则如扇形展开在后方,这种层次感在中小功率系统中极为罕见。

最后播放一张Duke Ellington与Ray Brown《This One’s for Blanton》爵士专辑,通过Phasemation SA-1500合并胆机驱动Klipsch La Scala AL5号角扬声器重放时,SA-1500的300B单端直热三极管以纯A类放大赋予音乐最本真的温度——Ray Brown的大提琴低音线条如丝绸般流淌,15英寸复合纤维锥盆精准捕捉琴弦振动的每一丝震颤,低频下潜深邃且富有弹性,仿佛能触摸到琴箱共鸣的木质纹理。而Duke Ellington钢琴的颗粒感在SA-1500放大下显得晶莹剔透,中高频段通过号角单元的延展,将爵士和弦的金属光泽与木质琴腔的温暖质感完美融合。最令人惊艳的是这套组合对节奏的掌控力。SA-1500的瞬态响应与La Scala AL5的号角负载特性形成绝妙互补——鼓刷扫过镲片的金属碎响如星火迸溅,贝斯拨片的攻击感干脆利落,而人声与乐器的定位始终悬浮在声场中央,形成一种“有序的混乱”。当Ray Brown的即兴演奏与Duke Ellington的旋律交织时,整套系统展现出爵士乐最迷人的特质:自由与秩序的平衡,让每一次聆听都成为与音乐灵魂的深度对话。


未完待续

其实,对于笔者而言,第一套系统已经刷新了我对号角音箱产品的认知。原本笔者以为号角音箱系统在声音表现上存在一定局限、声音会较为老派,没想到搭配得当的号角系统竟能如此悦耳动听。而第二套和第三套系统的搭配,更是在第一套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声音表现的进一步升华。由于篇幅有限,本期文章未能详尽阐述三套系统在不同玩法下声音的差异。关于第二套系统和第三套系统的具体搭配、声音之间的区别、超低音加入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超低音的调试技巧等精彩内容,将在下期文章中继续与大家分享!

浏览 3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