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初烧的人生第一套:记一套7.2.4全景声发烧家庭影院打造历程

原作者: 姚子颖

简介:有了专业团队的介入,陈总的私人发烧影院的打造比较顺利,他基本没操什么心。尽管很感兴趣,但因为异地的原因,我无法亲身经历整个打造过程,好在陈总以及优声美影的张工,不但详细讲给了我,还提供了很多施工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让我对陈总这间私人发烧影院的打造历程有了清晰和完整的了解,并能够以文字形式记述下来。

2023年国庆假期的一天,我刚在朋友圈分享了发表在《视听前线》杂志上的评测史塔克Fiera4后级功放的文章不久,家在深圳的大学同学陈总就在微信上联系我,问我对家庭影院器材设备是不是很了解,能不能给他推荐介绍一下。原来年初的时候,陈总在有着深圳后花园之称的惠州市买了一栋5层的海景别墅,因为房间富余,他专门开辟了一间用作独立影音室。最近别墅装修完毕,他打算采购影院器材设备,因为对这块了解不多,便想找熟人咨询,刚好看到我分享到朋友圈的内容,想起来我是音响发烧友,便想让我给他出出主意。

说起陈总,他是我大学同学中事业发展相当成功的一位。上学时他就天赋极好,又勤奋好学,做事严谨细致认真负责,为人正直诚恳,又大度随和,在同学当中口碑颇好。毕业后,他在深圳一家高新生物技术企业一干就是20多年,工作勤勉踏实,积极进取,又善于学习总结,因此得到老板的赏识,从普通技术员,一路升迁,做到负责质量管理的公司高层。说到这,可别以为我这位同学是个事业男、工作狂哦!其实陈总兴趣爱好相当广泛,工作之余,他喜欢钓鱼、赏鱼、养花、种菜、酿酒等。此外,陈总还是个十足的影迷,尤其喜欢看科幻、战争和灾难等题材的特效大片。还记得当年在寝室里,大家一起在电脑上看《侏罗纪公园》时,他目不转睛,全神贯注融入到剧情中的样子……

当陈总提出让我帮他推荐影院器材设备时,我脑子里立马迸出一连串AV器材的清单,芝杜UHD 5000、风暴Core 16、史塔克Fiera 4/8、Ken Kreisel S150/M150/A50/DXD-500、索尼XW5000……这是我参考当时很多AV大咖的文章和视频后,总结出的自认为比较理想的一套中级发烧影院的配置方案。如果我自己有财力,肯定按这个方案来搭建了。现在陈总有这个需求,我正好推荐给他。正当我打算把这一方案和盘托出给老同学时,我突然意识到,就这样将一个器材清单甩给他,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打造独立影音室,搭建一套发烧家庭影院,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像陈总这样一个AV小白,即使拿到一个详细的设备清单,很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尤其是室内声学环境的改造,以及后期系统音效的综合调校,都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实施,我在这方面连半点帮助都给不了。因此,思虑过后,我把上述情况告知了陈总,并将自己熟识的深圳优声美影公司推荐给了他。这家公司不但是史塔克、Ken Kreisel、风暴等国际知名AV品牌的国内总代,也提供成熟可靠的系统集成方案。陈总表示理解,并欣然接受了我的提议和推荐。

有了专业团队的介入,陈总的私人发烧影院的打造比较顺利,他基本没操什么心。尽管很感兴趣,但因为异地的原因,我无法亲身经历整个打造过程,好在陈总以及优声美影的张工,不但详细讲给了我,还提供了很多施工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让我对陈总这间私人发烧影院的打造历程有了清晰和完整的了解,并能够以文字形式记述下来。

陈总位于惠州市的一栋5层海景别墅

陈总新购置的这栋别墅,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的亚婆角十里银滩景区,整栋别墅有5层,坐落在海边的半山腰上,离海边的直线距离不到200m,晴天时站在5楼的阳台上,海景的壮美与灵动,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陈总开辟的这间影音室,位于别墅一层,长宽分别为6.2m和4.2m,层高为2.9m,而且房间四面无窗,只有一扇隔音门。这样的条件可谓先天优越,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形成很不错的室内声学环境,很适合打造私人发烧影院。不巧的是,陈总这栋别墅买来时就已经是精装修交付的,因此无法再对影音室做出会破坏现有装修的声学环境改造工程。“硬改”不成,还是可以通过“软改”来尽可能优化房间的声学条件。首先,根据张工的建议,墙体和天花板最好都能重新刷成深色调,以将房间彻底黑化,但陈总希望保持原有装修风格,与张工讨论过后,决定采取折中方案,那就是贴加厚墙纸。于是,陈总挑选了深蓝色和深灰色亚麻墙布,分别整齐地粘贴在视听室的天花板和墙壁上,这样不但可以将房间黑化,基本上杜绝了墙壁漫反射现象,而且墙布厚度5mm具有一定的吸音和隔音功能,为进一步改善声学条件提供了基础。其次,对地面的处理比较简单,就在幕布和观影位之间的地板上铺上了一层具有吸音功能的深灰色条纹地毯,这样可以减少前三声道对地面的反射,让观影者听到更多来自前方的直达声。然后,张工为陈总的影音室准备了成套声学模块,在幕布后方的两个墙角处安装了扇形低频陷阱,又根据“前吸后扩”原则,在侧墙上靠近幕布处挂装了吸音模块,靠近观影位处挂上了扩音模块,在后墙上则装上了吸扩一体模块。一般来说,安装成品声学模块,对于像陈总这样未经声学环境改造的影音室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能最大程度地优化声学条件。果然,做完上述措施后,整个视听室的声学特征,就有了明显改善!原来四壁光滑空荡荡的房间里,回声非常明显,而经过“软改”后的房间,不仅回声消失全无,人声也变得清晰柔和了许多。

视听室的天花板和墙壁贴上深蓝色和深灰色亚麻墙布,这样不但可以将房间黑化,也基本上杜绝了墙壁漫反射现象

陈总的影音室有26m²,长宽比和层高都还不错,完全可以打造10个以上声道的发烧影院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利用好这个空间。因此我在推荐优声美影作为集成方案供应商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套我认为比较理想的7.2.4声道的中级发烧影院器材搭配方案(如前所述)给陈总。这套方案即使在两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毫不过时,其所需预算当时在20万左右。当初我给出这个方案时,并没有询问陈总的心理预算是多少,因为我心中默认以陈总的能力和收入,花20来万打造一套发烧私人影院系统,他应该完全可以接受和承担,但事后证实我想错了!陈总与张工就影院器材配置讨论了近一周时间,这期间我并没有怎么参与,陈总偶尔问一下我的意见,主要是关于音箱品牌的选择,因为张工也推荐了史塔克的音箱,但我还是向陈总力荐Ken Kreisel,这主要是源于我对K.K.老先生的景仰,以及对原美国M.K.和现在K.K.品牌的领先技术和卓越品质的高度认可,之后陈总也的确选择了K.K.音箱。不过,当我拿到陈总最后选定的影院器材配置方案(如下所述)时,我颇感意外!因为除了前三和天空声道的音箱外,整个配置的其他部分,陈总几乎都做了降级选择,所选设备基本都是入门级型号,整个方案的预算也降到了11万。陈总的选择让我错愕甚至有些失落,我很想探究一下他如此选择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后来我去惠州实地探访陈总家的时候,与他就此深入讨论了一番。原来,虽然陈总喜欢看电影,但这只是他众多兴趣爱好中的一项而已;再者,虽然他有实力去投资打造一套高端的发烧影院系统,但他更倾向于从基础配置开始玩起,边学边玩,一点一点地升级,这样可以避免因头脑发热而花冤枉钱,一开始就上顶配,那是狂热爱好者才有的行为,不适合像他这样的影音初烧……听完陈总的一番心里话,我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陈总的成熟与理智,让我心中暗自叹服。我也不禁反省起来,“推己及人”固然可以彰显自己的一片诚意,但毕竟做选择的是对方,设身处地的替对方考虑,提出有针对性且容易为其所接纳的意见和建议,这才是获得彼此理解与珍重且能持久之友谊的为人处世之道。

主音箱和中置音箱均采用 Ken Kreisel S150

陈总最终选定的影院器材搭配方案:

  • 播放器:芝杜Z2000 Pro;
  • 前级功放:先锋VSX-LX505;
  • 后级功放:史塔克 Fiera4 × 1;
  • 主音箱:Ken Kreisel S150 × 3;
  • 环绕音箱:Ken Kreisel KS500 × 4;
  • 天空音箱:Ken Kreisel A50 × 4;
  • 低音炮:Ken Kreisel DXD300 × 2;
  • 投影仪:优派TK9;
  • 幕布:焦点150寸微孔透声幕。
150寸透声幕布

2023年12月,最终方案敲定后,张工一行随即带货进场,进行安装调试。家庭影院实际效果如何,“三分靠设备,七分靠调校”!安装调试的水平,才真正体现一家集成方案供应商的经验和能力。张工和同事首先对陈总影音室做了仔细测量并画图,然后参考杜比白皮书技术指南,综合利用等距和正交布局法,精准确定了每只音箱在房间中的位置,并在图中一一标出。接着,根据图纸将13只音箱,该落地的落地,该上墙的上墙,该吊起的吊起,并且每支环绕和天空音箱的旋转和俯仰角度都得到仔细调整,使其都能正对观影位。稍有遗憾的是,为了保持原始装修,幕布无法上墙,只能将三只主音箱全部紧贴前墙安放,以最大程度减少来自前墙的反射声,然后将幕布置于三只主音箱前,为此张工为陈总选配了150寸微孔透声幕。由于一般电影中,70%以上的声音信息来自于前三声道,尤其是中置声道输出了包括对白在内的一半以上声音信息,因此有必要强化前三声道的放大输出,以营造更好的前方声场。为此,张工采用了一台史塔克的Fiera4后级功放来推动前三声道主箱,这是一台四声道D类后级,其中两个声道分别用来推前左和前右两个音箱,另两个声道可以桥接为一个,用来推中置。事实证明,这是在预算有限情况下,提升影院整体音效的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整个影院系统的物理安装过程中,最费时费力的就是给超低音音箱找炮位了。由于先锋LX505有两路sub-woofer输出,支持“双炮”玩法,向来爱看动作大片的陈总也就选择了2台K.K.的DXD300B,来强化低频效果。不过陈总没有选择“单炮位堆叠”玩法,而是选择了“双炮位”玩法,这就给找炮位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张工和同事整整花了一个下午再加半个晚上才终于找到相对还算合适的炮位,一个位于幕布右下角靠侧墙处,另一个则位于左后方靠后墙处。

调试中的视听室

虽然陈总的影音室做了“软改”,但是墙布厚度有限,对低频声波吸收仍然不足,导致室内低频能量消散比较慢,在未作进一步调校前,能明显感觉到因低频过多导致的声音发闷,这就需要使用专门的多声道室内声场校正软件来进行修正了!先锋LX505搭载了两款该种软件,一个是先锋自行开发的Advanced MCACC,另一个则是大名鼎鼎的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RC)。原本计划2023年12月的这次安装调试,直接使用Dirac Live® RC,负责这项工作并进行最后验收的是优声美影公司的技术总监李总,他也是知名AV大咖(网名“影音超级Ken”)。不巧的是当时陈总别墅尚未通网,因此只能先用MCACC来进行校正,直到去年7月份正式通网后,李总又第二次来到陈总家,这才使用Dirac Live® RC进行了最终调校。这一巧合,也让陈总能够体验两个不同软件在使用和音场修正效果上的差异。MCACC无需联网,可直接在功放上跑程序,利用功放内置芯片的算力就可以完成音场校正,修正后的音效,在中高频段尚可,但在低频部分则差强人意,主要是因为MCACC对低频信号基本不做什么处理,因此声音放出来后,明显感觉到低频肥厚拖沓不耐听。而Dirac Live® RC针对20Hz到20kHz全频段都进行修正处理,因此必须联网才能使用,利用强大的网络算力,同时修正频率响应和相位响应。经过调校后的影院音效,声音的解析度提高了,低音变得更干净有力,而且声场更宽,定位也变得清晰和准确。李总的精心调校,最终克服了房间低频吸收不足的困难,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成功圈粉陈总。陈总欣喜地告诉我,他的私人发烧影院搭建完成,无论画面还是声音,他都非常满意,并热情邀请我前去探访。

去年7月以来,我先后两次造访陈总的惠州别墅家中,体验他这套7.2.4全景声影院系统带来的卓越视听效果,每次去我的感受都不尽相同。第一次进入这个26m²影音室时,就被眼前150寸的硕大幕布给震住了,那感觉比首次走进影院IMAX厅还震撼。记得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末日崩塌》,当4K高清画面一出,伴随着强劲的环绕立体声响起,瞬间就有一种身临其境感,只见吞噬一切的惊天海啸,裹挟着即将倾覆的远洋巨轮,席卷而来,把我吓得直往后靠;《星际穿越》中,当男主驾驶的宇宙飞船绕着恐怖的超大质量黑洞“卡冈图雅”飞行时,那判若云泥的强烈反差,看得我巨物恐惧症都要犯了……第二次去的时候,画面给我的冲击感就小多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超一流的沉浸式音效。《艾利之书》中街头枪战一段,子弹横飞,不但枪声极具力度和量感,而且几乎每一枪每一弹都清晰可辨,循迹可查,让我兴奋得直呼过瘾;《不惧风暴》中,那震耳欲聋的大动态音效,让我记忆深刻,观影中即使不看画面,闭上眼睛只听声音,都能感受到狂暴飓风几乎摧毁一切的恐怖威力;《巴霍巴利王:开端》中,俊男靓女,在高山纵横与飞流瀑布间追逐的情节,不但画面唯美,女声吟唱的《Dheevara》同样令人陶醉,她的声线纯净空灵而又妩媚娇柔,宛如一缕薄雾,轻柔地环绕在耳边,让我感受到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现在陈总一家每周都要回到惠州的别墅中度周末,除了观鱼和整饬花草外,另外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全家一起在影音室中观看精彩劲爆的4K大片,这已经形成了他们家雷打不动的习惯,有时还会邀请同事、同学、朋友和邻居等一同观看。对此,我深感欣慰和骄傲,并由衷祝愿陈总及其家人在纷繁灿烂的影音世界中找到更多的欢乐与欣愉,并享受其中。

浏览 3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