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级旗舰表现如何?喜出望外:拓品TOPPING D900解码+A900耳放前级
原作者: 家祺
摄影: 小路

在音频设备领域,拓品TOPPING凭借其独特的产品特性与稳定的市场表现,逐渐在爱好者群体中积累起一定的口碑。其中拓品的解码类产品尤其受到用户和媒体的好评,市场反响也最好。拓品十分重视试听与测量结果,产品皆展现出较高的音频指标,同时保持着不错的性价比,在烧友圈里常被提及。因其产品多具备“高指标”“低染色”的特点,也被烧友们以“科Fi大厂”这样略带趣味的称呼相称。
在各类音响展的舞台上,拓品一直积极展示自身实力,近年来我也领略过一二,比如它简洁美观的外观、百搭耐听的好音质、价廉物美高性价比等优点,从2021年起我就开始留意拓品的产品,声音和外观/接口设计可以说是一直在进步,发展到现在已然是十分成熟而完善的水准。在8月的深圳国际音频展,拓品以M62便携声卡、Centaurus(半人马座)解码、DX5II解码耳放、D900解码器与A900耳放组合等多款新品为发烧友呈上完美答卷,展位的超高人气也是发烧友对现在拓品的高品质的最佳反馈。

美观大气 纯XLR接口

D900产品参数 ■ 总谐波失真加噪声@A-wt:<0.000055%@1kHz ■ 总谐波失真@No-wt 45kBw:<0.00015%@20-20kHz ■ 信噪比@A-wt:131dB@1kHz ■ 动态范围@A-wt:131dB@1kHz ■ 声道串扰:-147dB@1kHz
A900 耳放参数(BALOUT)■ 总谐波失真失真加噪声@1kHzA-wt:<0.000060%@Output=500nw(32Ω);<0.000055%@Output=80mW(300Ω) ■ 总谐波失真@20-20kHz 90kBW:<0.00004%@Output=500mw(32Ω);<0.00003%@Output=80mW(300Ω) ■ 信噪比@MAXOUT 1KHz A-wt:151dB ■ 动态范围@1kHz A-wt:151dB ■ 声道串扰@1KHZ:153dB ■ 输出功率:22000mW×2@16Ω THD+N<0.1%;14000mW×2@32Ω THD+N<0.1%;7000mW×2@64Ω THD+N<0.1%;3000mW×2@150Ω THD+N<0.1%;1500mW×2@300Ω THD+N<0.1%;750mW×2@600Ω THD+N<0.1%
A900 前级参数 ■ 总谐波失真加噪声@1kHz A-wt:<0.000055% ■ 总谐波失真@20-20kHz 90kBW:<0.00003% ■ 信噪比@MAXOUT 1kHz A-wt:151dB ■ 动态范围@1kHz A-wt:151dB ■ 声道串扰@1kHz:-153dB


拓品对D900和A900的定位是“超旗舰级”解码和耳放前级,从外观设计上便已体现出其用心。D900和A900采用简约金属风格,采用航空级铝材打造机身,方方正正且棱角分明的一体化银色外观具科技感,表面细致打磨质感和边角圆滑处理显得高端大气、沉稳且散热佳。正面一半黑色面板形成色彩对比,当中的一块彩色屏幕显示清晰毫无像素感,能够查看设置菜单和播放讯息。屏幕旁边有三个可自定义的触碰键,结合可按音量旋钮能够进行所有设置操作,实用性与美观性并存,也配备了遥控器。D900数字输入包括USB-C(连接手机)、USB-B(连接电脑)、光纤×2、同轴×2、AES、IIS(HDMI),还支持蓝牙5.1,兼容多种高品质音频编码,通吃所有主流数字讯源。




D900和A900机身相对紧凑,背面空间捉襟见肘,D900和A900采用了纯XLR平衡的接口方案,D900配置了4个XLR输出(1对LineOut、1对前级),A900则配置了3对二合一背面接口(6.3mm和XLR),再加上一1对XLR前级输出。电源线位置和电源开关合理,使用插头大的电源线也不会阻碍电源开关。如此配置,对线材要求会比较高,但相对的,用户对平衡线、电源线投入更多,获得的提升也是立竿见影的。
旗舰级配置和指标
作为拓品的“超旗舰级”产品,它们的“高指标”特色自然不会缺席。D900采用了拓品自主研发的分立式1bit解码架构,配备32相PSRM解码模组。配合拓品设计的稳定、无噪声的纯阻性输出电压,与开关逻辑设计相辅相成使D900做到低于-140dB的谐波失真和高达131dB的信噪比,性能可与顶级解码芯片比肩。D900还使用CPLD处理时钟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大幅度优化,抖动抑制能力强大,抖动测量数值低至-157dB。此外,D900采用了独立前级电路,配有0.5dB步进的高精度音量调节,配备十段高精度PEQ,支持目标曲线与原始曲线导入及精准曲线补偿。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交互上,采用2英寸全彩屏幕,右侧三个触控按键与音量旋钮配合,操作便捷,旋钮还可作为自定义功能按键。

有了强大性能的解码,自然需要强大的放大器来搭配,A900拓品目前输出性能最强的耳放,兼具前级功能。A900搭载唐古拉架构,采用全新专利三级反馈电路技术,实现全链路差分平衡放大,动态范围达到151dB,全频THD(90kBW)也低至0.00003%。三个唐古拉模块组成6通道全差分平衡架构,从源头到输出都保持全平衡差分,实现真正的全链路差分平衡放大,耳放输出高达22000mW@16Ω、1500mW@300Ω,能轻松应对难推的耳机。A900的前级放大器也具备和耳放同等的高性能,THD+N<0.000055%,可以与各种后级配合。全机接口采用Neutrik(优曲克)和日本NDICS公司Pentaconn高品质插座,性能稳定可靠。
耳放强而有力
试听D900和A900组合,我测试了不同价位的数只耳机。两款机器价格本身在万元上下,试听期间我并没有觉得耳机和前端“配不上”、“推不起”,倒是感受到了拓品为了让旗舰组合能够匹配上优质耳机而对机器的高素质作出的努力。A900将不同价位、不同阻抗的耳机都伺候得很不错;D900解码味道清淡,A900耳放声音冷静,能发挥出耳机的声音特色,并不会添加额外的冷峻。另外D900支持蓝牙5.1,连接质量不错,声音也是可圈可点,密度够、延伸好,饱满度也不错,基本上感受不到蓝牙音源的缺点,休闲听音时也是实用的功能。

先用600Ω的DT990感受一番,毕竟高阻经典款。《流浪者之歌》5秒前奏后独奏开始那一声拉丝的通透感,就让我感觉这味儿对了。A900声场是打开的、是推好的,高频亮丽不刺耳,低频有下潜有弹性,整体通透有层次。再接入32Ω的MEZE Audio Empyrean2,我在音响展有遇过此组合,但会场嘈杂,无法尽兴,唯有那份通透令我印象深刻,现在独自宁静地聆听,原来声音如此美丽,小小一台A900,驱动3万元档位的超旗舰平板大耳依然游刃有余。《Propeller Seeds》1:30后敲鼓声从左到右无缝移动着,然后到右边很远的位置却没有停下,仍在继续向更远的地方飘荡,还到达了我耳朵的后面,声场的无边无际和空间上限马上被我捕捉到。音色是不偏不倚的完美还原,声场大而立体,密度、层次、微动态全拉满,低频既有量又有形,中频饱满亮泽,高频顺滑不毛刺,声音表现非常理想,这就是毕业退烧的感觉吧。
前级直白有感情
D900和A900的前级输出都只有XLR接口,选购后级或有源音箱都要确定是否配备了XLR输入。我用丹拿信心20A有源音箱来搭配试听两台机器的前级表现,虽然价格高出许多,但信心20A底子好,容易出好声,更好挖掘D900和A900的上限。先试听D900的前级,整体听感温润而又清晰,没有丝毫生硬感,高频部分的光泽柔和,人声表现亲切醇厚,歌手的气息声和嗓音里的细微颗粒感被温柔地放大,带着些甜美,听抒情曲时仿佛能感受到更多绵长的情感余韵,低频的弹性优秀,鼓点落下时带着自然的蓬松感,不会显得紧绷。声场氛围好,像夏日的星空下听音乐,温暖与清爽兼备。


换用A900耳放前级后,听感变得通透利落,声音更直白,背景安静得几乎没有杂质,高频的细节被清晰地剥离出来,乐器的线条感格外分明,人声还原得直白纯粹,没有多余的修饰。信心20A本身就有很浑厚的声底,配上冷静的A900依然十分合适。低频表现出色,下潜深且回弹干脆。声场的横纵比例格外规整,乐器与人声的定位精准,复杂乐段里各个声部也不会相互干扰。两者对比来看,D900和A900声音都是偏向于直白的,不过前者听感更松弛更柔和,而A900解析力和层次感更突出,适合想要精准捕捉音乐原貌、偏爱清晰听感的需求。尽管价格相差甚远,但各有侧重的两款机器都能与丹拿信心20A很好地契合,带来不同风格的优质聆听体验。

总结
从外观到操作手感到音质,拓品D900和A900都是相当不错的产品,而那上佳的解码和耳放/前级的表现,配合它们的标价,显得物超所值了。D900作为一款解码前级已然有着不错的品质,而A900则进一步诠释拓品的高解析、清澈犀利的风格,在万元级别产品有着吸引人的特色,有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