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香港流行音乐“词坛圣手”卢国沾先生(一)人生如梦,悲欢如歌

原作者: 马凤钖

简介:在本该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却踏上人生地不熟,几乎举目无亲的香港,用卢国沾自己的歌词来说,正是“命运不得我挑选,前途生死自己难断”。
■ 昔日香港乐坛的出色作曲人和填词人,左起:黎彼得、顾嘉辉、黄霑、卢国沾、郑国江。

80年代以来粤语歌未曾停止过求进步,相比起以往我那一辈词人所生产的,有不少已臻至雅俗共赏的地步。我们要睁开眼睛,从这个角度找出一些文学作品来。……同时,我觉得不要用过去的文学理论来评断今天的作品。当今天的“诗”不是“诗”、“词”不是“词”、“小说”不是“小说”,他们可能会演变成为某一种面貌的作品。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曲至明清小说,都是自然的顺延演变的。今天的作品,数十年以至百年二百年后,自有人为我们分类和评价。

――《词家有道-香港16词人访谈录》卢国沾语


卢国沾出生于1949年,祖籍广东新会(梁启超故里,陈皮之乡)潮连,“潮连是一个大江之中的孤岛,四面潮水相连”,其在填词《大地恩情》时如是说(本文引用除标明出处外,其余均引自卢国沾著《歌词背后》增订版),六岁便随祖母赴港定居,“我以稚子无知之年,被安排离开我出生的家乡。当年当日,早上我乘搭小艇,转上大船,来到香港”。笔者祖籍同为新会,虽与其不同一镇,但也是老乡了,现在每每回乡,也是经常经过潮连,自从知道卢国沾后,自然便多看几眼这个因其出名的“河中小镇”。笔者自小时候开始,便不断听到家乡有人提到“香港客”这个词,他们都羡慕香港繁荣昌盛,大体上,我能感受到,卢国沾在记事之年便被安排去香港的初衷及其离乡背井的心境。

在本该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却踏上人生地不熟,几乎举目无亲的香港,用卢国沾自己的歌词来说,正是“命运不得我挑选,前途生死自己难断”。然而,卢国沾自幼喜欢文学(这在当时的新会似乎是一个传统,梁启超当年对国学的掌握程度更是被新会人称为“神童”),13岁就开始以笔名“沾梦”投稿《青年周报》(可曾记否,香港同时代的著名填词人黎彼得当私人司机时,也是为《年青人周报》撰写名曰《柴可夫司机手记》的专栏文章),后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跟拼搏精神,考上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新闻系。1968年,仍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的卢国沾已加入香港无线电视台(以下简称TVB)。TVB1967年开播,是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商营传媒之一,这是世界范围内传播介质从有线到无线突破的首家华语电视台,在华人世界,特别是珠三角及东南亚一带一度享有极大的影响力。TVB开播第二年卢国沾就加入,在这个无限广阔的人生舞台上,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TVB也因有了像卢国沾这样的人才加入变得更加辉煌。

Series Navigation缅怀香港流行音乐“词坛圣手”卢国沾先生(二)从内地到香江,从名校到乐坛 >>
浏览 15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