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为什么要有书房(下)

原作者: 大剑师

摄影: 大剑师

简介:舒适的灯光、安静的环境还有适合阅读的桌椅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静心阅读,但阅读音乐书不一样,有音乐陪伴的阅读才是音乐书房正确的打开方式。

上期回顾 >> 世上为什么要有书房(中)

灵魂有了,如何安放?

书房是自由自在的存在。不受束缚的阅读才会带来不受束缚的思想。

舒适的灯光、安静的环境还有适合阅读的桌椅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静心阅读,但阅读音乐书不一样,有音乐陪伴的阅读才是音乐书房正确的打开方式。

阅读音乐书籍,一定要随时可以听到书中介绍的音乐才能正确深入的理解,而要正确深入的理解音乐也一定要阅读相关的书籍,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书店和图书馆都做不到的事,这才是我要做的真正的音乐书房。

我准备了三套大系统,若干套小系统来完成这个想法。

三套大系统按照人们使用的时代划分:

第一套展现的是1980年以前的黑胶时代,我们动用复刻的美国西电(West Electric)经典胆机W91和西电753全频音箱,黑胶会用国产某品牌,需要我亲自试过才确定,用复刻主要是考虑书房人来人往那些昂贵的古董机器真心脆弱不适合,这套复刻系统完全能保证达到当年的韵味。可以说即便今天还是有很多发烧友在追求这种味道,那种带着黄昏的阳光的慵懒的感觉。

第二套是1980年-2010年间的CD时代,采用英国dcs 普契尼(Puccini) CD/SACD转盘,巴托克(Bartók)解码器,某款国产前级在和诸多进口品牌进行PK中,美国马克莱文森(Mark Levinson)的No.53单声道晶体管后级放大器推动一对德国泰斗(Tidal)Agonia铂金版旗舰音箱。这算是一套极度透明的搭配了,那种清澈如水晶莹剔透的感觉。

第三套则进入2010后的数字流媒体时代,将用一款支持roon的国产数字转盘(目前在广泛试用中),接入丹麦林道夫(Lyngdorf)3400数字功放推动一对德国喇叭花(Avantgarde)三重奏(trio)音箱,因场地关系放弃原厂体积庞大的低音,搭配四个芬兰真力(Genelec)7070低音(15寸),利用3400的rp空间处理软件协调主箱和炮以及空间之间的声学关系。说实话,用一台不到10万的合并机推动一套100多万的音箱,除了我敢于尝试,多数人都直觉不成立。但现实就是这样的搭配真的极有价值,具有宏大的声场和动态,林道夫的调声品味和推动能力相当不错。

这些都应该是发烧友心目中的名器了,得一就夫复何求,何况在一间书房里同时拥有,毕竟是几百万的东西啊。三套系统代表三种听音方向,也是三种声音美学,甚至是三种音响价值观,吵来吵去的黑胶、CD、数播哪个好可以在书房里继续没完没了的争论了。

在若干个独立的阅览室里装配上小型易用的蓝牙音响系统,可以更方便的把书中介绍的音乐投射到音响里即时播放,感谢强大的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否则这在以前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听什么歌都像在唱自己》是讲网易云的,《声入Spotify—瑞典小新创如何颠覆音乐产业商业模式,改变人们收听习惯》是讲世界最大音乐串流平台Spotify创业和思维历程的。

书房需要不同风格的书架,适应不同的主题;书需要高级而美丽的艺术展陈,那更能吸引人把书拿在手里,每一本书的封面都是一幅艺术作品,只把书脊给人看真的太不人道了,我甚至怀疑图书馆的书架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书脊太小不容易找到,也不容易勾起阅读的兴趣,所以,书的封面能够被一眼看到很重要。

书房还需要一个互动的区域,用电子设备来帮助人们理解书中的内容。

我需要设计一枚藏书章,除了阅读的痕迹还要让每一本书留下传承的印迹。

书房要提供“你读我买”活动,读者把想读的书名发给书房,书房采购后通知读者来阅读,唯一的要求是给这本书写一篇推荐短文。当然也要提供找音乐服务,你想听什么,没有的我们买来给你听!
我希望每个来书房的人都能够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张好碟或者推荐一首不被人熟知的音乐作品,留给其他人。我希望人们进入书房后停不下来,对所有的空间都感兴趣,对所有的书都感兴趣,对所有的音乐都想听,并且在阅读和聆听后能有和他人分享的冲动。

什么,怎么赚钱?

这是我有这个想法以来听到最多的问题,还有关于没有收入如何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探讨,每次听到我都非常感激也非常无奈,因为我真的没想过,意识深处不过是一句,“人生可以任性一次吧”的非理性思维。看到上海唐宁书店、重庆刀锋书店、西安茑屋书店、杭州乌托邦书店,最近都相继宣布闭店。尽管天津新开了钟书阁,但钟书阁的贵阳店、宁波店都宣布歇业了,还有号称业内奥斯卡的方所书店五年前高调宣布在上海开店,现在仍不见踪影,书店经营的艰难可见一斑。

相比而言,图书馆因为有政府的资金,目前还相对稳定,但始终不是能够吸引大众的场所。

书房和书店的赚钱模式目前看无非就是咖啡、茶、轻食、文创、场地合作、会员等几个方式,哦,还有卖书,我差点忘了!

我突然想起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租书摊,一套《射雕英雄传》一周看完大概需要一块钱,而这套书也就十几块钱,书贩买一套书大概半年回本,为了保护书,书贩发明了各种封皮。

现在的书贵了几倍,但看书却成了免费。书贩挣钱不多,但还真没看见赔钱的,而现在每天都有几家书店倒闭。

以我的认知目前还没找到突破性的书房赚钱之道,但以我的能力可以确保书房不挣钱也能开下去。我是真想给诸多同好提供一个“有书有音乐的天堂生活”。

这让我思考一个问题:买一套音响聆听会带来快乐,那用一套音响的投入资金去做一个书房哪个更快乐?

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来书房的人会认同书房的初心:自由的灵魂、快乐的分享!也会支持这个理念吧。这一切,正在我的努力下从梦想变成现实,到时在沈阳将会出现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书房——为音乐而存在的书房!

浏览 19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