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视听观点 | 玩音响的乐趣在于折腾——练耳
原作者: 郭锦
简介:中学时期,我在学校少年宫学习小号吹奏。当初想学吹小号的原因很可笑,就是因为感觉吹小号的人很帅,为了得到这个自信就入坑了。 从吹不响到吹响,我花的时间不会太长,但从能吹响到吹出好的音色着实花了很长的时间 ...
中学时期,我在学校少年宫学习小号吹奏。当初想学吹小号的原因很可笑,就是因为感觉吹小号的人很帅,为了得到这个自信就入坑了。
从吹不响到吹响,我花的时间不会太长,但从能吹响到吹出好的音色着实花了很长的时间。有段时间我怎么调整声音都不好听,音色不是太硬就是太绵了,着实让我感觉煎熬。那时在练习的地方有个雨棚,雨棚是用铁的粗管撑起,有一天教我的杨老师突然灵机一动,他便用手指轻轻地敲我面前那铁管说:“听,就是这种声音,有金属感又不乏厚度”。我一下有了启发,有空就敲敲那根铁管感受感受。有了这个指引,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气息和嘴唇的状态,音色一点点地有了改进。有了进步的我,就更加有兴趣地加倍练习,因为去得勤,老师干脆把乐器房间的钥匙交给我保管。后来经过不断的练习,我吹小号的音色是当时乐队里最好听的。还有同学对我说,活动课的时候,练小号的人里面有没有我,离远就能听出来。
想起这个小故事,让我体会到玩乐器的本质是耳朵辨别能力和驾驭乐器的能力。联想我们玩音响,某些方面与玩乐器颇为相似。我们玩音响玩的是什么?玩的是对音响器材的理解,运用器材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我们时常会听到烧友抱怨,这音箱很难玩,那音箱很易推,意思往往指的是某件器材难以驾驭。资深烧友长年累月地听现场音乐,大量优秀录音唱片,什么才是好的声音了然于心,而且校声手法很多。常常会见到老一辈的音响玩家,通过调整家中摆设,线材搭配,甚至脚垫就能在不经意间取得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我们普通烧友多数很难一步到位,一开始就很难得到心仪的器材,有经济上、家居环境等等原因。因此我认为利用手上的器材,一边把玩一边练强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校声能力是玩好音响的第一事件。所谓玩一件爱一件,应该说每件器材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就象我们玩乐器一样,再普通的乐器都有比较舒服的一些音域,关键是要如何找出来并尽情发挥它。当然,反过来名贵的乐器也会有自己的“盲点”,是要巧妙地避开的。
玩音响到底玩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相对舒服的声音而不作什么深究,那么找位靠谱的朋友推荐一套既可。但玩音响的朋友大多数都会有一个性格特性:追求完美,心思细腻!乐器和音响都是这种思想追求很方便的“物化”工具,又正需要各种细腻的功夫。
在玩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训练耳朵的辨别能力,不断深入理解自己的器材,并且找出驾驭的方法,才能有所收获。你可能一次次地推翻前面的设定,一次次地怀疑自己,在没有稳定的听音标准时,今天一个摆位,明天又换个线材。在听完大咖的调试后,回家又是一翻折腾,审视自己的判断,哪部分不够合理不够客观?这确实是一种消耗,也许会有人沉迷当中不能自己,越折腾越迷茫。迷茫过后按上了暂停键,机都不想开了。某一天又抽起条筋(突发奇想),重回前面的循环……只要你是个会自省的人,多数会经历前面的过程,折腾啊!但练耳好玩!这就是玩音响的乐趣所在。
浏览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