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的中国民族交响乐作品 | 令人热血激昂的红旗颂歌
原作者: 朱迪
简介:于喜欢中国民族交响乐的乐迷,雨果唱片公司就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无论是民族管弦乐,还是西洋交响乐团演奏中国作品,雨果的出版目录都不会令人失望。香港小交响乐团在雨果录制出版的一系列作品,均为此中精品。 ...
对于喜欢中国民族交响乐的乐迷,雨果唱片公司就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无论是民族管弦乐,还是西洋交响乐团演奏中国作品,雨果的出版目录都不会令人失望。香港小交响乐团在雨果录制出版的一系列作品,均为此中精品。1999年,叶聪指挥香港小交响乐团录制了《红旗颂》等中国民族交响乐曲,为雨果出版目录再添一张经典。
此碟标题曲《红旗颂》,是中国当代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交响乐曲,2017年吕其明凭借该曲获得第10届中国金唱片奖颁奖晚会综合类最佳创作奖。1965年,上海市为举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始公开征集演出节目。当时,主办方在挑选各单位报上来的初选节目时,认为其中主旋律作品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于是,贺绿汀、丁善德、孟波、黄贻钧等音乐人,点名将创作任务交给作曲家吕其明。为了创作好该曲,吕其明在一周时间内,辗转思考,他试图寻找一个表现“红旗”主题的切入点。在构思和创作的过程中,被捕入狱英勇就义的父亲、慷慨赴死前赴后继的先烈、开国大典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如同电影画面般浮现在吕其明的脑海中。最终,他完成了该曲的初稿。为了尊重中国老百姓的欣赏习惯,作曲家将创作重心放在旋律的表现上,果然旋律优美,情绪热血激昂又恢弘大气的《红旗颂》在首演就获得巨大成功,成为新中国当之无愧的“红色经典”。雨果唱片公司的这张专辑《红旗颂》(编号:HUGO HRP7207-2),收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节日序曲》《晚会》《良宵》《瑶族舞曲》、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在内的主旋律作品,经由香港小交响乐团演绎出来,表达了两地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先烈们的缅怀之情。
乐曲《红旗颂》是中式交响乐曲的成功范例,创作理念严谨而符合大众审美。它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奏鸣曲式三部结构。该曲前奏部分的小号动机来自《义勇军进行曲》,将听众带回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升旗仪式那令人激动的时刻;呈示部的第一主题也可被称为“红旗主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颂歌主题,具有跌宕起伏、舒展豪迈的气概,描绘的是人们仰望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内心涌动的激动与澎湃;双簧管与大提琴先后奏出的第二主题深情委婉,歌唱性十足的旋律滋润着听众的心田,又像是作者在表达对已故先烈的无尽思念;展开部虽然来自“红旗主题”,但在节奏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连续的三连音型调性转移,节奏富于动力,成为一首机智果敢的进行曲,仿佛能够看到在红旗的引领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步伐;再现部木管叠在弦乐声部上合奏“红旗主题”,但国歌动机的加入不仅使音乐风格保持统一,也象征着人民高举红旗奔向美好未来。香港小交响乐团演绎的《红旗颂》,将这首交响乐作品的颂赞本质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从指挥家到演奏家们,一个个音符饱含着他们内心的自豪感和无比的激情,这种情绪感染着他们自身,同时也感染着每一位听众。交响乐团不负众望地彰显澎湃的气势,音乐变化却更为丰富,整体录音平衡一流,不会出现个别声部抢镜,也不沉湎于从前某些演奏班底刻意的疯狂之气,取而代之的是华丽与厚实,细腻与诗意。专辑中的其他曲目同样可圈可点,西洋交响乐团表现出鲜活的中式美学,意境旷远,如一帧帧水墨画,颇得中国文化神韵。
浏览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