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声》节目的声画HiFi性和我的HiFi参与
原作者: 刘想云
简介:《美丽人声》的邂逅和担忧 5月4日,广东录音师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广宙先生,微信上找我,问我是否愿意去一档叫《美丽人声》的电视节目做音乐点评嘉宾。5月6日下午,我做完节目的资料搜索查看功课,经过挺久的犹 ...
《美丽人声》的邂逅和担忧
5月4日,广东录音师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广宙先生,微信上找我,问我是否愿意去一档叫《美丽人声》的电视节目做音乐点评嘉宾。5月6日下午,我做完节目的资料搜索查看功课,经过挺久的犹豫,发出了个人简介。5月8日一早,一个176开头的陌生手机号打进来,说是《美丽人声》节目导演组的。我一开始接这个陌生电话是很设防的,直到确认他身份可信了,才加了微信,并确认了我参加第5—8期节目做音评嘉宾的事。但其实一加好微信,我立刻就从设防变得很主动,渴求知道更多节目各方面的信息。这是因为,我一开始心中就有一台“大后级”那么重的担忧。
这个担忧在于,我看到其他的点评嘉宾:有第1位被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的中国歌唱家邓韵女士;有曾为邓丽君、谭咏麟、徐小凤、张国荣、李克勤等巨星作词和监制的作词家向雪怀先生;有“中国爵士天后”王璁女士;有广东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陈杰明先生;有星海音乐学院声乐与歌剧系的系主任杨岩教授;还有星海音乐厅首席录音师杨震先生;以及金话筒奖得主、广东电台名嘴徐靓女士等业内重量级人物。而且,我们3位发烧界的小嘉宾,是在这些“词曲唱录评”的顶级大腕们点评完之后,才发表所感的。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名单和安排,我就感觉左、右心房各放着一台“MBL单声道后级”那样的压力。但接下任务后,我也心中暗语:这可能是发烧友首次能这样参与电视节目,要努力,力争不丢发烧友的脸!于是,我更广泛看了资料做足功课,并提前到节目第1期录制现场去感受、观摩。
开创性和声画HiFi性兼具
5月12日,我提前3小时到现场,和节目组交流并观摩发现:《美丽人声》节目(下称“节目”)是中国首档原创的、4k+沉浸式三维声的、清唱型人声场景式音乐竞演秀。人声主唱是必然的,节目还几乎不用乐器伴奏,而是改用合唱团、Beatbox、口哨与口技团队等“人声伴奏”来取代乐器伴奏。这样几乎全部歌曲的原配器都变了,粤港澳三地的编曲老师一定会辛苦;而且,节目录制前我也担心,这样演唱的歌曲会不会显得单调。但第1期开录时合唱团“纯人声伴奏”一登场,我就发现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合唱团等能给歌手做到高完成度的、完全不输乐队的伴奏。看来贝多芬、马勒在大交响里加入合唱团,是先知。
在声、画HiFi性上,节目是全球首档4K+HDR视频、杜比全景声的沉浸式音频,来录制的综艺节目。节目还独家开创了“鉴声模式”:现场所有观演人,都是用耳机/耳塞来同期收听的。这样带来三大好处:首先,第1排和最后1排都能收到等质的耳机信号源,大家都居于同一个音频甜区。其次,这信号源是:杜比5.1.4全景声+广东广播电视台自主研发的声场技术来录音,并现场初混到耳机立体声中的沉浸式环绕声,是真正把现场观众都置于三维声中的“皇帝位”来混音的。最后,还能很大程度上免疫于现场舞台返送音箱的声波干扰。
这样高水平的音、视频制作,上可以直接在发烧友的4K+沉浸声的高级家庭影院里再现;中可以在5.1或7.1音响的4K家庭影院里享受;在普通家庭,用反射式环绕声Soundbar+4K或全高清的大电视,也能很好地回放。更厉害的是,做好5.1.4声道下混至耳机/耳塞沉浸声的视频之后,大家可以在室内或者旅途中,通过手机、电脑等小屏设备加上耳机,享受到基于沉浸声与高清视频的、犹如置身于节目“第2现场”的观看效果。
缪斯是主角,观众是主裁
节目中音视频技术的巨大投入,是为音乐服务的。节目组邀请到的6组缪斯的“使者”分别是:中国发烧界无人不知的“人声低音炮”赵鹏;台湾唱作人Lara梁心颐;前超女总冠军、广东钢琴术科状元“圈9”;歌手、音乐剧演员亚森;2015中国阿卡贝拉大赛冠军,理想人声组合;以及原生态的苗家三姐妹组合“阿果依”。
每期节目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曲风和不同的音乐元素,编曲团队为6组“人声唱将”的48首歌曲做焕然一新的编曲。而且每期的导师和嘉宾都有变化。但是,不管怎么样变动,现场的观众(节目中称为“鉴声团”),才是节目组和音乐人共同服务的“裁判人”。每位歌手唱完,鉴声团先对歌者刚才的演唱是否打动自己,进行投票。而全部点评嘉宾,不但没有投票权(连边裁都不是,哈哈),还只能在“鉴声团”投票完成之后发声。顺序是人声导师先做点评,再是重量级音评嘉宾发声,最后轮到我们发烧界嘉宾做主观评价。尽管我们排最后,压力最大,但导演组给了我们一大“特权”:能自带监听器材。
我的HiFi参与
第1期录制观摩完,我就初定了自带监听设备的方案,其特点是:全平衡驱动,且电、声都双重纯化。
丽特多LPD1000“再生电源”做第一度电纯化;用有源的AES分配器,意在获取规范AES数字信号,也方便其他嘉宾共用来自主调音台的单一AES信源;我先后带过“Mytek布鲁克林+、钰龙DA10、高登GD-X2”等3台有AES输入、线性平衡输出的解码耳放一体机;再去泽锋定制了独家的,双XLR转2.5平衡加3.5地极的信号线;平衡输出给“强化电池仓供电”(二度电纯化)的AROMA便携平衡耳放A100;低增益档驱动泽锋定制4.4口平衡线下的,森海IE40PRO“隔音”入耳式监听耳塞(原为歌手返送监听而设计的耳塞);还加戴轻便舒服的森海HD300PRO专业监听耳机,做“房中房”式的“二次隔音”。这样我能在监听耳塞里,听到强大的细节保留,听到几乎不受旁边3米的舞台返送音箱干扰的纯真歌声。这样能听得更准,我就能做更真实准确的点评。这系统中大部分产品,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研制的,都是高性价比的现役产品,组成大家可复制、可验证的方案。
我的点评思路,也是尽量避免失真的。先充分查看歌手资料、作品;再听熟每个要点评曲目,和它们的多个演唱版本;现场再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演唱呈现,向观众传递如何使用发烧设备,来更好欣赏歌曲的资讯,还斗胆提了几点基于受众端的歌唱建议。比如,赵鹏的CD和现场演唱都超稳定,发挥有如“德国式低音炮”,但听多了觉得太偏稳了点,我就大胆建议他加大演唱时情绪和情感等的注入,应该会更打动发烧友观众和普通观众,演唱也会更入心。
我的意外大收获
每期节目,各有精彩。到第8期录制那场,堪称高潮。亚森唱完最后一句,饱满的情感几乎打开了泪腺的开关;以致于引得我称为“乐谱级演唱分析仪”的导师王璁,做点评时出现了哭腔;平时演唱极其淡定的赵鹏,这场竞做了歌声、表情、肢体语言全开的满功率演唱,真是“大象动情了也会跳舞”。
除了收获这场精彩和王璁在她《盛放》专辑上给我的祝福和签名。更让我开心的得到了音乐人们,对我的点评的几点肯定:赵鹏的夫人和我说:“我的点评带来了赵鹏一个点上的小进步”;圈9也说我算“懂她”的,认可我的一点小建议;梁心颐是我没点评过的歌手,碰到时对我说“我的点评有深度有价值,从第一次开始就注意着”;亚森我也没点评过,他的经纪人,也在我化妆后和我说“他们团队一直注意着我的点评”。
其实每期我只有2次说话的机会,每次讲约2分钟。真不知道节目后面播出时,会剪掉多少我的诳语,但作为一个小小音响人,能得到音乐人的一点点肯定,算我三生有幸了!录到凌晨两点也好,再累都值了!我由衷地感谢缪斯这样的安排。
共烧齐乐
暑假期间,请大家锁定广东广播电视台,4K综艺频道播出的《美丽人声》。希望这档声画发烧、演唱入心的节目,给发烧友和全球华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浏览 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