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肃然起敬:HEGEL H80合并式放大器

原作者: 剑萍

简介:来自挪威的音响品牌HEGEL(音响哲学)总能给全球的发烧友带来一些非常超值产品,这是它厉害的地方,因为偶然出一款超值产品并不难,难就难在能持续性地这样做。那么在2014年HEGEL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总代理:昌业音响      咨询电话:020-8386 6408

不约而同的非常规搭配方式

来自挪威的音响品牌HEGEL(音响哲学)总能给全球的发烧友带来一些非常超值产品,这是它厉害的地方,因为偶然出一款超值产品并不难,难就难在能持续性地这样做。光是在美国《TAS》(绝对音响)杂志上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H200合并式放大器获得“2011年度最佳产品”大奖;H300合并式放大器同时囊括“2013年度金耳朵”大奖和“2013年度最佳产品”大奖;而《TAS》主编Robert Harley在评测完H30参考级功率放大器之后,认为它“不仅是一台很好声的放大器,而且还非常超值”,以声论价,其15000美元的售价与其它Hi-End级产品相比仍然是显得太便宜了……

那么在2014年HEGEL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在2013年底举办的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上,HEGEL的创始人兼主设计师Bent Holter向我透露他们将推出一台新的合并式放大器——H80。合并式放大器?HEGEL不是原先已有几款型号了吗?为什么还要增加新的型号呢?面对我的疑问,Bent的解释只有一句——“H80与以往的设计完全不同”。但紧接着有三件事情让我急切想知道H80究竟如何厉害:一是在刚刚举行完的东京音响展上,H80被选为专推Magico S1音箱的功放,要知道S1的售价可是H80的7倍呀!二是在2014年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上,HEGEL用H80来驱动B&W 802D音箱;三是在今年最新一期的日本《立体声》杂志上评论员樱井卓是用B&W 800D音箱来评测H80的。这三个例子的共同点就是——相关人士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身价是H80许多倍的音箱来和它搭配。一般来说,发烧友都倾向于用售价相仿的器材进行搭配,如果彼此间价格相差一倍的已不多见,但为什么上述三个例子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不合常规、甚至有些“颠覆性”的搭配方式呢?这不能不引起我对H80强烈的兴趣。

实力的体现

现在关于H80的技术背景终于清楚了:1、它的前置放大部分技术来自P20前置放大器和H300合并式放大器,所使用的FET场效应管的配对精度非常高,在100只管中才能筛选出1对来,此举有助于获得非常低的噪声水平和挖掘出最微弱的细节;2、功率放大部分技术是来自H300,使用最新一代的SoundEngine专利模块,进一步减少互调失真和相位失真;3、内置解码器的水准参照单体式的HD 11,具备同轴(24bit/192kHz)、光纤(24bit/192kHz)、USB(24bit/ 96kHz)数字输入端口,可作为解码器与CD转盘、电脑连接,并可用所配的遥控器控制电脑的播放列表。按照HEGEL的说法——“H80实际上是将许多单体机的精华装在一个机箱里了”。而在今年8月刊的《TAS》杂志上,评论员Kirk Midtskog则用H80推Dynaudio C1MKII,并称H80将C1MKII的低频推出了“威严感”。为此又进一步加强了我对H80探索的决心,因为要让Dynaudio音箱有低频已不容易,这必须上大功率后级才有保证。那么H80的功率大吗?区区75W而已。以如此“小”的功率就能让C1MKII的低频有“威严感”,更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这次有机会深入评测H80,我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决定用AE Reference 1书架箱和GmuT Phi 5MKII落地箱来检验一下H80的实力。一般来说,发烧友都会用输出功率为200W/声道的HEGEL H200来搭配这两款箱子,现在我用功率几乎只有H200三分之一的H80去驱动它们,我想这足以展现它的实力了。这次使用的节目源为ROKSAN M2 CD机。测试曲目包括:1、《2012原音精选》track 1《偏偏喜欢你》;2、《PAGANINI FOR TWO》;3、《2011原音精选》track 14《芬兰颂》。

经过详细的聆听,我对H80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它可以说是一台“功率缩小版的H300;二是它的驱动力和控制力相当出色。出色到何种程度?——“出色到可以让我完全忘掉它输出功率所标示的数字!”从音色上来说,H80和H300一样都属于厚实而有润泽度的类型,但不会过分,不会很刻意地将自己的风格渲染到系统的声音里。相反,它的透明度很高,能很真实地反映出音箱的声音特性。可以说,这次我用H80分别搭配两款个性完全不同的音箱,所呈现的就基本是它们各自的声底,与我以往对这两款音箱的印象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在使用H80时实际上是音箱主宰着系统的声音走向,因此我是分别听到了“AE Reference 1之声”和“GmuT Phi 5MKII之声”。H80所做的只是起一个讯号正确放大的作用,然后忠实、有力地驱动着它们。下面我就扼要谈谈H80与这两款音箱的搭配效果。

※ AE Reference 1
AE Reference 1是一款声音偏向于饱满、丰润、甜美的箱子,H80完全没有掩盖这一点,所以我听到的是完全“英式”的声音形态。

在播放《偏偏喜欢你》时,陈百强的嗓音明显偏向柔和,有一些美艳和一种水灵灵的感觉,再加上明显的温暖感,Reference 1的人声表现方式已非常接近Tannoy、Spendor、Harbeth等传统英国箱了。即使像吉他这种金属光泽比较明显的乐器,此刻也被蒙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更不用说伴奏乐器中更悦耳的埙、笛子和扬琴了。所以,在播放人声的时候这套组合是相当亲切感人的。

在《PAGANINI FOR TWO》这首乐曲当中,无论小提琴还是吉他都是甜美而饱满多汁的,能量集中在中低频段,声音相当舒缓、温暖,有一种“小家碧玉”之美,婀娜多姿却一点也不张扬刺激,如桂花一般慢慢散发出它的香气,如汩汩涓流慢慢倾诉它的柔情……在这一刻,我甚至有些将H80看作是一台胆机了。

播放《芬兰颂》时,“Reference 1+H80”的组合音色仍是偏向温暖、厚实。不过,当我感受到定音鼓的凶猛和军号的辉煌感的时候,我知道这套系统在提醒我不要忘记其中还有火爆的AE音箱和好力气的HEGEL!与用H300驱动相比,H80显然还无法达到它大哥的气度与强大。不过,我觉得在20多个平方的环境里,用H80驱动Reference 1播放交响乐其实已经相当流畅、宽松,让人听得很舒服。只要您不是一味想尝尝大功率的滋味,H80足以让您定下心来好好欣赏古典音乐了。

※ GmuT Phi 5MKII
换上GmuT Phi 5MKII之后,整套组合的表现又是另一番境界,H80能将Phi 5MKII出色的质感、密度感、线条感和开阔的音场表现得淋漓尽致,系统的整体表现水平再次明显提升。这应该与H80能忠实反映音箱特性的能力密切相关。H80可谓“遇强愈强”,不管您给它换上多高级的音箱,它都不会掩盖或削弱了音箱的美态,所以就不难解释上述为什么无论是厂家还是评论员都不吝啬于用很高级的音箱和它搭配的原因了。

在播放《偏偏喜欢你》时,陈百强的嗓音依然有饱满、平滑的一面,不过Phi 5MKII会对人声与乐器的质感和线条感刻画得更好,声音显得很凝聚、细致,音乐背景也显得更通透纯净。这样,陈百强的咬字似乎更清晰了,感情起伏的“幅度”更大、强弱对比更显著;伴奏乐器也变得更生动鲜活:贝司弹性十足,笛子在婉转之中也有“高唱”与“低吟”的分别了,扬琴则像活泼的跳舞精灵,叮叮咚咚的声音有一种要“跳”出来的倾向……

在《PAGANINI FOR TWO》中的小提琴与吉他被剔除了多余的脂肪,取而代之的是致密的质感,两件乐器均有丰满而结实的声像,声像的轮廓也非常鲜明,显示出Phi 5MKII在密度方面以及H80在控制力方面的优势。那么您也许会问——此时它们的声音会单薄吗?我觉得您有这种担心是很正常的,因为以前我听同为DG公司4D录音的《卡门幻想曲》时就有单薄、光辉的现象。但现在这套组合的声音既是清晰又是润泽的,高频部分有光泽感却不耀眼。特别是小提琴声开扬、舒展、迅捷,不绵软膨胀,我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的重播方式。

而最能表现H80实力的是《芬兰颂》这段录音。H80厉害到什么程度?它在播放这首爆棚交响乐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冲击力、规模感和从容度都令我无法相信这是来自一台功率只有75W/声道的合并式放大器,也许这正是H80最可怕的地方!我将H80的音量开在55的位置,定音鼓的狠击、圆号的低吼、大提琴沉重的呼吸都被良好地表现出来(通常这是大后级才应承担的义务),以致我隐约感受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从高处慢慢压下来的感觉。我认为有这种重播效果才是对的,否则若是轻飘孱弱的话,又如何能表现出乐曲那种极其压抑、愤懑的情感?!同时,这套组合的声音厚度也好,因此不难感受到铜管乐器群的威严感,而不是只有薄薄的一片光辉;定音鼓不仅有速度,而且能感受到它在连续敲击时那种“层层递进”所形成的压迫感与紧张感;而在大声压下,像单簧管、长笛这类能量偏弱的吹奏乐器的“圆润感”并没有被淹没,若功放的声音没有厚度是难以做到这点的。另外值得赞赏的是,在大声压下,H80的声音仍很宽松、流畅、细致,而一般的小功放则很容易出现声音紧张、粗糙、压缩的现象,显示出它的失真度很低,而且这种低失真度是经过现实的动态讯号检验的,而非单纯的静态测试。

新一代领军人物?

对于HEGEL H80,我想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和它的前任H70相比如何?通过AB对比,我只能说——H80拥有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两者输出功率虽然相近,但放大线路和解码线路是完全不一样的,实际上是两台设计迥异的机器,彼此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因此H80不能看作是H70的升级版本。在声音表现方面,H80在声音的厚度、密度及纯净度方面全面领先,低频更结实凝聚,显示出良好的控制力,这些都是一耳朵的事情,高低立现!有些遗憾的是,这次因时间仓促来不及测试H80 解码器部分的表现,不过大家完全可以放心,Bent已经很肯定地说这部分的素质已接近于单体式解码器HD 11了,这也算是一份意外收获吧。

那么HEGEL H80的价格是多少呢?——13950元。看到这个数字,我想很多万元级的对手已经感到不安了。原因很简单:你和H80比音乐性,它的声音既顺滑又有厚润度,彼此最多也是各有千秋而已;你和H80比驱动力和控制力,H80在这方面太厉害了,其实际表现与所标示的功率数值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功能吗?H80还多了内置解码器,既可以快速升级平价CD机和电脑的音质水平,还能将播放资源延伸到丰富程度浩如烟海的PC文件,您说吸不吸引?具有如此明显的优点,我想,HEGEL H80应该即将能成为万元级进口合并式放大器的领军人物,时间很快就会作出证明!

浏览 5,001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