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德系音响的精致:EINSTEIN(爱因斯坦)CD播放机、前级、后级推 The Monitor 音箱
原作者: 晨光
摄影: 晨光
简介:这一套EINSTEIN的组合,无论是外观设计和工艺,或者是内部技术的应用,均集合了厂方旗舰系列技术精华。而它的声音更是有着德系音响的特性:真实自然、细腻华贵之余又不失动态以及震慑人心的强劲低频,整体表现工整有 ...
感受德系音响的精致
EINSTEIN(爱因斯坦)
The Source CD播放机、The Preamp 前级、
The Poweramp 后级推 The Monitor 音箱
The Poweramp 后级推 The Monitor 音箱
产品代理:威虹音响
说起德国顶级音响品牌,可能不少朋友都会想起MBL、Burmester、Avantgarde、OCTAVE等等品牌,他们的产品无一不是对声音有着极致的追求,对产品有着极其严格的制作和测量标准,因此将他们推向了世界顶级音响品牌的位置。同样来自德国的EINSTEIN爱因斯坦,成立的原因也是和很多知名大品牌一样,那就是EINSTEIN的所有者兼创始人Volker Bohlmeier与Rolf Weiler,对市面上的音响产品不满意,在1987年,两人走到了一起,决定制作能够达至他们标准的产品,1988年正式成了EINSTEIN。
发展到现在,EINSTEIN品牌已经是一个集音源播放器、放大器、音箱、发烧线材等多元化产品于一体的音响厂家,品牌主创人为Volker Bohlmeier,主技术设计师为Rolf Weiler,外型设计师由Volker的太太Annette Heiss负责,也就是这个“金三角”式的组合,成就了EINSTEIN外秀内实又充满创意的音响品牌。目前,EINSTEIN的主力产品线为电子管放大器,虽然其初始市场的功放是晶体管,但EINSTEIN一直将电子管功放当作最精锐的产品。
这次,笔者在10月刚结束的第16届深圳音响耳机展上,威虹音响正好展示了全套的EINSTEIN爱因斯坦,包括有The Source CD播放机、The Preamp前级、The Poweramp立体声后级推动同门的The Monitor音箱。
> The Source CD播放器
有一定资历的发烧友可能还会记得,EINSTEIN于1995年才推出了第一款CD播放器,名为The CD,这是一款皮带驱动的CD机,由于声音超卓,得到了不少发烧友的认可。但由于厂方决定研发电子管产品,The CD与其它晶体管产品一样,停止了生产。1999年,厂方推出了名为“The Last Record Player(最后的播放器)”的CD播放器,可见厂方对自家的产品是多么的有信心!当然,厂方也不可能只坚守一款CD播放器,为了进一步推动CD播放器的发展,于2007年推出了最新的CD播放器The Source,The Source很快成为音响媒体和玩家一致好评的产品。
德国的工艺制作技术极为严谨优秀,这款CD播放器无论是性能还是外观皆为佳品。采用了爱因斯坦的经典配色——黑和银的搭配,尽显高贵气质。The Source使用了飞利浦Pro2机芯,由于这款机芯停产多年,因此这款CD机也是限量生产的。模拟输出采用电子管全平衡放大输出的方式,可以说这是一部最接近于LP表现的CD音源。
> The Preamp前级
这款前级可以说是EINSTEIN的常青树产品,The Preamp的前身可追溯到创业之初的1988年,当时名为The Tube,直到2010年才改良升级为The Tube MK2,可以想像EINSTEIN设计的这款前级放大器有多么的严谨和完美。2012年,EINSTEIN才将这款经典前级重新设计。The Preamp除了拥有坚固的全铝机箱外,其内部是左右声道完全独立的全平衡甲类放大线路结构。值得一提的是,The Preamp只有的两级放大线路中,其输入级也是差动式放大级,并可把每组RCA输入转换为平衡信号再进行初级放大。输入级采用了8只PCC88/7DJ8,同时,输入缓冲级是一个阻抗值转换器,可把平衡式输出的阻值降低至50Ω。
音量控制应用了调节电子管初级增益的方式进行音量调节,由于配置了5组输入,所以The Preamp一共配置了10只JAN Philips NOS 6922电子管,也就是每组输入只有一对电子管负责,当1组输入工作时,也就只有一对对应电子管通电点亮,整个信号通道是不经过任何的转换元器件,直接切换到另一组电子管灯丝供电,实现了最直接、最短路径、最低失真的信号传输放大。这样的设计使得每次转换输入时,都必须关掉电源,转换后再一次通电启动;虽然感觉有点麻烦,但对于追求音质的发烧友来说,这点“繁琐”的操作又算什么呢?值得一提的是这10只输入电子管均安装在一块设计有弹簧悬挂的避震线路板之上,并采用了半浮式接地、搭棚焊接以及最短接的线路结构,让The Preamp拥有大于100dB的超高信噪比,这在当今电子管前级当中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 The Poweramp立体声后级
The Poweramp的设计是采用了同门The SILVER Bullet电子管放大器的OTL放大电路设计,输入级采用了PCC88双三极管,而输出级则是以晶体管去代替6C33真空管,拥有90W的输出功率,信噪比高达100dB。放大线路选用了高偏压放大,两端的延伸能力良好并且拥有杰出的线性,可以在任何音量下提供没有动态压缩的表现,让音乐中的各种细节清晰可闻。
> The Monitor音箱
The Monitor是EINSTEIN于2018年推出的音箱,采用低音箱体与中高音箱体分体式设计,并且下方的8寸低音单元是有源设计,由内置700W的功放驱动,并且可调节电平和低通分频点以适应不同的空间和搭配。低音箱体的体积不大,但是能量与动态都十分惊人,低频的下潜可以达到20Hz,超越了很多8寸低音单元所能达到的下潜频率,这也得益于EINSTEIN的独家秘笈才能达到的。
上方的箱体是中高音箱体,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The Monitor中间的是绅士宝的全频单元,上面的高音单元是超高音,对全频单元的超高频部分进行补充,上限可以达到30kHz,而下面的8英寸低音单元是对全频单元80Hz以下频率的补充。这样的设计能够让The Monitor在人耳最敏感的频段区域内没有任何的分频器,让用家可以听到更加真实的声音。
上下两截音箱并不是层叠起来的,而是悬挂在脚架上,采用特别强化设计的金属支架,后仰的角度可获得最佳声相位。单边箱体重达110公斤,而且低音箱与脚架底部之间是通过单点来接触的,这样可以将多余的震动更快地传导到箱体外,尽最大的可能降低谐振。
> 实试感受
对于这对拥有700W“低音炮”的主动式的The Monitor而言,其爆发的低频很清晰而且颇具深度,量感并非涨满之感,而是表现出了细腻干净的优质低频,给人耐听的感觉。大家也知道,展会上的房间由于各种因素,并非能够很好地展现器材的特质,特别是低频部分,只要调整少有差池,便有可能导致低频过多又或者没有低音的情况发生。而The Monitor的可调节电平和低通分频点,让它能够融入到整个环境当中。而在威虹的精心调校之下,能感受到The Monitor相当强劲的低频和敏捷的动态爆发力。
如在大音量下试听《西部大赶集》时,全套EINSTEIN能够很好地还原曲中的起伏乐段,淡定净洁而无拖沓,动态起落稳定从容,瞬变能力疾急有致。场面和力度一点也不含糊,除了动态从容、有度地把握外,各种器乐质感清晰明辨。换上阎学敏的鼓乐专辑,能够感受到大鼓的力量有着足够雄劲,而且颇有厚度,鼓点非常清晰,鼓椎击发的力点准确而凝聚,低频的控制和形态的还原非常出色。
重放《茶花女》小提琴幻想曲,能够很好地将每一个声部、每一次拉奏的细节都听得清清楚楚,整套系统能够把这些乐器、声部融合在一起,加上丰富的泛音,达到一个高度一致的和谐感,美极了!您可以感受到威尔第音乐中那种富有魅力的简朴单纯。弦乐队里的每一个声部都是那么的活跃,线条感非常棒,很有弹性。整体音质带着舒服的宽松柔美,声音的密度很高。这种既真实、又轻松的音乐表情,像是把笔者带到了活生生的音乐厅现场。
播放人声专辑时,嘴形清晰可辨,定位清晰准确,细节丰富,唇音和齿音都清晰可听,胸腔共鸣恰到好处。虽然这套搭配中的CD机输出级、前级放大器、后级的输入级都采用了电子管,但整套系统所呈现出歌手的嗓音并没有特别的甜味和湿润感,是以开扬、阳光为特色。是的,优秀的电子管线路是不会有声音慢、分析力低的表现的,而是透明、干净的声音表现,这套EINSTEIN的系统,就是这样的取向。
> 总结
这一套EINSTEIN的组合,无论是外观设计和工艺,或者是内部技术的应用,均集合了厂方旗舰系列技术精华。而它的声音更是有着德系音响的特性:真实自然、细腻华贵之余又不失动态以及震慑人心的强劲低频,整体表现工整有序。论品牌、论工艺、论技术、论声音,我们都无可否认,这套EINSTEIN的搭配,绝对是当今Hi-End级别组合中的一套典范,也是高级发烧友最值得参考选择的组合之一。
浏览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