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欧夏夜乐韵飘扬——葡萄牙的露天音乐会(上)

原作者: 周凡夫

简介:南欧洲的夏日特别长,往往晚上9点后才日落,为此,夏天的南欧便特别多安排在户外举行的音乐会。成立于1997年的澳门青年交响乐团(MYSO),为期两周(7月18至31日)的「拥抱时代,继往开来」北京▪葡萄牙巡演活 ...
南欧洲的夏日特别长,往往晚上9点后才日落,为此,夏天的南欧便特别多安排在户外举行的音乐会。成立于1997年的澳门青年交响乐团(MYSO),为期两周(7月18至31日)的「拥抱时代,继往开来」北京▪葡萄牙巡演活动,这可是带有庆祝共和国七十周年、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及中、葡建交四十周年三方独特意义的巡演,首站飞赴北京演出后,便转飞里斯本展开在葡萄牙的三个夏季重点音乐节、艺术节的演出。笔者过去尽管已在欧洲听过不少夏夜的户外露天音乐会,但这次作为随团顾问,除了在各场演出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音乐体验,更见证了南欧的夏夜音乐节迷人的所在,那可是和演出的场地环境,曲目的设计很有关系,那是完全和在音乐厅的艺术殿堂中完全不同的考虑。
◎富有历史性的剧院广场
这三个葡国夏日音乐节的场地和背景都各有不同。第一个是在以首都名字命名的里斯本广场音乐节(Milleunium Festival Ao Largo),第二个是在葡国故都科英布拉(Coimbra)举行的艺术节(Festival Das Artes),第三个则是犹如「奇迹般」的马尔旺国际音乐节(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Música de Marvão,简称FIMM);三场演出均在户外,每场演出的现场气氛与观众反应之热烈,都能让人在音乐中感受得到很少出现的奇妙感觉。最后一场更出现很少有的合共多达五次的全场观众起立热烈鼓掌场面,先谈里斯本的广场音乐节。

里斯本圣卡洛斯国家剧院广场的临时舞台、扩音及灯光设施(照片由作者提供)
广场音乐节的广场是指圣卡洛斯国家剧院(Teatro Nacional Sao Carlos)正门前的广场,与剧院建筑存在已有二百多年,位于里斯本历史旧城区Chiado的中心,剧院是葡国的国家歌剧院,剧院内部至今仍然是金碧辉煌,华丽璀灿,满载着葡萄牙的辉煌帝国历史。由葡萄牙建筑师荷西斯维亚(José da Costa e Silva,1747-1819)设计,是一座带有新古典主义及洛可可(Rococo)风格的建筑,1793年6月30日由玛莉亚皇后一世(Queen Maria I)主持揭幕,剧院则以下嫁其子葡皇约翰六世的西班牙公主卡洛蒂(Princess  Carlotae)的阳性名字「卡洛斯」(Carlos)来命名。

里斯本圣卡洛斯国家剧院的正门景观(照片来自网络)
这个剧院广场的空间可说很独特,这座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剧院正门立面全用石块砌筑而成,以三个半圆拱门承托着长方形的二楼阳台,二楼阳台后边是四条圆石柱撑起最高的三楼,中间有大钟,两侧有窗口,顶上中央是徽号。剧院立面平实朴厚,原色石块砌筑条纹,阳台的栏杆和窗口都有新古典主义结合巴洛克式的装饰,整个立面带有一种平实的贵气。此一剧院正面立面面对的广场,贴近剧院搭建临时舞台,立面便成为露天舞台的背壁,为演区营造出很独特的气氛。 
◎开幕音乐剧闭幕芭蕾舞
剧院一直是歌剧和芭蕾舞的演出场地,有长驻的歌剧团,1993年还成立驻院乐队葡萄牙交响乐团(Orquestra Sinfónica Portuguesa,简SOP),现由钟安娜▪卡内罗( Joana Carneiro)担任音乐总监,同时还有全葡国唯一的专业化合唱组织:圣卡洛斯国家剧院合唱团(Choir of the Teatro Nacional de São Carlos)。在每年九月中至翌年七月间的演出季结束后,剧院演出活动休演期间,便是广场音乐节上演之时;今年(2019))第十一届的音乐节于7月6日至22日举行,为期三星期,共有节目十一项合共15场,全安排在广场上的舞台演出。

李维斯指挥MYSO在里斯本圣卡洛斯剧院广场排练情景(照片由作者提供)
长驻剧院的葡萄牙交响乐团及圣卡洛斯国家剧院合唱团便成为音乐节的骨干演出团体,于2019年7月6日联同多位歌唱家,用音乐会版本形式演出了美国作曲家伯恩斯坦的音乐剧《奇妙市镇》(Wonderful Town)作为音乐节的开幕节目;演出时合唱团座席便设于剧院正门2楼的阳台上,与广场的临时舞台联成一体了。 
用作闭幕演出的是安排于最后三个晚上(7月25至27日)连演三场的芭蕾舞精华,由国家芭蕾舞团(Companhia Nacional De Bailado)演出多齣芭蕾舞剧的「折子戏」,其中包括有普罗科菲夫作曲的《罗密欧与茱丽叶》中的双人舞,和伯恩斯坦作曲的《梦断城西》(Westside Story)的选段,将罗密欧与茱丽叶的传统故事,和美国现代版本相比较外,看来亦有意以此来与开幕节目伯恩斯坦的音乐剧《奇妙城镇》作出呼应。这三场闭幕芭蕾舞精华晚会安排在晚上八时开演,其他音乐会则于九时半开场。
◎夕阳西沉下余光音乐会
开幕的音乐剧《奇妙市镇》由葡萄牙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钟安娜▪卡内罗执棒,但于2019年7月19日及20日演出场,同样由OSP及合唱团,联同女高音Cristiana Oliveira,及男高音Carlos Cardoso演唱歌剧中的著名咏叹调的音乐会,则由客席指挥Ardrea Sangauineti执棒。至于OSP自己两场音乐会(7月12日及13日),则由Johannes Stert指挥,演出葡萄牙当代作曲家Carlos Azevedo(1949-2012)的《缓慢板》(Largo),林姆斯基—柯萨可夫的《西班牙随想曲》,和贝多芬的第八交响曲。 
除了OSP外,在音乐节登台的还有J. A. Ceroueira指挥里斯本的关达国家巴达交响乐团(Banda Sinfonica de Guarde Nacional Republicana)(7月10日),F. Amaral指挥里斯本大都会管弦乐团(Orquestra Metropolitana de Lisboa)(7月11日)、N. Coelho指挥的杜宾勒管弦乐团(Orquestra Gulbenkian)(7月18日);较特别的是7月17日由中南部城市蒙蒂茹(Montijo)的艺术与音乐学院乐团葡萄牙的「国艺」法多(Fado)女歌手Teresa Tapadas,及男高音Luis Gomos分别演出法多,和西班牙民族特有的查瑞拉歌剧(Zarzuelas)的歌曲(7月17日)。 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再度应邀在广场音乐节的演出,则是最后一场音乐会(7月21日),亦和其他音乐会一样,于晚上9点半天色只余夕阳西沉后的余光时才开演。

李维斯指挥MYSO在里斯本圣卡洛斯剧院广场演出的全景场面(梁伟强摄)
◎中葡澳音乐再加俄罗斯
澳门青年交响乐团是今年(2019)音乐节唯一来自欧洲以外的乐团,因要突显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及中葡建交四十周年,曲目与人选都具有中葡特色,为此,便产生了葡萄牙指挥家李维斯(Pedro Neves)与旅美华裔小提琴家周颖携手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此一独特的中葡组合。
开场曲选奏的是葡国作曲家桑托斯(Joly Braga Santos,1924–1988)的第三号交响序曲,那是采用葡国观众熟悉的埃武拉(Evora)地区的音调写成音乐,很快便将气氛提升起来。跟着演奏的《昆虫世界》,绘形绘声的现代风格音乐,与刚听完桑托斯的埃亚拉风土色彩的音乐形成鲜明对比,五个乐章十多分钟奏完,随即响起的热烈掌声,正好是对2019年8月刚要度过93岁寿辰,在澳门出生的香港作曲家林乐培 最佳的生日礼物。
接着「中葡合作」接近三十分钟的《梁祝》,周颖的提琴诉说着东方浪漫爱情故事吸引观众全神贯注,乐团各小乐手近乎完美的配合,从开始时竖琴长笛的引子独奏,到大提琴多番呼应的二重奏,都能做到动人的效果,一曲奏毕的掌声、喝采声,和起立鼓掌的场面,为音乐会带来首个高潮!

李维斯指挥MYSO与周颖在里斯本圣卡洛斯剧院广场排练《梁祝》(照片由作者提供)
压轴的《火鸟》组曲,大量「非传统」的演奏技法,奇特的切分节奏,不协和的乐声,专业乐团亦视为畏途,要奏好不易,是MYSO这次巡演的乐曲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一首。当晚在李维斯棒下,乐曲开始不久,已将观众带入音乐中的奇幻城堡世界,乐曲最后以胜利欢歌般的高潮结束,全场观众再报以Standing Ovation的最高敬意。
最后加奏一曲《茉莉花》,以优美抒情的民歌旋律,让全场观众,包括四边的「企位观众」,在全曲奏完后,仍抱着满足的情绪留在现场,迟迟不愿散去。这群青年乐手以多个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将古老的剧院广场添上了一片活力光彩,在葡萄牙夜空中的首场演出打响了头锣!
◎葡国古都艺术节七大类
MYSO在第十一届里斯本广场音乐节演出相隔三天后(7月24日),于科英布拉(Coimbra)举行的同样是第十一届艺术节(Festival Das Artes)登台,那更是一次对笔者而言完全崭新的一次听乐感受。 
科英布拉位于里斯本以北,葡萄牙中部,蒙德古河(Rio Mondego)畔的古城,是葡国1139年至1260年期间的首都,现是里斯本 及北部波尔图之后葡国的第三大都市,城区人口约十五万(都会区约四十余万),城内建于1290年的科英布拉大学不仅是葡国数一数二的名校,亦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其存在更让科英布拉的文化中心城市地位大大提升。城区仍存在有教堂、市政建筑等不少被评为世遗的古老历史楼房,是一个沿河岸及山坡兴建的古老山城。
每年夏天由城堡基金会(Fundacao ines de Castro)举办的艺术节(Festival Das Artes),今年(2019)7月17日至28日为期10天,包括七大类型节目,戏剧、造型艺术、电影、会议、音乐、教育,还有「美食」,可说包罗广泛,每天都会安排两至三个不同节目举行。音乐节目共有十项,开幕日除在科英布拉大学有雕塑展览,晚上在圣法兰西斯高修道院(Converto Sao Francisco)举行的开幕音乐会「爱情与天堂」(Amore e Paraiso),由Buno Borralhinho指挥地中海合奏团(Ensembe Mediterrain)演出马勒的第四交响曲,和西班牙作曲家阿尔班尼士(I. Albeniz, 1860–1909)的《爱情诗篇》(Poemesd’ Amonr)的世界首演。7月28日的闭幕音乐会则是一场由葡萄牙爱乐乐团三位歌剧歌唱家联手举行的歌剧咏叹调音乐会。这两场艺术节的重要音乐会门票一律16欧元。
◎剧场泪水池音乐玻璃球
艺术节大多数节目安排在室内举行,但闭幕音乐会则安排在科英布拉的著名景点胜地泪水庄园(Quinta Das Lagrimas)内的贾梅士山丘圆形剧场(Anfiteatro Colina de Camoes)举行,MYSO同样安排在这个剧场演出,同样是16欧元的门票,亦是MYSO此行三场露天户外音乐会唯一要收费的一场。

科英布拉泪水庄园圆形剧场景观(照片由作者提供)

科英布拉泪水庄园圆形剧场与「泪水池」(照片由作者提供)
艺术节安排在此场地的音乐会还有7月25日晚上举行的「拉丁回光」(Reflexos Latinos),那是今年特别为艺术节组成的四人苏灵爵士乐队,由歌手Salvador Sobral及钢琴家Victor Zamora 创办,取名为「Alma Nuestra」的四人组合,门票20欧元,那可是整个音乐节票价最高的一场演出呢。 
至于2019年7月26日同样在圆形剧场举行的「法多与钢琴」(Fado e Piano)音乐会,则收16欧元,这同样是由四人组合演出葡国「国艺」法多,和钢琴曲的音乐会。 举行开幕音乐会的法兰西斯高修道院,还有两场演出:7月21日由Ana B. Manzanilla指挥大西洋合奏团(Camerata Atantica)演出意大利作曲家裴高赖西(G. B. Pergolesi)的《圣母悼歌》等宗教音乐;7月27日则有一场大提琴与管风琴音乐会,7月22日于科英布拉大学还有一场钢琴独奏会。 
具有超过六百多年历史的泪水庄园内的设施,作为中心的自然是以奢华见称的五星级酒店,但用作举行音乐会的圆形剧场,位于庄园内周边遍布林木草坪的的贾梅士山丘,则应是更能让人印象难忘的一个露天音乐厅。舞台外观半球状形,铝钢材质骨架,上下分成四段,左右共七段,均装嵌上透明薄胶布,形成一个透明半球体,夜幕低垂之时,黄昏夕照下,离音乐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已陆续有观众入场,场内草地及入口处,都竖起好些仿古代的油棒子,闪耀着带点神秘的火光。

科英布拉泪水庄园圆形剧场的舞台(照片由作者提供)
搭建的舞台照明系统颇为完备,演出时主要是舞台后高悬起灯架上的8支照明射灯,舞台前端指挥台前的灯架则有9支射灯,舞台最前端的首排灯架则装置有15盏射灯,左右两端各有一组小照明灯,可谓设计周详。
舞台前面于「泪水池」两侧竖起长方形组合的喇叭扩音箱;其实在圆形罩内演奏发出的声音已有反射效果,为此声音的音响听来自然,力度亦足够。音乐会未开始,舞台后面两侧大树都加上射灯照明,演奏时前排乐师影子映照在池水中的水影,在演出时便和舞台相映成趣。风吹「泪水池」水面泛起涟漪,无风时水面平静如镜,天暗下来,灯亮了,剧场舞台与「泪水池」就更是绝配。

科英布拉泪水庄园圆形剧场舞台与观众席(照片由作者提供)
观众席的前部分设于草坪上,有六排白色塑胶椅,前五排分为左、中、右三列,总共有30多张,沿泪水池边作弧型排列,前部分可坐约200人左右;观众席的后部分设于草坪后面斜坡上的梯级形座位,亦可坐约200多人;当然,草坪周边空间不少,既可席草地而坐,亦可站着欣赏,人数也就可以更多了。
◎周颖泪水庄园奏起梁祝
MYSO当晚在李维斯的指挥下,特别选用了21岁英年早逝的葡国天才作曲家佛拉格索(A. Fragoso,1897—1918)所写的《夜曲》(Noctarno)开场,然后是林乐培的《昆虫世界》,何占豪、陈钢的《梁祝》,和压轴的《火鸟》组曲》(1919年版)。

MYSO在科英布拉泪水庄园圆形剧场的音乐会开始了(照片由作者提供)

科英布拉夕阳将下时的泪水庄园圆形剧场景观(照片由作者提供)
音乐会于夕阳仍未全落下的晚上9点开始,在带着魔幻般变化的光影下,「泪水池」的水光于微风下影照出舞台的灯光,亦仿如魔幻般晃动,及后风全静止下来时,夜幕亦已低垂,全场观众屏息着聆听,在犹如玻璃球般的舞台,与池面上的影像相连接就更如一个巨大的亮着璀璨光影的玻璃球体,一个能发出无比美妙的乐韵的玻璃球,在这个闪烁着魔幻般光影的音乐玻璃球中散发出来的音韵,亦变得无比魔幻。有时是大自然的鸟声(《昆虫世界》),有时是悠悠天地的夜空天籁(佛拉格索的《夜曲》),有时是洋溢着爱的甜蜜与苦涩的浪漫乐音(《梁祝》),而最后更是奇异世界中的魔幻之音(《火鸟》),那种似幻似真的奇妙感觉,只有亲临现场,直面泪水池的光影及乐韵才能体会得到。

李唯斯指挥MYSO在科英布拉泪水庄园圆形剧场演奏《火鸟》组曲的情景(照片由作者提供)

周颖与MYSO在科英布拉泪水庄园圆形剧场演奏《梁祝》的情景(照片由作者提供)
周颖和乐团演奏的《梁祝》音乐,更仿如呼应着六百多年前在此发生的,宁爱宫中奴婢的帝皇的葡国罗密欧与茱丽叶故事,显得更凄迷浪漫。当晚观众不仅为《梁祝》起立鼓掌,压轴演奏的《火鸟》组曲,同样全场起立鼓掌致意;历久不息下,李维斯返场加奏《茉莉花》,对葡国的观众来说,仍是带着遥远感觉,较异国情调,但对MYSO的小乐手而言,却是回到现实世界中来了,但同样已感受到这场用葡萄牙的南欧色彩,与俄罗斯的北国音调,还有现代的和传统的东方中国民族音韵组成的音乐会所散发出来的「东方的哀伤光影」了。(注:「A Luzdo Oriente」是这场音乐会的标题)
浏览 2,237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