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留下只言片语——顾圣婴

原作者: 陆羽

简介:她不是含冤而死的第一个钢琴家,也不是最后一个。 “文革”爆发了,她处于24小时的恐惧之中,日夜担心受到冲击批斗。她除了按时到上海交响乐团参加政治学习外,整天躲在愚园路的家中。1966年9月,邻居兼她的文学 ...
她不是含冤而死的第一个钢琴家,也不是最后一个。
“文革”爆发了,她处于24小时的恐惧之中,日夜担心受到冲击批斗。她除了按时到上海交响乐团参加政治学习外,整天躲在愚园路的家中。1966年9月,邻居兼她的文学启蒙老师傅雷与太太自杀身亡,傅雷一家与顾圣婴家相识多年,傅雷儿子傅聪与顾圣婴一样同为钢琴家;傅雷为顾圣婴补习过文学,还给她介绍过钢琴老师。顾圣婴心痛如绞,只能默默无语。
1967年1月31日,在湖南路上海交响乐团排练厅里,顾圣婴被“造反派”揪到舞台上,他们当着上海交响乐团全体工作人员的面,凶狠地打她耳光,揪她的头发,强迫她跪在毛泽东像前“请罪”。造反派狂热地批判她是“白专典型”、“里通外国的叛徒”、“历史反革命的子女”……最后,造反派喝令她第二天必须老老实实接受专场批判。
第二日凌晨,顾圣婴和妈妈秦慎仪、弟弟顾握奇用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顾圣婴享年30岁,这位被称为新中国钢琴圣手的女钢琴家,就这样香消玉殒。
她先后师从邱贞蔼、杨嘉仁(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李嘉禄(1940年代末就在美国各地巡演,回国前曾接到美国许多大学的聘书教授)。她还跟从马革顺学音乐理论,沈知白学音乐史,文学则受惠于傅雷。1956年,她开始师从苏联著名钢琴家塔图良及查克、塔•克拉夫琴柯。1953年,16岁的顾圣婴开始登上音乐舞台,她和上海交响乐团首次合作,演出取得了成功。第二年,17岁的顾圣婴即担任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钢琴独奏演员;1955年,18岁的顾圣婴首次在上海举行了钢琴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
1957年,顾圣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荣获钢琴金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在国际比赛中夺得的第一枚金质奖章,当时同样获奖的,还有后来成为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的毛祖利奥•波利尼。40多位评委认为这位中国小姑娘的演奏“是一个奇迹”,“那种快速的触键技巧令人赞赏……”1958年,这位了不起的中国小姑娘又在日内瓦引起轰动,她在第十四届国际音乐比赛中荣获女子钢琴最高奖。保加利亚的评论说“她的演奏着重诗意和发自内心的感受……肖邦的乐曲在她手下呈现了不可再得的美……她是天生的肖邦演奏家,真正的钢琴诗人,是高度技巧和深刻思想令人惊奇的结合。”获奖后,顾圣婴应波兰政府的邀请在波兰举行巡回演出,在波兰,顾圣婴得到了她一生中最为珍贵的一件礼物——肖邦的石膏手模。
顾圣婴带着这件珍贵的礼物回国了,我猜想她一定是将它放在一个很稳妥的、目光随意就能达到的地方……这只不会言语的“手”,以它的存在,在她的琴房氤氲着一种艺术的向上的气息,且时时地激励着她。顾圣婴是一个美丽的隐身于钢琴象牙之塔的女孩,从为人处事上说,她是一个永远没有长大的孩子,永远以一种澄明的目光注视着社会。
已经逝世的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在2000年曾经以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谈到她,我得到了这次谈话的录音带,并承担起将录音整理成文的工作。李德伦说:“我认识顾圣婴是在1956年,那时上海交响乐团来北京演出……感觉她很文气,也很瘦弱。当时北京很热,又下雨,顾圣婴显然生活上不习惯,她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不弹琴的时候,她看起来就像一个病人,面色苍白地坐在那里,可一弹琴,她就像换了一个人似地,那种力度和节奏让人惊讶不已……1957年,顾圣婴去莫斯科参赛,我当时在莫斯科留学,每天都从学校往中国代表团的驻地跑,我发现,顾圣婴原来是个拼命三郎,她练琴一般从早晨开始,一直练到下午,中午不吃饭……我对她说,小顾你这样不行呀,不吃饭怎么行,但她不听我的,依然没日没夜地练琴。我没有办法,只好拉她出去吃饭,或者买好饭给她吃。但饭常常是搁在那里凉了……”
顾圣婴没有留下太多录音,只有中国唱片公司发现的一套双唱片套装,主要还是以钢琴小品为主。有人曾回忆顾圣婴当年曾在北京音乐厅与中央乐团在一场音乐上演出两首俄罗斯作曲家的协奏曲,我曾想过如果这场音乐会有录音存世,会是怎么一番味道。
可惜,她只留下了只言片语。
浏览 1,886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