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rg Demus 德慕斯的消逝
原作者: 谢胤杰
简介:2019年4月16日,奥地利钢琴家约尔格·德慕斯去世,享年91岁。 德慕斯去世的消息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开始传播的时候,大家都不敢相信,直至德慕斯的个人助理在稍后向国内的经纪人正式确认了这一则悲痛的新闻。悲伤的 ...
2019年4月16日,奥地利钢琴家约尔格·德慕斯去世,享年91岁。
德慕斯去世的消息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开始传播的时候,大家都不敢相信,直至德慕斯的个人助理在稍后向国内的经纪人正式确认了这一则悲痛的新闻。悲伤的情绪通过文字和旧照片,从屏幕蔓延到每个人的心中。这位耄耋之年的钢琴大师,每隔一段时间从奥地利宁静的乡间别墅启程,不远万里前往遥远的东方,在一座又一座城市、一个又一个的舞台上,为人们带去音乐的感动。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从大家的文字中,浮现出让人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在长久的岁月里,我们已经习惯把他当成一位可爱亲切的老朋友。在这位舞台“活化石”的琴声里,我们窥见了太多没有办法在现实世界中获得的东西——那些珍贵的、无法重现的过往,这也是我们跟黄金时代伟大艺术家们在现实世界中为数不多的相交点。
约尔格·德慕斯1928年12月2日生于奥地利圣波尔坦。他的母亲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父亲奥托·德慕斯则是知名的音乐史学家。约尔格·德慕斯6岁开始学习钢琴,11岁时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14岁便在维也纳著名的“金色大厅”中的勃拉姆斯音乐厅里,完成了他的人生首演。14岁便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登台亮相,曾与保罗·巴杜拉-斯科达、弗雷德里希·古尔达并称“维也纳钢琴学派三杰”。
23岁时约尔格·德慕斯前往巴黎进行深造,师从法国钢琴家、阿尔弗雷德·科尔托(Alfred Cortot)的弟子伊夫·纳特(Yves Nat),而后他又追随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ff)、阿图罗·贝内代蒂·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威廉·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和埃德温·菲舍尔(Edwin Fischer)学习钢琴。他的这些老师都是在钢琴音乐史上闻名遐迩的人物,也是在此期间为德慕斯打下了深厚的演奏基础和艺术审美。
在德慕斯70多年辉煌钢琴演奏生涯中,拥有着十分惊人的曲目量。迄今为止,他的保留曲目达到350首,录制了200余张CD、DVD。他录制了完整的罗伯特·舒曼、克劳德·德彪西,J·S·巴赫《十二平均律》和《键盘练习曲》,以及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曼的钢琴协奏曲,还包括一些重要的室内乐作品,几乎是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必藏珍品。
2000年古尔达逝世后,只剩下巴杜拉·斯卡达和德慕斯活跃在舞台上。德慕斯的晚年,在中国演出成为了他音乐生涯的最主要部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会举办一些大师班,或与中国钢琴界的青年才俊们会面。在中国巡演过程中,他发现中国年轻人对古典音乐既开放又敏感,“这种敏感已经离西方社会远去了。”
德慕斯在中国演出的次数非常多,早在2013年,他就曾在厦门等二线城市演出。德慕斯在中国的声望,在2014年的巡演中被迅速确立,在那一年,86岁高龄的德慕斯在排出了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曲目:上半场演奏舒伯特的《降B大调钢琴即兴曲》和《降B大调第二十一号奏鸣曲》,下半场演奏的是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这样高强度的曲目对任何一名钢琴家而言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但他依然完成了这样的壮举。2015年,德慕斯更是为时年92岁钢琴家普莱斯勒救场,联袂另一位耄耋之年的指挥家内维尔·马里纳爵士,在上海演出莫扎特的协奏曲,两人手拖手重回舞台的照片,一直被国内乐迷津津乐道。2018年10-11月,德慕斯完成了最近一次中国巡演。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德慕斯以90岁高龄背谱演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他甚至说,在任何年龄的钢琴家中,他都是唯一能背谱演奏全本两册《平均律》的人。也许这一点有待考证,但能背谱演奏的钢琴家的确凤毛麟角,更不用说在这样的年纪。
钢琴家之外,德慕斯还是作曲家,写过不少钢琴独奏作品。与当代作曲家大多不太注重“可听性”不同,德慕斯的作品里充满浪漫主义晚期的怀旧情绪。
“曾经有人问巴托克,他的音乐为什么听起来如此丑陋 ,他说,因为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不堪 。人们就这样被说服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时代是肮脏的,你依然可以用音乐来对抗。”也许对一些人来说,不同的时代中,古典音乐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德慕斯则说,“没有不同的答案,音乐对我来说就是我的一生。”
浏览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