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积,大讲究:Sony CAS-1桌面微Hi-Fi音乐系统

原作者: 家祺

简介:现在电脑市场有起有落,个人PC销量持续降低,平板电脑则继续提升,无论如何,电脑依然是家庭必备的电子设备之一。PC是没有扬声设备的,而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喇叭效果也不佳,在家中使用的话,消费者往往会再配备 ...
鸣谢码尼电子提供器材试听!
现在电脑市场有起有落,个人PC销量持续降低,平板电脑则继续提升,无论如何,电脑依然是家庭必备的电子设备之一。PC是没有扬声设备的,而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喇叭效果也不佳,在家中使用的话,消费者往往会再配备一套扬声设备。
电脑音频产品层出不穷,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的兴起让很多厂商都把改善音质的手段转移到外置的解码器上而非内置声卡了。不知有多少人像笔者这样,桌面空间捉襟见肘的,电脑多媒体音箱的体积和设计其实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然而声音效果一定程度上受箱体体积影响,小巧的音箱,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声音,如何在设计和声音上取得最佳的平衡点,就是一众厂商需要去做的,这需要很深的技术造诣才可达成。对于索尼这样具有深厚技术经验的大厂来说,达到这个目标并非难事。

参数的讲究
在研究CAS-1实物之前,笔者先来做一点纸面功夫,看看CAS-1到底可以做什么。从其型号“CAS”可以看出,CAS-1定位于电脑音频系统,USB连接是必不可少了。官方并没有提CAS-1使用何种解码芯片,应该是自家技术,支持最高24bit/192kHz和DSD 2.8MHz的解码,覆盖主流的高清格式了。CAS-1支持蓝牙3.0而且可以用NFC快速配对,包含传统蓝牙编码和索尼自己的LDAC高清蓝牙编码,LDAC的码率为传统蓝牙的3倍,音源使用LDAC的音频设备可大大提升无线传输的音质。音箱放大使用S-Master HX数字放大技术,沿袭ES系列规格,而耳放部分拥有完全独立的电路板,可看出索尼对耳机部分同样重视。还有就是在索尼随身听上常见的DSEE HX数字声音增强技术,这是一种音质补偿技术,让有损压缩格式可达到无损格式水平,或者让一般的16bit/44.1kHz格式升频到24bit/192kHz等。还有低音量模式,针对不同音量内不同频率中,难以听到的部分进行补偿,让人耳接受到的部分更为均衡。可以看出CAS-1对于音频处理的技术非常周全,有各种优化和补偿方式,也让笔者有一种“不愧是索尼”的感觉。
设计的讲究
索尼并没有将解码放大模块集成在音箱中,而且设置了一个独立的主机,音箱使用传统的喇叭接线。主机上只有三个输入分别是连接电脑和OTG设备/iPhone的(B型)USB,连接U盘的USB以及蓝牙,接入方式较为单一。除了电源开关外,CAS-1主机上的按键只有四个,相当简洁,有前面板的输入选择,以及背后的耳机增益大小切换,蓝牙配对,以及自动待机开关(15分钟无操作则自动关机)。前面板在音量旋钮上方有半圈隐藏的LED灯,除了用闪烁来显示蓝牙状态外,LED灯点亮的位置也提示了当前音量的大小,实用也时尚。

音箱方面,单元使用14mm的球顶高音和62mm的碳纤维锥盆低音,底部是倒相孔。棕色木纹外观让整套设备不会单调。音箱预配了矮的脚钉(钉脚是橡胶),也附带了两对更长的脚钉,以更换前方的脚钉让音箱可以呈现一个向上的角度,按用户需求来调整。包装内还附带了两块颇为沉重的玻璃底座。

声音的讲究
尽管音箱体积很小,单元尺寸也不大,但实际声音效果让笔者不得不佩服索尼在音频方面的造诣,能量感和密度可谓超群。虽然CAS-1主要使用场合是桌面电脑的搭档,所以摆放通常是桌面音箱的距离,但笔者觉得更宽阔的摆放,即一般Hi-Fi书架箱的距离才更能体现CAS-1的音质。因为CAS-1的声场极为优质,可说是近来笔者听过入门书架箱中最为出色的。纵深和宽度都相当到位,立体感优秀,而且清晰度好,结像凝聚,完全可以作Hi-Fi音响般欣赏。古典交响乐的乐器定位清晰可辨,甚至并无现实参照的电子音乐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也是十分到位,这种感受放到Hi-Fi音响中也不容易达成,而CAS-1仅作为电脑音频系统则做到了。
而CAS-1又岂止声场密度出色,三频又是十分中正。从如此小的箱体却发出了非常厚实的中低频,通透细腻,而索尼近年的调音又倾向于温暖有力,低频量不俗,而中频也醇厚,流行摇滚尤其受落,其他类型音乐也发挥不错。虽然笔者手边并没有支持LDAC蓝牙输出的索尼设备,但索尼的优化技术确实不错,一般蓝牙连接出来的效果也不差,不会感受到明显的音质缺陷。而笔者同期试用的另一款支持蓝牙的音箱播出来的效果则不太理想,对比之下就更体现出CAS-1蓝牙部分的优秀。

总结
CAS-1的一切都很简单,设计简洁,功能也不繁复。正如“浓缩就是精华”,CAS-1确实凝聚了索尼的各种深厚科技,以极小的体积做到了几乎不可能的高音质。高清格式、蓝牙、低音量模式、有损补偿等技术可看到索尼对用户听音的状态考虑的十分周到,不论用户听什么歌,如何听歌,CAS-1都有相关的优化手段,确保用户听到的声音是最佳状态。常说索尼陷入技术怪圈,为了技术无所不用其极,反而提高了成本,吓跑了消费者。但真正用过之后,用户就能体会到这些讲究都是用得其所,索尼有如此多的品牌爱好者,大概也是源于此吧。

浏览 3,649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