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两台声雅新合并功放的印象
原作者: 怀冰
简介:我对声雅从来就有好感,1997年买过一台合并功放260,感觉货真价实,很便宜,很实在。声雅几轮更新换代之后,有了203和206两个长销型号,都是合并机。这两个型号也进行了两次改良,目前最新的全称叫A206GS、A203GS。 ...
我对声雅从来就有好感,1997年买过一台合并功放260,感觉货真价实,很便宜,很实在。声雅几轮更新换代之后,有了203和206两个长销型号,都是合并机。这两个型号也进行了两次改良,目前最新的全称叫A206GS、A203GS。近日对这两个型号的机器进行了试听,感觉它们的声音与上一代的产品有较大的不同,声音有了活泼感,十分欣喜,想要推荐给各位。
国货也能高品质
内地人喜欢到香港去购物,购买日常用品,甚至有深圳人到香港去买菜。香港的菜大多是大陆运过去的,但品质就是跟在深圳出售的不一样,会好吃一些。去年很多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马桶盖,后来传出那些马桶盖产自中国杭州;最近又传出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大米,网络上有人说那是产于中国东北的大米,但未经证实。
迹象表明,“中国造”是能够高品质的,在很多行业,手机、汽车、内衣、玩具、玉饰、服装、化妆品等,中国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
但是,我们把最好的东西卖到国外去了,次好的东西留在了国内,这就出现了国人跑到外面去买回“中国造”的东西的现象。
可是音响不一样,在国内就能买到最好的“中国造”,甚至厂家有时也能单独满足你提出的更高要求。
你说,“中国造”的音响算不了什么。我告诉你,“中国造”的音响已经很算什么了!有一些欧美大牌子已经在中国设厂生产,大量的世界名牌音响现在是交给中国的工厂代工的。你家里那套6位数价钱的器材,可能其中某一件就是中国造。并且,有一些中国品牌已经在日本、在欧美热销,声雅就是其中一个。
声雅A206GS与丽磁LM518IA的比较
汕头音响协会这段时间在试听一对来自立陶宛的书架音箱,英文名字叫audiosolutions,还没有命中文名字,价格不菲,品质极高。陆续借来了好几台功放轮番搭配,现存丽磁LM518IA和声雅A206GS。CD机是REVOX H2。
陆续来到协会的发烧友都对这套器材的声音很称赞,低频的深沉和庞大,仅是5.5英寸喇叭的书架音箱,在60m2的大房间居然有出乎意外的低频能量,它是我接触过的6.5英寸以内的低频表现最出色的书架音箱了。REVOX H2是一台强调线条和透明的CD机,低频很单薄的,却仍然能够发挥超强的低频能力,足见这对立陶宛小音箱的优秀。意外的是这对音箱似乎不需要大功率,单端845管的丽磁518,22W输出,就可以完全胜任对它的推动。
用丽磁518推,显然声音更好听,水灵灵地,声像饱满,有丰富的表情,有强的感染力。用声雅206GS推,声像没有丽磁那样丰满,清秀一点,感染力不如丽磁518,但低频更加庞大壮观。新烧会更加喜欢用声雅206GS推出来的声音,不需品啖就能直接受到感染,大低频总能首先捕获人心。老烧就要在心里权衡一下,大多会给丽磁518打更高的分数。
用“清秀一点”去形容一台声雅的机器,我也觉得新奇,也许,声雅从此开始改变。老的声雅206MK是不会清秀的,甚至要算迟钝,新的206GS却就是清秀了一点,并且保留了原先的大低频,难怪价格涨了好几千元。也许与其他快速机器相比较,声雅206GS仍然要暖厚一些,但与丽磁518比,确实是清秀了,但它的细节没有丽磁518那么丰富,于是丽磁518更能取得发烧友的欢心。
若选择的音箱是一些容易推动的,比如老天朗6系列的、金监听的之类的宽松平和的音箱,或一些老EV、老剧院之声之类的带专业性质的高灵敏度的音箱,或猛牌、贵族、芬兰之声、意力之类的明亮通透型的音箱,丽磁518会是很合适的搭配;若是丹拿、世霸、ATC、西湖、ALR之类的音箱,有大低频能量就能营造交响场面的,力气更大的声雅206就会显出优势来。要简单判断的话,那就是:丽磁518的味道更好,声雅206的力量更胜一筹;同时,丽磁518的力量也不可小视,声雅206也能有不错的味道。
两个国产机,都令人欣喜。
声雅A203GS推维也纳“大贝多芬”
奥地利有两个“维也纳”,一个是首都“维也纳”,一个是音箱“维也纳”。首都“维也纳”也是音乐的“世界之都”,所有的发烧友都要对维也纳崇拜一下的,不朽的音乐大师至少有一半要算是维也纳的。
有音响品牌的名字叫做“维也纳”,我仍然感到不能理解,不论音响器材的品质能做到什么高度,都永远不能与“神圣的维也纳”相提并论的。可维也纳人就是同意它这么取名!
音响“维也纳”起源于1989年,早期也有生产功放,到1994年就只生产音箱了。喇叭都是本厂工程师研发,外加工,高音喇叭委托绅士宝制造,中低音喇叭委托易通制造,而箱体是在意大利制造的。如此看来,“维也纳”不算有工厂,可能就是组装车间和包装车间罢了。但维也纳音箱的品质是高的,1998年我第一次听到维也纳音箱,那是一对小型落地音箱,叫“莫扎特”,用乐林第一代合并功放推,声音令人着迷。后来我就买了一对“莫扎特”,十分喜爱。
比“莫扎特”大一点的是“贝多芬”,比“贝多芬”再大一点的是“大贝多芬”,哈哈,维也纳人这么奇怪。这一次听新的声雅A203GS,推的就是“大贝多芬”,在海岛“南澳”一个发烧友家中。
南澳岛上的发烧友大多是出海的人,都十分爽直朴素,他们的发烧大致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个是要求声音有较强大能量;另一个是只选择外国牌子的音响。但这个叫“阿树”的南澳发烧友有所不同,他是一个公职人员,不出海的,并且他不避忌国产音响,于是,声雅顺利来到了他家。
这套搭配是这样的:意大利“歌匠”CD3+中国声雅A203GS合并功放+维也纳“大贝多芬”音箱。房间比较特别,大概3米宽6米长,音箱朝门,门从不关,因此实际长度要算是无限的。房间里面有一套沙发茶几,还有好多张低矮藤椅,这里经常啸聚大批烧友,将房间挤得满满的。
“歌匠”CD3声音快速明亮,透明并线条感很强。“大贝多芬”的中高频有天鹅绒般的光泽和温暖,低频有很好的厚度却并不浓密,声音宽松平和,是含蓄的高贵的华丽。三分频、五喇叭的音箱,总归是需要较大功率,才能使华丽显得从容自如。声雅203的输出是甲类100W,这是十分强大的功率了,至少用来推大贝多芬是足够的。阿树曾经用声雅203mk推大贝多芬,感觉声音的活泼度不够,现在用203GS推,对活泼度已经满意了。选择使用声雅,阿树并非为了节省,但在声音满意的前提下,能这么节省是意外的收获。
我对这个搭配的声音效果也感到很满意。照我对声音能量感的要求,它大概只能算80分,虽然它听上去音压能够很大、大场面音乐也很庞大,但它是松软的、轻盈的;这是泡在温水游泳池的感觉,并不是在大海搏击风浪的壮举。有些发烧友对声音的追求会越来越趋向于宽松轻盈的,另一些发烧友却会越来越追求声音能量的沉着、坚实和壮阔。我个人算是后者,但我也能十分享受在宽松轻盈中,并且,要做到宽松轻盈也是需要一定的强能量。有一些音响完全舍弃能量,只追求声音色彩的鲜艳娇媚,也能成功,但它只能算大餐之前的一碟小菜,不能喂饱人的胃口,长期只拥有这样的音响,慢慢地你会觉得你是被音响吊着胃口。
我对维也纳音箱熟悉的几个型号是海顿、巴赫、莫扎特、大小贝多芬,都是属于温水池风格的,也试听过马勒,那就有了一点大海的感觉。通向“大海”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大价钱买大品牌的顶级型号,另一种是使用专业的录音监听的器材。还有一种极端的做法,舍弃声音的品质,只追求大音压,就像嗓音洪亮而不懂音律的人的歌唱,这是我不看好的做法。目前大多数立足于市场的音响器材,都会在声音品质方面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我的经验是,所有的音响器材都在研究声音品质和风格,越高型号的器材就拥有越大的能量。若我这么说:“声音品质是用来立足市场的,声音能量是用来赚钱的”。你能同意吗?
大贝多芬的声音柔顺亲切,那是因为它的细节丰富并十分纤细,它的风格是优雅的、华美的,像一曲华尔兹,适度的华丽,稳健的轻盈,熨贴的温暖。这样的风格出现在维也纳音箱所有的型号身上,箱体越小的声音越显得轻盈,箱体越大的声音越显得稳健。这样的风格是不论何种追求的发烧友都会首先判断它有高级音箱的底蕴。
拥有高级声音底蕴的音箱,是功放的镜子,能照出功放的面目来。这台声雅A203GS能让大贝多芬优雅华美,有适度的华丽、稳健的轻盈、熨贴的温暖,已经是一副姣好的容貌了。也许大贝多芬还能够有更高的才能,但声雅A203GS已经算对得起大贝多芬了,也就是:合格。
后来我又用203GS去推丹拿音箱和老EV监听音箱,发现203GS用来对付那些需要有低频大力气的音箱,更加合适。若是你的音响系统感到低频过于干净单薄,或者控制力不足,试试声雅203GS吧。
对比声雅A206GS和A203GS之后,感到应该多花几千元更加合算,203比206好听很多,比几千元的价差多。203的好处不只是力气更大,声音的丰润程度也远在206之上,能够胜任我们对高级功放的基本要求。
听说在海岛南澳上的发烧友已经有其他人对声雅动心,有人用贵丰大菠萝去跟A203GS相比较。我没有去打听对比的结果,但这应该是那群发烧友的眼光的改变,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国产音响器材了。国货当自强,强起来了,迟早就会得到认可。
浏览 2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