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之路(六十九)

2024-9-2 14:51| 发布者: ywen| 查看: 268| 评论: 0 |原作者: 文 / 西电标

简介:音乐之所以好听,就是乐器有丰富的偶次谐波,人的耳朵,听到偶次谐波就会很愉悦,听到奇次谐波就会很烦躁不安,所以,越高级的乐器,产生的偶次谐波越多,奇次谐波越少。
音响之路(六十九)_视听前线

音响之路(六十九)_视听前线
晶体管是美国西电公司发明的,这个零件线性放大水平远远比不上电子管,而且最早的晶体管不但体积大,造价也非常贵,但有个特点,不需要象电子管那样加热灯丝发射电子,比电子管节省了最耗电的一个环节。因为电子管放大,输出1W的功率,灯丝就耗掉了9W的电。而晶体管输出1W的功率,只需要消耗2到3W的电,效能远远高于电子管。苏联落后的原因之一是种错科技树,一直在搞电子管微型化,美国搞晶体管微型化,结果美国先成功了,晶体管微型化后产生芯片行业引致电脑科技飞跃 ,其实大家都知道,第一台电脑是用电子管造的,但电子管也有强抗干扰的优势,特别是未来太空航行时,微缩电子管会有大用途,而且苏联已经开发出微型冷发射电子管,但苏联解体了,我觉得中国应该把这技术买回来,未来非常有用,因为现在太空远行飞船内要同时三台电脑互相监督运行,因为晶体管芯片很易受宇宙射线干扰而出错,当一台电脑出错时,与两台电脑数据不一样,就以两台数据的为准,但这也无法百分百准确,但电子管就没有宇宙射线干扰的问题。磁带技术也是,看似是落后技术,但在宇宙中也没受射线干扰的问题,而固态储存芯片就易受干扰,数码信息都是010101合成,射线干扰了一个编码由0变1,你飞火星就变不知道飞那里了。所以电子管对未来太空飞行还是很有作为的,而且现在最新的第6代战机是太空机,就是在大气层边缘飞行,在太空中时速2到3万公里,对5代机都是碾压式的攻击力,能两小时内全球打击任何目标,太空战机一但入列军队,航母是没有任何生存空间的,你航母躲到那都能打你,虽然055导弹驱逐舰能打伤航母,但自己也会受到航母身边的宙斯盾导弹舰攻击,是互相毁灭的,太空机能几十公里外太空打航母,而且航母完全没还手之力,美国航天飞机就是太空机技术,这方面本来美国领先苏联很多,但后来苏联先崩了,美国没有了对手也没借口叫国会大量拨款去研发完善航天飞机,结果哥伦比亚号与挑战者号相继出事坠毁,国会也找到借口卡掉这个超级烧钱的项目,导致美国停止了对太空飞机的研发,被现在的中国开始追了上来。

音响之路(六十九)_视听前线

由于电子管有良好的模拟线性放大能力,所以在音响这种以模拟放大为主的电器中,电子管一直在顶级音响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有机会,大家必须去听听价格接近的晶体管功放与电子管放同一音乐的不同表现,特别是在重放人声的时候,电子管功放具有更丰富的喉音,感情更丰富,但九十年代后生产的电子管功放,运用了大量晶体管技术来降噪和控制偏流,声音混入大量晶体管的声音风格。而且九十年代后的新制胆机的跟机胆不是俄罗斯电子管就是中国电子管,在电子管市场中,最低级的电子管就是这两种了,与五十年代欧美大品牌的电子管比,中俄电子管的质量一般,听感硬,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宜,用这种电子管的胆机,声音更象晶体管机,我的经验是,如果这类现代胆机用上五十年代的名牌古董电子管,声音都会有一个飞跃,但问题是大部分人即使玩了胆机,还是相信现在新造的电子管比五十年代的更好,很多烧友并不愿意去尝试在自己现代高科技胆机上插上七十年前的旧电子管,但新机插老胆是立杆见影的效果改善,而老胆最好是五十年代的,六十年代的会差一点,到了七十年代就不大行了,因为七十年代晶体管制造业开始成熟,成本开始急剧下降,开始在各个电子行业中争夺电子管的市场份额,迫使电子管大厂想尽办法降低制造成本来应对,这样搞法,质量想好也难了。八十年代就是电子管制造的未日时代了,西欧大品牌电子管厂纷纷倒闭,或者转型生产晶体管,勉强还活着的,都把订单交给捷克,俄罗斯之类的生产成本低廉的厂家贴牌生产了。在我看来,俄罗斯电子管几乎没有什么胆味,由于俄罗斯晶体管制造能力差,所以到了九十年代,俄罗斯还有大量军工雷达设备等还需要用到电子管,所以俄罗斯电子管设计与生产时会尽量采用降低二次谐波的材料,以免多次谐波的产生,干扰了雷达与定位的准确性。所以你会发觉俄罗斯电子管听起来很象晶体管,玩俄罗斯电子管聊胜于无。玩胆机如果要入门,那最超值就是七八十年代的日本胆机,质量谈不上很好,多少要修修补补,但起码听感上胆味力压现代胆机,日本制造的电子管,水平还是在俄罗斯电子管之上。如果你聆听七八十年代的胆机,能听出胆机与石机的明显区别,那证明你的耳朵能听出音乐中的泛音,这对耳朵的考验是非常重要的。

音响之路(六十九)_视听前线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讨论的,我们必须听到不同线材对音色的改变,那你才能进入玩音响的水平,如果你听不出不同线材对音色的改变,那就只能被音响玩,能用不同的线材来调出自己喜欢的音色,那只是玩音响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听出音乐中的泛音。音乐之所以好听,就是乐器有丰富的偶次谐波,人的耳朵,听到偶次谐波就会很愉悦,听到奇次谐波就会很烦躁不安,所以,越高级的乐器,产生的偶次谐波越多,奇次谐波越少。由于在中国大陆,高级西洋音乐的现场演奏会比较少,不是每一位发烧友都能经常真实感受到乐器丰富的偶次谐波,这就造成了国内音响发烧友调音失去了基准方向,但如果你经常去听一下真实乐器的现场演奏,那你就会发现,七八十年代前的高级胆机,能重现这种令人愉悦的泛音,如果同时能用上五六十年代生产的电子管,那偶次谐波泛音会更加丰富,听人声、大提琴之类厚润的音乐特别明显,对比高级的晶体管机,你就会发现同样的音乐,晶体管功放放出来就比老胆机干与单薄。正是因为老胆机能重现乐器中丰富的泛音,所以在晶体管几乎已称霸了全部电子行业,但在音响领域,到今天还有电子管的一席之地。

音响之路(六十九)_视听前线

实际上还有人觉得晶体管功放比电子管功放好,那主要是因为现代音箱的灵敏度太低,现代音箱由于用的磁体磁力不足,造成灵敏度太低,只有90dB左右的灵敏度,这样低的灵敏度,起码要用60W左右的功率放大器才能推得动。五十年代,立体声音响开始进入民用市场,18寸低音制造成本太高,只能用于顶级音箱系统,15寸与12寸开始成为音箱低音中的主流,但一般家庭空间没法摆放巨型低音号角障板。为了保证低音的量感,于是发明了背负号角,把低音单元背后的低音经过长长的折叠号角,相位经过一定长度后反相180度,正好与喇叭正面发声的相位同步一起向前发声,设计上低音能量加强了一倍,比较有代表性的音箱是天朗、JBL的C系列、杰士号角王。不过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声音是有速度的,低音经过几米长的折叠号角到达前面,虽然相位反了180度变回正相,但与喇叭正面发出的低音波形已经有了时间差,两个相同的低音波没法重合,产生了混乱,低音的量感有了,但质感差了。而且有个副作用,低音工作时,纸盘向后时要压缩推动折叠号角中的空气,向前运动时又被折叠号角中的空气拖着,降低了低音喇叭的灵敏度,影响了低音的迅态,这样一来,不但声音变慢了,那些几瓦的小单端就开始没活路了,一对功率管的甲类10W推挽都有点吃力。到了五十年代末,做折叠背负号角都太高成本了,直接就只做个箱体挖两个倒相孔,用两条倒相管把箱内震得乱成一团的驻波引出来,这样低音量感更大,生产音箱的成本大大降低,但低音的层次感就更乱,箱内乱震的驻波严重干扰低音的清晰度。由于低音工作时要压缩箱体内的空气,低音喇叭灵敏度进一步下降,一般6L6A类推挽机只有12W,也开始力不从心,必须设计成AB类放大,把6L6的非线性区功率也用上,功率能达到25W,如果直接设计成B类,功率能达到40W,虽然功率不断增大,但增加放大的环节就更多了,推动级越多,迅态越差。还要利用功率管的非线区放大功率,失真度也变得更大,为降低失真度,又只能加大负反馈,这又进一步让迅态更差。结果就是六十年代后的胆机为了提升功率,声音变得又肥又慢。除了泛音比石机丰富一点,迅态比一般晶体管还差,成为了被石机派诟病的主要原因。显然,强扭的瓜不甜,只能止渴。不过本文这期主要论述的是音乐中泛音的重要性,以及胆机系统更容易重现泛音这个内容,至于如果保证胆机泛音的同时又提升音乐的迅态,留待以后再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