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肖斯塔科维奇(一) 交响曲4号、伊斯迈洛娃组曲

2022-3-12 10:00| 发布者: ywen| 查看: 485| 评论: 0 |原作者: 文 / 翊青

简介:- 序 - 一般音乐家的灵感来自命运的艰苦与情感冲击,而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几乎来自切身的历史经历与政治动乱。从童年开始,先是目睹百姓在暴动中被杀害,接着是革命、二战、和长期的政治斗争与迫害,无终止的残酷命 ...
听肖斯塔科维奇(一) 交响曲4号、伊斯迈洛娃组曲_视听前线

- 序 -
一般音乐家的灵感来自命运的艰苦与情感冲击,而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几乎来自切身的历史经历与政治动乱。从童年开始,先是目睹百姓在暴动中被杀害,接着是革命、二战、和长期的政治斗争与迫害,无终止的残酷命运,导致他的音乐中有强烈的生命哲理与悲情式的力量,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苦难还能不断坚持道义的勇气,挺到生命道路的最终点。但我发现这并不是让大家对老肖最感兴趣的地方,大多数人听老肖不会太关心音乐的历史背景,因为老肖的音乐有很直接的情绪表达和很敏锐的刺激感,很快可以得到满足,不会想再花时间探索音乐背后的故事。加上老肖一共写了十五首交响曲,除了第2、13、14号大众接受程度不高,其它都广受喜爱,加上2首钢协,1首大协(一号)和大量的室内乐,相比另一个备受喜爱的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只有6首交响曲,其中只有3首(四、五、六号),1首小协,1首钢协(一号)和几首芭蕾舞曲比较受人喜爱,要把老肖的作品全部听完,就需要比听老柴多出好几倍的时间,听腻的几率比较小,新鲜感较不容易淡化。

再比较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老柴带劲的时候力度会一层接一层地酝酿,直到饱满爆发,势不可挡,柔和的时候缠绵得难舍难离。老肖则没有柔情浪漫,可是有俏皮与讽刺,阳刚的时候先给人再三的压抑,再尽情痛快地释放。这和中国人忍耐的风格很类似,中国人在历史中对外来势力长期的隐忍,持久忍受家庭关系的压抑,病痛可以多年不就医一直强忍下去,大家常常提到忍耐刻苦,向上奋斗,而极少提到幸福和美好。听老肖的音乐可以照射大家内心坚忍与苦楚的深处,到最后可以有爆破性的释放和解脱,这是大家喜爱老肖的最大原因。

老肖一生在政治胁迫与斗争中迂回,甚至受到生命危险也不会改变对音乐的真诚,坚持为事实与人民通过音乐申诉,纵使患上抑郁症有自杀念头也不妥协。老肖曾经对家人嘱咐好后事,准备好衣服和盥洗用具放在床头边,每晚等待警察上门逮捕,也不愿对自己的创作不忠,死都要通过音乐公布事实,他的一生就是‘带种’!试想当今的中国在丰衣足食后,有谁还能像老肖一样敢说真话,敢付出代价,更何况老肖生存在贫困和食物短缺的艰苦时代,在政治压迫的环境下。他证明了艺术不是美,不是激情,而是‘真’,因而感人!

肖斯塔科维奇 交响曲4号
肖斯塔科维奇不同其他作曲家的是一般作曲家的灵感来自生活中的情感挣扎、际遇、贫苦冲击,而他的灵感却大多来自亲身经历的时代变换、杀戮、斗争、威胁、白色恐怖。音乐史学家评论他是斯大林斗争下的牺牲品;在理想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相互矛盾中周旋;他的音乐里传达当下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 即是说老肖的创作来自历史战乱与政治大环境的艰难,不同一般作曲家的灵感来于一般生活上孤独、贫苦、爱意与激情的遭遇。

他的第4号交响曲在首演当时是多么的卓越,多么的不寻常,当局对这首曲子的宣传是多么地虚假。很少人知道他当时所面临的是什么,直到今天,知情者与研究过老肖的人都不愿意花时间去谈!

第4号交响曲完成于1936年,却到1961年才由孔德拉申指挥莫斯科爱乐首演,原因是他的歌剧 “麦克白夫人” 受到斯大林的强烈批评,导致当时的文化部与苏联作曲协会对他开始批斗,这段时间老肖自己生活在恐惧之中,他甚至觉得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他提到这段时间里他压力大到想过自杀,直到第一个女儿的出生,才使他放弃轻生的念头。因此在第四号交响曲排练了十次之后他决定撤销演出,不要再让当局有把柄将自己加深批斗。直到第五号交响曲问世,才扭转了他的处境,同时改变了他的作曲风格;表面上来说,从第五号交响曲开始,听众能够更听得懂他的音乐。老肖自己说过,如果没有经历这次灾难,他接下来的交响曲依然是第四号的风格,残酷、锋利、猛烈。也可以说“麦克白夫人” 与 “第四号交响曲”是他作曲风格第一阶段的至高点,从第五号之后就没再出现过。而最令人敬佩的是老肖不管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写出伟大的音乐!

4号交响曲的编制非常庞大,木管与铜管比一般乐团多一倍,圆号有八支,低音大号二支,加上一大堆打击乐,是老肖最类似马勒式的庞大编制,最类似马勒式的表达,从诙谐到合唱到悲剧性的咆哮,全部包罗万象地凝聚在一首交响曲里面,可是它的曲式结构却简单到让你无法想象,整首交响曲只有3个乐章,每个乐章的结构都是AB-AB-A,每一段都在5分钟左右。第一乐章,基本上A段 是进行曲,B 段是华尔兹,每次的反复都有它狂暴的高潮点,就是这么简单!或许有人会不同意某些B 段是华尔兹,那是因为老肖他高超的作曲技巧刻意地将它变化,可是它每小节三拍子的摇摆形式是暗藏不变的,是如此巧妙的。第二乐章是诙谐曲,9分钟左右,依然是AB-AB-A,要留意的是这个乐章结尾,打击乐奏出时钟式的节奏,提心吊胆的等待,后来又被引用到他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的结局,第十五号交响曲的终结;时间流入无穷的宇宙空间,在空洞中彻底地放空消失,却又是那么令人回味的!第三乐章还是AB-AB-A,比第一乐章庞大,有些地方听起来非常复杂,其实一点都不复杂,那是因为A段都是开头送葬进行曲引进的变奏或连贯变奏,B段是 托卡塔 Toccata(快速奔跑的自由节奏,以突显炫技,演奏得野蛮又放纵的缘故而已)。换而言之,整个乐章不是变奏就是托卡塔,仅此而已,接着整个乐章慢慢下沉,沉浸入黑暗与冰冷的西伯利亚,终止在漫长的宁静之中。只要理解这些东西,第三乐章一下就会变得非常简单,非常有逻辑性。整首交响曲各个方面的平衡可说是完美,因为它的结构朴实与简单。尽管它有狂野的音量、蛮横的粗暴,触及极限的边缘,但他高超的主题旋律转换、配器的理性平衡,曲式结构工整,老肖整个大画面的作曲技巧是完美优雅、超越天才的!

听肖斯塔科维奇(一) 交响曲4号、伊斯迈洛娃组曲_视听前线
佩特连科 / 利物浦爱乐
Petrenko/Royal Liverpool
精致、细腻,细节与魄力恰到好处。
罗杰斯特文斯基 / 俄罗斯文化部交响乐团
Rozhdestvensky/USSR Ministry Culture Symphony Orchestra
浓厚的俄罗斯风味,激情的时候几乎是腾云驾雾。
听肖斯塔科维奇(一) 交响曲4号、伊斯迈洛娃组曲_视听前线
听肖斯塔科维奇(一) 交响曲4号、伊斯迈洛娃组曲_视听前线
罗斯特罗波维奇 / 国家交响乐团
Rostropovich /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老罗对曾经被苏联政府所唾弃的曲子有特别的使命感,像是上演普罗可菲夫的歌剧等等。他对进行曲的音乐处理得特别好,有红军的冰冷和前进的动感,节奏感强的音乐指挥得特别好,好到会让人汗毛竖起。
奥曼迪 / 费城
Ormandy/Philadelphia Orchestra
奥曼迪的老肖没有得到该有的高度评价,虽然他不是俄罗斯风格的演绎,可是却属于高艺术水平的诠释。没有俄国民族的粗犷音色,但节奏流动感强,乐队演奏得灿烂,非常地有声有色。
听肖斯塔科维奇(一) 交响曲4号、伊斯迈洛娃组曲_视听前线
听肖斯塔科维奇(一) 交响曲4号、伊斯迈洛娃组曲_视听前线
威格斯沃斯 / 荷兰广播爱乐
Wigglesworth / Netherlands Radio Philharmonic
速度比一般的录音稍慢,却不会散架,曲子的结构能够清楚地呈现出来,另有一番滋味!
普列文 / 芝加哥交响乐团
Previn/Chicago Symphony
普列文所有录音中的巅峰之作,录音效果也是最好的。精彩的铜管,世界级水平。老肖迷决不能错过,发烧友更不能错过!黑胶的立体感会比CD 好。
听肖斯塔科维奇(一) 交响曲4号、伊斯迈洛娃组曲_视听前线

肖斯塔科维奇 - 小型作品 伊斯迈洛娃 组曲Op.114a
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最有名的作品是他的交响曲,其它的作品大家很少知道,也没听过,在欧美也是如此,像是电影配乐的组曲,还有歌剧 “麦克白夫人” 里的前奏曲与间奏曲。

“麦克白夫人”歌剧的前奏曲与间奏曲一共有5首,合并为一套小型又充实的交响组曲,全长五个乐章,只有17分钟。如同之前在第4号交响曲中所提到到,“麦克白夫人”属于老肖创作阶段初期的作品,而这首组曲可以说是老肖创作第一阶段的缩影,没有第二阶段(5号交响曲开始)的嘲讽、刻薄、咬牙切齿、吃了一块美味又带酸的蛋糕的风趣。

整首组曲都是快节奏的乐章,精简的旋律如同充沛的能量聚集在一整缸的浓酒里,喝了就能感觉到自由和喜庆,尤其是第四乐章,精力饱满不断地提升到把整个乐团都架空起来。但…好像不太对!老肖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正处于高压政治威胁的时期,他是一个极度神经质的人,当下怎么能写出这种欢乐狂喜的音乐呢?莫非这代表了老肖对极度压力时期的不安与贯穿,因而体现出他的非凡。

听肖斯塔科维奇(一) 交响曲4号、伊斯迈洛娃组曲_视听前线
由洛夫斯基 / 科隆广播
Jurowski / Kolner-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