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音响的故事(五)听易有伍老师讲述“雨果66”音响系统背后的故事

2022-1-14 16:27| 发布者: ywen| 查看: 968| 评论: 0 |原作者: 文 / 本刊记者

简介:从涉足录音制作到线材生产和音响器材的研制,雨果走了一条让人想不到的路,各种原因值得品味。“雨果音响的故事”已经连载了4期,本期是结束篇,为此本刊编辑与前4期的作者郭先生一起对雨果创始人易有伍先生进行采访 ...
雨果音响的故事(五)听易有伍老师讲述“雨果66”音响系统背后的故事_视听前线

从涉足录音制作到线材生产和音响器材的研制,雨果走了一条让人想不到的路,各种原因值得品味。“雨果音响的故事”已经连载了4期,本期是结束篇,为此本刊编辑与前4期的作者郭先生一起对雨果创始人易有伍先生进行采访,给大家讲述雨果音响的来龙去脉。

视:易先生,您曾经是乐团的乐手和指挥,后来又成立了唱片公司。请问您哪个时候开始涉及录音的?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后来成立唱片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易:我还干过五年的音乐行政管理,管理香港青年乐团等,目前香港的乐界领导班子都是那时候的青年乐团成员!开始录音大约是1980年,当时我指挥香港爱乐民乐团,彩排演出时我经常带着SONY 开盘机和两个话筒去,边指挥边录音。慢慢便收录了一堆实况开盘带,后来由一家新加坡唱片公司出版过三盘卡带。再后来也曾为香港青年交响乐团(叶咏诗指挥)录过一盘卡带,是英国巡演前录的,曲目有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沃恩·威廉斯的英国民歌组曲、比才的第一交响曲等。就这么累计了不少录音经验。成立雨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虽然我已经为其他唱片公司制作出版过十来张唱片,可是后来他们却不愿意出版我制作的古琴。我曾给其他大唱片公司写信寄出小样,包括环球、EMI、Naxos等,只有Naxos总裁海曼给我回音:说录得不错,但觉得没有市场。于是1986我就自掏腰包搞了雨果出版了《广陵琴韵》三盘卡带,并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民乐CD。1986-1989年我还没辞职,只是兼职搞搞。当时我也给香港新晚报和华侨日报的音乐版写音乐会评论,用的笔名是释普长,我便用此笔名作为雨果制作人、录音师署名。1989年后经过考虑全力投入发展雨果了,才辞去公务员的优差。另一个我搞雨果的动机是,我认为一个好的录音唱片影响力远比搞一场音乐会大和深远,虽然我也喜欢指挥和演奏。指挥和演奏的功底对我搞雨果确实非常有优势,另一个基础来自当音乐行政部门参与的工作(在港大念了两年艺术行政管理,那是政府委派的在职兼修课程)。

雨果音响的故事(五)听易有伍老师讲述“雨果66”音响系统背后的故事_视听前线▲ 雨果创始人易有伍先生

视:您成立唱片公司之后取得很大的成功,中国的音响发烧友都很喜欢雨果的CD唱片,可以说是发烧友心目中首屈一指的中国发烧录音品牌。说到发烧录音,雨果有怎样的录音和制作标准呢?
易:雨果的录音高度和标准,一方面来自我从1970年至今几十年不停地买唱片、仔细聆听分析每一个版本,理解世界唱片水平的演录高度。另一方面来自我的音乐功底,我是二胡和指挥专业,中学就取得了八级小提琴特优,后来取得大提琴LTCL演奏文凭、艺术行政管理文凭,还有摄影文凭。我指挥了大约三百场音乐会,二胡演奏、三重奏(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也有丰富的演出经验。我想我是个杂家(制作人兼录音师、后期制作,兼摄影师、题字画画、推广宣传等)把我定位成录音师其实我不乐意!

视:雨果的录音制作标准我们也知道了,那就是通透,中正,富于现场的鲜活感又没有过多的粉饰。其实只要录音和制作出色的录音,都可以称之为发烧录音。但目前有些唱片,标榜以发烧理念制作,刻意在调音上做文章,甚至添加了不少味精,这样的录音制作您是怎么看的?
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蜜蜂嗡嗡苍蝇也嗡嗡。。。有些所谓发烧唱片,那些烧友都不是听音乐 ( 说实在有些音乐编曲演奏令人呕吐),只为了听那几下Midi 超低音,自己对号入座吧!开心就是了!

视:后来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开始研究线材并且推出线材产品的?
易:九十年代末雨果开始做母带制作、代加工LPCD、UPM等等,至今做过超过一千张了,香港流行歌手的名碟几乎都做过,当然也有古典爵士等但比例比较少。在做后期的过程这二十多年来,我搜罗了世界上很多名机(监听音箱系统、Mixer、电源、线材、时钟系统等等),花了上千万,听它们的特点,把这些吸收得来的体验用于后期制作上。而其中一个比较容易改变声音,获得自己想追求的声音,就是线材! 这些感觉上的调校不是单一的EQ、处理器、软件能满足的,比如制作Beyond和张学友专辑的后期,我需要很有能量、气势(不论是大小音量监听和播放);制作古琴需要的轻盈剔透灵动等,单一的线材系统是不可能满足的。在这超过一千个专辑的实践中,我对各环节的线材掌控已经累计了不少经验,推出产品便顺理成章。但音响圈里,有些人不是用耳朵听来去做取舍的,另一面商家喜欢包装和炒作等,这些我又讨厌! 所以推广起来不是很积极。

视:您在录音制作上是很成功的,雨果唱片,在音响发烧友与乐迷中都有很好的口碑。在雨果推出线材之后,也获得了不少发烧友和业内权威人士的好评。请问,线材制作中您是亲自参与其中,还是以监制的身份参与其中的?
易:所有雨果线材都是我亲手研发出来的!当然我有助手配合我制作和实验。

视:业内都说线材制作有很多窍门,很多厂牌都是秘而不宣的,雨果在制作线材时是否也有这些窍门在里面?
易:窍门?绝对不是!我是纯粹用耳朵和经验收货的,要是真有窍门,那就是这二十多年超过一千张后期制作的经验累积。我当然知道阻抗、感抗、容抗、材质等等对声音的影响,但这些和模拟、数码失真的情况一样,不是单一仪器可以测量出来的,数据优秀的器材也有很多很难听的! 也许职业反应吧,我能很快知道哪些材质的线用在哪个环节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绝不会瞎子摸象,更不需要糖衣包装和吹嘘!

雨果音响的故事(五)听易有伍老师讲述“雨果66”音响系统背后的故事_视听前线▲ 雨果66系列包括1台带前级功能的CD机、1对后级和1对音箱,还有专为66系列而设计的线材和电源处理器

视:2020年在音响展上,我们突然发现雨果推出了整套音响器材66系列,觉得很惊讶。在音响的研制上,您酝酿了多久呢?大概哪个时候有这个想法?
易:这原因说起来也有点另类!我在顺德杏坛粤晖的新房子和工作室装修(快三年了),发现木材对声音的影响。音响界大部分都知道扩散、吸音,但不太有人关心声音的“传输”,这方面我们的先辈们在古琴、提琴等的制作智慧是非常高深的。我发现喇叭对于传声材质的应用智慧远远不如古琴、提琴!于是我便开始在音箱做各种实验,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这三年的实验加上疫情的被困使得我被迫更加专注和投入,音箱有成果了,也就想有理想的“配套”,就这样把CD前级、后级、声学板、线材、电源处理器等都做起来。

视:同样,您现在推出音响产品的初衷是什么?
易:演录优秀的唱片会使人一辈子受益,好的音响也应该如此,有使人修心养性的功能。我们的产品非常注重音乐感、灵动性、线性 (大中小音量都能感动人、能传输得惊天动地又能表现轻盈淡雅)!

视:为何不是逐步推出单个音响产品呢?那样可以试水之后再考虑其它产品。
易:我不需要试水,我也不需要名利,就像雨果唱片的路线一样,我听几十年前的雨果录音不会脸红,雨果音响也是一样的情怀、情意结!

视:回到雨果66系列上来,这个系列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易:66岁时搞出来的!

视:雨果66系列发布以后,听说业内有些权威人士体验过了,据说反映很不错。
易:我们拿去过很多场合考验,也给很多有耳朵的资深朋友鉴别,考验过程也相当残酷!

视:可以介绍一下雨果66系列的开发团队吗?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易:我的入室录音弟子郭锦和音响弟子小吉(彭伟业)组成的团队,当然配合我们开发产品的制造商的专业意见也很重要!

视:易先生,雨果在录音制作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线材的制作上也获得认可,这次推出音响产品,您有怎样的期盼呢?日后还会不会扩大产品线呢?比如黑胶唱盘、数字播放器等等产品。
易:我并没有野心做大量的产品,就像雨果古琴。我只会做我擅长的,比如后期制作我们很有优势。互联网这么发展下去,在线播放是大势所趋,但音源才是关键。天花乱坠的各种高格式,你再无损声音制作得不行还是不行。到现在还有很多相信数码复制多少遍都不受影响的,他说数码信号不就是个0和1,USB移动盘每复制一次就会差很多了,更别说那么多导过来又转发过去、盗来盗去(雨果就没有合法授权网上下载)的现象了!

视: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也祝愿雨果在新领域获得成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