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

2021-7-17 10:00| 发布者: ywen| 查看: 553| 评论: 0 |原作者: 周凡夫

简介:广州交响乐团献礼建党百年委约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创作的交响幻想曲《中国1921》,九个乐章组成,长约四十分钟的大作品,不仅充满了戏剧性的起伏和无数感人的萦思画面,乐曲的面世过程,同样充满戏剧性。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编者按:周凡夫先生是本刊特约主笔,大概从2006年开始周先生不计稿酬微薄赐稿本刊十五年有余。7月5日,周先生发来本文,7月7日晚上忽闻周先生仙逝的消息,编辑部上下颇感突然和惋惜,更没想到本文是周先生生前最后一次赐稿。周先生虽驾鹤西去,但留下众多的音乐美文会常伴我们听音赏乐,他撰写的书籍也不在少数,本刊编辑部和编辑也有一些收藏,看着周先生您的书籍和文章,您对音乐、文字的热爱,将永远激励我们努力再努力办好《视听前线》。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周凡夫先生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周先生撰写的书籍,本刊编辑部和编辑也有一些收藏

广州交响乐团献礼建党百年委约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创作的交响幻想曲《中国1921》,九个乐章组成,长约四十分钟的大作品,不仅充满了戏剧性的起伏和无数感人的萦思画面,乐曲的面世过程,同样充满戏剧性。

李海鹰的名字,于1999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迎接澳门回归创作的主题歌曲《七子之歌》,深深打动了海内外无数华人的心,响遍海内外,在澳门各种庆祝回归的大小活动更广泛被传唱。这首「回归歌曲」的歌词没有被「澳门回归」的历史性标签束缚,那可是取材自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所写诗歌《七子之歌——澳门》,更重要的是作曲家李海鹰所写的音乐旋律,亦无历史包袱,唱来朗朗上口,雅俗共赏,情感真挚丰富而富感染力,整首歌曲甩掉了历史性、思想性和地方性的羁绊。

他这部同样具有鲜明历史性标签的大型作品——交响幻想曲《中国1921》(为管弦乐队而作),于去年接受委约,原定于6月12日晚上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作世界首演,但难以预料的是广州疫情突然变得严峻,表演场馆关停,世界首演之约,只得取消,改为预先录制安排于6月30日百年党庆前夕,于五个网络平台同时播放。此一改变,也就得以让这部具有独特时代感意义的献礼作品,打破时空跨越国界,得以触动更多人的心灵(据知网络回放为时约一个月)。

跨界取得可观成果
李海鹰1954年生于广州,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毕业。家乡就在与澳门一衣带水之遥、过去曾同属香山县的南朗乡,澳门的歌谣也是他童年记忆中的童谣。从小显露出音乐才华,16 岁就进入广州粤剧团当小提琴手兼创作员,5年后加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1982 年到1997年3月担任广东音乐曲艺团创作员。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著名作曲家李海鹰

李海鹰1997年4月出任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创作过大量影响深远的影视音乐作品。曾荣获国内外音乐创作奖百余项。他的代表作除广为流传的大量流行歌曲,如《弯弯的月亮》 《走四方》 《我不想说》 《爱如空气》,还有为交响乐团创作的序曲《南国嘉年华》 ,交响序曲《亮剑》 ,小提琴与乐队《抒情小品六首》 ,竹笛与乐队《神笔马良》 ,大提琴与乐队《马头琴的故事》和为葫芦丝创作的民乐《竹楼情歌》等。

今日回看李海鹰的音乐创作发展之路,是中国大陆开放改革以来,能在流行、民族与古典的跨界上取得可观成果的少数作曲家之一。近10年来连续多年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推出多套不同曲目的《鹰交响——李海鹰流行经典交响乐》音乐会,包括全新创作的管弦乐曲及将其流行音乐「交响化」的作品,2016年为孙中山150周年诞辰纪念创作了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 ,并亲自指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进行盛大首演。2019年于珠海大剧院举行的第22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上,他更亲自指挥他自己的大型合唱及管弦乐作品《清唱剧-六祖颂》 ,作全球首演。去年再获广州交响乐团乐团委约创作加上80人四部混声合唱团的大型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珠江》 ,于庆祝深圳特区成立、改革开放40周年的音乐会上由余隆指挥「广交」世界首演。这些具有时代性、历史性的大作品,同样都能如《七子之歌》那样,不受历史性标签束缚,发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首演现场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李海鹰《中国1921》首演海报

重现百年历史场景
李海鹰这次再度获得「广交」委约创作,以九个具有标题的乐章构成的大型交响诗《中国1921》,作曲家参巧了大量史料,选取了百年前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一共有八个先后诞生在北京、上海、武昌、日本东京、长沙、济南、广州和法国巴黎,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关的历史场景。从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开篇第一乐章,接着以每一个地方发生的故事作为一个乐章,表现共产主义的精神在欧亚大陆各处绽放,采用了结合不同空间场景的独特音乐语汇,不同的地方音乐元素,务求以丰富的音乐变化和音乐的画面感重现百年前的历史画面。

「广交」常任指挥景焕带领大编制的广州交响乐团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演出交响幻想曲《中国1921》 ,第二、三乐章,以及第六、七乐章连续演奏。第一乐章《石破天惊》由打击乐与铜管乐奏出以《国际歌》变形的强音作为引子,迎来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历史场景,继而整个乐队以石破天惊的音乐气势奏出强烈复合节奏的第一段,木管铜管奏出具有革命精神的主题。中段由钢片琴、竖琴、弦乐泛音组成带来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的茉莉花音调,与欧洲风格主题相互对置、叠置,产生奇异、美妙,恰似对未来的朦胧憧憬。但现实却是要丢掉幻想,节奏转得强烈,战斗又开始了。主题以卡农再现的手法,显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掀起的巨浪,冲向旧世界。

激昂的首乐章后,接上简短的第二乐章《北平飞絮》,以钟琴、竖琴、颤音琴奏起有如秋风飞絮般卷起的万千思绪,大提琴独奏唱出京剧老生般荡气回肠的深沉思考,时而高亢,时而低吟的主题,雄浑而悲怆,重现出1920年10月,由李大钊等人发起在北平成立的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由此紧接着进入下一乐章《武昌秋水》,以加上弱音器的弦乐用五音音型,形成一层一层的波浪,忽然被强烈的铜管乐打断,凝固的空气突然被撕裂开后,又忽然复归平静,水面纹丝不动,仿佛一切不曾发生带着神秘感,那可是1920年秋,由董必武等在武昌秘密召开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会议。

音乐风格与气氛至为独特的却是第四乐章《东瀛密巷》 ,场景是1920年秋,由施存统等人在日本东京建立的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采用「摇摆华尔兹」音乐,那并非常规的圆舞曲节奏,而是从世界音乐取得的灵感,融合了爵士风格的乐曲,乐团首席张毅的小提琴独奏出带着孤独的旋律,结合着滑音小号、长号,让人仿佛走进潮湿、神秘的东京巷里的黑暗深处,但仍可感受到闪烁着微弱的一丝希望之光。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李海鹰《中国1921》首演现场

湖南花鼓广东音乐
从东京转回中国的第五乐章《风起长沙》,音乐气氛变得活跃明快,与前一乐章形成鲜明对照。乐章开始弦乐即拨奏出源自湖南花鼓戏风格的主题,活泼而热辣,带出了一股来自天地间的清新躁动能量,那正是1920年秋冬之际,由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带着改天换地决心的预兆。

第六乐章《济南初雪》的历史场景接到1920年12月,由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温暖的弦乐缓缓奏出带有山东风格的淳朴主题,继而单簧管的4拍子与竖琴的3拍子开始变化奏出孤独的音乐;然后接上朦胧的长笛带着期待越走越远,情绪渐渐积聚推向高潮。一段焦虑的弦乐抖弓后,弦乐四重奏温暖再现淳朴主题,回到最初的安静,结束此一抒情乐章,随着紧接进入下一乐章,充满生气节奏感的。第七乐章《南国春潮》,采用广东音乐风格作为基调。灵动的复合节奏,传统的广东音乐元素隐约可闻,并很快积聚成强烈的旋风。中段以更强烈的吹打乐描写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节奏清新、生猛。最后有力的结束,预示了1921年1月,由陈独秀等重新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工作的有力展开。

在最后压轴乐章前的第八乐章《巴黎晨光》 ,历史场景转到1921年初,由周恩来等在法国巴黎建立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整个乐章的基调颇为抒情,乐章开始的音乐仿如是晨光的倒影流动在塞纳河畔,梧桐树梢间跳动着影影绰绰的色彩,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飘满了美好浪漫的灵感。

终章《开天辟地》迎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开,继而转战南湖红船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历史时刻。奏鸣曲式的完整曲式结构,带着理想和激情,但仍抒展的第一主题,和富有动感的快速第二主题紧接呈现后,展开部重现第一乐章的《石破天惊》主题,与第一乐章形成前后呼应。再现部,第一第二主题结合在一起。最后,在《国际歌》声中达到全曲最高潮!从此开展百年艰苦卓越奋斗!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紧贴时代脉搏甩掉历史性标签羁绊 ——李海鹰的《七子之歌》到《中国1921》_视听前线
李海鹰《中国1921》首演现场6 7 8. jpg

充满青春昂扬之气
李海鹰这部带有鲜明历史性标签的《中国1921》所写的音乐旋律,和他为澳门回归创作的主题歌曲《七子之歌》一样,都能甩掉历史性的思想羁绊,而且还能重现出百年前富有青春气息的历史风貌。

回望这段百年前历史,在各地发起共产主义小组的人中,除年纪较大的陈独秀、何叔衡是「七零后」,大多是一百年前「八零后」(董必武、李大钊等)、「九零后」(毛泽东、周恩来、施存统等),和「零零后」(邓恩铭等)。这些年轻人在中国共产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都是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中国1921》的音乐面貌充满青春与理想的昂扬之气,就更增添毋忘百年初心之意了。大时代的回顾,虽然已过百年,在音乐中重现的历史场景,仍仿如昨日,看来这只存在音乐中才会有可能的事。

李海鹰自言是珠江之子,四十多年在广东的生活,岭南音乐情怀与广东开放文化,不仅让他能感受到澳门的风土韵味,还能让他用音乐连结《七子之歌--澳门》的诗词,与文化先辈闻一多进行了夸越时空的心灵对白,亦应是他能以灵活的创作思维,和独特的音乐语汇在流行、民族与古典的跨界中,创作出能够紧贴时代脉搏作品的背后文化。他这些丰富创作经历,可以说正是他这部交响幻想曲《中国1921》新作品能重现出百年前富有青春气息历史场景的「本钱」。

扫描以下任意二维码
可以观看
李海鹰《中国1921》首演实况视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