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音乐七十年~ 作曲家及其作品(三)| 一部“长征”千古名:丁善德

2020-3-21 10:37| 发布者: ywen| 查看: 1582| 评论: 0 |原作者: 文 / 陆羽

简介:余隆与外祖父丁善德探讨《长征》的演奏 谈到丁善德一家,不得不说他们在中国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丁善德本人是中国著名作曲家,他的女儿丁芷诺和丁柬诺分别是中国小提琴界和中国钢琴界的泰斗人物,外孙则是著名指挥 ...

余隆与外祖父丁善德探讨《长征》的演奏

谈到丁善德一家,不得不说他们在中国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丁善德本人是中国著名作曲家,他的女儿丁芷诺和丁柬诺分别是中国小提琴界和中国钢琴界的泰斗人物,外孙则是著名指挥家余隆。

丁善德与1911年出生于江苏昆山。17岁时考入上海国立音乐总院(后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师从朱荇青(朱英)、黄自、李恩科、鮑里斯•查哈洛夫(Борис Захаров)等。1934年为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及《摇篮曲》录制唱片,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录制唱片的钢琴家。1935年5月在上海、北平、天津举行音乐会,这是中国钢琴家首次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1935年6月丁善德从钢琴系毕业后,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任教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母校任教,并与陈又新、劳景贤等创办上海音乐馆。1941年底珍珠港事变后,日伪接管学校。丁善德辞职,将上海音乐馆改办为上海私立音乐专科学校,并任校长。1942年起师从德籍犹太作曲家弗兰克尔学习作曲,1945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钢琴组曲《春之旅》。1946年任南京国立音乐学院教授。1947年10月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师从娜迪亚•布朗热、奥涅格、渥朋、奥班、加隆等。

作为作曲家,功底深厚,修养全面,创作涉及到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室内乐、器乐独奏、艺术歌曲以及电影音乐等各个方面,仅编号作品就达35种。其中如《长征交响曲》《黄浦江大合唱》;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钢琴曲《新疆舞曲》第1、2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艺术歌曲《歌颂毛主席》《延安夜月》《爱人送我向日葵》《丰收山歌》等;民歌编配钢琴伴奏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玛依拉》《想亲娘》《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都是深得群众好评,并且饮誉海内外的力作。

作为音乐社会活动家,他是历届“上海之春”以及许多全国性的音乐比赛的领导成员,他出访过民主德国(1954)、罗马尼亚、波兰(1979)、日本、朝鲜(1985);参加过波兰第一届肖邦国际学术会议(1960)、亚洲作曲家代表会议(1981•香港)、海峡两岸作曲家座谈会(1988•纽约);担任过舒曼钢琴、歌唱国际比赛(1956•民主德国)、第六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1960•波兰)、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太后国际钢琴比赛(1964)、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1984)评委。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相互了解。60年来,丁善德为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克尽己责,卓有建树,是中国老一辈音乐家中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之一。


丁善德著名的《长征交响曲》创作于六十年代初,以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题材,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英勇顽强、机智豪迈的作风,以及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为了创作此曲,作者曾多次深入当年红军经过的地区,选择和概括了长征途中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以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共有五个乐章。第一乐章“踏上征途”,奏鸣曲式。“九一八”事变后,祖国到处充满着人民的悲愤和抗日的呼声。远处传来嘹亮的军号,为挽救民族的危急,工农红军雄赳赳地踏上征途。具有山歌风的副部,斗争激烈的展开部和以音响丰满的再现部,表现了老区人民依依不舍地欢送红军的情景。第二乐章“红军是各族人民的亲人”,是回旋曲式、复二部曲式、变奏曲式三者结合的混合曲式。红军长征途经苗、瑶、彝、藏、回等兄弟民族地区,受到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欢迎。音乐色彩丰富,并有浓郁鲜明的地区特色。第三乐章“飞夺沪定桥”,谐謔曲。红军飞速行军抢渡大渡河后,又踏上征途胜利地前进。第四乐章“翻雪山,过草地”,无再现部的三部曲式。高山盖满皑皑白雪,无边的草地荒无人烟,红军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继续前进。在描绘风雪时,成功地借鉴了印象派的手法,使音乐十分生动、形象。第五乐章“胜利会师”,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到达陕北,胜利会师,人民纵情欢呼,尽情歌唱长征的伟大胜利。


1964年版《长征交响曲》总谱

《长征交响曲》无论在艺术内涵和表现力上都堪称当时中国音乐的最杰出代表,完全可与《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作品媲美,甚至更胜一筹。曲式风格上很接近于欧洲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当时徐悲鸿留学法国没有带回毕加索的绘画风格,丁善德留学法国也没有带回梅西安的音乐风格,他们都学习了相对传统的法国艺术风格,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尤其知识阶层的文化观念最能接受欧洲50-100年前的艺术潮流。自冼星海、江文也等人的中国早期交响乐以来,1960年前后是中国交响乐的成熟期,以李序的第一交响曲《英雄篇》、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王西麟的第一交响曲为代表,这些作品都熟练掌握了西方交响语言,并与民族音乐素材和历史文化相结合,在大型交响曲中通过深刻的交响张力深入记述和反思了民族历史,使中国音乐的人文内涵和表现效果发生了质的提升。


1964年版《长征交响曲》总谱内页

作为理论家,他结合教学实践和创作实践,发表了有关音乐教育、创作心得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不下百余篇;并有《单对位法》、《复对位法》、《赋格写作技术纲要》以及《作曲技法探索》等学术专著问世。

而作为教育家,60年来,丁善德先后培养了朱工一、周广仁、陆洪思、罗忠镕、陈铭志、施咏康、胡登跳、施全波、陈钢、王西麟、王酩、刘念劬等一大批知名的音乐家,桃李满天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