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音响“Oh访谈”》系列 第18集:“0.5mm的传统与创新”——成哥

2017-2-16 14:50| 发布者: moyo仔| 查看: 1284| 评论: 0 |原作者: Ohno

简介:三个月前和“成哥”李成和先生吃饭,聊起被汽车音响发烧友们盛赞的“0.5mm”门板工艺处理,我说能否约个访谈详细介绍下,爽朗的他回答“好啊!你我都有时间就绝对无问题!”哪知一句客套话竟然真的让这个访谈拖了这 ...
三个月前和“成哥”李成和先生吃饭,聊起被汽车音响发烧友们盛赞的“0.5mm”门板工艺处理,我说能否约个访谈详细介绍下,爽朗的他回答“好啊!你我都有时间就绝对无问题!”哪知一句客套话竟然真的让这个访谈拖了这么久,真是好事多磨!(以下L为李成和,O为笔者)

O:成哥新年好!终于等到我们都有时间做这个访谈了,真没想到约个访谈都要跨年。
L:哎,我们乡下人,未过农历年都不叫过年,哈哈!不过按照你们《视听前线》杂志的规矩,这个谈话发表出来,都是鸡年咯!

O:咦?成哥也有留意《视听前线》杂志?莫非也是发烧友一名?
L:发烧友算不上,家里也攒了一套器材听听歌吧。其实我的产品都好几次出现在杂志上了,因此我不仅有留意,也要多谢你和《视听前线》杂志社啦!

抚摸着自己的杰作,成哥就是一位标准的“传统手艺人”


O:那是因为,每个受益的烧友,不管是接受我的访问也好,自己在论坛写作业也好,都是众口一词的称赞,比如有位广西的烧友,就在改完之后的作业中写道:0.5mm的工艺不是吹出来的,仔细看每个细节都无可挑剔,整个门板比原装的漂亮多了,不仅漂亮而且有档次,摸着有弹性还有点滑溜溜的感觉……后来他还跟我私下说,以前每次改音响,太太都没有好脸色,唯独这一次回到广西家中,居然受表扬了,第一次得到家人的认同。
L:我是做汽车内饰皮具改装出身的,一直和各种型号的汽车、各种材料的皮料、胶水、工艺打交道,不知不觉就20多年了。其实汽车内饰改装和家居装修,道理和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我们所处的地方更舒适。传统手工艺所讲究的舒适是多维度的,包括视觉,就是线条感、配色、边角处理看起来很舒服;触觉,就是摸起来有手感;嗅觉,没有难闻的刺鼻的味道。


边角处理得好,皮面之间严丝合缝又不会形成挤压

车线技术决定了最终成品所呈现的效果

O:现在涉足汽车音响方面的业务之后,又多了一个维度,就是听觉。
L:哈哈!没错,因此,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工艺的运用都要求严谨,我做学徒时也是吃了不少苦头,交了很多学费的。

O:成哥能否举例子详细说明一下?
L:比如皮料,大体分为头层皮、二层皮、超细纤维合成革三种。头层皮又分部位,不同生产厂家对皮料处理方式也有不同;二层皮就是厚的皮料剖出来,再在皮上敷一层膜而成;超细纤维合成革简称超纤,是人工合成的环保皮革。好的超纤和好的头层皮,都属于车上用的好材料,超纤纹理和色彩的一致性好、非常耐磨、容易清洁、各种指标都很优秀;头层皮如果是杂牌厂家生产的,反而不如超纤耐用,但手感就无可替代,我们称之为“肉感”,超纤再优秀,摸上去的感觉都是冷冰冰的,有隔阂的。至于二层皮,我这里基本上就不用了。
胶水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料,首先是安全环保,这是万万不能逾越的红线;其实不同的皮料所调配的胶水,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部位需求又有不同。

O:关于这个,我想我一直没有做A柱倒模工艺的原因,就是看到太多的A柱,无论包绒还是包皮,刚做完的时候还好,3个月或者半年之后,就出现各种问题:起泡、脱落、开裂。这是不是用的胶水不好导致的?
L:A柱和仪表台,温差是非常大的,热胀冷缩现象相较其他部位会更明显,因此更容易出现你所说的起泡等问题。原因有很多种:一是所选择皮料的延展性、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不够好。这方面好的超纤性能就非常优异,耐温可以从80度到零下40度。二是选择的胶水的耐温性能差一些,或者品质差一些,就容易拉不住了。现在市场上有些胶水粘合效果很好,价格也低廉,但是对人的毒性大,我为了车主和工厂的员工健康,是从来不会用的;我在胶水的选择上的标准,就是和汽车制造厂一样,因为对车厂的检测是最严格的。三是底子的打磨工艺不够精细,胶水其实并没有在表面形成足够面积的粘合。

O:你车上的走线是采用黄色的双线,这个工艺是加固的作用吗?
L:不是的。就是这种线条感,我觉得好看。通常的,如果是浅色的皮,我会采用棕色的双线,深色的皮就用黄色线,好像我的车,搭配起来明快一些,不会那么压抑。反而是两条线中间的那条暗线,是最需要讲究的。用什么针、什么线,针的密度或者说针孔的间隔,甚至车皮时针的速度,都对耐用度有直接的影响!孔间距太小容易小孔变大孔,间距太大拉力又不够了。


无可挑剔的A柱倒模、包皮工艺

这样的走线和边角处理,是一次性做好的

O:这种“内秀”,普通车主很难感受,而真正让车主惊呼的“0.5mm”工艺,是门板中低音喇叭位置的处理。
L:那是5年多前吧,我买了车也想装汽车音响,就经常去朋友的汽车音响店里取经,看到发烧友更换喇叭,要把整个门板拆下来,换好了再装回去。不仅拆装麻烦,来回折腾几次还会损坏门板的密封性。我就在想,能不能做成像家用音箱那样,倒个模在门板上,直接换喇叭呢?后来知道倒模这种做法也是有的,但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换喇叭的难题,因为这种倒模方式,装好喇叭之后没办法固定保护罩,除非使用胶水或者螺丝拧上,不方便又不好看。后来就和得天音响研究中心的小吉一起研究,在初哥喇叭座的基础上进行门板处理,利用皮料的弹性“箍”住一只和喇叭同一中轴线的喇叭罩,这样就达到了不用螺丝固定又能非常方便换装喇叭,并且看起来边缘结合非常紧致细密的目的。需要换喇叭的时候,用塑料撬子就能把喇叭罩取下来,直接换喇叭,换好之后把喇叭罩用手压回去就可以了。


又漂亮又方便的门板,让每一位汽车音响发烧友都竖起大拇指

全方位无死角的美

O:做到这么精密,模具就非常重要,做的过程当中也要反复修改才能达到要求吧?
L:我们的模具测量精度就是0.5mm,这在内饰皮具设计、生产中是非常“高配”的,所以做出来的效果才有保证。但有一点,模具做好了就不能修改,不然整张皮都要重新对位,生产上也会造成浪费。所以我要求也很高,必须一次性成功,厂里模具的师傅压力很大,通常量一只门的数据就要2个小时以上。

O:单单取数据就要半天!那全部做好两只门板需要多长时间呢?
L:因为精度要求高,比做座椅的改皮难度大很多,所以最快也要4天。珠三角周边的发烧友都是开车来,放下车,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回去,4天之后再过来把车开走。更远一些的也想来,但很难凑4天的时间在外面。


Hi-Fi车顶的造型,可以看到中部和后部的厚度、
填充物料和打孔数量都不一样

天窗遮阳板的处理再一次体现专业

O:所以,这也是目前这个门板处理方式不能迅速铺开的原因吧。
L:还有价格。实话说,相比起五座皮椅,这个门板处理的材料成本并不算高,但手工艺强调的是人对材料的加成,当烧友们看到过程和结果,就能又一次明白“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元钱三分货”的道理。

O:咦?这句话也是音响玩家的口头禅啊!不过,经过你这个角度的理解,我想烧友们都能明白,同样都是电子元器件组成的功放,为什么有些卖几千元,有些卖几万元甚至几十万了。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仅凭情怀,很难去持续搞研究、搞创新的。而研究和创新的最终受益者,还是消费者呀。
L:说到创新,我倒是感谢汽车音响,拓宽了我的一个业务领域,就是HiFi车顶。通常的车顶,内饰都是绒或者布的,脏了坏了就直接更换。有一次一位发烧友过来做门板工艺,和他聊起音响,他说现在前面两个位子的听感还可以,后排就差很多,因为高音喇叭的能量感不够,车顶的绒又是吸音的,所以高频传不到后排。要是车顶是反射声音的就好了。我就开玩笑说你整张皮上去呀,又高级又有反射。他就说好,等我研究出来之后他第一个上。现在O版看到的就是研究成果了:整个车顶的敷皮从前到后分为三个部分,前排没有打孔,中间部分打孔,后排打孔多一些,孔也大一些,三个部分的填充物料也不一样,这样就做到“前反射后吸收”,极大地改善了后排乘客的听感。

O:这种黑科技都想得到,大概研究了多久?
L:倒不是太久,从有想法到试验到试生产和调试声音,也就不到一年吧。因为我的车是带天窗的,要克服的困难更多,比如皮料如果太厚,天窗遮阳板就会不流畅甚至关不严。声音的调试就交给小吉了,他的车没有天窗,做试验要相对容易一些。

采访当天车间没有门板处理的工作,这是根据皮椅的模具来裁皮


O:这种新发明,成哥为什么不去申请专利呢?
L:不用啦!就像每个听音室的建声工程都不一样,每辆车的车顶也是略有不同的,不能一概而就。况且,如果我的创新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去投身这个行业,或者为汽车音响行业带去正能量,申不申请专利又是否重要呢?

O:成哥的研究和境界真值得敬仰!在成哥身上,我既看到传统手艺人的执着与严谨,也能感受到“创新意识”让他跨行业渗透走向坚实的成功。再次感谢成哥为我们带来这篇干货满满的访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