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法兰西:印象派的小提琴奏鸣曲

2016-12-16 11:32| 发布者: moyo仔| 查看: 3286| 评论: 0 |原作者: 视听前线

简介:要说到印象主义音乐,不得不说这是西方音乐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说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是因为没有印象派音乐,就不会有现代音乐。这个说法相信大家都听过无数次,甚至我自己也听得有点儿不耐烦了。但大家 ...
要说到印象主义音乐,不得不说这是西方音乐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说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是因为没有印象派音乐,就不会有现代音乐。这个说法相信大家都听过无数次,甚至我自己也听得有点儿不耐烦了。但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么?

在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问大家一些跟部分答案相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印象派音乐出现之前的西方古典音乐,什么是最为重要的?

第二个问题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当时的“当代音乐”——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现代音乐有哪些?第三个问题是,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我的答案是:在印象派音乐之前的西方古典音乐中,节奏、和声、旋律是最为重要的,调性则是文艺复兴之后印象派之前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当代音乐”,当然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勋伯格、贝尔格韦伯尔尼的无调性主义;以及爵士音乐。在这群人当中,斯特拉文斯基改变了元素,《春之祭》可以算是舞曲的极致了,和声、旋律都极具颠覆性;无调性主义则把调性打到了不知道哪里去了;至于爵士音乐,它的和声、节奏相对于古典音乐来说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甚至把已经在古典乐界消失多年的“即兴”以另一种方式复活了。

德彪西


而这些一切一切的开端,都来自于印象派音乐。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把音乐意象往古典主义上推,斯特拉文斯基比他走得更远,他的东西更原始,更粗野;同样是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中,已经充斥着五声音阶和无调性的段落,勋伯格则慢慢摸索出了十二音体系,现代严肃音乐的体系开始被创造出来;而爵士音乐,既然什么都不再重要了,那么我们就来一些更加自由的东西吧。

印象派音乐这个东西,跟德彪西这个人是脱不了关系的,虽然这个说法有争议——很多人说他其实是象征主义作曲家。不过无论怎么说都好,《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那种虚无缥缈的氛围、《牧神午后》中的朦胧光影,都与马拉美、莫奈和修拉作品中的色彩非常合拍。

刚才已经讲到德彪西,那既然这个专题要讲小提琴奏鸣曲作品,就顺下去吧。德彪西这个人,不怎么写大作品——实际上印象派的同志们都不怎么写大作品,跟刻板严谨的德国人不同,他们把写一部大作品的时间去写很多部小型作品,以及用来泡妞和在泡妞的路上。这其实并不是要黑法国人,法国人风流成性全世界有目共睹,当你跟我一样从头到尾看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之后就知道,尽管普鲁斯特在意识流的写作技法上有目共睹,但是在故事情节上,他不是在跟富家小姐谈情说爱出外游玩,就是在跟富家小姐谈情说爱出外游玩的路上。至于德彪西和拉威尔嘛,唔,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太细了。

在德彪西的晚年,一直饱受罹患癌症之苦,只知自己可能将不久于世的德彪西,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后的写作计划,那就是为六种不同的乐器写作奏鸣曲,这件事其实在1915年就已经摆在他的工作日程上了,除了大提琴、长笛-中提琴-竖琴的前两首外,小提琴是第三首, 也是最后一首。德彪西的《小提琴奏鸣曲》素来以平衡了甜美、忧伤、幽默与那深深的乡愁而备受赞叹。事实上,这首在作曲家晚年写就的最后奏鸣曲,虽然是他高超作曲技巧的集中体现,却也映衬出一种在病痛折磨之下的悲哀。这首小提琴奏鸣曲首演于1917年,由德彪西本人伴奏——这也是他最后的公开演出,翌年3月25日,克劳迪奥·德彪西病逝于巴黎,终年56岁。

这张唱片的封面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德彪西小提琴奏鸣曲的意境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开端处弦无疑有一种令人心酸的美,而钢琴温驯的衬托更加将气氛带入到了悲哀的乡愁情绪之中。引入注意的是,整个第一乐章无论在节奏,还是和声调性上都有模棱两可的意味,不时地切换,然后力量却缓缓地在混沌中积蓄着,几处小提琴双音的写法尤其凄美。到了第二乐章“幻想性的轻快间奏曲”情绪就鲜明许多了,明快、幻想性的主题一而再、再而三地插入了进来,钢琴声部丰厚的小音符顿奏托起了小提琴奔放的旋律线。 末乐章“生机勃勃的终曲”的谱写工作是1916年10月事先完成的,德彪西继而才回过头来谱写前两个乐章。一开始是钢琴上附点节奏音符的跑动,小提琴再次以一种略加修饰过的语气轻柔地重现了第一乐章的主题。而乐章最耀眼的部分是独奏小提琴大段的从低音到高音区达到三个多八度的大幅度展开,不过丝毫没有给人炫耀的感觉,多少是因为钢琴在一旁以闪闪烁烁的鼓点式敲击勾勒出了温煦的氛围,使人想起了修拉、毕沙罗等人的点彩画派。

拉威尔


有一种说法称:“德彪西和另一位印象派音乐砥柱拉威尔还有两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一生中都只创作过唯一的一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然后这两部作品都属于作曲家各自的晚期创作。”其实不是,拉威尔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其实就已经写了一部小提琴奏鸣曲,这首奏鸣曲是一首单乐章奏鸣曲。基于某些原因,拉威尔本人没有将它发表,但实际上这是拉威尔现存最早的室内乐作品。1975年,美国学者阿尔比·奥瑞斯坦将这一首小提琴奏鸣曲重现于世。由于发现年代较晚,所以针对这首作品的研究刚刚展开,它的知名度与演出频率远远低于著名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也就是拉威尔的遗作。不过有趣的是,这个《第一小提琴奏鸣曲》的音乐语汇,是属于浪漫主义的,而乐句发展与和声则深受当时的印象派风格影响,色彩多变,非常适合探索小提琴丰富细腻的声音。


拉威尔创作这部作品的缘由,来自于他1920年在巴黎看到的一场黑人爵士大乐队的演出——拉威尔自己跟爵士音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毕竟著名的爵士钢琴协奏曲《蓝色狂想曲》的作者乔治·格什温也是拉威尔的学生之一——这场演出给拉威尔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我相信尽管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爵士音乐的发展,但他绝对没有想到爵士音乐的语汇能够以如此的形式表达出来。让他印象深刻的另一个佐证是,《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是拉威尔于1927年在法国蒙特福特-阿莫里隐居疗养时候的作品。一场音乐会能让他记着七年时间,可见不简单。

格什温


当时美国的爵士乐开始影响全世界,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爵士乐形式和音调对拉威尔的影响,他试图在严肃的艺术创作中混合爵士元素及调性音乐语汇,我们还可以在他的左手钢琴协奏曲里找到这种爵士元素。在这部小提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中,小提琴以拨奏开始,竟然出现布鲁斯的旋律,钢琴在低音区模仿低音提琴的拨奏。这一乐章本应是小步舞曲或是谐谑曲的形式,但这里在小提琴的拨奏下,钢琴奏出富于蓝调色彩的调子,无论在音阶还是装饰音都十足地道,在这里被拉威尔设计得更为艺术化。虽然它不是真正的布鲁斯(乐器配置不同,而且真正的爵士乐要求即兴),但它又超越了真正的布鲁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