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圣经》可以成为音乐的“素材库”,那么《山海经》呢?

2016-12-9 15:40| 发布者: moyo仔| 查看: 1220| 评论: 0 |原作者: 陆羽

简介:前几天在星海音乐厅听了一场非常独特的音乐会,由美国青年指挥罗伯特•特莱维尼奥指挥广州交响乐团演出梅西安《被遗忘的祭品》、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D大调第一交响曲》。梅西 ...
前几天在星海音乐厅听了一场非常独特的音乐会,由美国青年指挥罗伯特•特莱维尼奥指挥广州交响乐团演出梅西安《被遗忘的祭品》、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D大调第一交响曲》。梅西安《被遗忘的祭品》和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两首作品都加入了宗教元素:《被遗忘的祭品》整个篇幅就是用来描写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前一天笔者在和广州交响乐团的一位演奏员聊起这部作品的时候,她连连摇头“这部作品太恐怖了,血肉模糊”;而阿尔班·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则在作品结尾加入了巴赫的咏叹调《我受够了》(Ich Habe Genug),寓意升天之旅。

就算大家不是“广义”上的基督教徒,也应该能知道这两部作品里面用的是《圣经》中的东西。然而只要大家对古典音乐有所认识,就知道基督教元素的使用并不仅限于那两部作品之中,而是几乎贯穿了公元纪年之后的整个西方音乐史。《圣经》故事和文本、神学思想、礼仪都是很多作品的源泉,譬如说大家都写的“安魂曲”或者“安魂弥撒”,就是来自基督教在逝者入土前为其举办的最后一个礼仪;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则都是述写耶稣受难的故事;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千人”》,在开头就引用了。

既然西方这么多作曲家能够用《圣经》这本典籍作为“素材库”,写出大量传世经典,那么中国的典籍,是否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呢?譬如《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甚至是《山海经》?

结果还真有。瑞鸣唱片公司就联袂作曲家张朝,为大家带来了一张充满华夏传奇风情的专辑《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张朝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世界著名音乐出版社德国Schott签约作曲家,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英皇钢琴考级首次华人作曲家作品入选者,曾应邀为盛中国、郎朗、李云迪、韩磊等众多著名音乐家作曲。


《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以中华数千年文化为蓝本,制作人叶云川无悔沉酿六载,以数千年中华文化为蓝本,携手网易CEO丁磊共同监制,诚邀著名作曲家张朝将恢弘磅礴的神话场景浇铸为乐,以上古先人的气魄锻打音符,赋予每首旋律淬火镀金的光芒与气概。并携手百余位中西器乐原生态顶尖演奏演唱者与乐团跨越雄关,以山的胸襟、城的阵容,布阵一段音乐史上荡气回肠的不朽传奇。在东方的神秘穹顶之下,立下诠释民族精神与理想的旷世碑碣。并邀录音大师张小安倾心倾力耗时数月录制,瑞鸣音乐以精湛艺术还原上古传说山崩地裂的巨大声场,倾力呈现远古时空的旷世力作,澎湃气势,震撼古今。

《洛神》中,箜篌逶迤而出,翩若惊鸿,勾勒出宓妃初临洛河的芬芳姿态,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中阮的柔情触动心茔,将开遍夜色的蝶影尽收于明丽的梦,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漫天花雨下,宓妃将农耕之理授与有洛氏的百姓,大提琴与箫娴静的仙音,将养畜、狩猎、放牧之道娓娓道来。在她唇间,圣洁的情思烁烁动人,在她足边,水岸青碧的菖蒲已不觉摇曳千年。《女娲补天》则中阮空灵,朦胧如落英自天宇纷落;提琴悠扬,空濛如纸鸢载祈文隐入云霄。如雨,如烟。炼彩石补天,造生灵于世,一身寒素坚决而悲壮地化解天陷地落。穹顶下,柳琴弹拨夜风,摇落数千年的春秋,也将娲皇共海天一色的长衫飘扬成不落的帆。作为华夏历史中母性的一枚音符,这跨过重重山、重重雾的弦乐曲律永远清明激越,哺养生灵诗意的怀想。

从骄阳如炬到夜雪飘零,时间之轴引天体循环无限。苏醒神话时光中最激烈最宁静的阵痛,重现创世纪雄浑而狂放的万古情怀。浩渺乐音终将上古传说狂想复活,奏响华夏历史的千年辉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