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交响曲是一件涉及到生死问题的大事——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2015-9-29 11:03| 发布者: moyo仔| 查看: 12772| 评论: 0 |原作者: 许哲韬

简介:木心说:大艺术家都有深厚的自我背景。这句话用在勃拉姆斯身上特合适。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事实:写作第四交响曲时,勃拉姆斯并没有受到什么打击,也不是人生低谷,相反地。他在避暑,日子过得滋润得很;勃拉姆斯的同 ...

木心说:大艺术家都有深厚的自我背景。这句话用在勃拉姆斯身上特合适。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事实:写作第四交响曲时,勃拉姆斯并没有受到什么打击,也不是人生低谷,相反地。他在避暑,日子过得滋润得很;勃拉姆斯的同时代人布鲁克纳、马勒的部分作品,他都听过。事实上勃拉姆斯晚年也想着要完成第五、第六号,终因体力不济而没有完成。为何在这样的条件下,作曲家还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呢?保罗·亨利·朗形容该作为“是四部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部,也是其中最悲凉、最古雅的一部”。用勃拉姆斯自己的话来说:“自海顿以后,一部交响曲已经不再是开玩笑的事儿了,而是一件涉及到生死问题的大事儿。”


所以我们要从哲学找到答案。尼采和叔本华都认为人生就是悲剧,但二者解决的办法不一样。勃拉姆斯则是另外一种方法,他是当时音乐界的意见领袖,倒也不需要按照潮流的来,拒绝一种通行的作曲方式,寻找属于自己的轻松愉快。他有一种无能为力的忧伤;他的创作不是出于充实,他渴望充实。撇开他模仿的东西、他从古代或当代异国伟大风格形式借用的东西不谈(他是一个临摹大师),那么,渴望始终是他最大的特色...... 每个人坦然接受自己那份就好。杨燕迪先生曾形容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的“悲怆”交响曲,倒也贴切。老柴的悲怆,且不论前两个乐章,后面两个乐章,跟勃拉姆斯的第四,情绪上颇为相似。既然作曲家选择了生死作为他的表现对象,那么音乐本身也具有与它所表现的主题相对应的因素,若把第四乐章的主题旋律的音符按顺序排列起来,会形成一连串的下行三度音,这个旋律形态贯穿了勃拉姆斯很多代表作品中。要说当时的观众,似乎对第四乐章,并无感觉,倒是对有着勃拉姆斯作品中罕见的欢腾的第三乐章,反应热烈,要求重复演奏。电影《喋血双雄》中,周润发对朱江说:“这个世界变了,我和你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因为我们太念旧。”勃拉姆斯没有听过这句台词,但这个世界比任何时候都变得快,大家以身段灵活而自衿:看我多能适应这个世界。当你沉下心来细想时,也许不变的部分,才弥足珍惜。


所以基本上在勃拉姆斯交响曲的选择上,有的喜欢纯德意志的,有的喜欢有点神秘感的,还有喜欢直线条的。勃拉姆斯交响曲优秀版本之多,很大程度与作品时长有关: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最少仅需两张CD完事儿,加上变奏或序曲,三到四张CD足够了。对于乐迷的钱包来说,压力至少没有马勒、老肖那么大。那么单就勃拉姆斯第四而言呢?


先讲两个现场版本:
1. 海丁克与亲兵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飞利浦合作的那套全集一直没啥好评,现场的海丁克在第一乐章有一些暮气,特别是木管显得有些拘束,第二乐章才宽广起来。海丁克教导年轻一辈指挥时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记住,不要太过激动了。”我虽有断章取义之嫌,但实际上恰恰反映了海丁克大师的哲学。克制而不滥情。据说柏林爱乐现在服帖的指挥中,就有海丁克。听完这张和LSO的现场,大家或许能找到答案。


2. 切利比达奇+慕尼黑:这张东京现场,是属于切利的新经典唱片之一。连某些切利黑都认为这张切利比达奇的现场,他们黑不动,无可挑剔。有人不喜欢切利吗?当然有,正如有人不喜欢小克莱伯一样。对于我而言,倒不是在乎他们怎么去指挥的,我在乎的是他们指挥了什么。像切利这种演法,跟他演绎的布鲁克纳是一个路子,都是他的本能和他的直觉成就的,克莱伯的版本也是如此。更有趣的是该专辑还收录了排练录音。


3. 赫比希+东柏林交响:Herbig的指挥学习生涯开始自魏玛的李斯特音乐学院 Franz Liszt Academy in Weimar,在那里师从阿本德罗特Hermann Abendroth,之后师从舍尔新Hermann Scherchen,再之后他又成为了卡拉杨不多的学生之一。Herbig在离开德累斯顿爱乐后接手柏林交响乐团,在1983年又离开乐团远渡美国,直到2000年才回到德国担任萨尔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这时柏林墙早已倒塌,东西德合并多年,Kegel自杀也已十年。值得一提的是,Gunther Herbig在2008-2010年担任了台北爱乐的首席客席指挥。这个勃四第一次听有惊为天人的感觉,层次清晰,弦乐极美。一听难忘的版本。大开大阖的处理手法,令人畅快淋漓,深沈段落又不陷入耽溺。

4. István Kertész是那个时代DECCA的宠儿吗?DECCA自1968年István Kertész录制勃拉姆斯小夜曲作品之后,到今年才发行新的该曲录音(选择了夏伊)。1964年,Kertesz和维也纳爱乐合作了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的录音。此后一段时间他的主要录音都是和LSO完成。直到1972年,Decca才想起当年那次精彩的合作,因此企划让Kertesz和维也纳爱乐继续合作完成一套勃拉姆斯管弦乐作品全集的计划。计划进展十分顺利,到1973年2月,余下的三部交响曲均已经录制完成。Kertész指挥的勃拉姆斯第四,是全集中水平最高的。这个演绎的优点是“自发性”,用英语说,就是“just happen”。 除此之外,DECCA最近还再版了安塞美指挥的勃拉姆斯全集版本,可以说是DEECA旗下最值得收集的两套勃拉姆斯交响全集了。


Kertesz在1973年3月中旬开始录制海顿主题变奏曲,并计划随后录制两首序曲。可惜同年4月,指挥家在客座以色列时,因游泳时溺水而遇难,年仅44岁,留下了只完成了一半的变奏曲录音。维也纳爱乐为了纪念Kertesz,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独立补完了这一录音。因此这一海顿主题变奏曲,便成为了Kertesz的遗作。
1

路过
1

雷人
1

握手
1

鲜花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 鸡蛋

    匿名

  • 鸡蛋

    匿名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 握手

    匿名

  • 握手

    匿名

  • 雷人

    匿名

  • 雷人

    匿名

  • 路过

    匿名

  • 路过

    匿名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