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2|回复: 0

观点+调查 | 未来全息视听系统2.0 / 小路

[复制链接]

354

主题

857

回帖

87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767
发表于 2020-1-30 10: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现在是2200年1月1日,是新世纪的第一天,也是国家法定的休息日。
我刚从睡梦醒来,放在床头的全息手机传来一把温柔的女声:“早上好,现在是2200年1月1日上午7点03分,今天是星期三,天气晴朗,气温介于15到20度之间,是适合户外运动的一天,不过现在您可以先享受一下音乐,是否开启您的全息视听系统?”

这是手机智能助手发出的声音,不过我没出声,只是点点头,因为她能够从脑电波侦测器上读懂我的想法,然后通过网络开启全息视听系统,换句话说,即使我不点头,她也能够正确接收我的指令。此时卧室与客厅的隔板徐徐降下,另一边的客厅呈现在眼前,音乐也随着响起,播放的是“和平之音”这首乐曲,乐曲缓和、温馨,让人平静,这种平静是真正的平静,让人的灵魂得到极大的安抚。

4.jpg

这个时代,除了工作、学习和吃饭,音乐也成为必需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你都可以听到音乐,而没有人会干涉你,因为全人类都感受到音乐的好处。

“和平之音”这首乐曲由100年前伟大的音乐科学家林博士创作,这首乐曲在人类音乐史上具里程碑的意义,它曾经在全球能源危机中拯救了全人类,给世界带来和平,让世界进入空前的和谐时代,让音乐进入科学领域。因此,现在所有的视听系统在开机之后首先无条件地播放这首伟大的乐曲,以纪念林博士的功绩,以及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平之音”的长度是1分50秒,可以无缝循环播放,假如你没有停止它的想法,那么系统会循环播放下去,直到你不想再听,但是有位女士说自己连续不中断听了将近50年,在母亲的肚子里一直听到现在,听起来不可信,要是真的话,她可以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在我起床去洗漱这段时间,“和平之音”循环了多少次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同时早餐系统正在运行着,它依然通过脑电波侦测器来获知我的需要,比如吃什么?要多少?自制还是叫外卖等等。我选择了外卖,因为吃腻了早餐系统自制的食品。

在客厅享受早餐的时候,我停止了“和平之音”的播放,切换到219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全息实况片断,这是由国际DCG全息音乐公司提供的全息影片,我选择播放“电闪雷鸣波尔卡”。 此时整个客厅变成虚拟的音乐会现场,只是我的客厅并不大,因此乐团整体按比例缩小,显得迷你。你可以看到乐团成员立体地分布在客厅每个角落,我可以在他们之间穿行,近距离地与每个演奏者“接触”,观察他们的神态,更过瘾的是,音乐不是从某个发声器发出,而是从虚拟立体影像的乐器里发出,一切就像真的一样!据说影像的分辨率达到122500dpi每立方英寸,看起来极其细致,而声音效果与真实乐器发出的声音几乎无法分辨真假,据说逼真度达到99.999999999999%!这是古人无法想像的。

5.jpg

这套系统是“全息视听系统2.0”,由“国际音乐科学中心”与“中国CHAVS全息视听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的产品。不过这个系统并非私人所有,包括我的住房及房间里面的所有配置,都是由“远景居住服务公司”所提供,当然这一切都要给钱的,居住费用大概是1万NRMB一个月,而我的月薪是10万NRMB左右,算起来相当便宜。在这个和谐时代,不存在像21世纪古代人花钱买房子当房奴那种事情。

“全息视听系统2.0”的体积并不算庞大,它的宽度为30cm,高度是8cm,深度是12cm,镶嵌在客厅的墙面上。因为一切操作由脑电波侦测器配合控制中心来完成,因此它的面板非常简洁,只是镶嵌了一块小型显示屏,用来显示一些操作信息而已。这个“全息视听系统2.0”里面有全息影音模拟器,用于还原声音和图像,还有网络接收处理器,用于连接网络和处理数据,除此之外还有控制系统,当然和操作有关。“全息视听系统2.0”的具体工作原理我无从知道,我只是用家,它能提供我需要的影音效果就好了。

我看过史料,21世纪的古代用家,哦不,应该是音响发烧友,他们很喜欢了解视听系统的构造、原理和用料。而那时候有专门推广视听系统的写作者,外界称之为写手,他们对系统进行试用,然后通过文字加图片的形式介绍给用家,通常也会提及音响系统的构造、原理和用料。对了,据说那时候还有一些科学的玩法,当然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玩法。这些做法放在今天是难以理解的,不过古代人的钻研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没有他们的铺路,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不可能达到这个高度,也不会有和谐时代。

给“全息视听系统2.0”供电的是一块叫做石墨烯的电池,看上去只有一只手掌那么大。上次系统出故障的时候,“远景居住服务公司”的维修人员在检修的时候拆过那玩艺,他说电池充一次电可以用50年,不过当时的故障不是电池的原因,是系统的控制程序出了点问题,维修人员说系统被“偷盗者”病毒入侵了,只要杀杀毒即可。真想不明白,在和谐时代还有人干这种事。

资料表明,在那次全球能源危机之后,各国科学家合作开发新能源,并且取得突破,在太空建立太阳粒子发电站(目前全球超过1000座),接着研制新型的大功率、高效、高可靠性的可充电电池来代替石油,给新式电动飞机和电动汽车提供足够的驱动力,石墨烯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

“全息视听系统2.0”可以自动地根据房间的大小来调整全息影像的大小,当然也可以手动操作,我试过将影像调大,但是过大的影像会增加系统负荷,影像和声音都会衰减,画面变得昏暗,声音也变小。“全息视听系统2.0”有穿墙效应,有时影像和声音可以在隔壁呈现,这是一个BUG,不过现在已经解决了。

据说当初“全息视听系统1.0”问世的时候还不够完善,在接入脑电波侦测器时,出现不少状况。例如家里有一个人以上,系统就会产生操作混乱,如果家里有人醉酒、或者家里有婴儿的情况下,它会乱七八糟地播放音乐或影像,假如家里有精神病患者,那就更糟糕。“全息视听系统2.0”解决了这个问题,增加操作者授权,在侦测脑电波时还会识别操作者的精神状态,另外还可以切换到语音控制的访客模式,供其他家庭成员和客人使用,甚至还增加了手动控制的功能。就这样,“全息视听系统2.0”越来越完美。

6.jpg

就在上个月,“国际音乐科学中心”与“中国CHAVS全息视听科技公司”联合发布了新的“全息视听系统3.0”和“个人视听1.0”,前者是开放式系统,后者是个人随身系统。“全息视听系统3.0”在2.0的基础上增加多房间功能,支持各房间的操作者授权。而“个人视听1.0”却是革命性的,它需要与全息手机配合,将图像和声音分别推送到用家的视网膜与耳膜上,而不需要配戴任何设备,只需要全息手机外加“个人视听1.0”这个小设备即可。同样,“个人视听1.0”内置有脑电波侦测器,必须进行个人脑电波配对才能使用(50年前,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的脑电波都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新发布的产品,我持观望的态度,说白了我不想当白老鼠。多房间我暂时还不需要,至于“个人视听1.0”,我是不敢试的,将图像和声音分别推送到用家的视网膜与耳膜上的做法太恐怖了,如果这种技术被心术不正的人使用,危害就会很大。真没想到这种曾经用来平息战争的推送技术,居然在民用产品上使用,难道不用考虑后果吗?

这时全息视听系统发出提示:“220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将在今天下午、也就是北京时间18点举行,我们将进行全息影音现场直播,您是否预约该节目?”我在心里默默地回答了“是”,我可不想错过这个具有300年历史的全球性新年音乐会,据说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将首次接纳AI艺术家在现场演出,自从100多年前AI艺术家出现以来,第一次有机会在这个万众瞩目的音乐会登场。

写在最后

未来的视听系统是怎么样的呢? 我以科幻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许有点虚幻,有点不切实际,但是回望这一百多年来人类科技的发展,你会发现它就像加速中的列车,速度越来越快,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

站在普通家庭的角度上看,操作简单、一体化、智能化,软硬件集于一体的视听系统肯定会比较受欢迎。语音操作可能会大行其道,届时你只要将这样的系统联网,想要听什么想看什么只要说出来就行,其实这样的产品已经存在,比如电视盒子,一些智能台式音响,只是他们的功能还需更完善,更加智能化,同时在声音上要达到音响用家心目中的标准才行。

而未来几十年的视听系统,完全有可能实现笔者在文中所描述的那种“全息视听系统”,只是声音的回放是否能有所突破?有更高保真的放大方式,是否用另一种方式来代替振动发声且失真是功放N倍的喇叭单元而达到超保真的效果?或者说直接请AI乐队回家表演?




小调查

1、你阅读本文后的感受是:
   A、荒谬绝伦!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B、可以有,什么都有可能
   C、我想穿越到2200年
   D、我有话说(请留言)

2、你觉得未来的视听系统会是怎样?多选
   A、声音和画面一定要无限接近真实
   B、外观科幻、超现代
   C、全智能操作
   D、无需连线
   E、与房间一体化
   F、声音好就行,其它都是浮云
   G、我有话说(请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