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6|回复: 0

观点+调查 | 一位85后男青年的阶段性总结 / 李豪杰

[复制链接]

357

主题

858

回帖

895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955
发表于 2020-1-28 1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前几日,张主编问:可有发烧话题拿出来分享,音响音乐皆可?

我答:不知从何说起,这几年买进卖出许多器材,确实会有一点体会和感受。

张主编:频繁更换器材,说明对声音一直保持着热情和追求,这本身就是个好话题。

于是,就有这篇小文。

与此同时,张主编另提了要求,设置几个话题点,引发争议和讨论。这个不难,说大实话嘛,谁都能说上几句的。本小文大概分成三个部分:一是交代这几年器材变化的大概情况;二是谈点音乐;三是点滴偶感。

[一]


近几年来的器材变化(大致次序):
声源:Singxer Interface&D/A converter、Apogee PSX-100(with Apogee Big Ben)、DENON S10Ⅱ、TEAC 25、Meridian 506、Meridian G08、LINN IKMEI、Wadia 21、Wadia 850、Wadia 861、AVM CD2、DENON DN951、Apogee DUET......


前级:ELECTROCOMPANIET EC-1、ELECTROCOMPANIET EC4.8、ARC LS3、ARC LS8、Conrad johnson 12、Bryston BP26......


后级:Bryston 4B、Boulder 250、Boulder 500M、Moon P5、Audionet amp v2、Bryston 4BST......


合并功放:Audionet Sam V2、Line magnetic LM216、AUDIO SPACE DU6I、Cayin A88TⅡ、L.Cao Audio 211 tubeamp、Octave V40、Norma 70、KRELL KAV-300i......


音箱:DIY Project (Seas H1212+H1224)、Dynaudio Excite X14、Dynaudio Focus 220、Dynaudio Contour 1.4、 Dynaudio Contour 1.8MK2、Dynaudio Acoustics BM6A、Dynaudio Acoustics BM15A、Tannoy Turnberry、HiFiDIY forum's Sophia......


耳机:Sennheiser HD700、HD800,Beyerdynamic DT770pro、DT880pro、DT990、 DT990pro、T1,AKG 501、604、701、702 、Beyerdynamic DT770pro(80Ohm version)......

4.jpg

这是有史以来最疯狂的几年,数不清的时间和精力。

频换更换若干部声源、若干部前级、后级,若干对音箱,加上喜好听耳机,最多同时拥有7只耳机。虽然这些单件器材的二手价格都不高,便宜的不到几千,稍微高一点的也高不到哪去。不知道为何总是有期待,也不知将要往哪里走去。格瓦拉说,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愈是对器材狂热,愈是感到心虚。偶有所感,追逐音响的步伐,要缓下来了。一方面,大概知道如何得到想要的声音,亦知当中的不可得、不可知。除非奇迹发生。另一方面,感悟到喜好音响只是也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扩大该部分时间比例,势必挤压到其他内容,比如生活、工作等,影响到生活、工作的其他方面,得不偿失。


[二]

这几年在追逐器材的过程中,对音乐追逐的脚步并没有顾此失彼而停滞下来,碟架上的唱片也越来越多。上两周到顺德畅远文化参观学习,杂志编辑部小毕看我带的碟片,笑着问我怎么也开始收集一些名盘了。我已经很久没有买所谓的试音碟,主要原因是试音碟以片段居多,对欣赏音乐总有些戛然而止;另外,不利于树立正确的听音观。上周参加中图乐府的雨果发烧音乐雅集活动,易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对身边一些纠结蔡琴唱片中口型大小、蛙声几声的发烧友,感到非常郁闷。对器材聆听逐渐从内容简单的音乐,变为相对有内容的,当然内容简单的音乐也有精品,比如内田光子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也很好听啊,能给听者带来美好的音乐感受,但是能引发思考和内心感悟的,是需要有更多内容的。如果按照伯恩斯坦对音乐的划分,基本上有两类: 严肃音乐和非严肃音乐。严肃音乐是指必须尽量依照作曲家的指示来演奏和重播的音乐,不能随便改变风格和速度,不能随意强调某一部分的效果。大部分的古典音乐属于这个范畴。而非严肃音乐,比如大部分的口水歌,流行音乐,甚至古典小品,可容许更多的自由发挥。虽也同时听不同的音乐,但需要更多严肃一些的,或者说有更多内容的。

5.jpg

[三]


来瞎说点大实话,随便说说。曾在一次公司部门座谈会上,受邀发言,开篇我随便说几句,会后领导批评我,可以简单说说,不能随便说说。于是,我再也不发言了。但在这里,我想随便说说。

(一) 、周围有一些朋友,在调整或选购器材的时候曾陷入困境,会怀疑别的问题。是否声源不够好啊,功放整体实力不够啊,等等。我的建议是先选择音箱,然后根据音箱的风格,进行其他器材声音性格方面的搭配。一定要坚信,在一套器材中,对声音影响最大的是音箱,音箱的先天性格决定了整套音响的声音风格,比如说,选择了Dynaudio 的音箱,那就别指望通过声源、功放搭配,使得发出类似Tannoy、ATC 风格的声音,反之也同。于是,在选择音响第一步应是选择适合个人偏好的音箱,这里马上会有新的问题抛出来,可能会有人问,如果不知道个人偏好的声音风格,该怎样选。那就先去逛音响店,或者上网到国内知名音响论坛(比如我们熟知的《视听前线》杂志官网视听空间)浏览或者请教,这样会事半功倍。

(二) 、关于DIY 制作,尤其是音箱DIY,模拟和测量可以大大地提高制作的效率,甚至可以说是必须的。这也是藉由近期《视听前线》杂志和顺德畅远文化举办的爱心助学音箱DIY 活动,而说起音箱DIY。这个观点可能会引发一些热衷音箱DIY 派的争议,但我对于这个观点是坚决且笃信的。虽模拟和测量工具本身,是一个参考,但对于制作和调整却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而且是直观的。几乎没有不需要调整,一组装好就能出好声音的音箱,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确实运气极佳,或者已有人成功制作,组装音箱只是依样画葫芦,二是对于“好声音”的理解问题。常有人觉得音箱DIY 是最简单的,制作完箱体后,捣鼓一下分频和做一些组装性的工作,就可以了。当然,从发出声音的角度,这样肯定能发出声音。但是,若没有模拟和测量,就如盲人摸象,很难知道自己摸到(听到)的是什么。曾在一次小范围的活动中,一些执念于自身有一双“高品质的金耳朵”,不需要依靠科学的工具,只要靠听,就可以调整好音箱,但实际上现场制作和调整分频器的过程中,从最后的测量数据和实际听感中,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有这些模拟和测量的工具,就可以做好音箱了吗?肯定也不是,普通人手中的画笔与画家手中的画笔是一样的,但是绘出来的画是不一样的。首先是要科学地看待这些工具,并正确地使用。正确的使用工具非常重要,就如办了一张健身卡,仅凭个人意愿离散性进行运动,其实并不能达到所要的健身效果,而是要根据相关器械的操作使用说明,逐步培养肌肉意识去锻炼肌肉群;另一方面,在工具使用过程中,对披露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及可行性的实施方法;最后一方面就是对声音的理解及审美。一个人的见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认识。因此,综上所说,有模拟和测量的工具并非就可行,但没有这些工具却是万万不行。

6.jpg

(三)、大部分音响生产商总是试图指出他们产品与众不同的功能,设计中各式各样的突破性发明,以及各种听起来让人无法一时意会的词语,运用文字“技术”活造奇词妙语等各种噱头,以表明其高昂的价格缘由及物有所值。对的,就是大部分音响厂家。市场上充斥着太多这样的物件,甚至当中存在一些根本就谈不上对声音的审美。我总认为,对于声音的尊重,是最起码的。


小调查

1、音响系统对于您来说,它是:
A、 仅仅是听音乐的工具,音质过得去就好了
B、顾名思义,玩音响就是玩,听什么音乐无所谓
C、我还没入门,搞不清楚

2、在构建音响系统时,您首先会从哪个环节入手?
   A、音源    B、放大器   C、音箱 D、我特别一点,从线材或附件入手

3、您对音响DIY的态度是:
   A、自娱自乐就好,干不过厂家的
   B、DIY产品也可以很好,不少音响品牌是从DIY开始的好不好
   C、不置可否



相关阅读

发烧 = 折腾?

发烧杂感

和入门级Hi-Fi谈音质,和Hi-End音响谈价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