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run 于 2020-1-8 16:51 编辑
对于合并功放级别的界定,我们是这么认为的,1万以下的为入门级,1万以上到4万为中级,4万以上到10万以下为高级,而10万以上的可以成为顶级了。一分钱一分货和以声论价的道理放在音响行业上基本是行得通的。售价4万以上到10万以下的高级合并功放,在用料上更好,声音表现上趋于完美,再往上走,声音每提高一点点,用家就要多付出更多的金钱。我们认为,拥有4万以上到10万以下的高级合并功放,用家们基本上无需再考虑升级的问题,至少可以使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是一步到位的选择。本期我们带来10台功能各异的高级合并功放,他们代表着各自品牌在合并功放上的最高水准。本特辑将介绍这10台高级合并功放的功能以及特色,并且附上编辑的点评,以供读者参考。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你的合并功放
01聆听永远是最重要的
假设你要给自己的音箱搭配功放,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聆听了,没什么比聆听来得更有效(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首先你得找到你的聆听途径,比如经销商或者朋友家,最好有与你同款的音箱,或者你把音箱带到现场,虽然这样做比较麻烦,但却可以找到比较正确的搭配。
在聆听之前,你需要准备两三张类型各异的、录音优秀的CD专辑(那些录音欠佳的CD专辑会蒙蔽你的耳朵),最好里面有某种乐器的声音你很熟悉。
聆听的第一考察点是音质,所谓音质就是声音的质量,用普通音量听一听,看看是否细腻?是否柔和?对于高级别的合并功放来说,音质应该达到上乘的地步,气质高雅,信息丰富之余不显得毛躁,并且层次感很好。当然,它们在性格上还是有些区别的,有的倾向线条感,有的倾向颗粒感,有的清晰张扬,有的温和内敛。
聆听的第二考察点是音色,音色即是声音的色彩(有人说是甜腻度),有浓淡深浅,虽然说这是个人口味的问题,不过还是需要点依据的,浓淡适宜最好,多了觉得是音染,少了觉得无味,毕竟听音乐是需要一些韵味的。
考察完音质和音色,接着是逼真感,这是重要的一环。把你熟悉的那些乐器声音放一遍,假设放的是KENNY G的爵士风,那么要保证爵士风不变样,尖、利,缺乏气流穿透管腔的饱满,那么可以判断声音的频率曲线存在缺陷,平衡度不佳,或者感染力不足而变得不够逼真。
最后要考察的是,这台功放是否推得起你的音箱。说起推动力,首要的是低频的表现,看看是否有力度、有速度,如果没有,则说明该功放不能很好地推动你的音箱,因为低频对于功放的电流需求很大。其次要看看大音量的表现,随着音量的加大,声音是否明显劣化?比如声音变得粗糙,毛刺增多,音场变窄等等,如果是设计有缺陷的功放,此时也会露出马脚,比如出现削顶失真、爆音等等(这个过程中也不能使用过大的音量,以免损伤喇叭)。
如果以上几项考察都能过关,那么该功放基本上就是你所需要的,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对比几台功放,那么你就更加胸有成竹,剩下的就是钱的问题了。
02应该挑选什么功率的功放?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同一台功放,在推动效率不同的音箱时,输出的功率是不一样的。有资料显示,声压水平每增加3dB,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需要大一倍。因此,我们时不时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些小功放在驱动高效率的号角音箱时,发出相当惊人的音压,而某些大功率功放,在推动低效率的音箱时显得非常吃力。
原则上,效率高的音箱,可以搭配功率不太大的功放,效率低的音箱,则需要搭配高功率的功放。根据音箱的效率来选择输出功率合适的功放,这是搭配原则的其中一条。另外,一味追求高输出功率是不可取的,按目前的规律来说,功率越大的功放,其售价越高,如果输出功率超过音箱的需求,不仅浪费功率,还浪费钱。
除此之外,要看看功放的负载能力。当某功放标称的输出功率为50W(8Ω)、75W(4Ω)时,说明该功放驱动低阻抗负载的能力不太出色。如果标称的输出功率为50W(8Ω)、100W(4Ω)甚至200W(2Ω)时,则说明该功放的负载能力不太弱,随着负载阻抗的成倍降低,它能提供成倍增长的输出功率。如果阁下使用的是低阻抗、低效率的音箱,最好注意一下这个参数。当然,许多功放都会标出阻尼系数,通过这个也可以获知功放的负载能力,数值越高的说明负载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输出功率与阻尼系数仅仅是表现在参数上,它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可以先排除一些不合理的搭配,比如小功率功放搭配低效率的音箱,低阻抗的音箱搭配负载能力欠缺的功放。当然,功放与音箱的搭配,最终要回到声音搭配上,声音是否合拍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搭起来音质、音色都很棒,推动力稍差,也是可以接受的。
03阻尼系数会影响音色吗?
阻尼系数的高低确实会影响音色。在推动同一对音箱时,高阻尼系数的功放在声音上会相对明亮些,显得速度感较佳,而中低频与低频似乎有所收敛,总体来说适合搭配一些味道比较浓郁、速度感一般的音箱。低阻尼系数的功放在声音上相对来说会有多一些的水分,声音也比较饱满,速度感要弱于高阻尼系数的功放,适合搭配一些稍微明亮通透的音箱。当然,世事无绝对,这其中也有一些例外的。
04面对琳琅满目的放大技术,我们该怎么选?
不少品牌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QUAD有“电流倾注式技术”, HEGEL有“Sound Engine技术”,LUXMAN有“ODNF技术”,Cambridge Audio有“Class XA技术”……这些技术多多少少都改善了功放的性能,也有各自的特色。事实上许多厂家都在放大线路上作优化,因此有没有独家技术并非首要,最重要的是该功放是否符合你的要求,是否能讨得你的喜欢。​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