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荷兰出身的爵士女歌手,乐迷熟悉的可能是“欧洲第一歌姬”Rita Reys 或是发行过发烧录音专辑的 Ann Burton。相较于黑人女歌手擅长演唱激昂、戏剧张力十足的蓝调,欧洲白人女歌手师法的是美国 Stan Kenton 大乐团的主唱 June Christy 或是 Chris Connor,更注重正统的发声法,以自然呼吸的法则演唱,不愠不火的唱腔,带给听众另一种安心、舒适的感觉。同样也是荷兰出身的女歌手 Greetje Kauffeld,其知名度或许不如 Rita Reys 或 Ann Burton,但她以可爱及纤细的情感表达见长,在竞争激烈的欧洲乐坛里,无论是大乐团或小编制的演出,Greetje Kauffeld 最能为爵士歌唱注入知性之美,透过演唱彰显说故事的魅力,亦是令人回味无穷。
Greetje Kauffeld 是诞生于四○年代的荷兰鹿特丹人,童年时就展现了语言与歌唱天分,常随着收音机播放的美国歌曲一起哼哼唱唱,影响她演唱风格最大的是“瘦皮猴”法兰克‧辛那屈(FrankSinatra)和歌手 / 演员双栖的桃乐丝‧黛(Doris Day)。在小学毕业之前,透过收音机的聆听与跟唱,Greetje Kauffeld 已经可以流畅地演唱英语歌曲,并从中学习到流行曲的“演绎”(phrasing)方式。
十七岁时,Greetje Kauffeld 加入了“Skymasters”广播乐团,以演唱美国流行歌曲见长。出道不到两年时间,她发行了生平第一张单曲唱片,此时 Greetje Kauffeld 对爵士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与爵士乐手的合作也日趋频繁。一九六八年,为了扩展自己歌唱的视野,Greetje Kauffeld 赴美国西岸发展,她曾与 Ray Brown 及 Herb Ellis 等知名乐手同台,无论是赌城秀场或电视节目都有她演唱的身影。
从美国返回欧洲之后,Greetje Kauffeld 进入了人生的转折点。一九六九年,她与荷兰知名的爵士乐制作人 Joop De Roo 结婚。Joop De Roo 曾经担任 Hilversum 广播电台(这家电台催生了后来闻名于世的 Metropole 大乐团)的老板,在荷兰制作过许多一流的爵士广播节目与现场演出。经由 Joop De Roo 的安排,Greetje Kauffeld 有更多机会和赫赫有名的爵士乐手如 Stan Getz、Phil Woods 同台演出。从此时开始,Greetje Kauffeld 也陆续录制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将一生奉献给爵士歌唱的 Greetje Kauffeld 曾这样说道:“对我而言,每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我活在我所唱的故事里,让它们包住我,就像演员透过台词,把故事演活一样。”正因为 Greetje Kauffeld 是如此用心地演绎歌曲,透过歌唱中的喜怒哀乐,她与观众的情感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And Let The Music Play (GermanPolydor/Celeste)
这张由夫婿 Joop De Roo 制作的专辑录制于德国科隆,Metropole 大乐团倚重的 Jerry Van Rooyen 与 Rob Pronk 负责编曲,而伴奏乐手都是欧洲找得到的一时之选,包括了当时旅居欧洲的萨克斯风手 Herb Geller 和演奏节奏乐器的 Sabu Martinez。整张专辑以“This Is All I Ask”一曲开场,在恢弘的弦乐伴奏中,Greetje Kauffeld 唱出“I love the music play as long as there’s a soul to sing and I willstay younger than spring”(“只要有灵魂可歌唱,我就深爱音乐演奏,可比春天还年轻”),以高亢的嗓音为前导,带出接下来浪漫抒情的基调,贝斯、钢琴与鼓构成的滑顺伴奏,让节奏摇曳生姿。
第二轨“Day By Day”采用非常不同的乐器编排方式,整首曲子以电贝斯的旋律开场,电风琴、吉他和节奏乐器接续其后,以衬托出 Greetje Kauffeld 的歌声。在简短的管乐合奏与伴唱人声之后,我们听到变化多端的萨克斯风独奏,是很典型的七○年代灵魂乐编曲,整首曲子虽然很简短,但音乐色彩却是灿烂缤纷。第三轨“Cabaret”原为百老汇歌舞剧同名主题曲,后来曾经搬上大屏幕,也让主演的莉萨‧明妮莉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它的音乐编排方式与第二轨较为相似,强劲的节奏加上管乐、电风琴的旋律,让整首歌曲听起来热闹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负责第二与第三轨萨克斯风独奏的是 Ferdinand Povel,他的表现十分抢眼,后来与 Greetje Kauffeld 也时常同台演出,稍后介绍另一张专辑 Devil May Care 时会有说明。
第四轨“By Myself”以弦乐四重奏作为伴奏班底,负责小号即兴的是 Rick Kiefer,是一首描述失恋落寞的歌曲。接下来的“Tristeza”是巴西的 bossa nova 名家 Louis Bonfa 的作品,笔者认为这首曲子以及接下来的“The Greatest Performance”是本张专辑的必听曲,前者以繁复的节奏和精神抖擞的管乐带出嘉年华的欢乐气氛,后者则是 Greetje Kauffeld 好莱坞时期的代表杰作,巧妙地述说一位歌手幕前幕后的复杂情绪,Kauffeld 的演唱充满细节,是一首必须用心聆听、体会的歌曲。
第七轨“A Time For Love”原为电影“An American Dream”中的插曲,在这里采用 bossa nova 的编曲形式,音乐听起来非常的华丽。接下来的“Morenal”是一首 bossa nova 的慢板曲,负责小号独奏的还是 Rick Kiefer,他演奏的音色抒情温暖,与 Greetje Kauffeld 的葡萄牙语歌唱搭配得很对味。第九轨的“Mr. Bojangles”以管乐合奏开场,在三拍的节奏中带出 Herb Geller 的长笛演奏,接下来负责萨克斯风独奏的是 Piet Noordijk,长号独奏则是 Jiggs Whigham,这是一首关于一个天涯沦落人的歌曲,也因此 Greetje Kauffeld 的演唱带着沧桑感。最后一首“You And I”是一首温馨的情歌,编曲带着浓厚的灵魂乐风格,负责长笛独奏的也是 Herb Geller,他轻盈的即兴乐句,为整张专辑划下一个漂亮的句点。
《And Let The Music Play》由德国宝丽金于一九七四年发行,很能反映当时盛行于爵士乐坛的编曲风格:将 bossa nova 与灵魂乐融入标准曲或流行曲之中,但又赋予管弦乐气势宏伟的演奏风格,最终仍是要带出 Greetje Kauffeld 细腻知性的嗓音。据说这张专辑发行时,因为缺乏预算,只压了几千片,加上宣传不足,至今已经很难在二手市场找到原盘。率先重发 CD 版的是日本的小厂牌 Celeste,接下来德国的 Sonorama 也重发 CD。两家厂牌的不同在于 Sonorama 请 DJ 针对原盘的七首曲子重新混音,加了一张电音 remix 版的 CD。有兴趣的读者,特别是喜欢 Club Jazz 的读者,可以比较一下原作与 remix 版之间的差异。笔者听后的感想是,电音 remix 版汲取了专辑原有的放客与灵魂元素,将节拍与旋律反复的效果予以放大、强化,对于舞曲爱好者很有吸引力。
Tender Meditation (Sonorama)
这张专辑收录了 Greetje Kauffeld 三个不同时期的录音,也因此合作的对象很分歧。最早的是一九七三年的录音,合作对象是荷兰最知名的咆勃乐五重奏,由钢琴手 Cees Slinger 领军的“钻石五重奏”(The Diamond Five)乐团,接下来是一九七六年的录音,合作对象是由萨克斯风手 Ruud Brink 领军的四重奏,最后是一九八○年的录音,合作对象是以萨克斯风手 Phil Woods 为主的四重奏,由于这个乐团的钢琴手是前一张专辑的编曲者 Rob Pronk,也因此一九八○年的录音系由 Pronk 负责编曲工作。据说这张专辑所收录的曲子曾有黑胶唱片发行过,不过只限在荷兰境内发行,至今已经很难寻找。
整张专辑以知名的抒情曲“Tenderly”开场,由钢琴手 Henk Elkerbout 领军的三重奏低调地伴奏这首慢板曲,在钢琴旋律的妆点下,Greetje Kauffeld 悠悠地唱着这首情歌,搭配 Ruud Brink 简洁、不抢锋头的萨克斯风即兴乐句,整首歌曲洋溢着怀旧愁绪。接下来的“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是迪斯尼名曲,不过 Rob Pronk 的新派编曲将之转化为放客节奏的歌曲,颇具巧思。负责萨克斯风独奏的是来自美国的咆勃派大将 Phil Woods,他的即兴咄咄逼人,攻势凌厉,演奏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轨“What’s New”又回到慢板曲,同样也是低调的伴奏。聆听重点是 Greetje Kauffeld 如何透过嗓音与歌唱“表情”述说歌曲里的故事。接下来的“The Beat Goes On”伴奏班底是荷兰最知名的爵士乐团“钻石五重奏”,鼓手 John Engels 先以独奏的方式带出“节拍继续”的歌曲主题,随着 Greetje Kauffeld 开展主题,其他乐器陆续加入,小号手 Cees Smal 与萨克斯风手 Harry Verbeke 并轮流即兴,整首曲子充满戏剧张力。第五轨“I Get Along Without You Very Well”原本是一首失恋曲,不过改编后的版本似乎想脱离慢板曲的窠臼,节奏很明快,所以 Ruud Brink 在这里也有较长且抢眼的萨克斯风即兴演出。第六轨的“I Fall In Love Too Easily”也是一首“怨曲”(torch song),无论是 GreetjeKauffeld 的演唱或是萨克斯风手 Harry Verbeke 的独奏都恰如其份,极有味道。 笔者认为第七轨的“Poor Butterfly”是整张专辑的必听曲,不愧是编曲名家 Rob Pronk 的杰作,乐团以响亮的合奏开场后,由丹麦贝斯手 NHOP 负责一段与 Greetje Kauffeld 的“人声 - 贝斯”的二重奏(duet,说到“人声 - 贝斯”的二重奏,Sheila Jordan 与 NHOP 合作的作品是其中翘楚),Phil Woods 的萨克斯风即兴接续于后,搭配韵味十足的摇摆节奏,以及 Greetje Kauffeld 难得的拟声歌唱(scatting),整体的动听旋律很能反映编曲的深度与演出者的功力。 第九轨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绿野仙踪”主题曲。这首歌曲原本叙述的是主角小女孩即使遭逢困难时,仍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彩虹彼端来代表光明的前途,属慢板节奏,Rob Pronk 的改编版非常的戏剧化,一开始在钢琴伴奏声中,Greetje Kauffeld 先演唱中段歌词“故布疑阵”,这也是爵士乐重编主题,进行变奏时常采用的手法。接下来才是真正的主题旋律,搭配异常紧凑的节奏组合,但 Greetje Kauffeld 演唱的速度并没有改变,只有她的伴奏乐手,如 Phil Woods,激昂地演奏萨克斯风,形成极大的反差,也是本张专辑的必听曲。 第十轨“It Might As Well Be Spring”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名曲,以春天来比喻恋爱的心情。虽然有很多女歌手演唱过这首作品,其中也不乏佼佼者(如 Stacey Kent),不过 Greetje Kauffeld 一向是掌握音乐情绪的高手,演唱水平丝毫不逊色。接下来的“Some Other Spring”一开始由钢琴手 Rob Pronk 伴奏,带出 Greetje Kauffeld 不急不徐的演唱,同样值得聆听的是 Phil Woods 驾轻就熟的即兴乐句,很是令人陶醉。最后一曲“Meditation”由贝斯独奏开场,Greetje Kauffeld 铺陈主旋律后,钢琴、鼓与管乐器才陆续加,。先后负责即兴的是萨克斯风手 Harry Verbeke 与小号手 Cees Smal,音乐色彩非常的丰富。
由于这张专辑收录了三个时期的录音,音乐表现也各有千秋。就编曲的丰富度与内涵而言,一九八○年有 Rob Pronk 参与的录音胜出。就乐手即兴的精彩程度而言,一九七三与一九八○年的录音平分秋色。就抒情曲的诠释而言,一九七六年的录音里,Greetje Kauffeld 的演唱最到位。 Devil May Care (Blue Jack JazzRecords) Devil May Care 是荷兰爵士小厂牌 BlueJack Jazz 的老板 Henk Toorenvilet 策划的音乐会现场录音成果。在这之前,Henk Toorenvilet 推出的创业之作是“钻石五重奏”的 Finally Forty Years,获得极佳评价,因此催生了一系列的现场录音专辑。
Greetje Kauffeld 在录制 DevilMay Care 时,已经是个歌龄超过四十五年的爵士老将,而为她伴奏的四重奏班底,也都是荷兰国宝级的爵士艺人,包括了萨克斯风手 Ferdinand Povel 与钢琴手 Cees Slinger 等人,阵容十分坚强,也因此整张专辑的演出相当注重个别乐手的即兴表现。
首先开场的是“Devil May Care”,Cees Slinger 所领导的钢琴三重奏率先演奏和弦,搭配轻快的摇摆节奏,带出 Greetje Kauffeld 飘逸洒脱的演唱,接续于后的是利落的萨克斯风与钢琴独奏。这首曲子原作是擅长自弹自唱的鬼才 Bob Dorough,描述陷入恋爱不可自拔的心情,透过 Greetje Kauffeld 的诠释,变成一首洋溢着欢乐气氛的作品。 第二首“Someone Like You”以“人声 - 贝斯二重奏”形式开场,鼓与钢琴陆续加入,然后进入 Ferdinand Povel 的萨克斯风独奏,在第三轨里“All The Things You Are”自然流畅的萨克斯风即兴再度出现,第五轨的“You Leave Me Breathless”更是纯乐器演出,FerdinandPovel 抢眼的演出不禁让乐迷好奇,明明是 Greetje Kauffeld 领衔的专辑,为什么这位萨克斯风手即兴演奏出现得这么频繁?主要是因为他的演奏资历丰富,曾先后加入 Kenny Clarke/Francy Boland、Kurt Edelhagen 和 ThadJones/Mel Lewis 等大乐团,不但深具演奏实力,也是荷兰最受人敬重、最知名的萨克斯风巨擘之一。而另外一位“戏份”也很多的钢琴手 Cees Slinger 则是“钻石五重奏”的灵魂人物,更曾与 Ben Webster、Dexter Gordon 同台演出过,拥有与 Ferdinand Povel 等量齐观的演出资历。他的演奏风格根植于咆勃传统,为歌手伴奏的演出相当流畅自然。所以 Devil May Care 的聆听重点不仅是 GreetjeKauffeld 参透人情世故的老练嗓音,呼应人声的萨克斯风旋律与纯熟的钢琴乐句更是吸引听众的亮点。 第六轨“Growing Up”是钢琴手 Cees Slinger 的作品,起头的旋律有点像“’Round Midnight”,低调的旋律铺陈着入夜之后的气氛,Greetje Kauffeld 的演唱诉说着悲恋之苦,一旦爱上,似乎就永无回头之路,搭配有漂亮尾韵的萨克斯风即兴,是一首很有味道的小品。同样也是小品的“Frim Fram Sauce”,摇曳生姿的节奏带出 Greetje Kauffeld 俏皮可爱的歌唱。接下来的曲子如“Somebody Loves Me”、“Falling In Love With Love”、“More Than You Know”都是家喻户晓,以爱情为主的爵士抒情曲,虽然编曲的重点各有不同,主要都是以凸显人声、钢琴与萨克斯风音色魅力,以及彼此之间紧密的互动为主。 如果必须要从 Greetje Kauffeld 的专辑里选出一张代表作,笔者诚心推荐 Devil May Care。参与这张专辑演出的艺人,其表现丝毫没有因为年龄渐长而逊色。相反地,他们的演出就像瓮底老酒,越陈越香,绝对是有滋有味的一流演出。
在竞争激烈的爵士歌坛里,荷兰女歌手 Greetje Kauffeld 或许没有响亮的名号,也缺乏大厂牌的奥援。不过,她那充满细节地演唱,全心全意投入情感的演出,加上一流的伴奏阵容,总是令内行的乐迷陶醉不已。如果你还没有机会好好认识 Greetje Kauffeld,不妨找几张她的作品听听看,相信她的歌唱魅力一定可以掳获不少乐迷的心!
来源:JAZZFUN http://blog.roodo.com/wisconsin/archives/193180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