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62|回复: 0

黑胶,被遗忘的时光——访问两位黑胶玩家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684

回帖

3025

积分

精灵王

【吃】

积分
3025

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15-12-30 10: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7916.jpg


图文来源于安徽商报


267919.jpg


王涤涤:大隐于市的“唱盘设计第一人”


四处找玩黑胶的人采访,圈内有朋友对我说,呀,如果你不采访王涤涤,那等于没有采访到安徽黑胶圈的核心人物。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王涤涤,他是世界上最牛的空气悬浮黑胶转盘的设计人。安徽人之所以不知道王涤涤,一是因其向来低调,二是气浮唱盘实在冷门,但这都掩盖不了他是大师的事实。

初见王涤涤,感觉他非常平易近人,悠闲、雅致,聊得兴起时,平淡的脸上会带着孩子气的笑容。王涤涤本身的职业是安徽省徽京剧院的舞美,王涤涤坦言之所以钟情黑胶完全追溯起来是从对古典音乐热爱开始。说起王涤涤喜欢上古典音乐,那还是30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刚刚“文革”后期,尼克松访华前,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来到中国,为了表示中国开放接纳的态度,中央电视台不间断地重播这次交响乐团表演,一下子吸引了还是个中学生的王涤涤。“很震撼、很深刻、很优美,30多年后,还是很难说清楚,为什么会喜欢。”

267917.jpg


对音乐的极致追求,最终导致了王涤涤的耳朵越来越挑剔。“大多数黑胶收藏者对音质都有种近乎偏执、苛刻的要求,如果用触觉来形容的话,CD像是一张打磨的极细的砂纸,哪怕再细微的颗粒感我都能感觉到,而黑胶的触感就像丝绸或者丝绒。CD在技术上可以把声音做得清澈明亮,几近完美。黑胶里的那种气息,甚至演奏家在演奏厅位置的游离,连大提琴油质湿润的木头味也似乎透过音乐依稀可闻。只有黑胶独有的这种音乐流畅感及空气感,是任何高科技录音CD所不能替代的。”

267918.jpg


王涤涤是圈里的“大师”,家里有个专门的听音室,这间配有世界顶级唱盘性能的听音室,在很多杂志上都出现过,在业内被誉为中国黑胶玩家的朝圣之地。 30平方大小,空间做了声学环境处理,出于对声音品质的极致追求,自己设计并且制作出了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台双轴向空气轴承的全气浮唱盘。 2002年,王涤涤开始设计气浮唱盘,历经4年的研发,已经设计出以自己名字首个字母“DD”命名的 KLASSIK DD-53MKⅡ&DD-51Ⅲ标准型全气浮直驱唱盘和气浮唱臂系统,2012年被日本权威音响杂志《M&J》刊登在首页,同时推荐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东京音响大展。业界专家小林贡等在杂志的首篇文章中对这套唱盘系统做了高度的评价。

267920.jpg


267921.jpg


王涤涤还设计了中高端的KLASSIK DD-50Ⅲ/51Ⅲ全气浮分体马达唱盘和气浮唱臂系统。今年,他设计的终极产品将面世——各个部分都已达到极致水准的旗舰“参考”唱盘。他研制的这三个型号的气浮唱盘,都是使用双轴向空气轴承,“双轴向空气轴承”已经申请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两个型号已经为国内外黑胶模拟音源发烧友受用,一些拥有国外产品的发烧友在使用王涤涤设计的唱盘后,便将洋货“打入冷宫”。他们都为中国人能够设计出这样好的唱盘感到骄傲和自豪。

王涤涤在国内享有“唱盘设计天下第一人”的称号,被称为硬件派高手中的高手,拥有数千张珍贵的黑胶唱片。气浮唱盘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高端音响电器产品,即使对国外专业厂家来说也是非常高难的设计课题。然而,从事文化工作的王涤涤,却在这领域做出如此骄人的成绩,令人不可思议。

王涤涤说:“音乐是不分贵贱的,能录音的唱片都有其价值,黑胶只要保存得当,时间再长,音质仍然非常完美,几近原声。这就是黑胶唱片的魅力所在,音乐里的情感能够被完整地记录和保留。”王涤涤随手抽出一张黑胶,放进唱机,将唱臂轻轻搭在盘面上,盘面悠悠转动,音乐就被唱头读出来了。这一系列的动作对黑胶发烧友来说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他们享受这样简单而有仪式感的宁静。

普洱茶的香气中,闵惠芬的《江河水》随着唱针缓缓流出……我很安静,哪怕呼吸,也是轻轻的,生怕打扰到这天籁之声。

267922.jpg


夏箭:黑胶有凝固时光的魔力


“你爱听谁的音乐,我给你放一张!”夏箭给我放了一张王靖雯的《天空》,最珍贵的一个版本,我闭上眼睛仔细品味,中间间奏鼓点,我似乎真的能察觉鼓手在我眼前左边的位置。一刹那我好像理解为什么有人痴迷黑胶唱片了,“因为那黑色的介质里,有种凝固时光的魔力。”夏箭说:“首先黑胶唱片的声音有一种质感,就像有个真人站在你面前唱一样。收藏者都深信黑胶的音色是最贴近原来的音色的,而后期的CD由于采用数码录音技术,音色相对较为冷酷。 ”当然,他对黑胶唱片的偏爱并不仅仅这么简单。“黑胶唱片有更多人文的东西在里面的,对我来说它更有价值,更人性化,更有文化艺术感。在黑胶唱片之前,没有承载音乐的载体,黑胶唱片的出现和发展是有历史意义的。”他举例说:“一首乐曲,比方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发布的,买到的CD可能是2000年出版的,而黑胶唱片就肯定是那一年的版本。同样一首歌,听起来就是有不同的感觉。”

267923.jpg


玩黑胶是不分年龄阶层的,但要数30到50岁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玩家最多。“国内很多玩家一开始都只是听,后来就发展成收藏。”夏箭说,“日本人生产的唱碟质量很好,很安静,但少了古典的艺术家的音乐做保障,一般都是爵士乐;美国、英国留下来的艺术家的录音很多人热爱,而且音乐厅不同年代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效果。”

他换上一张新的胶片,小心地擦拭灰尘。于是,听一张黑胶唱片也变成了一件非常虔诚的事情:小心地拈开唱针,从边角微微磨损的、厚实的封套里取出黑胶唱片,放在唱机上,再将唱针轻轻地放在唱片上。不像CD播放器可以快进或是选择曲目,听一张黑胶唱片更需要你的耐心。从头听到尾,心无旁骛,一旦唱针放在唱片上,凝固的时光就开始流淌起来了。夏箭最遗憾的是,因为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放,使得音乐的流行传播直接从磁带、CD开始。“我们缺失了唱片工业的年代,80年代的时候,中国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有过一些黑胶唱片出售,很少,主要是关于古典乐的。这可苦了我们这些黑胶发烧友们。”
吃饱喝足自己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