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42|回复: 0

以魅惑人心的旋律说故事:葡萄牙爵士钢琴家Bernardo Sassetti

[复制链接]

345

主题

857

回帖

82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261
发表于 2015-11-6 16: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001.jpg


熟悉前卫爵士的乐迷,对于设在葡萄牙里斯本的“Clean Feedy”厂牌或许不陌生。这家创办于二○○一年,以推广自由即兴音乐为主的唱片公司,至今已经发行了数百张专辑,赫赫有名的吹管手Ken Vandermark、小号手Dennis González、Peter Evans、萨克斯风手Tim Berne、Charles Gayle、Evan Parker、Anthony Braxton都曾在Clean Feed厂牌发行专辑。即使是知名度没有那么高的乐手,只要实力坚强,也都是Clean Feed网罗的目标。无论是制作概念、封面设计与音乐内容,Clean Feed所代表的正是千禧年之后,由年轻世代引领风骚的艺术风格。
纽约的爵士乐杂志All About Jazz曾经将Clean Feed比喻为二十一世纪的Impulse!或Blue Note厂牌。其实,除了都很讲究封面设计外,Clean Feed和Blue Note的相似性并不高,毕竟Blue Note发行最多的是“精纯咆勃”(hard bop)作品。就音乐类型而言,Clean Feed更近似于美国制作人Creed Taylor创办的 Impulse!,两者都以发行前卫爵士而闻名。Creed Taylor创设Impulse!的初衷,是为了要替萨克斯风名家John Coltrane在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录制专辑,后来录音对象扩及许多深受John Coltrane影响的好手,最终开枝散叶,以“The New Thing”系列成为六○年代美国最知名的前卫爵士厂牌。

Clean Feed创设的目的虽然不是要替单一乐手发行专辑,但却有一位乐手,他的风格走的是浪漫抒情路线,明显与Clean Feed标榜的自由爵士格格不入,但却深获Clean Feed青睐,前后帮他发行了五张专辑。这位乐手究竟是何等人物,能有此等待遇?

笔者的答案是,这位乐手的音乐内涵未必合乎Clean Feed一贯的前卫精神,但优美、细腻的即兴演奏,足以让身为葡萄牙人的他,成为享誉全球的一流爵士钢琴家。作为葡萄牙代表性的爵士厂牌,再怎么样都要打破音乐类型的藩篱,支持“国货”,帮他发行专辑!

image002.jpg


这位乐手何许人也?他的名字叫作Bernardo Sassetti,是葡萄牙第一共和的总统Sidónio Pais之曾孙,童年时最早学习的乐器是吉他,九岁开始弹钢琴,以学习古典曲目为主,后来对爵士乐产生兴趣。深具慧根的他,不到二十岁时就到伦敦发展,加入英国小号手Guy Barker的乐团,也曾与许多来自国际知名的乐手如Art Farmer、Kenny Wheeler、Freddie Hubbard、Paquito D′Rivera以及Benny Golson同台演出。

除了演奏钢琴、创作编曲之外,Bernardo Sassetti也曾为电影担任配乐工作。为Guy Barker乐团效力时,Bernardo Sassetti就曾担任麦特‧戴蒙主演的“天才雷普利”配乐工作,负责钢琴伴奏,包括名曲“My Funny Valentine”在内。除此之外,Bernardo Sassetti也热爱照相、擅长写作,称得上是一位全才型的人物。

Bernardo Sassetti的钢琴演奏深受三位音乐前辈的影响:来自美国的Bill Evans、Keith Jarrett与来自西班牙的Federico Mompou。Bill Evans独树一格的和声配置(voicing)兼具内省(introspective)的旋律演奏为其主要风格。Keith Jarrett则是以恢弘的长段钢琴叙事闻名,完美主义的他在进行即兴演奏时,很少自我重复,其风格则承袭了欧洲古典浪漫主义与美国民谣。Federico Mompou的风格则融合了法国印象派与简约主义,以短篇的即兴创作知名。

Bernardo Sassetti的创作并不繁复,其演奏也不强调炫技,他的风格融合了古典浪漫、微限主义与爵士即兴,优美的旋律里蕴含着一种深沈的魅惑感。他的旋律蕴含说故事般的强大能量,听众很容易融入他预设好的情境,随着音乐悠游其中,或许这就是为何Bernardo Sassetti特别适合担任电影配乐的原因。

以下介绍几张Bernardo Sassetti在Clean Feed发行的专辑。

Nocturno(Clean Feed, 2002)
image003.jpg

Nocturno是一张钢琴三重奏专辑,录音阵容包含了贝斯手Carlos Barretto与鼓手 Alexandre Frazão。除了第一首曲子为美国作曲家Johnny Mandel的作品,第六、七首是Federico Mompou的作品之外,其余七首曲子皆为Bernardo Sassetti本人的创作。在制作概念方面,Nocturno有“夜曲”之意,整体的音乐创作就以呈现夜晚氛围,述说关于夜晚的故事为主。

整张专辑以慢板抒情曲“Time for Love”开场。这首曲子Bill Evans在世时也经常演奏,曾收录在独奏专辑Alone之中,是爵士乐迷很熟悉的曲子。不过,由Bernardo Sassetti所领导的三重奏并没有像Bill Evans采用繁复的音程,他弹着我们熟悉的旋律,搭配缓步前进的节奏,表达的是褪下激情,在静谧夜色里发生的爱情,竟有些沉重。

第二轨的“Sonho Dos Outros”则以同样带着魅惑感的钢琴独奏开场,接续其后的是美不胜收的三重奏乐音。本来以为接下来的贝斯独奏也应该是美不胜收,没想到Carlos Barretto的演奏是如此恣意奔放,搭配Bernardo Sassetti间歇的提点,显然Bernardo Sassetti并不想让自己的作品陷入浪漫主义的窠臼:甜到腻人。他总知道在什么时候突破、转移与创新,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创作。“Reflexos”是Bernardo Sassetti个人知名的创作,深受微限主义影响的他,总喜欢以相似的反复旋律开场,但在即兴方面又大胆放手,让贝斯手挥洒,他再补上那种带有梦幻夜色的旋律,相当有意思。不过,如果听了上述几首曲子而就认定他演奏的旋律比较简单,那可就大错特错了,Bernardo Sassetti在第五轨的“Olhar”的即兴表现,可真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呢!

谈到南欧的爵士钢琴风格,我们通常想到的都是法国、意大利的浪漫派,像Bernardo Sassetti这种貌似浪漫,却能把即兴玩得十分上手,兼具创作深度的乐手,还真的不多见。也难怪葡萄牙的爵士乐界视他为国宝,值得标榜前卫的Clean Feed为他发行专辑了。因为,Nocturno这张专辑,可是葡萄牙有史以来卖得最好的一张以乐器演奏为主的爵士乐专辑呢!

Indigo(Clean Feed, 2005)
image004.jpg

Indigo是“靛蓝色”的意思,是介于蓝与紫之间的颜色。因为属于蓝色系的关系,与蓝调(blues)的意象相近,常被乐手拿来命名曲子,像Miles Davis晚期的作品Aura里就有一首曲子名为“Indigo”。而Bernardo Sassetti于二○○五年发行了两张专辑,第一张Indigo是钢琴独奏作品,第二张Ascent则有两个三重奏的组合,一为钢琴、贝斯与鼓;二为钢琴、电铁琴与提琴,是两张制作概念完全不同的专辑。

我猜测Bernardo Sassetti将自己的钢琴独奏作品命名为Indigo,是希望透过音乐来阐释自我的创作历程受到哪些人与音乐的影响?首先开场的是专辑的同名曲,这位钢琴家以缓慢的节奏,叙述着起源于美国的蓝调对他创作的影响。他的演奏细腻,即兴乐句反映出他构筑创意时的深思熟虑。第二轨“Promessas”则带着民谣色彩,鲜明的右手旋律牵引着听众的思绪,体验乐音里的高低起伏,Bernardo Sassetti就是这么一位擅长娓娓道来,以钢琴说故事的好手。

第四轨的“Never Let Me Go”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抒情曲,由美国流行音乐界有名的双人拍档Ray Evans填词,Jay Livingston作曲,演奏过这首曲子的爵士乐手不知凡几。Bernardo Sassetti的旋律虽不华丽,但却寓意深远,带着几分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的“Raise Four”以及第九轨的“In Walked Bud”是钢琴怪杰Thelonious Monk的作品,Bernardo Sassetti诠释的版本,除了继承原作的古怪之外,还增添了几分活泼、幽默。

整体听下来,以标准曲来说,Bernardo Sassetti在这张专辑里的即兴概念受到Keith Jarrett较多的影响,但原创作品方面,可听出较多的欧洲古典音乐与葡萄牙民谣之色彩(例如第六轨的“Caminho Até Aqui”,第八轨的“Preludio Em Sol Menor”)。Bernardo Sassetti的钢琴独奏独到之处,在于他总是可以透过巧思,让旋律适切地表现出戏剧张力,让音乐处处洋溢着生动丰富的情节画面。

Ascent(Clean Feed, 2005)
image005.jpg

“Ascent”有向上攀升的意涵,虽谈不上石破天惊,但听完整张专辑,可感觉到Bernardo Sassetti追求突破与进步的野心,说它是Bernardo Sassetti的代表作也不为过。在这之前Bernardo Sassetti在Clean Feed发行的专辑,多多少少都还听得出其他钢琴家的风格影响。Ascent呈现出的是Bernardo Sassetti独树一帜,鲜明无比的演奏风格:藉由搭配不同组合的伴奏,在抒情的氛围里融入戏剧化的即兴张力。

这张专辑的录音编制相当特殊,除了传统的钢琴三重奏之外,还找来电铁琴与提琴手来助阵。开场曲“Do Silêncio Revelação”以钢琴独奏开场,在静谧的氛围里逐渐加入庄严的电铁琴与提琴伴奏,给人一种哀伤寂寥的感受。接下来是传统歌谣改编的“El Testament d'Amelia (Trad. Catalão)”,透过与贝斯以及鼓的互动,Bernardo Sassetti彷佛被激发了更多的创意,尽情发挥即兴才能,整体演奏听起来非常的漂亮。

第三轨是专辑的同名曲,微限风格的钢琴旋律主导音乐的进行,贝斯与鼓则在一开始时,扮演较为低调的支撑角色,那种细微朦胧的印象派风,很像Bernardo Sassetti之前的Nocturno夜曲风格,但在即兴延伸方面,则发展得更为成熟与大气了。作为Bernardo Sassetti的老搭档,贝斯手Carlos Barretto与鼓手 Alexandre Frazão的独奏都很有大将之风。

第六轨的“Reflexos / Mov. Contrário Um Dia / Através Do Vidro - Parte I, Parte II”是一首组曲,包含之前在Nocturno演奏过的“Reflexos”。此时伴奏乐器更为丰富,电铁琴、提琴、贝斯与鼓全都上阵了!Bernardo Sassetti在这首组曲里的即兴表现更为自由,彷佛奔驰在草原上的野马,偶尔驻足停留,享受这恣意奔放的时刻。虽然不是传统的爵士乐器,提琴的即兴表现可圈可点,将整首曲子的氛围接续得很好。这首曲子不但反映出Bernardo Sassetti编曲的实力,乐手之间的默契也是一流,将即兴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本张专辑的必听曲。

Unreal: Sidewalk Cartoon(Clean Feed, 2006)
image006.jpg

Unreal: Sidewalk Cartoon是一张非常特别的专辑,原因有二:一、此一作品乃是神秘剧的配乐;二、为了制作这出戏的配乐,Bernardo Sassetti组成一个浩大的乐团来呈现、描述剧情的氛围。整体专辑的音乐规模虽然称不上恢弘,但处处可听到Bernardo Sassetti的实验意图与深受现代音乐影响的色彩,是一张可听性很高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张专辑附了一份厚厚的内页说明,这对以阳春包装闻名的Clean Feed来说,可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原来这份内页说明由Bernardo Sassetti本人负责图文创作。笔者虽然看不懂葡萄牙文,只能读最后面附的英文摘要,但约可推断这出神秘剧肯定带着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弹着乐器的骷髅、工厂与音乐的狂想曲、从人猿进化到人类的幽默图示…搭配着充满狂想意味的旋律与怪诞的节奏,趣味性十足。

就编制而言,单单是演奏各式各样节奏乐器的乐手就有八名,从我们比较熟悉的马林巴木琴、电铁琴、钢鼓到爵士乐手很少使用的钟琴(glockenspiel)敲板,呈现出热闹缤纷而又非常特殊的节奏景致。而负责主奏的管乐器,则包含了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管、长笛、法国号、从高音到低音的萨克斯风等。这么复杂的编制考验着Bernardo Sassetti的编曲与指挥功力,如何能够让如此之大的乐团和谐地演奏出具特色、又能呈现即兴魅力的音乐?对此有疑虑的乐迷不妨听听看第七轨的“Evidence”(Thelonious Monk的作品),这是一首我们都很熟习的名曲,经由Bernardo Sassetti的编排,表现出原汁原味Monk风格,可听性高又深度十足的音乐。

对于听惯straight-ahead Jazz的乐迷而言,Unreal: Sidewalk Cartoon透过演奏想呈现的荒谬怪诞人间故事,可能不会特别符合胃口。但如果是喜欢现代音乐或实验音乐的朋友,Bernardo Sassetti的编曲实力与迷人的钢琴即兴绝对值得一听。再怎么具有实验企图,Bernardo Sassetti的作品从来都不能称得上前卫或惊世骇俗,他总是懂得以魅惑人心的旋律来叙述深刻动人的故事,这或许就是Bernardo Sassetti能够成为葡萄牙知名的音乐家最重要的原因吧!

Motion(Clean Feed, 2010)
image007.jpg

Motion回归Bernardo Sassetti最初的三重奏编制,参与录音伴奏的依然是一起合作十余年的贝斯手Carlos Barretto与鼓手Alexandre Frazão,而整张专辑的风格也近似Nocturno。唯一的不同是,经历这么多年的淬炼,Bernardo Sassetti的即兴演奏就像一瓶精心酿造的老酒,越陈越香。他依然师法Federico Mompou的简约精神,绝不弹得过多(overplay),但又能生动捕捉情绪的精髓,尤其是那些细微、朦胧之处,总是能将情绪表达得丝丝入扣。

表面上,Bernardo Sassetti的作品好像是平静温和的,但每多听一次就,可以从音符的表象中再挖掘出多一些的情感;迷惘、哀愁、空灵与不断地追寻。我们很容易被Bernardo Sassetti清晰无比的旋律卷入他的音乐空间,那是一个持续变化,没有开始,也不会有终点,不停追寻的世界。彼时年近四十的Bernardo Sassetti已是成熟的音乐哲学家,以豁达老练的演奏告诉听众音乐的“能”与“不能”。这张专辑以Motion为主题,不但象征了Bernardo Sassetti自身创作的“动能”,也隐含了他的音乐想表达的“情感”(emotion)。

有乐评人认为,以Bernardo Sassetti的风格,结合欧洲古典、民谣与现代音乐元素,既不摇摆也不怎么蓝调,但即兴表现依然精彩,很适合在更大的独立厂牌如ECM发行专辑。很可惜的是,虽然受到葡萄牙同胞的热烈支持,在欧洲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演奏、编曲与创作实力坚强的Bernardo Sassetti,并没有机会像其他欧洲钢琴手一样,透过在大厂牌发片的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image008.jpg


就在2012年五月,为了准备新书的图文创作,Bernardo Sassetti带着相机,独自到葡萄牙西南端的Quincho附近,想要攀爬临大西洋的岩壁取景,却不慎失足丧生。千禧年之后葡萄牙最重要的爵士钢琴家,Bernardo Sassetti的人生因此提早划上句点,如此英年早逝,毋宁是2012年爵士乐坛里,最令人痛心的事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