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99|回复: 6

一个文人的音响

[复制链接]

234

主题

4888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42
发表于 2015-5-3 09: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镜雄,我的授业老师,就是他把我招进电台的,手把手教会了我一些新闻思考方法和新闻手段。他科班出身,早我10年从事媒体,是一个媒体行业的高手。他于我,亦师亦兄,我以兄称呼他。
我考电台时他是主考官,我进电台后他是直接领导,是他教会我如何做一名新闻人。他所给予我的,终生受用。文人须有雅乐,他积蓄了稿费之后,就托我买了这套音响,十多年过去了,他一直说“非常好”。这套音响虽无大的能量,却能够雅得起来。如今购买这些器材,二手价格也要超过当年的全新价格的。我推荐的是类似这样的搭配,却不一定需要一模一样。
CD机:音乐传真A2
功放:麦士MI-952

音箱:莲LINN KAN
全景02.jpg 全景01.jpg 机器.jpg 音箱01.jpg




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234

主题

4888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42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9: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音箱来自英国,LINN被香港人翻译做“莲”,真是巧妙,冲着这个名字,文人就有了首先的好感。这对小书架音箱,小巧细致,玫瑰木皮有一层柔柔的光泽,小家碧玉的感觉。它是莲家族里面最小的,虽然低频有点轻,却从来都不会被人看轻。陶瓷高音喇叭的声音脆生生的,十分明媚,如茶香冲庭,它决定了全频声音清澈纯净,鲜活动人。“麦士”这个牌子来自美国,在九十年代曾经流行过,价廉物美,如今罕见,实属可惜。MI-952输出功率95W,声音透明干净,线条感强,用来推LINN KAN刚好般配。音乐传真A2曾经震撼一个时代,在九十年代中期,它是低价位CD机中追求音乐味道的不二之选,声音很厚很暖,速度偏慢。这个搭配十分成功,舍弃了对动态的追求,换来高远的气质,声音十分纯净,如山涧清流,水草在水底摇曳,鱼儿拨动着光斑,四周树木映照其中,清新惬意。镜雄兄喜欢工夫茶,连带着也喜欢有关茶的音乐,凡与茶有关的音乐他都收集,都是些抚慰心灵的轻松音乐。书香茶香相溢,乐音充盈,独坐随意翻阅,该有多么闲适!
CD02.jpg 功放01.jpg 音箱04.jpg
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234

主题

4888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42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9: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我对这套器材的点评:
1、        定位感强,声像较小。
2、        摆放过于靠墙,音场纵深感略缺。
3、        高低层次感很好。
4、        声音清爽透明,高频清脆并柔润,中频有很好的质感,低频略轻。
5、        线条感很好,细节丰富细腻,气质高远。
6、        低频有弹性,但不深,平衡感一般,音场基本稳重。
7、        动态控制力一般,爆炸力一般。
8、        能量感一般。
CD01.jpg 功放02.jpg 音箱03.jpg
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234

主题

4888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42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9: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镜雄兄是一位文人,藏书数万册,每次搬家,最繁重的工作就是搬书、摆书。他著作很多,早些年出版的主要是新闻类的,近年以闲适散文为主,写书好像是一种乐趣。他深谙茶道,尤其精通潮汕功夫茶,自号“茶水客”,有过一本《潮汕功夫茶》的书,新近又出版了《茶福》,都特别热销。喜欢摄影,手法高明,这本来就是他的专业中的一项。还喜欢音乐,但不多研究,只靠个人感觉和喜恶,要求也甚高。10多年前委托我搭配了一套音响,外观小巧,声音清新,十分满意,摆于书房,藏身众书之间,朝夕相伴,声声惬意。这套小器材,至今仍然值得参考和推荐。
音箱02.jpg

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234

主题

4888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42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9: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镜雄美文一篇共赏:

家里音响架上最突出的一套CD要算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风潮有声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闲情听茶”系列了,这是迄今较完整为茶而作的一套茶乐曲唱片,乐韵茶韵悠扬,倍觉珍贵,列入珍藏品中。这套茶音乐CD前6张均为大陆知名民乐作曲家张福全操刀作曲、编曲,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张《清香满山月》主打曲写的就是我乡凤凰水仙茶、第四张有一曲专写凤凰单丛。“作曲家藉由音乐的创作,将茶中无法言喻的深味细腻地表现出来,使茶味随着音乐在人的心中更深更远、更沉更香。”“闲情听茶系列的制作,是希望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喝茶的音乐。”让爱茶人“饮到深处,或知交、或故友,或清风明月、或山川云雾,无一不在茶中,无一不在乐中。”(《闲情听茶》制作人语)呵,“教我如何不爱她”呀?!
是的,我的孤陋寡闻,史上专门以茶为题材创作演奏,能够淋漓尽致诠释茶艺美学、体现茶境茶韵而成为经典的乐曲,似乎还找不出来。然而,从历代的诗歌、绘画中我们又不难发现茶和音乐的关系由来已久。“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白居易《琴茶》)茶与琴共鸣。“门外青骢月下嘶,映阶笼烛画帘垂。一曲阳关声欲尽,不多时。凤饼未残云脚乳,水沉催注玉花瓷。忍看捧瓯春笋露,翠环低。”(宋·周紫之《摊破浣溪沙·汤词》)一曲《阳关三叠》,叫人幽思。唐代中期画家周昉的《调琴啜茗图》(现藏于美国约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画面反映唐代宫廷贵族女性品茶听琴的闲适生活——三个主人两个仆人,有一人“调琴”是图中的重点,二人手执茶盏,神情专注地边饮茶边倾听琴曲,生动引人注目。琴,琴曲,代表着音乐,成了饮茶品茗的最佳伴侣。有道“茶通六艺”,“六艺助茶”。琴、棋、书、画、古玩、金石作为点缀、摆设,已使品茶的意境更高雅更有乐趣了。在这里,“琴,不仅仅是摆设,它指音乐,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和茶的对话,是人和自己心灵的对话,是牵着茶人回归自然追寻自我的温柔的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林治《中国茶道》)
古人对茶境的要求很高,明代许次纾著《茶疏》甚至罗列出二十四种适宜喝茶的时间和场所,其中就有“心手闲适……听歌拍曲;歌罢曲终……鼓琴看画”之述,音乐在品茗时必不可少。现代人喜欢上茶馆、茶楼,这些点缀在城市水泥森林中的茶所却以独特的装饰,使人别有洞天跌入桃花源感觉,当你在古色古香的红木几案前坐定,当红泥炉上响“松涛”时,当“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后,这时茶香缭绕,耳畔传来轻轻的或琴、或弦、或丝竹的声音,侧耳细听,是丝丝入扣的潮州音乐《画眉跳架》、《粉红莲》……这清幽的音乐,似天籁,使品茗的环境多生出几分莫名的雅趣。
我更喜欢一人独饮时,打开我那并不高级的音响,常选那套“闲情听茶”系列CD的任何一张放上,让音乐作伴。这样的状态,没有什么干扰,心虚静下来,神聚于一处,而情感随着茶香升华,思想已进入物我两忘之境,轻柔的音乐声成了这一切的催化剂,美妙的琴弦伴着茶香进入你的心灵,那“茶艺之美就在于会心处,不着一言”。
〔陈镜雄〕
音箱03.jpg
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15

主题

75

回帖

499

积分

骑士

积分
499
发表于 2015-5-3 15: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好的音箱啊!

20

主题

444

回帖

994

积分

圣骑士

积分
994
发表于 2015-5-4 09: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朴素的一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