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开启辅助访问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号
淘宝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首页
Portal
资讯
News
视听艺术
Arts
品味生活
Life
专题
Collections
视频专区
论坛
BBS
杂志预览
Magazines
登录
立即注册
腾讯QQ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业界新闻
活动资讯
新品介绍
人物访谈
视听器材
音乐唱片
私人影院
视听周边
视听观点
HiFi人生
数码生活
声影生活
车之韵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退出
视听空间
»
论坛
›
视听空间
›
视听话题
›
简单而不凡的体验 音乐传真M6升频解码器
返回列表
查看:
5479
|
回复:
0
简单而不凡的体验 音乐传真M6升频解码器
[复制链接]
drun
drun
当前离线
积分
2147
238
主题
161
回帖
2147
积分
编辑
积分
2147
发消息
发表于 2014-8-28 16: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run 于 2014-8-28 17:36 编辑
文 / Paul 图 / 小路 鸣谢美丰音响提供器材试听! 咨询电话:0754-8882 2166
“CAS声音不好,还是CD好听。”这句话从我发烧就听到现在,但却从来未被这句话击倒,已经准备进入CAS党。其实究竟CAS是不是真的比CD差?我反复的对比过低端转盘和PC输出到DAC,发现其实两者相差不远。而是现代高端的DAC上,PC占优也并不出奇,尤其是某些带有DSD硬盘解码器的DAC播放DSD文件的时候,更是可以与三倍之价位的PCM DAC媲美。
简洁的外观 扎实的用料
言归正传,今期送抵本刊试音室是一台Musical Fidelity音乐传真M6 DAC,它的机箱相对其他扁平设计的解码器来说,算是比较大,与一台中型合并机差不多,面板也相当简洁。机箱的板材主要是由厚铝板组成,接缝细密,制作扎实。M6 DAC采用密封屏蔽的电源供应,当然也少不了自己的扼流圈稳压技术,音乐传真设计的扼流圈可滤掉90%以上的电源脉动干扰,剩下的只有无害的二次谐波。使用扼流圈还可缩减开机时电源供应的涌浪电压,并让电路免受几乎任何形式的主电源干扰,这些种种都为M6 DAC提供洁净和稳定的电源。
面板上有电源开关按钮和一个显示屏,显示屏较小,不过也足够显示必要的信息了,右边有一排8个圆形按钮,其中6个分别对应2个同轴,1个平衡,USB、光纤、蓝牙各1个;另两个是Filter与De-emphasis;再有两个三角形按钮,当选择可变输出时,可以作为调校电平的作用。机背输入插座有上面提及的各种输入,所有输入和输出,除光纤外,都支持至24bit/192kHz,USB输入采用异步模式,即由M6 DAC内置的时钟控制USB双向传输数据,所有输入电平都可以个别预调,以配合不同的灵敏度,但必须使用遥控器,过程并不复杂。数码输出有同轴、AES、光纤各一。模拟输出则有平衡与非平衡各一对。MF的蓝牙接收器可接受至24bit/48kHz,有天线插座,天线是随机附送的,可直接装在背板,也可放在机架上。
未开声,光看技术资料,已经使我眼前一亮,1、双单声道的设计,也就是说这台M6是真正的全平衡设计(看来必定要用平衡不可);2、极低的Jitter!<12 picoseconds,而M6则有Re-clock的功能,它把所有信号都经过了非常好的时钟处理,那么就保证了DAC处于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
深刻的舞台感
这台机器的声音表现确实是这样的,聆听《The Silver Violin》这种DECCA唱片的时候,它提供出清泉般的声音,非常清爽的声音风格,高频比较偏向纤细型,它不是那种带出厚重感声音的机器,而声场的刻画力则可以令小提琴游走于舞台之间,深刻的舞台感才是我最需要的,那种平衡于舞台,眼前的画面感,实在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郑板桥竹画,纤细有力。当然,这个极有可能是滤波模式的设定和声音调校所决定的,而且全套的音乐传真,都是折射出这种风格,本机的滤波模式有缓慢和急促两种模式,调至缓慢模式应该可以讨好那种喜欢厚重声音的乐迷,当然,线材你可以调校,从它敦厚大气的外观看,还有那后级般的重量,想必对避震材料有极大的灵敏度。但总体而言这张巴洛克的唱片演奏还是令我感到舒服和入耳的,虽然是极致的纤细和优美的线条,但不会出现刺耳、毛刺的感觉,这个可能和音乐传真信奉的调声信仰有关——尽可能做到低失真的指标,达到音乐传真。曾经问过一位音响设计师,如果音源指标的高频失真少了,会有什么直接的听感?他回答,那就是声音更加的纤细和顺滑,小于0.0012的失真率,这就是音乐传真。
精准的定位 强大的全频分析力
音乐传真有另一个令我获得非凡体验的就是定位,在音乐传真的功放评测时我已经稍微提到过这一点,那就是营造声场的能力。当我按下Play键站起来的时候,我已经暗中感觉到会有一个声场的完美展露,而事实告诉我是正确的预测,我就站在OB1i的前面1m处(期待感已经令我不能回到座位上),已经聆听到《天方夜谭》中《大海和辛巴德的船》里面乐器每个不同声部的位置,尤其是铜钹的声音,清晰地在箱子后面,我的正前方约1m处高高跃起,然后堂音和乐器本身的泛音托起了音乐的神韵,将音乐重新升华,回到演奏厅中。这确实是我玩Hi-Fi以来听过最好的铜钹演出之一,令我不得不赞叹整套器材和房间之间的协奏是如此地完美。
演出尚未结束,辛巴德船长当然在继续起航,在之后一浪接一浪的动态之中,至始至终都可以获得深刻的舞台刻画力和每一件乐器的张力,可以夸张地比喻为是音响器材中的肖斯塔科维奇,是大动态之中却展露出每一个乐器属于自己的音色,但整体又不乏一种浑然天成的动态感,整个动态场面生机勃勃。能在大动态之中应付如此的分析力,那在低频分析力当然不会败下阵来。
聆听一套系统,低频最为之动情而深刻的地方绝非《炎黄第一鼓》般的鼓动心弦,也绝非“牛筋佬”那样的鬼马人物带来的拉钢丝般的演出,更不是《1812序曲》中的放炮声,真正的低频很简单,一只大提琴就够了,因为大提琴很多时都在中低频、低频之间的音阶走动,而那些琴腔泛音(发烧友口中的松香味)和身体对低频舒适的体验,又会是对极低频的考验,乐手在转换音阶时,又会考验低频的弹跳、反应、微动态等,令表现非常之有特色。
总结
音乐传真在调声方面,它是推崇现场的音色,而不是麦克风贴近琴腔带来的快感,在这点上,不同的重播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重播唱片目的在于重播唱片本身,有人则认为重播唱片目的是还原唱片中录音的现场,而非录音的技巧和手段,M6 DAC大概就会是后者的那种风格吧。技术指标和人耳调声不会是相同的结果,这也是音响的神奇之处,我不反对某些指标或者某一段曲线的重要性,但是人为的调声,同样是不可忽视。其实退后一步想想,带回现场的聆听方式不是更好吗?现在的场景不是更真实吗?难道那把大提琴就不在眼前?M6 DAC,确实是这种演绎的大师,也是让人轻松聆听的大师,他不会令人坐立不安去调整这样那样的器材,从而达到一种怎么样的音响效果,反而他是在不断提醒你,这种音效对了!音乐就是这个样子!他可以坚定地给你这个答案。
从功能上,M6 DAC有我最期待的方式,那就是蓝牙传输,我喜欢看着电脑上的古典音乐介绍文章品赏音乐,蓝牙传输可以令我在家里随时随地享受充满音乐的滋味。尽管蓝牙传输有限制(只能到24bit/48kHz),但聆听一般的软件,足够了。购机附有一张安装驱程的光盘,这样M6 DAC就可以轻松地在PC上享用。
在这个月我为大家推荐DAC,原因很简单,时下我们欣然地见到一些音响商开始转换经营模式,向着时代进发,一方面他们保持了声音品质,但另一方面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现代人对便捷的需求。有人说3C产品对人类带来更多的是厄运而不是幸运,我们为何不把带来好运的东西融入到“厄运”的产品当中呢?CAS不是Hi-Fi时代终结的标志,而是意味着Hi-Fi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在一个全新的天地有数字母带、有便捷的音乐享受方式……犹如一片未知的天空仍等待我们去探索,我相信器物无绝对之好坏,只看人如何利用而已。
解码器
,
扼流圈
,
显示屏
,
音乐
,
板材
相关帖子
•
为音乐之旅搭配什么音箱好
•
请教怀冰老师!
•
两套音响,请大家推荐
•
新手请教器材搭配
•
如何刻一张DVD-Audio音乐碟
•
家有音乐:2017.4 编余闲话
•
家有琴童,家有音乐:2017.2 编余闲话
•
观点+调查 || 回归原点 遵循细听
•
双木三林纯音频解码器D2视听
•
不懂就问,这套双木三林SU-8+SH-8对于我们新手来说够用吗?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