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69|回复: 0

当代音乐创传奇 传奇背后有传奇 --上海第六届当代音乐周的台前幕后

[复制链接]

31

主题

80

回帖

415

积分

骑士

积分
415
发表于 2014-5-28 11: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凌波微步 于 2014-5-28 11:18 编辑


当代音乐创传奇传奇背后有传奇
——上海第六届当代音乐周的台前幕后

文:周凡夫

      以“回顾20世纪辉煌,弘扬21世纪新声”来宣示的第六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于10月16日张国勇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在上海音乐厅的闭幕式音乐会后落幕,为期六天(10月11日至16日)合共举办的十二场音乐会,四场讲座,顺利完成,而配合举行的第三届音乐作品评论比赛,最后亦评出获得万元奖金的冠军及各优胜名次。

作为音乐周主会场的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jpg


世界首演共十九首
      这次当代音乐盛会共聚集了来自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二位中外作曲家,以及一百八十余位艺术表演者,共演出了五十八部音乐作品,其中有十九首为世界首演,二十一首为中国首演。今年除开幕及闭幕音乐会安排在上海音乐厅举行,其它各项活动仍以上海音乐学院为活动中心,节期内每日三档活动,上午讲座,共有四场,下午及晚上每日办两场音乐会,合共举办了十二场。这些活动,合共吸引了七千六百多观众人次参加。这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多少能反映了这次当代音乐周的规模又有所扩大。

音乐周举行的上海音乐学院校园正门.jpg

      这项周年性音乐活动,是作曲家温德青于2008年所创办。温德青于2007年自欧洲应聘回国,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后,发觉上海地区欠缺当代音乐节,无法提供当代音乐的音响给师生听,不知道欧美当代音乐情况,由此触动了他创办音乐周的念头。作为艺术总监的温德青,身兼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数据中心主任,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日常学院的工作已经是够忙的了,但他仍能将当代音乐周办下来,而且是越办越好,规模和成绩,发表的乐曲和观众人次都按年增加,到今日不仅在中国已成为引进当代国际音乐潮流的重要平台,更已备受国际乐坛重视,认为是今日中国大陆一个重要的当代音乐创作活动。
      在今日中国的现实环境下,能将这样子的国际性现代音乐活动坚持长期办下来,而且越办越有成绩,那可真的是一个传奇!


当代音乐周的节目手册.jpg

隐名老师捐出巨款
        不过,从温德青口中才知道,成就此一上海传奇的背后,还有一个传奇故事。原来温德青2008年创办当代音乐周,开始时是以申报项目方式,由上海音乐学院拨来八万元,并由上海文化基金拨来七万元,合共十七万元,作为首届开办费用。当时音乐周祇有五天,直到去年才增加一天变成六天。
然而,举办第二届时,上海文化基金未能拨出款项,怎么办呢?幸好柳暗花明又一村,温德青说:「幸好当年第一次举办,吸引了一位在『上音』任教的老师,捐了九十万元,分三年,每年三十万元。这位老师看见我们是真正办事的,第一届已办了很多专场,有约翰凯奇(John Cage)的,也有利盖蒂(G.Ligeti)的。这位老师的姓名不能说出来,这是他资助音乐周的唯一条件。结果,这位老师的九十万元捐款,三年没用完,今年仍在用。更重要的是,这笔捐款对我们要将音乐周继续办下去便像打了强心针一样。」

上海第六届当代音乐周的标志.jpg

       就在这笔「无名氏」的无条件捐款的传奇帮助下,当代音乐周的规模得以逐年扩大,去年经费已增至一百四十万多元,今年增加到一百六十多万元。去年的节目中有一台交响乐,今年开幕和闭幕都是交响乐,增至两台,费用增加了。音乐周的音乐会主要安排在「上音」的贺绿汀音乐厅,仍是要付场租的;音乐周的整个团队基本上都是全义务工作。

观众增加多点原因
       在这种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音乐周仍有很不错的发展。温德青说:「第一届至第四届每天上午安排一场讲座,下午排两场音乐会,晚上一场。这样密集安排,当然是希望能以有限的时间,让大家接触多一些现代音乐。但这实在太累了,去年下午便改为祇办一场音乐会,每天合共办三场活动。让我们感到振奋的是,观众人次按年增加。第一届全部观众人次三千多,去年已增至七千多。音乐会全售票。免费是对音乐,对演出者缺少尊重。不过,票价不高,公益票祇是十元一票。今年最高票价是一百元,最低三十元。」

乐评决赛现场观众近百人的场面.jpg

       很显然地,当代音乐周在上海越来越受欢迎,按温德青的观察,有几点原因,一是新闻媒体认同,支持力度按年加大,在社会上的影响增大了;二是经费增加,能邀请得更专业,更有水平的音乐家和乐团来演出,于是音乐周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上去。此外,温德青更指出:「音乐周每年其中一项重点是作曲家专场,选甚么作曲家,和选甚么作品都很重要,对票房都有影响。同时,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每年的节目一定要有一些亮点。去年便请了图瓦的民歌手来演出『呼麦』,也办过现代舞蹈专场,今年将陈丹青邀来做讲座,谈谈他绘画时为何听音乐,听甚么音乐,来的观众都堵满了会场,今年还有爵士乐、民族音乐、古琴音乐,闭幕音乐会的乐曲更是和昆剧有关的新作品。这些亮点一般都会掀动媒体宣传。我看,音乐周的专场作曲家作品音乐会很重要,那是研究作曲家创作的重要活动。所以,今年的驻节作曲家,增加为三位,学术性亦得以增加。同时,设立驻节乐团,在整个音乐周中演出多场音乐会,质量亦得以较有保证。但乐团要有一定知名度,要有名家,那便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在节目设计时亦要有市场触角,才能吸引听众。」

选作曲家考虑平衡
       温德青透露,在媒体宣传,和观众口碑的支持下,过去便有人连听六届。这亦因为每年设立的套票价钱不高,今年十二场音乐会的套票,祇需260元;学生和老师的320元套票,除音乐会外,还包括全部讲座。就在这种种的情况配合下,音乐周越来越为人所知,上海以外的外地院校师生来的亦越来越多了。

第三届中国当代音乐评论比赛各评委预备工作会议留影.jpg

       那么,每年的驻节作曲家又怎样选出来呢?对此问题,温德青回答得很直接:「选作曲家要考虑平衡点,学术性的东西始终是少众的事,所以要作各方面的考虑。今年其中一位是罗忠镕,他已八十九岁,是中国音乐界的老前辈,很有地位,但他在八十年代所写的一些作品至今仍未演出过,请他来,做讲座,办专场音乐会,研究他的创作,那可是很重要的事。另外,今年邀来的另一位驻节作曲家,德国的威德曼(Jorg Widmann),中国人的世界都不认识他,我亦是听了当地人的意见,接受了建议才将他请回来。威德曼今年四十岁,钢琴、指挥、作曲、单簧管,样样皆能,可不简单。在第一届安排的是瞿小松,亦有外国作曲家。此外,在音乐周中办过专场作品音乐会的,还有许舒亚、郭文景,和今年的杨立青。也请来过很有一些影响力的谭盾。」



       由于音乐周前半段时间杂务缠身未能赶及,笔者错过了叶聪指挥上海爱乐乐团的「驻节作曲家」开幕音乐会,也就是说错失欣赏今年三位驻节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了。今年获邀的作曲家是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秦文琛、德国多面手作曲定约克.威德曼(Jorg Widmann),和2004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的前辈作曲家罗忠镕。这三位驻节作曲家在音乐周中各自要主讲一个专题讲座,讲述个人创作理念和经验,还有一场作品专场音乐会。

探索《牡丹亭》交响化
       在沪三天,虽然祇参加了音乐周末段节目,但已留下深刻印象。这三天内首天听了驻节乐团--奥地利20世纪乐团的「德国作曲家威德曼专场音乐会」,由作曲家自己指挥,演出了他的五首室乐作品,全是中国演的乐曲。第二天有美国Mivos弦乐四重奏的「作曲家罗忠镕专场音乐会」,威德曼(单簧管)与Oliver Triendi(钢琴》的「从古典到现代的单簧管与钢琴专场音乐会」,和罗忠镕的讲座《我的学习与创作》。

乐评决赛后各评委与五位决赛者留影.jpg

       最后一天则有「国际学生大师班作品音乐会」,由美国蜜沃斯(Mivos)弦乐四重奏演奏,随即由罗忠镕、秦文琛及威德曼三位驻节作曲家作出短评。而当晚的闭幕音乐会,世界首演特别为这次盛会创作的《交响牡丹亭—天地人和》,以昆曲《牡丹亭》故事为结构为线索,加以交响化的表达,全曲结构分为《天》、《地》、《人》、《和》四个篇章,各篇章间并加入三个插部,分别由陈牧声、陆培、叶国辉,和温德青四位作曲家分工创作,与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包括有采用西洋唱法的女高音(李秀英),以昆曲唱法表演的昆曲红伶(庄临风、李顾硕,和舒士纹)。


德国作曲家威德曼(右)带同奥地利20魽世纪乐团演出后谢幕.jpg

       就这三天亲自感受的体会,和参照前三天的资料,不难发现这个音乐周不仅节目安排无比密集,而且所选演的乐曲份量十足,三位驻节作曲家的作品都很有启发性和代表性,两个驻节乐团(奥地利20世纪乐团,和美国蜜沃斯弦乐四重奏),都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作为闭幕音乐会的大型新作品《交响牡丹亭—天地人和》,在昆曲结合管弦乐的交响化中更作了很好的探索,既能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之美,又能将西方交响化的音乐效果融入其中,呼应了这次音乐周的「弘扬21世纪新声」的宣示,增强了音乐周的含金量。就当晚上海观众的反应来说,对这种将中国戏曲文化融入西方交响乐团的效果,还是颇为热烈的。演出后和作为指挥的张国勇交换意见,他表示尽管排演这部创作手法、意念都很新的作品,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发扬推广中国音乐创作的角度来说,无论效果如何,仍是很值得的。

乐评比赛首奖万元
       不过,很多人会忽略的,同样为音乐周增加含金量的是配套活动「第三届中国当代音乐评论比赛」。笔者特别飞到上海去出席这次音乐周,其中一个重要任务便是作为评委,出席这项比赛的最后决赛。

五位进入乐评决赛的作者等候上台答问.jpg

       这项音乐作品评论比赛,于2011年开始举办,作为当代音乐周的活动,以当代音乐作品为评论对象,但并不限于在音乐周中演出的作品。今年参赛者来自全国各地,香港亦有参赛者,截稿后收到文稿廿五篇,经过第一轮筛选,选出十七篇,交由五位评委评出五篇,该五篇评论的作者便被安排于音乐周最后一天(10月16日)举行的决赛。

溫德青接受訪問時的神情_9.jpg

       这项全国性的乐评比赛,经过两年,奖金不断提升,今年一等奖一万元、二等奖八千元、三等奖五千元,优秀奖二千元。前三名的乐评刊登于《人民音乐》月刊。五位获奖者均获得当代音乐周「第三届音乐评论比赛」奖状,并获赠送音乐周所有活动之套票,并为外地入选者提供音乐周期间的食宿,交通费则自理。

驻节作曲家罗忠镕主讲专题讲座.jpg

       由于奖金金额颇高,为此,整个比赛务求增加透明度,并尽量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今年五位评委,除有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韩锺恩,还有福建省文联、福建省音协副主席章绍同,北京《人民音乐》月刊编辑于庆新,笔者则是首次获邀参与的唯一海外评委。
第一轮选出的十七篇文稿,由各评委进行第二轮评选,各人分别打分,各选手分数不能重复,各评委分数相加后,总分最高的五份文稿进入决赛,并上载到音乐周的网站www.shcnmw.com,予以公开。

评委观众现场提问
       决赛于10月16日上午十时在上海音乐学院北楼416教室进行。五篇乐评入选作者每人可用十分钟陈述内容,每位评委予以点评及提问,最后由评委与现场观众共同投票(各占50%),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入选的五篇决赛评论文章分别是﹕
(1)  姜小露:「水」之意象的音乐表达----朱世瑞《水想II》与「新传统主义」
(2)  鲁瑶:两极相通话诗乐----评朱世瑞《声乐室内交响曲----和夏尔、荷尔德林与白居易的对话》
(3)  檀革胜:论郭祖荣创作的「母语化」现象----以《第十七交响曲》为例
(4)  田彬华:「得意忘形」、「文质彬彬」:论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现代技法----读四位作曲家文章有感
(5)  方博:听中乐团演奏当代「中乐」----写在香港中乐团「乐旅中国VII」音乐会之后。


当代音乐周闭幕音乐会结束谢幕场景.jpg
       这五篇进入决赛的乐评,结集成册,于当日派发予各出席现场观众。当日出席的观众近百人,在这种近乎论文答辩过程中,亦安排有现场观众提问,评委及现场观众提问共五分钟。为公平起见,决赛开始前公布评分细则,包括评分最高分为9.5分,最低不低于7.5分,五位选手分数不得有重复,计出五位评委分数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评委如与参赛者有师生关系,便放弃对该选手打分;同时,任何拉票行为均视为违规;五位选手陈述答辩次序抽签决定。
     整个决赛的答问过程,由十时开始,至中午结束;进行计分后,一等奖由上海音乐学院2011级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向研究生姜小露获得;二等奖鲁瑶,现于上海音乐学院念大四;三等奖是厦门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檀革胜;至于两名优秀奖分别是四川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田彬华,和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的方博。

鼓励长期写作乐评
       据温德青表示,以高奖金设立这项乐评比赛,目的很明确,就是藉此吸引和鼓励更多人投身音乐评论的队伍,特别是对当代音乐作品的评论。当然,大家都明白,要为评论文章来分高下,加上一等奖金高达万元,难免会引发争议,为此,便设法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不过,要鼓励更多人投身乐评工作,高额奖金无疑可增加吸引力,但要增强乐评队伍,鼓励乐评风气,那却要设法鼓励更多人长期持续地投身到乐评工作去才有效果。祇为比赛来动笔,便失了作用和意义。为此,在决赛前评委召开的工作预备会议,笔者便特别提出,「乐评应像跑拉松一样」的观点,建议各获奖者的奖金应是作为未来一年须写作一定数量的乐评的稿费,用以鼓励及传达长期写作乐评的讯息。
当然,此一改变,奖金(稿费)便要分期发放,继后各得奖者撰写的乐评亦要设法安排发表,那便涉及要有专人长期跟进,这在现时当代音乐周的工作人员不足,事事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似不易实行,且看日后条件成熟时,这项全国公开的乐评比赛,如仍继续举行,会否在奖金的颁发形式上作出改变了。

续办下去已有大计
       温德青并透露,去年音乐周的开幕式音乐会实况出版一张DVD,CD则是“中图”出版的女声合唱现代作品,作商业性发行。前三年论文集分析亦出版了,乐评比赛自第四届开始办起来,这都是随着音乐周发展衍生出来的「附加产品」。
当代音乐周办了六年,带来了甚么影响呢?对此一问题温德青的答案同样很直接:“明显在技巧上,在声音的概念上,都开拓了师生眼界。今年在新天赋作曲家音乐会上,由奥地利20世纪乐团演出的十首乐曲,维也纳的四首,上海音乐学院的六首,相较之下,上音的不差多少,甚至更好。由此见出影响是不少的。”
       那么,当代音乐周继续办下去会有何改变?温德青明显地对此问题早已考虑过,答得很爽快:“驻节作曲家等会坚持办下去,亦会坚持将大师班办下去。今年的国际学生大师班作品音乐会便安排了来自法国、美国、希腊和中国的五位学员作品;这些大师班作品演出后,会即场由驻节作曲家作出点评。明年会增加演出室乐歌剧作品,后年的大计则要请来布烈兹(PierreBoulez,1925—)三十多人的当代音乐合奏团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那是较邀请古典交响乐团费用更大的事,到时要争取学校作出特别拨款。另一方面,质量较高,含金量较高的高质素流行音乐,亦会继续去发掘。今年便将九岁失明的著名民谣音乐人、歌手、诗人周云蓬请来,做了访谈,又办了民谣专场演出,他的民谣有很高的质素,也有难度,同时亦有他的音乐思想、意念,也就吸引了大量观众,全场满座。”

侧重欧洲并非无因
       虽然温德青表示,办音乐周是艺术事业,他首先是希望能将西方现代音乐艺术中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带到上海来过一遍,再加上中国的东西。但个人观察却发现,音乐周无论是选演的音乐,还是自海外邀来的演出团体、音乐家,主要仍是侧重欧洲那一边。温德青对此并不否认,他说:“这是因为美国新音乐市场往往受经济决定,经济不好时,很难找到资助;相对地,欧洲国家的政府对当代音乐支持较大,邀请乐团、音乐家到来亦较容易。同时,不能否认的是,现时在周用的,主要仍是我在欧洲留学时建立的欧洲关系。”
       每年的音乐周,对温德青来说,都几乎是“无日无夜”的,这次要和他做访问,亦祇能在晚上音乐会结束后,一切事情都打点好了,才能相约和他在下榻的酒店一聚,当时祇差半小时便是午夜了!也就是说,这篇访问是谈了“前后两天”啦!最后问他,办了六年,要写作品的时间应该是越来越少了,作为作曲家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有何感受?值得吗?但见他带着满脸疲累,但仍很有力感地说:“真的是觉得很累,但仍很有成就感,基本都满意,那仍是值得的,因为那是需要去做,而且是很重要的事呀!”当然,他并没有忘记那位不愿意公开名字的老师的支持,他相信,当日如果没有那九十万元,便不可能会有现今当代音乐节的传奇成就。不过,看到音乐周传奇的人多,但知晓此一传奇背后的传奇便很少人了。





当代音乐周的艺术总监温德青.jpg
当代音乐周在上海音乐厅闭幕音乐会谢幕场景.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