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02|回复: 0

千帆过尽,岁月如烟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299

回帖

1502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502
发表于 2014-5-26 1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msam 于 2014-5-26 11:17 编辑

11HIFI人生ww.jpg

文 / 剑萍
那些年的人和事
众所周知,香港地区的音响发烧风潮对内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从声音鉴赏、器材评价,到摆位调音、品牌渊源等,我们内地的发烧友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港式音响文化的熏陶。许多人对高端器材的认识和发烧经验的积累是来自于《音响技术》、《发烧音响》、《Hi-Fi音响》这几本主流的香港音响杂志,而首次听到醍醐灌顶的天籁之声也往往出自于香港音响代理商举办的器材演示会。可以说,香港音响业对于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相信您对上世纪90年代内地刚开始掀起音响热时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仍是记忆犹新吧?而香港早在70年代已经开始掀起发烧热潮了。那么香港烧友那时玩的是什么器材?当时流行的玩法是什么?其时又有什么音响达人?我想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但由于年代久远,要找到这些资料相当困难。幸运的是,因缘际会下我遇到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来自香港的陈汉铭先生,一位早期的香港音响业内人士兼资深音乐、音响发烧友。我希望通过这篇采访能大致勾勒出70年代香港音响圈的零星画面,并且初步展示一位资深的音响业内人士对音乐、音响的个人视角。
陈先生今年70多岁了,1972-1978年他在香港创立了一家发烧音响代理公司——自然音响有限公司,因此在圈内有“自然陈”之称。当时他代理的品牌包括:Quintessence Group、THIEL(超奥)、CONRAD-JOHNSON(诗醉)J.E.SUGDEN(瑟顿)、NOVA、AEA、Fulton、FAIRFAX等。除J.E.SUGDEN外,其余品牌均是由陈先生首次引入到香港。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品牌如今已经消亡,让人不得不感叹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香港经济开始腾飞,人们在富足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开始对精神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音响发烧便应运而生。那时人们主要玩美国品牌的器材,像JBL、AR、Marantz、McIntosh等,陈先生第一对发烧音箱便是AR 3,AR 3有很经典的“气垫式”设计。别超、爱群、雅典、明发行是当时代理商中的“四大天王”。而《音响技术》创始人陈浩才先生创办的《Hi-Fi沙龙》双周刊以及“醉人音乐与音响”电台节目,也对普及音响文化、传递最新资讯、提升公众音乐欣赏水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陈先生代理生涯当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情:一是他做Quintessence Group最为成功,以致美国厂方想将他罗致门下,全权打理这个品牌。Quintessence Group是当时第一家采用可用于导弹系统的电路板的厂家,功放猛料包括符合美国国防部标准(MIL-STD-39006)的钛电容、符合国防部标准(MIL-R-10509F)的DALE电阻,音质在当时傲视同侪。可惜后来Quintessence Group的主理人只懂设计不懂经营,盲目扩张以致倒闭。二是海尔博士(Oscar Heil)亲临“自然音响”陈列室。海尔博士是德国人,借助美、德科学家交换计划而来到美国开展研究工作。在1973年,海尔博士发明AMT(气动式单元),在业内引起巨大轰动,被誉为继锥盆辐射、号角辐射、耳机辐射之后第四种声音辐射方式,即“海尔式”。海尔博士将此项专利卖给了美国静电音响公司(ESS),后来又经ARES、ELAC的改进,令此项技术日臻完善,目前已成为热门的高音单元之一。1974年3月,海尔博士应邀去日本讲学途经香港,而陈先生刚好又代理ESS音箱,于是便有了这次海尔博士的“自然之行”,陈浩才先生也在自然音响陈列室里特意安排了对海尔博士的专访。在陈先生提供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他当时略显青涩的模样,而陈浩才先生亦正值壮年、精神奕奕,想想他老人家如今已仙逝三年有余,真是韶华如飞,岁月老人……
1974年4月《Hi-Fi沙龙》以《未来Hi-Fi新境界,花香随鸟语飘来》为题刊登了这篇专访。文中详细介绍了气动式高音的工作原理和优点,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我最感兴趣的是海尔博士在这里提出了Li-Hi(Live-Fidelity)的概念。他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单元在高频延伸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数值,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听觉范围,音响设计师在指标上再一味拔“高”就没有实用意义,而应该将重点放在追求Live之上,力求获得一种真实鲜活的、近似于生动现场的重播效果。海尔博士这种观点讲的是硬件,和当时软件部分RCA公司的Living Stereo、Mercury公司的Living Presence想法不谋而合,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追求真实的现场感早在40年前已是当时业界和发烧友的共识,因为光是这一期文章已有关于四声道到底采用CD-4SQ制式还是QS制式的争论,还可见四声道的卡座、放大器已经推出不少,而Ortofon(高度风)、STANTON(史丹顿)、SHIBATA(柴田)、GRACE等著名唱头生产厂也有多款四声道唱头面市,只是由于标准一直未能定下来,在技术和工艺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令这场40年前的多声道热潮无疾而终……现在我们有蓝光格式、有完善的多声道制式,也有专门的器材配套,令重播效果更接近于现场,相比之下是比当年幸福多了。

11HIFI人生65.jpg


6566.jpg


音乐人生
1978年之后陈先生结束了代理公司并出任日本Kenwood在香港地区的负责人。Kenwood当时也是风头很劲,它涉足发烧音响、套装音响、小家电、对讲机等多个领域。1982年陈先生移民美国,直至2008年回到广州番禺安度晚年。陈先生在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专攻铁路、桥梁的设计,毕业后在香港著名的怡和洋行负责瑞士Schindler电梯的施工设计,一干就是十年。但家里的艺术氛围促使他不可能在电梯行业一直呆下去。陈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是听着电唱机长大的,他一位姐姐后来成为钢琴教授,因此有美妙的琴声陪伴他度过整个童年。陈先生不仅热爱音乐,而且自学绘画、雕塑,称得上是无师自通了,也显示出他在艺术方面的天赋。1966年,出于对音乐的热爱,陈先生拥有了他人生的第一套音响系统:Fisher合并机、Goodmans音箱,后来又玩过Scott功放、Marantz 7T+8胆石前后级、I.M Fried Studio 5音箱等器材。随着发烧热度不断增加,陈先生完成了由发烧友到从业者的角色转换。能将职业与爱好结合起来,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乐趣?在一份当年自然音响的报价单上,我留意到有一份交响乐团乐器的分布图,显然陈先生是想他的客人了解正确的声像定位,对调整系统有帮助。但从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出陈先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我曾问他为什么会喜欢古典音乐?他认为流行音乐固然是比较容易入耳,但其节奏、调性比较单一、固定,在表现形式上比较呆板、单薄,描绘空间狭窄,无法蕴藏深厚而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而古典音乐所使用的乐器则要丰富得多,每一种乐器本身已经有多端的变化,而当它们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织体”,可以派生、演变出无穷无尽的音乐语言,就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内容浩如烟海,越看(听)越有味道!



他的音响观
陈先生喜欢将前级、CD机直接接墙插。在摆位方面,他建议以两箱间距1.8m为基准,再根据实际情况作灵活调整。如果觉得声音吵杂、定位偏乱则可将音箱离后墙远一些;相反,如果觉得声音比较清淡、软弱,则可以离后墙近一些。与此类似,如果想声像贴身一些,可把音箱往后移一些;如果想声像有更好的纵深感则要把音箱往前移。音箱的大致位置确定之后,可将音箱稍稍内拗,确保人声位于两箱中间。内拗角度要仔细斟酌、反复调整,有时小小的一些角度变化会引起明显的声音变化。陈先生提醒某些使用箱体谐振的书架箱底部千万不要垫橡胶垫之类吸震物件,否则很可能没有低音。陈先生对发烧友的忠告是:Hi-Fi是个无底洞,玩到一定程度应把精力放在专心听音乐之上,这样才会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这正如一句海外谚语所说的——“You Have a Peace of Mind(您会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到这里,我想大家和我一样一定很想知道陈先生现在用的是什么器材吧。当天一进陈先生家,我就留意到客厅中摆放着的SPENDOR S9落地式音箱,这是SPENDOR大约在2000年推出的型号。SPENDOR推出这个系列的目的是想在保留良好音乐性的基础上,能减少一些来自箱体的音染,从而获得更清晰细致的重播效果。陈先生坦言他不喜欢老SPENDOR产品那种浓得化不开、充满黄昏气息的声音,但同时又肯定SPENDOR音箱的音乐性。这样,S9正好符合他的需求。陈先生还将S9分频器的电容全部换成Solen,电感换成丹麦CROSS COIL铜箔线圈,光是这项已花去近5000元,内部接线也换成CARDAS的,令整体表现进一步提升。放大器则是Quicksilver电子管前后级,后级为单声道结构,输出功率150W/声道。对于Quicksilver这个品牌,相信知道的烧友不多,但陈先生对它却是钟爱有加、不离不弃,这套胆机起码玩了十年,喜欢的就是它温柔有肉的声底,而在需要的时候又能火力十足。陈先生同样对这套胆机进行了全面摩改:前级原来用的是Mullard ECC83管,后来买不到该管陈先生便换成了德国的AEG 12AX7,同时音量开关也换成瑞士ELMA步进式电位器,在输出部分换成每个声道有两斤重的JENSEN油浸电容。经此一改,前级的声底更有贵气和音乐味,瞬变更快,能展现丰富的微弱动态变化;在后级部分,强放管最初用的是南斯拉夫EI KT 90,该管定位好声音却稍嫌紧了一些,后来换成苏联的SOVTEK KT88,现在用的是“金狮”KT 88,在声音的“潇洒”程度方面大有改善。
上述两件器材服役已久,陈先生也一直没有更换的意思,但在CD机方面却是颇费周折。原来他有一台英国CD机,是当年美国《发烧天书》力荐的。听了两年多,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决定挑选一台真正合乎自己要求的CD机。选机的过程很漫长,因为陈先生本身是一个有要求的人。举个例子,客厅中那套美国产的“轻骑兵”布艺沙发就是他精挑细选的结果,虽然价格不菲,但确实是好用,20年了还像新的一样,但凡坐过的人没有不惊奇于它的舒适性。对于音响,陈先生认为应如同选汽车一样,不能轻易购买刚上市的产品,起码在量产3年之后仍有良好口碑者才可参考。按照这个标准,试听了多款CD机,最后一款法国CD机入围。陈先生交了订金,让店家将机器留到12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ELECTROCOMPANIET EMC-1UP。他忽然想起香港音响前辈、《Hi-Fi音响》创刊人雷明先生也曾向他推荐过这台机器,于是决定要好好听一听。对于ELECTROCOMPANIET这个品牌,陈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已耳闻其名,当时已非常红火。40年过去了,ELECTROCOMPANIET如今仍是有那么多的知音,经过市场长时间的洗礼更显示它独特魅力所在。陈先生认为CD机的避震非常重要,而EMC-1UP有极其完善的避震结构加上目前最好的PHILIPS CD PRO机芯,其40多斤的重量远超一般的CD机。经过深入的试听,陈先生发现原来所用的CD机在各方面都无法和EMC-1UP相提并论,而刚入围的那台法国CD机纵然也有良好的乐感,但性价比还是比不过EMC-1UP,以致他宁愿损失订金也要拥有EMC-1UP。
关于EMC-1UP,大家也许会谈到它浓郁润泽的中频、丰满而有弹性的低频铺垫、声音的从容感和宽松度等。但陈先生并没有特别提到这些,他看重的是这台机器亲切的情感,以及播放古典音乐时那种特有的和谐感与温暖感。他说:如果一件器材没有情感、没有音乐性,那么即使有令人瞩目的低频、气势、细节等,它仍只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次上,算不上一个真正成功的设计。陈先生喜欢EMC-1UP歌唱性和抒情性,觉得它不像是一件单纯的音响器材,很多时候它更像是一个会制造感动的神奇精灵。他以“感情失真”最小来形容EMC-1UP,而EMC-1UP对情感刻画的细腻程度,陈先生则是这样描述的:“它就像一台莱卡相机,拍摄出来的绿叶不仅能让你感受到叶片油润的色泽,还能将叶子边缘那层细细的绒毛显露无遗。”我相信陈先生这番话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用EMC-1UP播放一首表达对母亲思念之情的英文老歌时,我分明看到他眼角上轻挂着的泪花……

11HIFI人生343.jpg

11HIFI人生65656.jpg


11HIFI人生6565656.jpg


656.jpg



我们就这样聊轶事、典故、音乐、音响,不知不觉已过了三个多小时了。当我因故要辞别之际,陈先生仍意犹未尽、一再挽留。不过我相信再聚的日子不会太远,因为我和陈先生约定在冬天的时候再好好听听煲透了的EMC-1UP。嗯,很期待这一天,因为能感动人的声音总是让人想一听再听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