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14|回复: 0

琴弦上飞舞的爵士乐章

[复制链接]

283

主题

578

回帖

928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9281
发表于 2006-4-6 15: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琴弦上飞舞的爵士乐章

《视听前线》(2006/01)  文/荷露

  已故小提琴大师海菲兹,是举世公认的“古典小提琴第一神弓”,实际上在爵士乐领域,也有一位堪称与海菲兹媲美的小提琴“琴圣”,他就是法国爵士小提琴大师史蒂芬·格瑞佩利(Stephane Grappelli,1908-1997)。
  提起爵士乐,绝大多数乐迷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萨克斯风、小号、吉他、钢琴、贝司、套鼓等等这些爵士乐常见的乐器,应该很少会有人首先想到小提琴,因为它怎么看在爵士乐领域都只能算是比较冷门的乐器,其普及性甚至排在长笛、口琴、钢片琴、长号这些乐器之后。但是只要提起史蒂芬·格瑞佩利其人其名,相信每一个爵士乐迷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因为每当史蒂芬·格瑞佩利的琴声响起的时候,在场乐迷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要随着那乐音欢快地跳起舞来。这个法国老头优雅轻快的演奏,给原本出自于“劳苦大众的忧郁爵士乐”带来了一股巴黎的浪漫气息。
  不只是爵士乐评家,甚至是许多欧美古典乐评家们,都丝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地盛赞技艺超群的史蒂芬·格瑞佩利,把他比作即兴弦乐界的常胜将军以及绝对的爵士小提琴演奏典范。史蒂芬·格瑞佩利自学成才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融合古典学院派的长处与即兴音乐的自由随兴,使得他能轻松悠游于各个不同的音乐领域。在超过七十年的演奏生涯里,他更与各种特殊音色的器乐演奏家展开美妙而富新意的合作,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音乐遗产,为爵士小提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97年他因此而荣获了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史蒂芬·格瑞佩利1908年1月26日生于法国巴黎,三岁时他的母亲便去世了。一战期间他曾经被送进孤儿院,战后才随其父搬迁到巴黎一所公寓,也就是从那时候他开始学习键盘乐器。在10岁那年格瑞佩利才正式学习演奏小提琴,对于常规认识中,这样的年纪才开始学习小提琴已经算晚的了。而他非常努力地自行学习小提琴演奏技术,15岁便在巴黎街头演奏小提琴,20岁时加入了巴黎舞蹈乐团演奏小提琴,在这期间他还客串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电影院伴奏乐师(当时的电影都是无声片,需要有乐队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现场演奏音乐当作背景伴奏)。格瑞佩利初期演奏的多为古典乐曲,但是由于经常巡回演出,自然就听到一些爵士乐,他觉得这样的音乐很有意思,就尝试着把它们加进自己的演奏曲目中,从此他的演艺逐渐转向了爵士乐。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又迷上了钢琴并转弹了4年钢琴,还是朋友的劝告让他又开始恢复小提琴的练习。
  1924年到1928年期间,格瑞佩利得以进入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深造。1933年在法国南部一个小咖啡馆里他认识了比利时的吉他大师蒂亚戈·雷恩哈特(Diango Reinhardt),这成为他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两个人在音乐上找到了共同的语言,随后他们组成了法国狂热俱乐部五重奏乐团(Quintette du Hot Club de France)开始演奏爵士乐,并且引起了轰动性的影响。在1933年到1939年期间,这支乐团四处演出并录制了大量的作品,成为了欧洲爵士乐的代表性组合之一。在这些年里格瑞佩利仍然不断学习,他的很多早期作品就是他和他的合作者共同创作的。格瑞佩利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即便不久之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震惊世界的大事也未能将他从对艺术的狂想中拉回到现实中来。他的伙伴蒂亚戈·雷恩哈特坐不住了,没过几天便离开英国回到了法国。失去合作伙伴的痛苦对于格瑞佩利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在这段时间里,他把对战争的仇恨升华为自身创作的冲动,几乎每天都独自在琴房拉琴或在琴房创作。有一次,一位朋友跑来告诉他德国鬼子疯了,可能要来轰炸伦敦,如果听到警报声的话要尽快躲到防空洞里去,没想到格瑞佩利回答说:“音乐就是我的防空洞,也是我的墓穴。让他们来轰炸好了。”后来,伦敦果然遭到了纳粹的空袭,格瑞佩利果然哪儿也没去。雷恩哈特说:“虽然他没回国,但我知道他不怕死,但他害怕离开艺术。”
  之后格瑞佩利在伦敦找到了新的伙伴,也就是年轻的盲人爵士钢琴家乔治·谢林(George Shearing),两人组建的新乐队一直维系到二战的结束。战后的几年里他再一次与雷恩哈特短暂的合作过。但是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格瑞佩利表演时他的欧洲观众减少了。在60年代他与其它小提琴手们如斯塔夫·史密斯(Stuff Smith)和乔·闻奴提(Joe Venuti)合作录制的唱片使他重新赢得了观众。70年代初,格瑞佩利出现在英国的电视节目上,他与古典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表演了二重奏,而且他们在EMI公司共同录制的唱片有很好的销量。格瑞佩利事业上真正的突破,是接受了戴兹·迪斯雷(Diz Disley)的建议于1973年在英国剑桥民俗节上作表演,这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在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他未曾间断地周游世界巡演,在英国、美国、欧洲和远东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94年1月,格瑞佩利在英国的巴比肯音乐厅(London's Barbican)举行了庆祝他86岁生日的音乐会,在音乐会上他与斯坦利·布莱克(Stanley Black)共同演奏。之后他陆续与几个伴奏乐队共同录制唱片,并与盖瑞·波顿(Gary Burton)、艾尔·海恩斯(Earl Hines)、马修·索拉尔(Martial Solal)、简-露·蓬提(Jean-Luc Ponty)及其它爵士乐代表人物合奏二重奏。他也广泛尝试其它音乐领域,除与梅纽因(Menuhin)演奏二重奏之外,他曾与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法国音乐大师米歇尔·李格兰等人灌制了风格各异的唱片。格瑞佩利流畅的摇摆乐演奏风格在他数十年的音乐生涯里可谓是贯穿始终,其中一些在他与雷恩哈特的早期作品中偶然出现的不确定的成份已被大家遗忘。他在70年代中期和末期录制的唱片,其表现无疑是爵士乐小提琴演奏历史上最卓著的演奏之一,展示了他对传统爵士乐中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推崇。1997年12月1日,格瑞佩利因患疝气病而不幸辞世,享年89岁。他的逝世是二十世纪末爵士音乐界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业,2002年7月15日法国邮政发行了一枚用他的头像作为图案的纪念邮票,这枚邮票由雷蒙德·莫列蒂(Raymond Moretti)设计,杰克·拉里维尔(Jacky Larriviere)雕刻引版,邮票规格为21 X 36 毫米,面值0.46欧元,每版50枚。
  格瑞佩利演奏生涯超过七十年,因此他留下的录音也非常多。这些录音分散在各个唱片品牌,在反映出格瑞佩利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之外,也同时反映出每家唱片公司不同的音乐制作和录音制作格调。
  若论格瑞佩利最有名的一张专辑,恐怕是1987年他为美国爵士乐厂牌GRP录制的《格瑞佩利演奏杰罗米·肯恩的作品》(编号:GRD-9542)。杰罗米·肯恩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百老汇音乐剧作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演出船》、《莎莉》、《晴天》等。《格瑞佩利演奏杰罗米·肯恩的作品》此碟收录了杰罗米·肯恩音乐剧作中的11首脍炙人口的选曲,包括《烟雾弥漫的眼睛》、《老人河》、《我不愿起舞》、《你今晚的风采》、《昨天》等动听的乐曲。格瑞佩利录制此碟时已经年近80岁了,他在伊托雷·斯崔塔率领的管弦乐团伴奏下,尽情展现他丝毫没有褪色的高超演奏技艺。由于这张唱片的录音实在太好,因此乐迷听到的是充满着活力、动感,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摇摆爵士乐。格瑞佩利活泼的跳弓、写意的揉弦、无懈可击的音准,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出自一位八旬老人之手!虽然是八十年代的纯数码录音,但是这张作品没有早期数码录音的冷硬质感,小提琴音色温暖醇厚,松香味儿十足。
  如果以为80岁的格瑞佩利已经到了他技术的顶峰,那就大错特错了。1995年他在美国TELARC公司录制的LIVE录音专辑《在“蓝调之音”》(编号:CD-83397),将爵士乐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而此时的他已经有87岁高龄了!这次演出是在一间闻名于世的爵士乐俱乐部——纽约的“蓝调之音”(BLUE NOTE)进行的,实况录音CD收入的14首乐曲,都是爵士乐迷耳熟能详的,包括《蓝月亮》、《夜与昼》、《甜蜜的乔治亚·布朗》、《唱出心中的歌》、《你知道这对于新奥尔良小姐意味着什么吗》、《谁在乎我》等爵士STANDARD。演出采用的编制为小提琴、吉他和鼓组成的三重奏。格瑞佩利在演出中的表现,已经要让人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他的演奏技巧相比起七年前不但没有退步,反而还更有精进!他对乐曲的速度控制、音乐织体的构建、弓法的运用,到了行云流水、不着痕迹的境界。听者从他的演奏中,根本感觉不到理论上的因年龄而产生的局限,只能为这样精致、幽默、自由、即兴的音乐而叹服。这张现场录音,效果承袭了TELARC公司爵士乐录音一贯的鲜活感,带给乐迷至高的精神享受。
  1981年,格瑞佩利在美国另一家爵士乐唱片公司——协和(CONCORD JAZZ)灌录过一张天碟级佳作《佳酿1981》(编号:CCD-4169)。协和公司的爵士乐一向以品位典雅、录音杰出而闻名,这张专辑无疑是该公司的代表作,碟中收录的11首乐曲包括《蓝月亮》、《只是一个纸月亮》、《我找不到头》、《但不是为了我》、《如果我拥有你》、《赶往弗吉尼亚》等爵士乐的通俗作品,亲和力极高。与格瑞佩利搭档的是两位吉他手(其中一位是著名的英国爵士吉他手马丁·泰勒)和一位贝司手。把格瑞佩利的演奏比喻成陈年佳酿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他非常注重在拉奏时保持旋律的歌唱性,而他独具特色的上行滑音有如黄莺出谷般婉转自如,轻松优雅的老式摇摆乐风格,从他的琴弦上一波一波地浸润出来,听者也不禁随着那充满韵律感和怀旧色彩的乐音,心灵开始舞动起来,那样的感觉真是奇妙无比。有意思的是,格瑞佩利在此碟的几首曲目中,还显露了他演奏键盘乐器的才艺,其表现之佳甚至让人觉得假如当年他继续钢琴学业,如今也许同样能干出一番不俗的事业。
      1973年格瑞佩利与古典小提琴家梅纽因合作以双小提琴对奏方式录制的爵士乐作品,让《留声机》(Gramaphone)大为惊艳,许多古典乐界的小提琴家,更对他的跳弓、颤音技法群起模仿。直到九十年代,当代小提琴大师帕尔曼在与爵士钢琴大师奥斯卡·彼得森录制二重奏专辑《并肩而行》之前,还专程虚心向格瑞佩利请教用小提琴演奏爵士音乐的要领。格瑞佩利为人和蔼可亲,他对提携后辈更是不遗余力,他和年轻爵士小提琴手Jean-Luc Ponty与已故法国著名的侏儒钢琴天才米歇尔·派卓希亚尼(Michel Petrucciani)都因为愉快的合作,而结成亦师亦友的忘年交。1996年,他与米歇尔·派卓希亚尼合作,在法国爵士乐唱片公司DREYFUS JAZZ录制了专辑《弗拉门戈》(编号:FDM 36 580-2)。这张唱片的珍贵之处在于两位主角分别在一年后和三年后离开人世,因此它几乎可以算是两位大师的天鹅之歌了。此碟可以视为小提琴与常规爵士乐三重奏的合作,鼓手Roy Haynes和贝司手George Mraz都是当代优秀的爵士乐高手。虽然碟名为《弗拉门戈》,但是收录的曲目仍然是以爵士标准曲为主,如《那些愚蠢的事情》、《甜蜜的乔治亚·布朗》、《我抓住了节奏》、《雾中行》、《我爱六月的纽约》等作品。格瑞佩利与派卓希亚尼的合奏,没有想象中弗拉门戈音乐那种飞扬的热情,而是一如既往地贯彻着法式的浪漫乐风。他们一老一少,前者垂垂老矣,后者病痛缠身,但是两人都通过自己的演奏,向我们传达出对生命不一样的热爱和希冀,十分感人。
  对格瑞佩利早期录音感兴趣的乐迷,可以选择VERVE公司推出的双碟精选辑唱片《格瑞佩利的故事》(编号:VERVE515807-2)。这套唱片收录的总共42首音乐,录制时间从1938年延续到1992年,可谓是对格瑞佩利大半个音乐生涯做了全面的总结概括。其中珍贵的录音包括他与蒂亚戈·雷恩哈特、乔治·谢林、戴兹·迪斯雷、米歇尔·李格兰等人合作的优秀作品,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格瑞佩利美妙动听同时又散发着轻快、诙谐气息的演奏中,听者心中的种种烦忧总会不知不觉地烟消云散。有人说他的琴声就像温暖的阳光,可以照亮每一个蜷缩在阴冷黑夜里的灵魂。他奏出的旋律总是能让人发自内心地莞尔一笑,顿悟快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手执一把大关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