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v-project

845单端放大器(下)

[复制链接]

295

主题

1564

回帖

866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668
发表于 2010-7-6 13: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1.jpg

http://www.avfline.com/bbs1/read ... ;toread=&page=1 845单端放大器(上)


调校
        电路比较简单,所以机器的工作状态调整并不太困难。一开始当然是要先测量各胆管的静态工作点。组装前已设定了各胆管的工作点,通电后各胆管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与设定的情况有相当好的吻合。反而是测量交流噪声时发现了问题。两个声道的交流噪声都有十多个毫伏。仔细检查过各个焊点及各段地线的焊接,都没有发现问题。通过在滤波电解电容上再另外并联电解电容后发现交流噪声降低了不少。看来是滤波不足造成交流噪声大。好在组装时已考虑了因供电是倍压整流且滤波电容容量用得比较小(受制于无法买到同系列大容量的Mallory电解电容)可能要增加滤波的情况,所以已预留了再安置有关滤波元器件的位置。试着在300B中压供电部分和845高压供电部分都用扼流圈和电解电容多做了一级滤波后,交流噪声降低了很多。虽然数据测量上收到正面效果,可是却觉得声音平衡度和协调感不太好。问题当然是出在两级滤波扼流圈选用的配合、高压与中压之间的配合上。虽然不少的数据是可通过计算来获得,但本人还是以实试来作最后确定。从以往制作放大器的情况看,不同的滤波电容与扼流圈的组合定会产生不同的音效。有时在校声中把其它有把握的手段都用了还是未能达到目标时改变一下滤波电容与扼流圈的配合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用十多只预测范围内不同数据的扼流圈来来回回试了多种组合方案,从中选出平衡度最好、音乐表现方式最接近本人要求的组合。当然多了两个扼流圈必须重新考虑布局及安装方法方面的问题并作妥善处理。
  

a2.JPG

295

主题

1564

回帖

866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668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3: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态测量完成后接着是动态时的调整。因为增加的第二级滤波的扼流圈直流内阻只有几十欧姆,对供电电压影响轻微,所以胆管的工作点变化不大。而6SN7的工作状态一开始已是比较有把握地预先作了设定,所以轻微地调整一下6SN7的B+电压就能很好地配合本机的要求了。重点是通过改变300B阴极电阻的大小来调整300B的屏极电流以配合推动变压器的工作。300B的工作点直接影响着机器的力度、声音密度与份量感以及声音的平衡度等,所以必须进行反复精细的调整。845胆管的屏极电流以手册所定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改变845栅负压来轻微调试后就定在66毫安。当然,6SN7、300B和845三只胆管工作点的调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彼此之间要想有一个最合适的配合是要经过多次的彼进我进、彼退我退或此消彼长等调试才可获得。

295

主题

1564

回帖

866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668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3: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经一个月的播唱后,声音已基本稳定。在声音总体平衡度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开始对机器的声音表现进行进一步细致调整,也就是进行校声。要说明的是调整各胆管的工作点也能达到调声的目的。例如改变300B胆管的工作电流就可使机器的声音轻盈飘逸或是厚重刚阳。改变6SN7的工作点同样能使声音柔情十足风情万种或是速度、控制力、动态惊人。本人的校声是在各胆管工作状态达到本人希望的一种相对均衡状态下通过改换不同品牌的元件来达到本人想要的声音效果。

295

主题

1564

回帖

866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668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3: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调整的是阴极电容。针对退交连所用的“摩罗利”电解电容低频较厚实而中、高频较清秀的特点,6SN7的第一级电压放大的阴极电容和300B的阴极电容保留使用“黑金刚”和“西电”,而6SN7的第二级电压放大的阴极电容从“黑金刚”改为中频丰厚、高频细腻且声音密度也很高的全新美国七十年代生产的“思碧”34D系列的电解电容(见图12)与之配合,容量也减小一些。这样改动后中、高频段的声音厚度和活跃度明显增加,声音的流畅性和张力也好了。
        

a3.jpg

        第二个调整的是6SN7的两只屏极负载电阻。开始所用的是日本RMG金脚碳素电阻,此时声音的精细度的确很好。为了增强声音的动感曾改为美国AB陶瓷管晶片电阻。用上AB陶瓷管晶片电阻后动感是有所增强可机器的声音显得清瘦了一点点。最后是用美国的IRC电阻才更符合本人对声音的要求。
      

a4.jpg

295

主题

1564

回帖

866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668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3: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调整的是整流二极管。本来进行上述两步的调整后,机器的声音表现已是很不错了,无论是声音份量和规模感、速度、解析力、音色、乐感等许多方面都不易再提升了。而唯一令本人觉得想调整的就是声音表现风格。此时机器的声音是稳重、优雅、有条理,而且很耐听。本人希望它加入更多美国音响的声音风格。令声音在瞬态、动态对比和动态幅度、低频份量和冲击力等方面有更贴近本人希望的表现。也曾试用调整胆管工作点的方法以期达到目的。可往往是有得有失而不能完全达到本人的要求,只能另找办法。审视整台机器的用料,最后把“怀疑”重点放在了未曾深究的整流晶体二极管和那只在耦合交连位置“新”用的欧洲电容上。晶体二极管本人用得很少,以前曾试过美国某名牌的产品,可呆板和粗糙的声音实在难以接受。而“德律风根”晶体二极管是本人以前组装300B放大器时使用过。它高频飘逸、声音灵巧“水分”充足、乐感细致优雅的声音特点很得本人喜爱,所以几次制作845机器都是用它担负整流一职。在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本人只能向外求援了。在“向华”看到有美国GI型号为8824的二极整流管和另一款美国产IR的二极整流管。由于它们价格并不高,所以就各弄了一套回来先后分两次把全部的整流二极管都换了。先试的是IR。经过近两周的使用后,它丰润、丰厚、有“胆味”和舒缓、委婉的声音风格是很讨人喜欢的。本人相信把它用在晶体管放大器上会蛮好。而用在此次组装的机器上则显得“柔”和“浓”了一些。而把GI装上机器一开声就觉得找对了。经一周的“煲炼”,该整流二极管的表现令本人不想再费神试其它了。换上GI晶体二极管后,在声音的动感、动态、低频的厚度及速度和弹力、声音的质感和线条感、中频段的张力和流动性等方面的表现与本人的期望目标拉近了。
         

a5.jpg

295

主题

1564

回帖

866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668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3: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是调整整机唯一的一只耦合交连电容。原本用的早期欧洲产电容经一个多月的“煲练”后表现已较稳定了,它的声音典雅细致,通透并带点贵气,声音细节的展现能力非常高,的确是一只高素质的电容。它表现风格上偏于严谨和理性,少一些EASY的味道。由于整机只用一只耦合交连电容,无法通过用其它电容与它相互配合的手段来校声,所以只能把它撤下来。这只耦合交连电容的情况对整机的表现有临门一脚性质的影响。还好的是这些年自己装配放大器时积攒下不少的电容,所以就来了一次电容与机子的“配对”。什么“西电”、“TCC”、“大D”、“战神”、“卡达时”、“REL-CAP”、“M-CAP”等轮番上阵,从中挑选出能配合机器的平衡度又能满足自己声音要求的电容。这是一个繁复又趣味盎然的过程。由于那些年代已久的电容的容量不尽相同,而近代生产的那些电容虽容量相同但全频段内的耦合传输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每次更换耦合交连电容都要根据声音的表现情况来调整相关的其它部位以求让电容效果完全发挥出来。在现代生产的电容中,十多年前买的有“MIT”商标的美国“MIT”的PPFX-S电容相对能满足这次的要求。这“MIT”PPFX-S电容是锡箔电容,其中频丰富、低频弹跳,音场宏大,声音生动。若想让高频段的延伸、细腻度更好和音色增加一点“贵气”,可在这“MIT”电容上再并联上一只小容量的美国“REL-CAP”的特富龙电容。而“西电”、“TCC”这些古老油质电容真是好东西,经充分Run in后,其声音感染力之强是少有对手的。它俩是各有“杀着”,用哪一个都不会错。试来试去,就是“西电”俗称“钩仔”的油浸电容最能打动本人的听觉神经,也最吻合这次组装的目标。这“钩仔”电容声音密度之高、声音份量之充足和声音表情之丰富是难找到全面击到它的对手了,尤其是音符的转折、爬升的那种活灵活现的表现力无人能及,就用它了。近年来“西电”的东西是越来越贵了,一对“钩仔”电容两三千元是平常事,若你“不幸”被“西电”声迷倒就只能自叹钱包有难了。

a6.jpg a7.jpg a8.jpg a9.jpg

295

主题

1564

回帖

866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668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3: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
        这次制作整整花了八个月的时间,制作成本上又多了几千大元(光是那两只“钩仔”耦合交连电容就已是价格不菲了)。除了保留下原来订做的钢琴漆的机箱与铝合金装饰件、各个变压器和一些附件外,前几次制作所用的绝大部分国外的阻容元件和机内的进口线材都被淘汰出来了,家里又多出了一堆“垃圾”。这次制作完全达到预设的目标,无论音色、音质、声音规模感、音乐表现力和驱动力等方面都令本人很满意,正是既有气势也有幼细。就连前述的那两位专家朋友听过后都说Good。这是本人现有水平和买得到及买得起的物料下的最高层次的制作了。在此特别想说的是音响DIY制作是很讲究各方面搭配的。虽然各种元件的声音特点是比较明确的,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还是会有许多的变数。别人觉得好的元件在你的机器中并不一定就合用,还是要根据自己机器的情况有的放矢地选用元件才能出更好的声音。另外有好的电路和好的元件不一定就能做出好的机器,制作工艺的好坏也起着不可估量的决定作用。例如必须注意盘面上各个变压器的排布以及变压器安装的方法。本次制作光是试验变压器的安装方法,就来回拆机好几趟才找到合适的方案,不同的安装方法引起的声音变化之大超乎想象。如果你装机器时多方调整都无法达到目标,请试试改变一下那些个震动最历害的变压器的安装方法或做一些不同的减震方案,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校声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也是局部或更高层次的平衡度的调整,很需要耐性。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要贪快而想当然地多处同时改动,这样往往会欲速而不达,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根源在那里。调整要一步一步的进行,每调整一处就必须想其它部位与之配合的问题。从全局、多方位、多角度地来思考制作上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多看一看欧美的那些名机的安装工艺会大有益处。本人在此文中所提供的电路、各元件的数值及元件的搭配都是以本人这次制作的要求和所使用的各个变压器的情况为依据的。声效是以本人家中所使用的英国“莲”的“奇美”CD唱机,配原装脚架的英国AE1签名版书架式音箱,原装美国“至高”电源线和美国“H0VLAND”信号线及欧洲产喇叭线作为音响系统下得到的。若读者朋友有意仿造,切勿生搬硬套。同一器材在不同搭配或不同环境下定会有不同的表现,更何况是DIY作品呢。而这也正是玩音响的乐趣所在。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现有材料的情况灵活运用为上策。好的平衡度是首要条件,调整胆管工作点是最实惠的调声方法,最后才是运用不同的元件来校声。DIY是一件费钱、费神、费时间却又充满乐趣与挑战的事,祝大家在玩音响的路上一路顺风。



a10.jpg a11.jpg

295

主题

1564

回帖

866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668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3: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a12.jpg a13.jpg a14.jpg

672

主题

5959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429
发表于 2010-7-6 20: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胆机的魅力除了声音之外,内部的布线接焊也叹为观止,令人向往。
HiFi无尽头

59

主题

815

回帖

3885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3885
QQ
发表于 2010-7-7 06: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很漂亮 ,有机会能听一下就好了,你用的箱也是DIY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