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10 15: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点
“青歌赛”“原生态”演唱一词振聋发聩,常日里听惯了标准化至上的演唱,感觉“累”,在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日常工作学习中,每日都在按程式化、脸谱化拼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梦想花团锦簇、掌声阵阵……可现实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加上小小年纪从艺术一级到十级学习考级所用去的时间,不堪回首,何谓艺术?
今天,京城央视殿堂里,突然出现了以酒助兴、指腮闭目、服饰迥异、腔调奇特的歌者,吭喧着族群情怀,向世人展示甜酸苦辣的“生态本真”此曰:原生态演唱!评委们每每看“原生态”演唱,手舞足蹈倍加珍视,赞赏有加,高分连连且一如既往。我们的评委都生活在都市,偶遇采风来到山里方知野花香,殊不知原生态以外还有“根”“族”这类严肃的字眼,如今原生态是不见的大雁,因它的生存须依赖于流淌了千年的溪水万年的山,方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写照,碧蓝清澈的溪水,枝繁叶茂的阔林是孕育原生态的条件,当下是蓝天空旷,难觅大雁飞过,难寻《平沙落雁》中的绿野仙踪,莽原苍海中,让人怦然而肃然,听不到云雀欢歌小鸟啾啾,天空寂寞,人也寂寞,沉淀千年的语境Context荡然无存,只留得“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