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3-8 10: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欣赏荷兰小提琴家吉妮·杨森(Janine Jansen)、不来梅德意志爱乐室内乐团合作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布列顿小提琴协奏,琴声则轻快飞扬带着娇宠和浪漫,更多的是带着理性的稳重,可能有人会认为Goldmund的个性是不偏不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声音会显得清味寡瘦淡而无味,波澜不惊。准确整齐的音形扑面而来,优雅“歌唱性快板”辉煌的音色,层出不穷活泼的节奏,充满幽默的情趣,马勒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五乐章,表达了马勒对人生、对爱情、对社会的乐观态度,回旋曲的诙谐展现了一幅生气勃勃的场面,乐队强奏大场面的声部规模堂堂,一连串的齐奏十分和谐,音乐线条之流畅贯通全曲,令人侧目,小提琴奏出的主题旋律鲜明而透亮,单纯而朝气蓬勃,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细碎的音乐伴奏, 第一小提琴以拨奏轻轻奏起的分解和弦,以及第一小提琴为中心出现的瞬间律动细碎清晰可鉴 ,20 CD机表现条分缕析恰到好处,音色多彩多姿,从中可以领略到这部高价格唱盘分辨力;法国钢琴家大卫·佛瑞(David Fray)演奏的巴赫、布列兹作品,我闭目而坐,如同睡梦中的呼吸节奏,和声朦胧静默,刻画的思维在流动中尽情发挥,宁静的主题似乎在沉思,带着一丝忧伤和不安,那种渗入肌肤的预感让我听到背景的晦暗阴霾,好像试图驱散昙花一现的乐观,有冥想,也有欲言又止的悲伤,更有甜美的回忆,犹如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摇荡的小舟一般,乐音在流动,宛如大自然中自由的呼吸;但播放再现场面偏大的乐章,其规模表现略微减小,暴风雨般的琶音却在热情的顶点突然沉寂而带些疲惫,尾声变得有点阴郁,表达的情感色彩是克制的,没有那种过分的滥情。我发现这套组合更在乎音乐的地位,再现简短温柔的章节,好像瞬间留下微笑的脸,永远让人回味,甚至可以把激动的音符完全超出古典主义的清澈典雅,从而融入更多的元素,但显然不属于强烈浓厚的色彩风格;播放的人声是DANIELLE DE NIESE的专辑,第一段似乎是属于个人独处时的心灵独白,节奏比较自由奔放,保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流畅性和自如感,时而明媚轻盈,时而迅速、突兀地把听者投入一个刻意制造出来的强烈感情的氛围中,涟涟的咏叹和悲愁之美对听众动之以情。在此,嗓音的柔韧和张力在暴风雨的轰鸣与喷涌的齐奏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我惊讶的是这套组合敦实厚重、游刃有余、灵活的适应性,把感伤与凄凉雕琢得玲珑剔透,绚丽的单簧管和弦乐节奏轻柔舒缓,有时会令你不禁疑惑它从何处冒出,又打算经何处隐没,紧紧围绕音乐气氛主题。把悲哀美化了,变成了艺术。如果打算计划在25万元左右的价位选择一套入门的Hi-End器材,那么,这是一套值得考虑的匹配,此外,用其分开搭配欧洲产品都有上好的表现,是买了值得放心的品牌。
Logos1 采用经挑选的高线性高动态7英寸低音单元和软膜高音单元, 脚架另购。
参数: 频响:45 Hz - 25 kHz 效率:88 dB/1 W/1m |
|